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防护的红松越冬苗,早春常发生“红梢”,苗木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同一苗床的不同部位或在不同的覆盖物下,“红梢”程度不同,一般是苗床南侧最重,北侧次之,中部最轻。早春是苗木从休眠逐渐进入复苏的时期,此时太阳辐射逐渐增强,气温迅速回升,苗木生理状况发生变化。“红梢”是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越了苗木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所致。  相似文献   

2.
在红塔山自然保护区林地内,在踏查林地基础上选取20块样地,调查松纵坑切梢小蠹有虫株数量、针叶树数量与比例、阔叶树数量与比例。结果表明: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危害率与针叶树比例成正比关系,与阔叶树比例成反比关系。因此,营造针阔混交林,降低针叶树种比例,是预防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区气象要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林外对照区与不同林型小气倏定位观测的实验方法,以大岗山森林生态站2001-2002年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土壤温度、降水量、蒸发量、风速和风向等因子对大岗山森林生态站站区林内与林外对照区气象要素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大气下垫面的性质是影响气象要素变化的重要因子,林内气温、湿度变幅小,且基本处于静风状态;无林地气温、湿度日较差、年较差大,蒸发量相对增加,平均风速增大。(2)林分类型、郁闭度不同对气象要素的变化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不同林地类型和郁闭度对香榧幼苗栽培的影响,从2006~2009年连续四年记录在松阳县52块标准地香榧幼苗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因素分析法结果表明:郁闭度、林地类型、郁闭度和林地交互作用对成活率均有极显著性影响,郁闭度对新梢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在郁闭度为0.4的板栗林、针阔混交林和杉木林种植香榧幼苗,其成活率均达到96%以上,新梢生长量达到21.5cm以上。  相似文献   

5.
不同林地和郁闭度对香榧幼苗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不同林地类型和郁闭度对香榧幼苗的影响,2006-2009年连续观察松阳县52块标准地香榧幼苗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析因分析结果表明,郁闭度、林地类型、郁闭度和林地交互作用对成活率均有极显著性影响,郁闭度对新梢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在郁闭度为0.4的板栗林、针阔混交林和杉木林种植香榧幼苗,其成活率可达96%以上,新梢生长量21.5 cm以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龄生(林龄4年,树龄7年)银杏试验林地径旬(10d)净生长量和新梢旬径旬(10d)净生长量的观测,研究了银杏在一个生长季的特征。结果表明:立地类型区不同,新梢、地径生长出现期和停止期出现时间不同,孔家寺的生长期要比三塬苗圃的生长期早出现10d左右,生长停止期迟10d左右;从品种来看,田河2号、田河3号和马玲2号新梢、地径生长出现期和停止期分别要比马玲3号和大佛手提前10d左右。不同立地类型区新梢生长期不同,孔家寺的新梢生长期160d左右,要比三塬苗圃的新梢生长期长20d左右,从品种来看,马玲3号和大佛手的新梢生长期要比田河2号、田河3号和马玲2号的新梢生长期长20d左右。在同等管理条件下,热量是影响树木新梢生长量的主导因子,海拔低、气温高,生长季长,树木生长快,长枝和中长枝数量多。  相似文献   

7.
用乙醇超声波提取方法测定了秋冬气候骤变时银中杨和迎春5号中缩合单宁含量的变化.银中杨叶片中缩合单宁含量低于迎春5号,银中杨叶片的缩合单宁含量基本上随气温升降而增减,变化幅度较小;迎春5号叶片则不同,在气温降低初期能迅速增加缩合单宁含量,并在气温升高时回落,变幅较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ABT生根粉对北美红栎造林苗木进行处理,通过设置不同浓度和不同浸泡时间研究,测定对苗木成活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与浸根时间对北美红栎幼苗的移栽成活率、叶片光合速率、新梢生长量均具有促进作用。不同ABT浓度与浸根时间能显著影响北美红栎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科学管理油茶林地施肥,通过设置6个施肥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春梢叶片养分累积、以及叶片酶活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叶片叶绿度值、春梢叶片数、春梢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酶活性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与春梢叶片全氮、全磷及全钾养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与油茶春梢生长关系密切。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的效果依次是M_0M_2M_3M_1M_5M_4,模式4最能促进油茶春梢生长及春梢叶片生长;对油茶春梢梢数和叶片酶活性的效果依次是M_0M_1M_2M_3M_4M_5,模式5能显著促进油茶春梢梢数增加及叶片酶活性的提高;对于油茶春梢叶片养分的效果依次是M_0M_1M_3M_2M_4M_5,模式5对油茶春梢叶片养分的累积起着显著的作用;故在油茶林生产上推荐采用施肥模式M_5。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毛竹鞭笋高产经营技术,于竹鞭生长期(5-9月)观测研究了毛竹笋竹两用林地下竹鞭动态生长规律。结果显示:鞭梢延伸生长的日均生长量随时间的推进呈现"慢-快-慢"的规律,其中7月份的日均生长量最大;鞭梢日均生长量在各月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鞭梢直径生长与鞭梢延伸生长进程基本一致,即7月份的鞭梢直径最大。研究结果表明,鞭笋大年(春笋小年)的7月份是鞭笋采集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建省武平县雨雪冰冻受害毛竹林实施斩梢、林地清理、施肥、竹蔸追肥等技术措施,结果表明:4种技术措施均能极显著提高毛竹林发笋数和新竹平均胸径,其中以斩梢、林地清理、竹蔸追肥效果最快最好。该技术于2008—2009年在武平县受雨雪冰冻灾害的毛竹林中进行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从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的角度,对梧州共青林场新造未成林地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林地采伐更新为红锥(Castanopsis hystrlz)林和荷木(Schima superba)林后其森林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红锥林和荷木林的生长发育,各林地养分状况明显降低。和对照林地相比,土壤pH值、...  相似文献   

13.
对红地球和夏黑无核葡萄生育后期叶片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叶片的蛋白质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丙二醛含量与前两者变化趋势不一致,丙二醛含量变化最高峰出现在9月下旬;夏黑无核葡萄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变化、丙二醛含量变化与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说明两种葡萄进入衰老期叶片中叶绿素、蛋白质与丙二醛同时发生降解,而且不同品种叶片在衰老阶段降解幅度不同,主梢与副梢在衰老阶段的降解幅度也不同。本研究认为主梢叶片先于副梢叶片进入衰老期,品种特性不同导致了各指标含量变化不一致,夏黑无核葡萄先于红地球葡萄进入衰老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红西梅"(Pyrus domestica L.)的果实纵横径、单果鲜质量动态变化曲线得出,"红西梅"果实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呈双"S"型曲线,即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两个快速生长段;果实纵径生长呈双"S"曲线,5月中旬至6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2个快速生长段;果实横泾生长变化比较平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呈现先高,生长期反而下降至一个水平后基本不变化,到果实接近成熟的20d内,数值快速升高。"红西梅"新梢长度与粗度生长发育的生长动态曲线是,新梢长生长呈明显的双"S"曲线,且2个生长高峰均出现在7月上旬以前,即5月中旬至5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粗度生长也呈现双"S"曲线。通过不同施肥处理对"红西梅"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结果是组合N2P2K3即0.7∶1.0∶0.5kg/株(TR5)为提高"红西梅"品质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5.
柑桔红、黄蜘蛛又名柑桔红叶螨、黄叶螨,是柑桔类果树的主要害虫。尤其是在每年的3-5月和9-10月危害最严重。1年繁殖多代。导致大量落叶、落花、落果、枯梢。雌螨虫卵期长达60-70天。每年3月,当白天的气温达15℃时冬卵大量孵化,而成年雌螨此时便爬上新梢产卵,使之加速繁殖酿成灾害。  相似文献   

16.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与气象条件关系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预测杨干象、美国白蛾及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的发生率及发生面积,达到控制灾害的目的。分析了1989~2008年杨干象、美国白蛾及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发生率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找出影响3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害生物发生率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月平均气温、3月极端最高气温、5月极端最低气温和3月平均气温与3种有害生物发生率均呈正相关关系。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对1989~2008年3种有害生物发生率进行回代检验,发现结果与实际比较一致。3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年发生率对温度的变化较敏感,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7.
文冠果幼树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元凯  黄琳  高巍  李煜延 《经济林研究》2012,30(2):52-55,117
为了研究文冠果幼树各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对3年生文冠果幼树的地径(A)、树高(B)、1年生苗高生长量(C)、1年生处分枝数量(D)、2年生主梢基部直径(E)、2年生主梢高生长量(F)、2年生主梢分枝数量(G)、3年生主梢基部直径(H)、3年生主梢高生长量(I)等生长性状指标进行了测量,并对各生长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幼树各生长性状指标间均有较大的变幅,这种变幅说明了文冠果幼树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多数生长性状指标间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于夏季采用红叶石楠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进行了不同基质(林地表土、菜园土、细河沙)、叶片不同处理(留全叶、留半叶、留叶1/3)的容器苗扦插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林地表土和菜园土消毒后作为红叶石楠的扦插基质较好,平均生根率分别达96.3%、93.0%,≥2cmⅠ级侧根数分别达3.4条、2.8条,抽梢率分别达95.3%、93.0%;细河沙的插穗生根及抽梢效果较差。插穗叶片留全叶、留半叶的扦插生根率及抽梢率较高,平均生根率分别达96.7%、94.0%,≥2cmⅠ级侧根数分别达3.5条、2.5条,抽梢率分别达97.7%、90.7%;留叶1/3的插穗生根率及抽梢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林地范围认定和区划是林地确认的基础,以此为依据构建的"林地一张图",是坚守林地生态红线,强化林地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不同部门尤其是林业部门与国土部门多年来因管理需要、技术依据不同等原因造成林地认定结果差异较大,对"林地一张图"的构建和使用产生了极大影响,削弱了"林地一张图"的权威性。分析林地认定依据、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异同,探讨解决冲突的方法,逐步实现"林地一张图"的规范统一,为实施林地用途管制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以被松梢螟危害的1~6年生湿地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坡向、坡位和地被物环境的虫害发生情况及化学防治当年主梢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松梢螟的有虫株率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长,在5年生林达到100%。东南坡及南坡、下坡和有五节芒生长的湿地松林松梢螟危害最严重;不同林龄、不同坡位湿地松主梢恢复比例均随危害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有五节芒的林地主梢恢复比例高于有丝茅草、杂灌、蕨等地被物的林地。3年生林东南坡和南坡有虫株率分别为96.5%和88.9%,5年生林主梢恢复比例达100%;坡位对于主梢恢复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