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农区养羊,尤其是规模养羊异军突起,发展十分迅速。但常因饲养管理不善,造成养殖效益不佳。有的甚至亏本。为提高饲养户的经济效益,就规模养羊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 及时断奶,合理分群羔羊产后2~3月龄,要把母子分开进行断奶。及时断奶,可使母羊的体质迅速恢复,达到早发情、早配种、多产、高产的目的,同时及时锻炼羔羊独立自主生活能力。对断奶后的羔羊要按照公母、大小、强弱进行合理分群,分圈饲养,一般2m2/只,避免以强欺弱,以大欺小,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影响羊群整体发育水平及整齐度…  相似文献   

2.
正经调查发现,我省91%养羊专业户分群饲养仍停留在公母分群、品种分群、羔羊及育成羊分群的水平上,分群不够彻底,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故笔者对舍饲藏羊进一步详细分群饲养的重要性加以阐述,以供广大养羊专业户参考。1材料与方法2014年,笔者将某农场的3圈150只6月龄的肉用母藏羊(准备12月龄出售处理的欧拉型藏羊)做了详细分群,其他管理(饲料、饲喂时间及量)均相同,具体见表1。  相似文献   

3.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区利用秸秆养羊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提高秸秆养羊的经济效益,结合本地实际,我们在两年来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综合性措施。1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在农区利用秸秆养羊要求舍饲,舍饲羊在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防疫、定期驱虫、孕羊、哺乳羊、羔羊的管护、羊只合理分群、母羊适时配种等方面,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否则就会影响到秸秆养羊的经济效益。2搞好秸秆的正确调制农产品收获后的红薯秧、花生秧、豆秧及时晒干粉碎成草粉饲喂,麦秸经晾晒粉碎氨化后饲喂,玉米秆及时收割,与少量的红薯秧混合青贮,这样含糖量高,含…  相似文献   

4.
蟑螂兄弟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农区养羊,尤其是规模养羊异军突起,发展十分迅速。但常因饲养管理不善,造成养殖效益不佳,有的甚至亏本。为提高饲养户的经济效益,就规模养羊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一)及时断奶,合理分群 羔羊2~3月龄后,要把母子分开进行断奶,可使母羊的体质迅速恢复,达到早发情,早配种,多产、高产的目的。同时及时锻炼羔羊独立自主生活能力。对断奶后的羔羊按照公母、大小、强弱进行合理分群、分圈饲养,防止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影响整体发育水平及整齐度。  (二)适时配种,提高母羊繁殖率 适时配种指确定羊的初次配种的年龄和发情…  相似文献   

5.
早期妊娠诊断能有效减少母羊空怀率,同时便于及时对妊娠母羊进行合理的分群饲养和管理,对提高羊的繁殖效率及增加养羊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羊的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及产羔数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养羊业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养羊因具有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增收快、省劳力的特点,在南方山地丘陵地带的农村具有独特的发展潜力。但是,冬季严寒,再加上防病意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当,极易导致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频发。文章自防重于治,科学免疫;分群饲养,分群管理;加强管理,注意保暖;污物处理,综合利用;合理通风,消毒管理等环节,就冬季羊病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00只5月龄杂种萨福克羊的连续详细分群饲养,羊的整体体质明显好转,平均体重比对照组高出13 kg,显著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可见规模舍饲养羊,详细分群饲养可以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可以作为养殖户增加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养殖户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生产的发展,农村养羊逐步由少量粗放散养向规模化养羊趋势发展,规模化养羊已经成为我国养羊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规模化养羊饲养规模和饲养密度增加,羊只生存环境卫生发生变化,给养殖场疫病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制定经济有效、科学合理的防控体系。规模化养羊应该具有严格的消毒措施、健全的防疫机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建立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疫病诊断和预警机制。1严格的消毒措施彻底消毒从根本上切断疫病病原传播途径,将疾病拒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羊肉市场看好 ,且投资小 ,效益稳。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市场对山羊肉的需求更大 ,养羊户应根据圈羊个体的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的补料和饲养方法 ,分期分批育肥出栏。1 选好品种 最好选择波尔羊与本地山羊的杂交羊育肥。杂交羊生长速度快 ,屠宰率、净肉率较高 ,育肥效果好。2 适时分群 对不作种羊用的小公羊及时去势 ,对淘汰的母羊 ,也要及时阉割育肥羊与其他羊分群饲养 ,按年龄、个体大小、公母等不同分群 ,每圈养羊 5~ 1 0只。3 防病驱虫 做好常发病如羔羊痢疾、羊口疮、胸膜肺炎、传染性眼结膜炎、羊怏疫、羊痘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饲养山羊是山区农村农户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效应的趋动,农户饲养山羊的热情高涨,养羊业迅猛发展。但也见到一些仓促上马,失败的个案。通过几年的实践和观察,本文总结农户新办养羊场的技术措施,供读者参考。1创办养羊场基本条件1.1牧地条件如果选择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则要求当地植被覆盖率在  相似文献   

11.
舍饲是养羊的一种常见模式,这种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羊饲养的标准化程度,而且可以降低羊养殖污染,增加羊养殖效益。但是在舍饲养羊过程中,如果饲养密度过大、运动量不足、卫生消毒不及时等,极易导致羊群感染疫病。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舍饲养羊疫病发生的原因,着重探讨了舍饲养羊疫病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羊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饲养山羊,是山区农村农户经济收入和农村经济的主要项目,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效应的趋动,农户饲养山羊的热情越来越高,养羊业迅猛发展,其中不乏通过养羊脱贫致富,解决温饱的,但  相似文献   

13.
高鹏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17):16-16
分群饲养是养鸡生产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适宜的群体作为一个饲养管理单位,应与我们的设施、饲料、技术措施相适应,发挥最大效益,取得最好的饲养成绩。从管理内容上讲,分群饲养包括三种方式,分别简述如下:1.控数量多少分群。群体大小取决于设备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条件优越的现代化鸡场,在蛋鸡育雏育成、肉仔鸡、肉种鸡平养时,群体可大一些,2000-3000只,甚至可达5000只;条件一般的中小型鸡场可达1000-2000只左右;农村养殖户以400-800只为宜,不应超过1000只。尤其是塑料大棚养鸡,棚舍面积大可隔成几间小群饲养,以防舍内…  相似文献   

14.
母羊难产是指在生产时胎儿无法顺利出生,是常见、易发的产科疾病。母羊发生难产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助产或者助产操作不当,会使其出现生殖器官疾病,甚至造成胎儿或者母子发生死亡。近几年,随着养羊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羊饲养方式主要采取舍饲圈养。因此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母羊难产已经是当前规模化养羊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介绍母羊发生难产的主要原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舍饲养羊是大力发展养羊业的方向.近年来我省舍饲养羊方兴未艾,但由于科学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经济效益不高,在相当程度上挫伤了农户养羊的积极性.对此,笔者针对当前舍饲养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即提高舍饲养羊经济效益的途径和主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商品鸡的育肥期从28~56日龄,此期间饲养管理的总原则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商品合格率。其主要要点有: (一)合理分群 鸡只育雏结束,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饲养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强弱、大小、公母分群。分群最好在夜间或早晨进行,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素以防产生应激。  相似文献   

17.
现代高效养羊的防疫和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养羊是针对我国目前养羊生产水平较低的情况而建立的一种新的生产体系 ,其特点是 :羊场规模大、饲养密度高、生产技术密集、生产周期短、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高、产品适应市场需求、饲养方式以全舍饲为主。兽医卫生保健和动物防疫是保证高效养羊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1 种公羊的卫生保健和防疫1 1 技术要点 提高种羊的利用率是兽医保健技术的总目标 ,其要点是给种羊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科学的饲养管理 ,定期的健康检查 ,与早期的疾病预防。1 2 环境控制 种羊场内各类种羊必须分群隔离饲养 ,严禁自然交配 ,场内应设有独立分开的饲养…  相似文献   

18.
胸囊肿是肉鸡胸部的一种炎性疾病,通常不会引起肉鸡死亡,但会影响肉鸡的胴体品质,降低肉鸡经济价值。该病的发生主要与肉鸡品种、饲料营养和管理、饲养方式和密度、疾病因素等有关。防控肉鸡胸囊肿的措施主要有:选择优良品种,加强垫料管理;保持通风和合理的饲养密度;公母分群饲养,适时出栏;减少肉鸡爬卧时间和使用弹性网底;提供营养全价的饲料;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方县正大力实施扶贫养羊项目,并从外地购买种羊,笔者将羊引种观察期的饲养管理归纳如下,供饲养户参考。 1掌握养羊技术扶贫项目针对农村贫困户,部分养殖户基本没有养羊经验,对羊的饲养管理主要以散养放牧为主,饲养方式比较传统、粗放,且高投入、低回报、低效率。农户要加强学习,不断创新,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奶牛产后瘫痪的典型病例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典型病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同时提出在治疗奶牛生产中对牛群及时补钙、分群饲养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