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黄霉素对异育银鲫生长和粗蛋白质消化率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一采用平均体重为6.5g的异育银鲫鱼种315尾,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4、8m g/kg黄霉素,经饲养21d后,各组异育银鲫增重率分别为49.4%、53.1%、56.9%,其中添加8m g/kg黄霉素显著提高了增重率(P<0.05);试验二采用平均体重为100g的鲫鱼45尾,以三氧化二铬作指示剂进行消化试验,各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64.4%、66.8%、66.5%,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79.5%、82.5%、83.3%,添加4、8m g/kg黄霉素均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有提高干物质消化率的趋势(P<0.10)。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异育银鲫的慢性损伤效应,将同等质量大小的12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为对照Ⅰ组、盐碱胁迫Ⅱ、Ⅲ、Ⅳ共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每处理组鱼对应分别饲养在添加NaCl和NaHCO_3水体中(NaCl和NaHCO_3浓度梯度依次为0和0、1和15、2和30、3和45 mmol/L)。试验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Ⅱ、Ⅲ、Ⅳ组异育银鲫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血液红细胞及平均血红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0.05),随着盐碱浓度升高,血液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Ⅱ、Ⅲ、Ⅳ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Ⅲ、Ⅳ组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本试验条件下,高盐碱浓度水体对异育银鲫的增重及血液生理指标均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能够引起鱼体慢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取黄山毛峰、霍山黄芽、龙井、屏山炒青、普洱、祁门红茶6种茶叶,在叉尾鮰鱼日粮中分别添加0%、1%、2%和4%的不同茶粉制成颗粒饲料;选择1.8 g左右的叉尾鮰幼鱼作试验对象,每组3个重复,饲养8周后,分析不同添加量和茶叶品种对叉尾鮰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鱼肉中脂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茶粉的对照组相比,添加1%的茶粉组叉尾鮰的增重率显著提高11.68%(P <0.01),饲料系数显著降低10.55%(P <0.01);添加4%茶粉组鱼肉脂肪含量降低12.43%(P<0.05),但增重率降低7.78%(P<0.05),综合比较6个茶叶组各测定指标得出,1%龙井茶可显著提高增重率,4%龙井茶可显著降低鱼肉脂肪含量;4%普洱茶能显著降鱼肉中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益生菌类添加剂对鲫鱼生长性能与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50尾20g左右的鲫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尾。在其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益生菌组(对照组)、0.05%益生菌组(枯草芽孢杆菌,试验组1)和0.1%益生菌组(枯草芽孢杆菌,试验组2)。在室内循环系统中进行为期45d的试验,分别在0、15、30、45d对各试验组鲫鱼进行称重,并计算生长性能指标,同时采用尾静脉采血的方式收集4个时期各试验组鲫鱼血液,检测各试验组鲫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草转氨酶、三酰甘油、乳酸脱氢酶、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葡萄糖等水平。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试验组2的鲫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试验组1的鲫鱼生长性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在免疫指标方面,试验组2的SOD、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葡萄糖在各阶段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而试验组1的鲫鱼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结果证实,在饲料中添加0.1%的益生菌能有效提高鲫鱼生长性能,并改善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旨在评价金鲫鱼饲料中血球蛋白粉替代鱼粉的应用效果。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并比较血球蛋白粉和鱼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必需氨基酸组成;将27尾金鲫鱼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试验1组(血球蛋白粉添加比例为0,鱼粉添加比例为50%)、试验2组(血球蛋白粉添加比例为15.5%,鱼粉添加比例为25.0%)、试验3组(血球蛋白粉添加比例为35.8%,鱼粉添加比例为0),测定并比较各组金鲫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血球蛋白粉的添加比例为15.5%时,对金鲫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利用一定比例的血球蛋白粉替代鱼粉不会显著影响金鲫鱼的生长及其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可以节约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生长猪为试验动物,探讨甘薯渣等比例替代玉米后对其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日龄相近、品种相同(杜长大)生长猪192头,平均体重约20kg,按照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性别比例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4个重复,每重复12头生长猪,试验期30d。试验结果表明,当甘薯渣以2%、4%和6%水平等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玉米后,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呈提高趋势(P0.05),饲料增重比呈上升趋势(P0.05);对血清钙、磷、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胰岛素、甲状腺激素T3和T4等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基本没有影响;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生长激素含量表现出提高趋势(P0.05),综合各项指标,生长猪日粮中甘薯渣适宜添加比例为2%~4%。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黄腐酸对鲫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0尾40 g左右的鲫鱼进行饲养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0%的黄腐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增重率较对照组提高30.96%(P0.05);试验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肠道淀粉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31.69%、40.00%和20.00%(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和肝胰脏、肠道脂肪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81%、8.07%和7.14%(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腐酸可以促进鲫鱼的生长,显著增加鱼体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包括2个试验。试验一,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黄芪、党参、女贞子对绵羊屠宰体增重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共4个处理,含3种中草药和1个对照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中草药添加量为6 g/d。结果表明,女贞子组提高了绵羊屠宰体增重(P<0.05),改善了绵羊血液抗氧化功能,提高了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了血浆丙二醛含量(P<0.05)。其他组对绵羊屠宰体增重和血液抗氧化功能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了女贞子提取物对绵羊瘤胃发酵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4个处理,女贞子提取物的添加量分别为0、100、300 mg/kg和500 mg/kg。结果表明:添加量为300mg/kg和500 mg/kg组在晨饲后2、4、6、8 h显著提高了绵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的浓度,降低了瘤胃液氨态氮的浓度和血浆尿素氮的浓度。300 mg/kg和500 mg/kg组显著提高了日粮有机物质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取480只2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各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6%、9%棉籽粕代替部分豆粕的日粮。试验期间记录各组体增重及耗料量等,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肉鸭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靶器官比重及血清中尿素氮、总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研究3~5周龄肉鸭日粮中棉籽粕适宜添加比例。试验期14d。结果表明:三种替代比例对肉鸭体增重、料重比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3%和6%添加量对肉鸭肝脏比重、血清尿素氮、总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9%棉籽粕,对肉鸭肝脏比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显著增加(P0.05)。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6%棉籽粕,樱桃谷肉鸭生产、屠宰性能最理想,胴体品质也有一定改善,且对肝脏发育、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验探讨在不同精粗比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对滩羊增重、肉理化性能、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1组日粮精粗比为1.59,不添加中草药添加剂;试验2、3、4组日粮精粗比分别为1.59、2.31、0.98,且添加0.65%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间增重、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3组增重和日增重高于试验2组和试验4组;饲喂中草药添加剂的试验2、3、4组IgA、IgG、IgM、WBC、LYM指标均高于不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的试验1组,且试验4组IgA、IgG、IgM、WBC、LYM均高于其他各组。试验90 d,试验4组与试验3组之间白细胞差异显著(P<0.05),试验30 d与试验90 d,试验3组淋巴细胞差异显著(P<0.05),试验4组淋巴细胞差异显著(P<0.05),中草药添加剂与合适的精粗比日粮可显著提高滩羊的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水平;试验4组与试验3组间熟肉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3组与其他各组pH值差异显著(P<0.05),且在各组中最高。说明滩羊育肥期日粮中添加0.65%中草药添加剂精粗比为0.98对其增重、肉理化性能、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1. 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evaluate the use of food consumption records in selection to improve layer-type chickens. 2. Twelve subpopulations of Leghorns, including 5878 tested birds, were used in a selection experiment which lasted 5 generations. Four were selected using an index (I1) that combined information on body weight (BW), egg-mass output (EM), and individual food-consumption records (FC). Four were selected using an index (I2) that combined information just on BW and EM. The remaining 4 served as controls, with selection differentials set to zero in each generation. 3.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lected groups, control-corrected each generation, measured the "food-record effect". 4. Including food-consumption records in the selection criterion resulted in increased body weight (7%), reduction in food consumption (6 to 9%), increase in food efficiency (egg mass/food consumption) (2 to 5%), and increase in income over food costs (10%), relative to selection not involving food records.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增强家兔非特异性保护屏障的措施和保健方案,选择1月龄500g左右的健康新西兰兔6只,分成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饲喂一个月。于试验前、试验结束时分别采集各试验兔的血液和称取体重,检测血液主要生理指标,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并饲喂扶正解毒散的试验组兔的血液主要生理指标较试验前大幅增加,统计分析P<0.01,差异极显著;血液主要生理指标试验后组间差异性t-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得出,白细胞量P值<0.01,差异极显著;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的P值:0.01相似文献   

13.
在肉鸡养殖中,将10%的有效微生物菌群(EM)发酵饲料添加于全价配合饲料里并配合0.2%EM饮水与不加EM做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EM复合有益微生物制剂,能明显提高肉鸡的抗病力,降低雏鸡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显著提高养殖效益。饲喂10%的EM发酵饲料和饮0.2%EM饮水组的肉仔鸡成活率、只增重、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9.15%、9.07%,料肉比下降儿.36%,只均纯收入提高2.72元,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评估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对青贮大麦营养成分和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将收集的全株大麦萎蔫24 h后,使其干物质含量达到481.34 g/kg,然后切成3~5 cm,分为3份,每份4个重复,对照组直接加入2 mL/kg水,植物乳杆菌组接种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EM菌剂组接种0.5×106 CFU/g商品EM菌剂。每个处理的牧草在微生物接种后,-20℃保存,用于分析养分含量。然后将混合物放入塑料桶中青贮(3 kg/10L),在青贮14周后对青贮料进行取样,分析其营养成分含量、发酵指标和好氧稳定性。结果:EM菌剂组青贮大麦的干物质和粗灰分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2.54%和9.38%(P<0.05),而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中粗蛋白质分别降低了4.50%和7.31%(P<0.05),粗脂肪分别降低了26.59%和20.94%(P<0.05)。大麦通过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发酵后pH、氨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EM菌剂组青贮大麦丙酸含量显著提高272.22%(P<0.05),乳酸含量显著降低72.44%(P<0.05)。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组青贮大麦乳酸菌数量分别显著提高16.85%和16.03%(P<0.05)。植物乳杆菌组青贮大麦酵母菌数量较EM菌剂组显著提高了8.86%(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用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对大麦进行青贮可以改善发酵品质,降低发酵产物pH和氨氮浓度。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EM菌剂|青贮大麦|营养成分|发酵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黄霉素和瘤胃素用作饲料添加剂时,对肉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年龄、体重相近(305±26.54kg)的40头健康未去势公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第一组饲喂300mg/d.头黄霉素,第二组饲喂300 mg/d.头瘤胃素,第三组饲喂300 mg黄霉素+300mg瘤胃素/d.头,第四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瘤胃素和黄霉素对肉牛血液生理指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公母各1/2,分别饲喂基础饲粮(A组,由代乳粉、开食料和羊草组成)、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B组)、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C组,复合菌中各菌菌数比例为1∶1)、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复合菌(D组,复合菌中各菌菌数比例为1∶1∶1).每头牛食入益生菌总数为2×1010 CFU/d.试验期共8周,分0~2周龄、2~4周龄、4~6周龄和6~8周龄4期.每2周空腹称重、测量体尺、采血1次,每天记录采食量和粪便评分情况.试验0~8周龄,B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各组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第8周龄时,B组和D组的体躯指数均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各组采食量和犊牛粪便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化指标不受本试验处理因素影响(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提高了犊牛0~8周龄的平均日增重和8周龄的体躯指数,添加地衣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复合菌提高了犊牛8周龄的体躯指数,添加益生菌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0周龄、健康、产蛋率接近的海兰褐蛋鸡10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3%的黑水虻幼虫粉。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组蛋鸡产蛋后期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的破软蛋率显著降低(P<0.05)。2)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蛋鸡产蛋后期的蛋壳颜色、蛋形指数、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黄相对重、蛋壳相对重及蛋黄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组蛋鸡产蛋后期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葡萄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蛋鸡的血液生理指标和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可提高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且不会对蛋鸡机体内环境稳态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在肉羊上使用发酵苹果渣饲料的效果。对照组饲喂精料,试验组饲喂羊只的精料中分别添加5%、10%、15%、20%发酵苹果渣饲料。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添加15%发酵苹果渣组肉羊日增重最显著;在日粮中添加发酵苹果渣能够显著的提高肉羊血清中胰岛素、生长素、T3和IL-6的含量;在日粮中添加15%发酵苹果渣可降低尿素氮含量、提高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肉羊精料中加入15%发酵苹果渣饲料可明显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促进肉羊生长。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EM制剂对AA鸡的生长性能以及鸡粪除臭的影响。试验对象为经过共同饲养18日龄的AA肉鸡,进行初次称重,并按其体重交叉分组法均匀分为五组(CK对照组、A、B、C、D试验组),对照组饲料不添加EM制剂,试验组A、B、C三组添加2/1000由华南农大动科系生态实验室提供的EM制剂,D组添加2/1000台湾产亚罗康商品活菌制剂。整个实验期为22d。结果表明,EM制剂不能使鸡的增重、屠宰率、全净膛率有明显的提高,但能增强鸡对疾病的抵抗,能提高成活率和饲料报酬,明显地降低鸡粪的臭味。  相似文献   

20.
EM制剂对鸡的生长性能与鸡粪除臭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 EM制剂对 AA鸡的生长性能以及鸡粪除臭的影响。试验对象为经过共同饲养 1 8日龄的 AA肉鸡 ,进行初次称重 ,并按其体重交叉分组法均匀分为五组 (CK对照组、A、B、C、D试验组 ) ,对照组饲料不添加 EM制剂 ,试验组 A、B、C三组添加 2 / 1 0 0 0由华南农大动科系生态实验室提供的 EM制剂 ,D组添加 2 / 1 0 0 0台湾产亚罗康商品活菌制剂。整个实验期为 2 2 d。结果表明 ,EM制剂不能使鸡的增重、屠宰率、全净膛率有明显的提高 ,但能增强鸡对疾病的抵抗 ,能提高成活率和饲料报酬 ,明显地降低鸡粪的臭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