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尿素(CO(NH2)2)作为反刍家畜的非蛋白氮(NPN)源补充料,添加于饲料或处理粗饲料的方法,以及所处理饲料饲喂给各种动物的量,国内外有关人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报导也很多。本文仅就几种应用方法、原理、部分研究成果及数例临床报导作以简要介绍。一、直接添加于饲料作为蛋白质的代用品,将尿素与精料按比例配合使用,补饲家畜,畜体摄入后,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由机体吸收利用。以4%的比例,将尿素与精料配成“高蛋白浓缩料”,将这种浓缩料按30%的比例添加于粮料,用于饲喂肉牛、奶牛、山羊、绵羊、成本低,效果好[1]。…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79-82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养殖者的重视,本研究通过优质粗饲料搭配高营养浓度的精补料同时合理添加常量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酵母以及霉菌吸附剂等,对奶牛缓解热应激饲料配制技术进行研究,研制出缓解奶牛热应激功能性饲料产品,并在规模化奶牛场得到应用,为奶牛平衡稳定的产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甜菜粕(BP)是一种工业副产品,可添加到奶牛饲料中,但其高杂质率可能会降低奶牛的饲料摄入量和产奶性能。试验旨在评估在不影响饲料摄入量和生产性能情况下,饲料中添加BP的适宜量。通过荟萃分析和荟萃回归方法测定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瘤胃发酵、产奶量和净生产量。数据包括1990—2016年34个不同试验数据,共包括103个试验组。饲料中添加BP对DMI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奶牛的饲料摄入量(P=0.016)。随着BP中杂质率的升高,奶牛的DMI逐渐降低,此时饲料摄入量较高(体重的3.5%),但饲料摄入量较低(≤体重的3.5%)时,效果相反。DMI受到BP水平和饲料摄入量的相互作用影响(P=0.015)。饲料中添加BP对产奶量无影响(P=0.514),但极显著增加乳脂肪含量(P=0.004)和脂肪矫正产奶量(P=0.002)。BP仅在单独饲喂情况下添加到饲料中可对产奶量产生影响。饲料中添加BP含量高于200 g·kg-1时,显著增加瘤胃p H(P=0.046)。当含有乙酸和丙酸的BP添加到高精料日粮中时,BP中杂质与日粮之间的相互作用极显著提高丙酸(P=0.008)的摩尔百分比,显著提高丁酸(P=0.021)的摩尔百分比,对醋酸乙烯酯有提高的趋势(P=0.057)。饲料中添加BP极显著提高了牛奶中能量含量(P=0.002)和牛奶中蛋白质含量(P=0.027)。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BP含量在保证奶牛饲料摄入量不超过体重的3.5%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选择40头体重相近[(365. 60±49. 33) kg]的周岁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通过添加不同比例饲料枣或小麦的4组等同蛋白质和增重净能精补料,探讨添加饲料枣或小麦的精补料饲喂杂交肉牛的育肥性能和成本。140 d育肥试验的结果表明,饲喂30%小麦的精补料4和15%小麦的精补料3其杂交肉牛全期日增重分别为1. 24 kg和1. 22 kg,精料重比分别为4. 22和4. 28,增重耗精料成本占摄入成本分别为80. 65%和81. 97%;饲喂20%饲料枣的精补料2其杂交肉牛全期育肥性能和成本指标最差(P﹤0. 05,P﹤0. 01);饲喂10%饲料枣的精补料1其育肥指标与添加15%小麦的精补料3相同(P> 0. 05)。由此结论,在精补料蛋白质和增重净能相同条件下,添加30%小麦的精补料4明显提高杂交肉牛育肥性能、饲料效率和育肥利润空间;添加20%饲料枣的精补料2表现出最差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3种不同青贮饲料日粮对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青贮饲料日粮对奶牛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含量和全脂乳固体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2.8、 3.49、 12.22、 5.03;添加1kg浓缩料后,分别为3.28、4.12、 13.21、 4.88;奶牛每天添加1kg浓缩料比不添加的乳脂、乳蛋白、全脂乳固体含量分别显著提高0.48、 0.63、 0.99百分点,乳糖的含量下降0.14百分点(P0.05)。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日粮奶牛,在少喂1kg混合精料的基础上,产奶量分别比饲喂玉米秸秆青贮和甘蔗稍青贮日粮的产奶量提高0.77和0.87kg。每天补充1kg奶牛浓缩料产奶量比不加浓缩料的提高2.76kg (P0.05)。  相似文献   

6.
<正>仔猪巧补料:仔猪7日龄(开始训练开食补料时),在饲料中添加2%白糖或0.01%糖精,仔猪就会立即采食而顺利通过补料关。巧做营养添加剂:在每千克配合饲料中添加0.05克糖精(糖精溶于水后拌  相似文献   

7.
尿素、柠檬酸对雏鸡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1日龄尼克红蛋公雏26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试验期42 d. 各组添加0%,0.1%尿素、0.2%尿素、0.4%尿素、0.3%柠檬酸、0.2%尿素+0.3%柠檬酸,研究尿素、柠檬酸及其复合物对雏鸡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添加0.1%尿素显著提高雏鸡期末体重(P<0.05),并趋于改善日增重、全期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P>0.05)。(2)与添加0.1%尿素相比,添加0.4%尿素显著降低期末体重、日增重、采食量(P<0.05),并趋于降低饲料转化率(P>0.05)。(3)添加0.4%尿素,显著提高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添加0.2%尿素+0.3%柠檬酸复合物显著提高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但不影响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添加0.1%和0.2%尿素,对血清尿素氮无影响(P>0.05),而血清总蛋白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1%尿素对雏鸡生长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奶牛度夏既要克服热应激的不利影响,又要保证泌乳不因热而减产,所以应选用既有抗热应激作用又有促进泌乳、增加泌乳作用的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效果较好的有以下10种:1.烟酸:属于B族维生素,又名维生素B5,是脱氢酶的辅酶。夏季奶牛每日每牛于日粮中添加6~8克烟酸,可缓解热应激,提高产奶量,并可预防酮血症。2.蛋氨酸:是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夏季在奶牛精料中添加0.1%~0.2%的蛋氨酸,可使饲料转化率提高1倍,使产奶量提高15%~24%,并可显著提高乳脂率。3.异位酸:属于酸类饲料添加剂,夏季在奶牛精料中添加1%的异位酸,可缓解热应激,使因热应激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7,(9)
新生素是促进机体免疫细胞增殖和提高免疫力的活性蛋白,具有直接抑制和杀灭多种病毒和细菌的功能。为探讨新生素对奶牛生产性能的作用,本研究在奶牛基础全价饲料中添加5克/头/天和10克/头/天的新生素对80头同场第4胎完整DHI数据荷斯坦奶牛进行饲喂实验。结果显示,10克/头/天添加量的新生素可使体细胞数在50万以下的健康奶牛产奶量提高16.6%和体细胞数在50万~100万的隐性乳腺炎奶牛产奶量提高21.3%,乳脂和乳蛋白分别提高0.2%和0.1%,乳糖分别降低0.5%和0.3%。结论:在奶牛饲料中添加新生素可改善产奶性能和降低体细胞数,最佳添加剂量是10克/头/天。  相似文献   

10.
复合酶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0.1%、0.2%、0.3%,均能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日产奶量分别增加了1.8kg、2.8kg、2.4kg,增产率分别为5.9%、9.1%、7.7%。试验组与对照组乳脂率的差异不显著,表明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乳脂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补饲精料对云南半细毛羊增重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以筛选适合云南半细毛羊的精料补充料配方。[方法]采取单因子4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补饲高、中、低3种营养水平的精料补充料和1个对照组对48只云南半细毛羊(雌、雄各半)增重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补饲高、中、低3种营养水平的精料补充料,绵羊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76%、94%和110%,每只羊收益分别增加106.19、145.83和179.64元;云南半细毛羊在生长前期(3~6月龄),羊只对精饲料的消化能力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在生长后期饲喂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反而使羊只产生补偿代谢,除对精饲料中的干物质消化率逐渐提高外,对其余养分的消化率均是先降低后升高。[结论]补饲精料能极显著提高云南半细毛羊的日增重和收益;建议云南半细毛羊3~5月龄公羊补饲营养水平参考该试验前期低水平标准进行,母羊参考试验前期中水平标准进行,而6~9月龄公、母羊补饲营养水平均参考该试验后期的高水平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湿度对动物粪便腐熟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以猪粪、牛粪、羊粪为材料,分析不同湿度对动物粪便腐熟程度影响。结果表明,猪粪、牛粪、羊粪湿度在65%、75%、75%时腐熟程度最佳。其次,理论上,当猪粪、羊粪和牛粪分别腐熟53.25天、53天和53.25天时,种子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0.52、0.55和0.62。综上,本研究发现猪粪发酵速度最快,羊粪次之,牛粪最慢,而羊粪腐熟后的肥料最有利于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绵羊与其他动物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对绵羊Leptin基因的第23、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绵羊和7个其他物种中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绵羊与其他物种的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不同物种的Lepti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较高的保守性。绵羊与山羊、水牛、奶牛、猪、人、家鼠、鸡的同源性分别为99.5%、98.0%、97.3%、93.4%、88.4%、83.9%、82.4%。系统发生树将这些物种总体上分成2支,家鼠与鸡聚为一支;而绵羊与山羊、水牛、猪和人为另一支。绵羊与山羊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水牛、奶牛、猪、人、家鼠、鸡亲缘关系渐远。[结论]Leptin基因适于进行物种起源、演化、分类以及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添喂甲硝唑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和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只1.5~2.0岁龄、体重约40 kg,安装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小尾寒羊公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在精粗比为50∶50的日粮条件下,研究添喂甲硝唑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和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喂0.00,0.05,0.10,0.20 g/kg甲硝唑时,3组试验组的绵羊瘤胃液原虫总数分别比对照组减少了30.3%(P〈0.01),50.0%(P〈0.01),59.6%(P〈0.01);细菌总数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45.7%(P〈0.01),55.4%(P〈0.01),65.8%(P〈0.01);瘤胃真菌DNA拷贝数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27.6%(P〈0.05),34.0%(P〈0.05),36.0%(P〈0.05);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6.8%(P〈0.01),16.5%(P〈0.01),18.6%(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均有增加趋势。日粮中添加甲硝唑0.05,0.10,0.20 g/kg组干物质采食量与对照组比分别增加了6.6%(P〈0.01),12.2%(P〈0.01),7.8%(P〈0.01);干物质消化量分别增加了7.8%,17.7%,2.7%;有机物消化量分别增加了7.6%(P〈0.05),17.4%(P〈0.01),3.5%(P〉0.05);粗蛋白消化量分别增加了13.4%(P〈0.01),25.3%(P〈0.01),11.2%(P〈0.01);氮保留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3.1%(P〈0.05),21.0%(P〈0.01),10.9%(P〈0.05)。给绵羊添喂一定剂量的甲硝唑,可增加绵羊的自由采食量,其日粮的消化率呈增加趋势,并可使瘤胃液原虫数量减少,细菌总数和真菌数增加,氨态氮浓度降低,增加绵羊的氮保留。  相似文献   

15.
张春桃  马涛  屠焰  刁其玉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18):3664-3674
【目的】生物钟系统普遍存在于生命体的各级水平,与动物本身的消化生理及生长性能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试验探讨了昼夜节律与湖羊瘤胃发酵参数和养分消化代谢的关联,以期为提高育肥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体重为(21.57±0.77) kg 健康湖羊45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15只,各处理组采用相同的精料补充料和粗料。3个处理分别设置为:白天处理组(DH),即早上饲喂日总精料的70%+日总粗料的30%;晚上处理组(DL),即早上饲喂日总精料的30%+日总粗料的70%;对照组(CON),即早上和晚上各饲喂日总精料的50%+日总粗料的50%。饲喂两个月后,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用于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和代谢率。饲养试验结束后,分别于晨饲前两小时和晚饲前2h,通过口腔采集瘤胃液样本用于相关指标测定。【结果】①试验羊只的日增重DH组为215.00g,进食量低于DL组和CON组,饲料转化比最优,为5.35,分别优于其他2组11.19 %和16.04 %。②与CON相比,DH组羊只干物质 (DM)、有机物 (OM)、粗蛋白 (CP)、中性洗涤纤维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 (ADF)消化率均高于CON 和DL组,具体:DH与DL组相比,DM消化率提高了21.42%,CP提高了22.29%,NDF提高了9.85%,ADF提高了28.69%。③氮的生物学价值DH组比CON明显提高(P>0.05)各组间可消化氮的摄入量之间无显著差异,DL组试验羊的总氮排出显著高于DH组(P<0.05)。DH组羊沉积氮、氮利用率和氮的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DL组(P<0.05)和CON组(P>0.05)。④不同处理对各组试验羊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DH组羊只瘤胃pH、乙丙比、丁酸显著低于DL组(P<0.05)。随着昼夜交替变化,瘤胃pH、NH3-N、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丙比发生显著变化(P<0.05),相关参数值白天高于夜间。【结论】在相同日粮营养素含量条件下,改变早、晚精粗料比的分配,可提高羊只生长性能和养分的消化利用率;白昼与夜间对瘤胃发酵有影响,白天饲喂高精料日粮对瘤胃TVFA、NH3-N和MCP含量具有促进作用。总之,早上适量提高精料比例,更符合动物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节奏,对饲料的利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目前秸秆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了10多年的整秸秆氨化饲料技术创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秸秆氨化饲料比传统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33~1.46倍;饲料呈黄褐色,伴有爆米花香带酸甜味的酥脆感;牛羊采食量提高15%,消化率提高45%;每头牛每年节约饲料费500元、纯收入1200元左右。这一技术在山西省和海南省的不同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不同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在10.5~11.06g/kg。其广泛适应于中国不同类型区,对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促进中国规模化草食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羊生长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藏羊选择适宜的精料添加量。[方法]选用1岁左右、体重接近的藏绵羊30只,随机分为3组。以青干草为基础日粮,150、300、450 g/d 3种精料水平对各组藏羊进行补饲育肥,采用单因子分组设计,研究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羊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藏羊日采食量、日增重均随精料补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对青干草的采食量略有下降趋势;不同精料补饲水平下,育肥后期藏羊日增重均呈下降趋势。精料和日粮转化效率随精料补饲量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精料和日粮转化效率、经济效益均以300 g/d精料处理组为最高。[结论]藏羊育肥时间以45~50 d为宜,精料添加量以300 g/(只.d)最好。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两种PCR方法检测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普通PCR和实时(realtime)PCR两种方法在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分别设计并合成相应的引物和探针,对饲料中的牛、羊源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普通PCR最低可以从饲料中检出0.1%的牛、羊源性成分,realtime PCR最低可以从饲料中检出0.01%的牛、羊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比较放牧、半放牧和舍饲3个生产体系绵羊的生产性能。舍饲羊圈舍积肥量是放牧羊的两倍,舍饲羊的劳力投入是放牧羊的30 %。农区绵羊冬季放牧麦青、以及补饲等均有利于放牧羊的生长。对维持放牧羊的体质量无疑是有益的。冬季的纯放牧不利于增重。  相似文献   

20.
小麦、玉米秸秆与不同比例牛、羊粪堆置腐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麦、玉米秸秆分别与牛、羊粪按不同比例进行高温堆肥,通过测定堆体温度、pH值、发芽指数等理化指标,研究不同物料配比对高温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进行堆肥发酵的效果好于添加小麦秸秆,其高温持续时间较小麦秸秆处理长15~24d,腐熟时间短3d左右。添加羊粪处理腐熟效果优于牛粪处理。综合分析可知,以玉米秸秆和羊粪质量1∶1配比效果最佳,堆肥升温快,第3天即达50℃以上,高温持续时间为22d,反应结束时pH值为8.35,发酵第30天种子发芽指数即可达80%以上,达到了快速腐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