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子午岭林区不同地形部位开垦裸露地降雨侵蚀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分析了子午岭林区开垦裸露地降雨侵蚀资料的基础上,首次研究了不同地形部位开垦裸露地上的侵蚀性降雨底值,侵蚀性降雨雨型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和降雨侵蚀力定量指标及其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其结构表明,引起土壤侵蚀性降雨底值次降雨量为10m,I10为0.4mm/min或I30为0.25mm/min。在侵蚀性降雨雨型中,以突发型侵蚀性降雨雨型引起的侵蚀量最大,其次为峰值型,而以均匀型侵蚀性降雨雨型引起的侵蚀量最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天然降雨雨滴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福建省,Best的雨滴分布模型中的A,P只有在I≤0.6mm/min时是常数,当I>0.6mm/min时,不同地区应采用不同的A,P参数,n值在福建也不是常数,它随着雨强而变化,且不同地区n有不同的算法,闽东南地区n=5.19I^0.11,闽东南以外地区n=4.65×0.78^I。中数直径可以采用D50=3.12I^0.27计算,而雨滴动能采用E=34.32I^0.27来描述最适  相似文献   

3.
鄂西长江三峡库区产流降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鄂西山财连绵起伏,在暴雨作用下。坡面花岗岩风化层流失的大量粗沙在河流沟谷网中堆积起来,随时间推移步进入长江。根据坡面径流小区资料,在一次产流降雨中,降雨量,最大10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雨强对产流的作用都比较显著,它们的极值分布可用于估计不同频率H1、i10、i30和i60设计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不同类型的防冻剂及其浓度对快速冷冻牛胚胎的效果。试验Ⅰ:7日龄囊胚先分别放入含10%(V/V)甘油或10%(V/V)乙二醇改良的磷酸盐缓冲液(PBL)中,室温下平衡10min。然后,分别移入1.5mol/L,2.0mol/L甘油或2.0mol/L,3.0mol/L乙二醇+0.25mol/L蔗糖PBL液中,10min后将胚胎放进冰箱的结冰层(约─23℃),35min后直接投入液氮。冻后孵化率最高的处理组为1.5mol/L甘油+0.25mol/L蔗糖(82.4%),其极显著(P<0.01)地高于2.0mol/L甘油+0.25mol/L蔗糖(15.4%),2.0mol/L乙二醇+0.25mol/L蔗糖(63.9%),3.0mol/L乙二醇+0.25mol/L蔗糖(38.7%)。试验Ⅱ:7日龄胚胎先在10%(V/V)甘油中平衡10min,而后,分别移入1.5mol/L甘油+0,0.25,0.5mol/L蔗糖,停留10min后快速冷冻。解冻后,胚胎分别用0.5,0.25,0mol/L蔗糖除甘油。结果表明:解冻液中的蔗糖浓度对胚胎的存活力无显著影响。当冷冻处理为1.5mol/L甘油+0.25mol/L蔗糖时,胚  相似文献   

5.
雅砻江二滩水电站库区泥石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平一  李沛 《山地研究》1995,13(4):273-278
雅龚江二滩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十分活跃,在库区内,沟谷型泥石流沟100条,库首左岸的金龙沟,多次暴发过泥石流,用金龙沟泥石流活动特征与短历时雨强的资料,经计算分析后,得到了库区泥石流活动规律,流域环境条件与雨强之间的关系式,并给出了金龙沟暴发泥石流的降水指数3600,有助于泥石流预报。  相似文献   

6.
关中棉花产量波动的某些特征及高产稳产的农业气象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多项式、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关中棉区22年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关中棉花产量的气候波动指数为0.2502,占棉花产量波动的68.1%;关中棉花产量的48.68%取决于气候条件的优劣;气象产量存在着9年主周期和5年次周期;棉花高产稳产的农业气象指标为:5月中旬降水量≤20mm、8月下旬~10月中旬雨日数≤18d、10月上旬温差>8.5℃、8月下旬降水量≤60mm、15℃初、终日期间降水量≤420mm。针对影响棉花产量的不利气候因素,提出了高产稳产措施。  相似文献   

7.
滇东北山地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中艳 《山地研究》1994,12(1):32-38
滇东北地势南高北低。大致以境内五莲峰和乌蒙山余脉北侧海拔≥2500m的山系为界:北部倾向四川盆地,南部属云贵高原主体。区内气候特征:1,在垂直分异上,年均温直减率0.45-0.77℃/hm,海拔340-2400m处年降水量垂直递增率20-50mm/hm;2.在地域分异上,南部比北部的年均温高5.0℃年均温纬减率高0.69℃/°N,年降水量低54.2mm。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长江流域大(暴)雨引发泥石流危险程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甘肃省长江流域11个气象站1971-2000年30a整编气象资料及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0年1m土层内的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大(暴)雨发生频率及大(暴)雨易发时段不同深度层次的土壤含水量、可容纳水量的变化,构建了评价当地大(暴)雨引发泥石流的评价指数。结果表明,在发生大雨时,西汉水流域的泥石流发生可能性大于白龙江流域。发生暴雨时,白龙江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大于西汉水流域。  相似文献   

9.
蒋家沟泥石流堵江成因与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江流域是我国乃至世界暴雨泥石流最发育的地区,其中的蒋家沟又是小江流域活动最强烈的泥石流沟。2001年7月8日蒋家沟暴发了大规模的泥石流,泥石流进入小江后淤积成坝,导致小江堵塞,并造成一定灾害。近期的地震活动、前期大量降水和当日长历时连续降雨是该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原导流堤溃决后形成蒋家沟泥石流运动方向与小江水流方向垂直,高粗大颗粒含量、高容重和大流量的有机组合是泥石流停淤成坝堵塞小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模糊相似选择在确定泥石流沟危险雨情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对无足够雨量观测资料的泥石流沟,如何确定其发生泥石流临界雨量值的问题。为此应用模糊相似选择的方法,以已知临界雨量值的泥石流沟作为比较样本,对于任何一条泥石流沟,可由其地面条件与比较样本之间相似程度的分析,定出临界雨量值的可能范围,即该泥石流沟的危险雨情区。  相似文献   

11.
晋东南土石山区降雨侵蚀因子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土石山区降雨侵蚀因子的定量研究,得出该区降雨侵蚀的雨量标准是8.6mm,瞬时雨强公式为:O=2.5668t^0.3386;降雨侵蚀力最佳组合形式是I60ΣE或PI60;年临界侵蚀模数为150t/km^2。该项研究成果为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的定量研究和预报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并可在同类地区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西藏地区泥石流野外调查中发现,泥石流形成区下限下延至流域中游、流通区沟道形态复杂、沟道交汇等现象明显。因此,基于全流域特征参数的雨洪法计算难以得到准确的泥石流设计参数。针对此类泥石流沟道,采用了子流域叠加雨洪法计算的方法。以西藏山南地区某泥石流沟为例,针对支沟面积>25%的沟道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利用三角形概化泥石流流量过程线,计算了交汇后主沟泥石流的洪峰流量。比较了全流域雨洪法和划分子流域雨洪法的计算结果,认为子流域法能更准确地反映支沟泥石流在整个流域内的影响和作用,可为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绵土试验小区中,在表土中喷洒浓度为20%的结皮试剂溶液,然后进行人工模拟降雨,1周后人工结皮形成。连续对人工结皮的部分物理性状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人工结皮厚度达12.00mm,抗剪强度达14kPa,抗压强度达0.84kg/cm^2,容重达1.4g/cm^3,大大增强了结皮的抗冲性和抗蚀性。对人工结皮进行历时60min,雨强为0.8mm/min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经测定,其径流含沙量最大值为6.3k  相似文献   

14.
由于泥石流危害的严重性,加上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影响因子又比较复杂,目前尚难以完全治理,无法抑制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勘测评估沟谷形态、地质条件等泥石流特征指标,可分析泥石流发生的成因与机理,在预测预报上,还应充分重视与分析泥石流发生时作为最重要外因条件的雨强。提出了用雨强指标分析泥石流的发生概率,在泥石流发生预测预报技术上根据计算概率划分泥石流紧急程度。  相似文献   

15.
机械夷平地侵蚀形式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深圳市境内观澜河流为例,在野外调查和试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回归相关等分析方法,对工业机械夷平地侵蚀形式与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夷平地的主要侵蚀形式;开挖陡坡为重力侵蚀,开挖平地为雨滴溅蚀和片侵,堆积平地为切沟侵蚀,堆积陡坡为切沟侵蚀和片蚀;切沟的径流泥沙含量峰值先于雨强峰值出现,堆积坡坡面滞后于雨强峰值;决定侵蚀量大小的主要因子是降雨强度,引起侵蚀最大30min雨强的临界值为10.0  相似文献   

16.
掺气喷洒式极小雨强降雨装置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樟述用掺气方法减小喷洒式降雨器的降雨强度,用移动方法提高降雨均匀度,从而使雨强达至0.013-0.36mm/min范围,均匀度达到0.9以上,这是国内外所有模拟降雨器未曾达到的指标。该装置已用于“干旱地区雨水利用”试验研究中,为寻找低投资高效集流下垫面提供了科学数据,也为开展干旱水文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菌根真菌对茶树吸收磷、钾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辐照灭菌的酸性黄壤为供试土,种植有性繁殖的茶苗并接种VA菌根真菌,以不接种菌根真菌为对照,分别追施32P-过磷酸钙和^86Rb-氯化铷,试验结果表明:菌根侵染率,^32P组合合为52.60%,^86Rb组合为56.70%,茶树株高分别对照的2.10倍和2.50倍,对磷、钾元素的吸收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60和3.10倍,磷肥利用率提高14.10%,钾肥利用率提高17.13%。  相似文献   

18.
在泥石流定量研究中,泥石流流量、流速、泥石流规模是泥石流体最重要的特征值.能比较准确的确定泥石流这些特征数值既是泥石流计算中的关键问题,也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研究中的重要因素.利用雨洪法,首先比较一种或两种水文学的计算方法,择优来计算暴雨与洪水特征数值,然后利用暴雨与洪水特征数值来推算泥石流体各种特征数值.比如用暴雨洪峰流量以及配方法来计算泥石流流量,利用洪水总量来推算泥石流规模.  相似文献   

19.
棉花氮磷营养的根际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朝晖  黄子蔚 《土壤》1999,31(6):309-312,321
本文在自行设计、可供全生育期应用的根际培养箱中,成功地进行取地主根系作物棉花根际土壤中速效NP养分变化及其根际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特定的自然条件下,棉株对土壤有效N吸收的影响范围为距根10mm左右;对土壤速效P吸收的影响范围为距根3mm左右;明显的根际互促效应生产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东川蒋家沟泥石流沉积亚相组合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自然界中,泥石流形成环境,发育规律,空间分布等特征的演化和分异,导致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沉积过程和不同沉积地貌部位泥石流沉积亚相组合的变异,该文拟在作者所建泥石流沉积模式基础上,以蒋家沟为例进一步讨论泥石流亚相的组合及变异规律,此外,初步探讨了夷平面解体后,泥石流沉积在地貌回春不同阶段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