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为稳定乳产业基础,规避养殖风险,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农民增收途径,黑龙江省克东县结合奶牛、肉牛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奶改肉"养殖模式,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快速发展。一、"奶改肉"养殖模式提出的背景和发展目标乳业是克东县的支柱产业,而肉牛产业又是克东县的优势产业。历年来,克东县肉牛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发展肉牛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养殖观念上看,不管是养奶牛还是养肉牛,最终目的是为了赚钱获利。但是从现阶段国内外奶  相似文献   

2.
泾源县肉牛养殖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畜产业是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自治区提出建设以泾源县为核心区的"环六盘山清真肉牛产业带",先后实施了"两轮"肉牛产业项目,极大的助推了泾源肉牛养殖业快速发展。经过6年连续发展,肉牛养殖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泾源县肉牛产业发展成功经验,被自治区农牧厅总结形成了"泾源肉牛发展模式",在全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磴口县是传统的畜牧养殖大县,肉牛养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日益受到重视,但是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磴口县的产业布局、定位发展方向和模式,为进一步加快肉牛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甘肃康美集团公司从一个单一的肉牛养殖企业,一跃发展成为甘肃肉牛产业的领跑者,其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产业链模式成为甘肃肉牛产业的一个行业标杆,康美所探索出的"以龙头企业为桥梁纽带的服务平台,和政府、金融机构、协会、农民合作组织、农户共同参与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誉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康美模式"。康美模式形成了集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也使康美集团成为中国现代肉牛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5.
6月30日,宜昌召开推进牛羊产业发展现场会,对枝江肉牛"保姆式"养殖模式进行推广。枝江因能繁母牛存栏量小、犊牛供应不足、外调犊牛成本高、本地母牛亟待改良,成为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难题。该市出台贷款贴息政策,推广"合作社+农户"的"保姆式"养牛模式,破解了这道难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固原市把草畜产业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之首,按照"生态优先、草畜主导、特色种植、产业开发"的发展思路,坚持以肉牛产业为突破口,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肉牛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固原市的草畜产业,特别是加快肉牛产业升级换代,2008年将在全市建设百村肉牛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村,示范和推广肉牛养殖新技术,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培育和壮大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肉牛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从而实现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畜产品竞争增强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扶持大户和合作社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财产姓"公"姓"私"这一问题仍很敏感,无人敢越雷池一步。农民要增收、农业要增效,出路在哪里?牛价飘红,肉牛难养,产业怎样兴?湖北省枝江市通过大胆创新,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上抓住"牛鼻子",找到了结合点。该市瞄准争创全省畜牧强市、肉牛出栏大市的目标,积极探索"保姆"养殖模式(合作社将母牛借给农户养殖,农户以犊牛抵还借款),较好解决了农户养牛缺资金、无技术、愁销路等问题,触动了农民的兴奋点,促进了肉牛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泾源县独特的气候条件、水草资源和人文生态环境优势,最适宜发展肉牛养殖。同时,以肉牛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是,为草畜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的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为了确保以肉牛养殖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具有长久和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县委、政府高瞻远瞩,心系民生,加大投入,全力建设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肉牛养殖模式,发挥公司肉牛和牛肉产业优势,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共赢。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产业扶贫项目共覆盖16个乡镇(街道)287个村委,带动当地农民种植业养殖业年增收12亿元。2017—2020年,该公司共计带动贫困户6148户12847人,累计分红2076.99万元。仅2020年,公司就带动贫困户4131户8314人,年度分红852.9万元。  相似文献   

10.
忻州市是山西省重要的肉牛养殖供应基地,随着当地肉牛产业不断发展扩大,传统的养殖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亟需将肉牛养殖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打造牛业智慧化发展模式。开展肉牛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工作对忻州市肉牛产业高质量智慧化发展,打造智慧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武山县肉牛产业通过政策扶持、龙头带动、基地建设、品质提升等措施得到了稳步发展,年饲养量达12.38万头,已成为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户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但在肉牛产业发展中仍存在发展资金不足、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建场选址难、养殖人员饲养水平不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低,不重视肉牛品牌建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本人就武山县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了解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形势,明晰当前肉牛繁育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北京林业大学牛肉生产潜力和繁育模式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辽宁省和山西省代表肉牛养殖场开展实地调研,分析我国肉牛繁育模式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当前在我国主要包括自繁自育、仔畜繁育和育肥三种肉牛繁育模式,其特点各有不同。肉牛繁育模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良种化水平较低,选育潜力有待挖掘;养殖用地管理缺位,用地成本不断增加;劳动力数量减少,老龄化现象加剧;养殖融资贷款难,金融政策待完善。可通过加快肉牛品种改良,强化科学饲养管理;推进“牧繁农育”肉牛产业模式;推进“托管+肉牛培育”经营方式;推进“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对肉牛繁育模式进行优化。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大良种繁育力度,推进肉牛良种化发展;完善肉牛扶持政策,稳固饲草基础保障;健全金融保障制度,创新养殖融资渠道;探索高效肉牛生产模式,提高肉牛产业发展水平;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牛是节粮型草食动物,肉牛业已成为农村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是阻止畜牧经济下行的重要支撑之一。介绍了新化县肉牛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分析了该县肉牛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包括充分利用政策导向,引导调整养殖结构;加强基地建设,扩大湘中黑牛基础母牛群;加大资金投入,扶持肉牛产业发展;推进养殖技术创新,构建生态种养模式;完善服务体系,全方位开展服务,使肉牛养殖真正成为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经济新业态、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对草畜产业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区肉牛养殖量大幅增加,肉牛粪污的大量产生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凸显。近年来,区委政府虽然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高度重视,逐步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肉牛养殖量大,肉牛粪污处理利用的任务依然繁重。因此,加大肉牛养殖粪污源化利用力度,为科学制定我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改善养殖场及周边的环境质量,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规模养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幅度提高养殖业效益和增加养殖户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民和县按照"扩羊、增牛、稳猪,发展禽蛋和獭免"的思路,大力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以肉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促进了畜牧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基本实现了在生产方式上,由传统分散养殖向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和大场大户转变;在发展模式上,由粗放经营向标准化和商品化转变;在经济地位上,由家庭副业向独立的产业转变。规模养殖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中产业聚集度高、市场特征明显、发展潜力较大,农民增收较为活跃的产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6.
正定西市将紧紧围绕"中国西部草都"建设要求,加快形成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现代肉羊肉牛产业体系,推动全市草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快全市肉羊肉牛产业发展,提升草牧产业发展水平,定西市将完成六项重点任务: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工程,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的发展模式,组建全市肉羊肉牛产业联合体,鼓励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和甘州区肉牛产业大区的确立,甘州区三闸镇肉牛养殖业已成为带动全镇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在肉牛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不能科学适度规模化发展肉牛产业,养殖内部结构不合理,防疫制度不健全,组织管理不到位,能繁母牛存栏不稳定,品牌意识不强,肉牛养殖小区建设不合理,市场小,流通渠道少等。肉牛养殖缺乏统一的指导性思想,产业化生产程度不高。肉牛产业发展存在很多限制性因素,文章就此提出一些肉牛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建议,为肉牛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全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走基层、听民声、促发展"百日大调研活动的相关要求,3月份以来,丹东市畜牧兽医局针对全市肉牛产业的恢复性发展课题展开了调查。1丹东市肉牛产业的现状肉牛养殖是丹东市的传统养殖项目。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全市肉牛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宽甸、凤城一度成为全省养牛大县。然而近几年来,受农业机械大面积普及、农民劳务工资显著上涨、肉牛养殖效益相对不高等因素影响,丹东市肉牛饲养量亦和全国一样,呈明显下  相似文献   

19.
泾源县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区,其中回族占人口比重的75%以上.回族群众素有不食大肉的民族习惯,所以泾源县素有种草养牛的传统.近年来,泾源县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水草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抢抓宁夏大力发展宁南山区特色优势产业机遇,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草畜产业发展步伐,总结形成了"泾源肉牛发展模式"并在全省内广泛推广.泾源县被宁夏人民政府命名为"宁夏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县",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草畜产业已位列草畜、苗木、旅游、劳务四大产业之首,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草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泾源县肉牛饲养量逐年增加,2015年,全县全年肉牛饲养量突破24万头,达到人均两头牛发展目标.如此庞大的养殖量,对全县防疫保障体系提出的新的考验.面对基层基础设施破旧、防疫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畜牧技术人员缺乏、服务技术力量薄弱等现状,为突破防疫"瓶颈"局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确保以肉牛养殖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稳快步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奔小康,泾源县狠抓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了桥梁.  相似文献   

20.
<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以分散的、小规模肉牛养殖为主的肉牛养殖模式,少量的现代化屠宰加工厂与大量小规模屠宰加工厂并存的牛肉供给格局,肉牛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1]。广西各级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并积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使广西的肉牛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关资料显示广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