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联合收割机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及其耦合振动方程,推导出了联合收割机在静止空载状态下发动机转动,以及静止空载状态下发动机和割刀同时运动、运输和收割4种不同状态下的矩阵方程.该结果为收割机振动系统的频率特性、振动强度、结构参数的进一步分析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按照人机工程学原理和车辆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研制联合收割机驾驶室人机工程试验台.该试验台包括硬件系统和控制系统2部分,其中硬件系统由驾驶座、手操纵元件和脚操纵元件等组成,各部分几何位置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调节.试验台通过控制系统匹配各元件的几何位置关系,能够模拟联合收割机驾驶室人机界面布局;根据需要,可以设计多种试验工况,并且记录试验过程和试验数据.将试验台安装在某型号联合收割机驾驶室中进行运动控制精度试验和舒适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台各元部件的运动控制误差<3%,第5、50和95百分位被试人员均可调整到舒适操作区域.该试验台可用于联合收割机驾驶室人机工程学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小麦联合收割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从割台智能调控、喂入量检测、智能脱粒分离与清选调控、损失率在线检测、智能测产、故障诊断、无人驾驶和自动导航等方面阐述了小麦机械化收获中涉及的信息感知与检测、决策与控制等技术应用。分析了小麦收获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通过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预测小麦成熟期并对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资源配置与调度,研发先进农业传感器实时检测联合收割机的作业参数以实现收获作业自主调控,借助信息感知和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联合收割机田间自动驾驶及机群协同作业等,为小麦收获智能化装备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能够进一步促进小麦绿色、低碳及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运输工况平顺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运输途中的振动问题,采用DH5922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现场测试了新疆-2A联合收割机不同行驶速度下主驾驶座地板的动力响应,得到了主驾驶座地板测点的垂直振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和快速傅立叶变换频谱。结果表明:联合收割机运输状态下的振动强度、频率结构随行驶速度不同而变化;Ⅰ、Ⅱ、Ⅲ档三种工况下测点的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分别为7.33cm/s^2、6.65cm/s^2、6.73cm/s^2,振动主频为40.5Hz、37.6Hz、36.6Hz。  相似文献   

5.
目前,美国农户查尔斯使用带加力操纵器的大型自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拖拉机驾驶室里的密封隔音玻璃使他同尘土飞扬的外界完全隔离,驾驶室内装有空调设备和双声道无线电系统,可使他在任何时候与附近城镇的粮食收购站等单位联系,以咨询每天的粮食及农产品价格。除自动联合收割机外,查尔斯还有一辆320马力的8轮福特拖拉机,可牵挂30英尺宽的丁齿犁以每小时6英里的速度犁地。这种拖拉机在田间耕作一遍,就  相似文献   

6.
1.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机手效率随着自走式联合收割机配备的动力不断加大,驾驶室密封性能的不断提高,部分农机户已经尝试在联合收割机上加装空调来改善机手的工作环境,并取得了理想的作业效果。2.实行订单作业,做到有的放矢随着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不断投入,导致各地机械迅速增长,加  相似文献   

7.
小麦联合收割机是农业机械中结构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用来收获小麦不仅省力、省时,并能有效地减少粮食损失,深受农民欢迎.但是农民朋友在购买小麦联合收割机时,要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8.
<正> "三夏"期间,时间紧、任务重,大量的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机具作业负荷较大,机具损耗程度加大。因此,提前做好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检修与准备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效能,确保作业质量、减少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一、检修在三夏大忙前,要对小麦联合收割机做一次全面彻底的保养检修,直到确认在整个收获期能正常运作,保养时应注意安全。要检查调整联合收割机各组成装置,特别是负荷大、转速高及振动大的装置,如割台部分、脱粒部分和清粮卸粮部分等,检查调整使其达到可靠状态。检查  相似文献   

9.
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在使用过程中引起故障的原因大多是机件磨损 ,变形或质量差 ,安装调整不正确 ,使用维护不当或修理质量不良造成的。预防故障的发生可以减少停车、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保证机器工作质量和提高生产率。现对该机主要工作部件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办法。1 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总体结构及工作过程1 .1 总体结构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总体结构见图 1所示。图 1 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构造1 .拨禾轮 2 .切割器 3 .收割台螺旋推运器 4 .倾斜输送器 5 .输送器喂入口 6.收割台升降油缸7.驱动轮 8.滚筒 9.凹…  相似文献   

10.
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过程中,要注重维护保养工作的科学实施,并加强对故障的处理能力,这些都是保障联合收割机使用效率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就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故障加以阐述,然后就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维修保养措施详细探究,只有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发挥联合收割机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玉米联合收获机电子监视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收获机在田间作业时,发生机械传动故障,特别是某些部位堵塞以后,不能及时排除故障而影响作业效率。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4KY-3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电子监视系统,监视发动机轴的转速,对各工作轴转速下降报警,使驾驶员及时发现故障,并排除故障。该转速监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农具位置对悬挂农具拖拉机振动特性的影响,以东方红-LX754拖拉机和淮丰1LS-740深松机为研究对象,采用CATIA软件建立拖拉机和农具简化的几何模型以及MATLAB编写随机路面文件,并基于ADAMS软件修改轮胎参数文本和导入随机路面激励文件,构建深松机-拖拉机-路面系统的虚拟样机。通过仿真研究悬挂装置参数对拖拉机驾驶员垂向振动加速度、座椅安装处俯仰振动角加速度、拖拉机质心垂向振动加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内提升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从20°增大到70°时,驾驶员垂直振动加速度峰值从30.09 m/s~2降低到17.61 m/s~2,垂直振动峰值频率从1.36 Hz增大到2.12 Hz,座椅安装处俯仰振动角加速度峰值从11.12 rad/s降低到7.56 rad/s,拖拉机质心垂直振动加速度峰值从42.42 m/s~2降低到29.33 m/s~2。  相似文献   

13.
基于ADAMS的轮式拖拉机行驶平顺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Pro/E软件平台,构建拖拉机-座椅悬架系统简化的几何模型,并将其导入ADAMS软件,编写轮胎属性文件与路面激励文件,构建拖拉机-座椅-路面系统的虚拟样机。针对不同的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对拖拉机的行驶平顺性进行仿真分析,探究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对拖拉机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不平度对拖拉机行驶平顺性具有重要影响,以较高车速行驶时,驾驶员垂直方向振动强度明显高于较低车速的振动强度;在粗糙路面上行驶时,驾驶员的主观振动感明显强于平坦路面的振动感。增设座椅悬架系统改进拖拉机座椅结构,探究增设座椅悬架系统对行驶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设座椅悬架系统可以明显降低其垂直方向的振动幅度,避开人体内脏器官和脊椎系统振动敏感频率区域,提高拖拉机行驶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14.
联合收割机实时测产系统的抗振动干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割机上的振动严重影响了测产的精度,研究联合收割机车身振动信号特征及其对测产传感器的影响,找出一套新的减振方法.分析了车上振动信号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谷物称重方式、传感器安装、电子硬件电路、经典算法滤波等方面进行了抗振动干扰的设计.经试验验证系统硬件可靠,软件算法滤波合理,动态测量误差可达到±5%以内,基本上满足了联...  相似文献   

15.
以某型拖拉机和深松机为研究对象,在UG中建立拖拉机和农具的三维模型并导入ADAMS中,建立人-机-路面的虚拟样机模型,对农具质量和悬挂位置在拖拉机转向过程中驾驶员乘坐舒适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拖拉机空载和悬挂农具质量为300 kg、600 kg和900 kg的情况下,拖拉机驾驶员的联合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0.434、0.474、0.566和0.629 m·s-2;在拖拉机悬挂农具内提升臂和水平方向夹角从20°提升到45°、70 °的情况下,拖拉机驾驶员的联合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0.710、0.629和0.558 m·s-2,悬挂农具的质量越大,农具的悬挂角度越小,驾驶员的联合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越大,驾驶员越不舒服.该研究为后期的拖拉机的减振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理论分析和振动测试,探索了工农-5型手扶拖拉机手把振动主要振源及其振动特性,并根据国际标准ISO5349进行了振动评价,发现手把振动的主要激励源是发动机。研究结果为手拖手把减振装置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某联合收获机主机车身框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柔性体技术创建车身框架的有限元柔性体模型,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模态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车身框架的第一阶模态频率为7.29 Hz,与收获机正常工作时割刀的激励频率(7Hz)接近,易发生共振,且对人体舒适性影响最大。为了调整收获机车身框架的固有频率,以避开外部激振频率范围,采用HyperMesh软件对收获机车身框架柔性体模型进行尺寸优化和拓扑优化,结果表明,尺寸优化后,收获机车身框架的第一阶模态频率由优化前的7.29 Hz提升至8.63 Hz,车身框架质量下降了0.006t;拓扑优化后,收获机车身框架的第一阶模态频率由优化前的7.29Hz提升至8.49Hz,车身框架质量下降了0.107t。拓扑优化与尺寸优化均可使收获机车身框架固有频率避开外部激振频率范围,但综合考虑优化设计的目标与生产制造成本,采用尺寸优化技术对收获机车身框架进行结构优化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作者已提出的大型冷却塔风振计算方法(一致耦合法),结合风洞测压试验获得的表面气动力模式,分析了结构本身因素和外界干扰对强风作用下冷却塔结构风致振动的影响,对不同动力特性及阻尼比的冷却塔模型进行了风振响应背景、共振、耦合项及风振系数的精细化数值计算,对比并初步探索了周边干扰下大型冷却塔的风振机理.发现了特征尺寸、阻尼比和周边干扰对冷却塔风振响应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理解冷却塔结构风致振动现象,避免不利共振的产生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了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结合怀化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特点,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意义、原则、途径3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此基础上制定与院校、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体系,以期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