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兴安岭白桦种群径级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2块总面积为6 000 m2样地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白桦种群的径级结构,编制了该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损失度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结果表明:白桦种群幼年个体丰富,中老年个体相对较少,种群在第Ⅴ龄级出现死亡高峰,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白桦种群目前表现为增长型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当白桦胸径达到15 cm左右时,应对其进行抚育管理以提高木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湖北黄龙山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生存现状和数量动态趋势,为保护金钱松种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及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径级数量与动态变化;采用时间序列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龄级(第Ⅳ~Ⅵ径级)个体占总株数的82.54%;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pi为23.16%,■为2.89%,种群为增长型,但对外界随机干扰非常敏感。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Ⅰ型;种群呈全期递减、中期较稳和后期衰退的特征。随径级增加,种群未来整体数量减少,不同径级个体数减少。黄龙山金钱松天然种群幼龄个体缺乏,中龄后期面临的环境筛选和竞争压力增大。为维持种群的更新与发展,需进行人工调控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庙台槭群落进行了调查,在不同地段设置样地3块,分析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动态变化;编制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从多角度研究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刘洋 《林业科技》2010,35(2):15-18
为了研究小兴安岭山杨种群动态和数量特征,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山杨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损失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结果表明:山杨种群幼年个体丰富,中老年个体相对较少,种群在第Ⅴ龄级出现死亡高峰,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山杨种群目前表现为增长型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当山杨胸径达到18 cm左右时,应对其进行抚育管理以提高木材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以种群静态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以林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利用生存函数分析等方法,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连香树种群的结构及数量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连香树种群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型,其种群内幼苗较少,中老龄个体较多;(2)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第Ⅱ龄级出现峰值,即幼苗死亡率较高;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3) 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连香树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后期相对稳定和末期逐渐衰退的特点,目前种群已处于衰退的早期。  相似文献   

6.
以样地调查和树木径级数据为依据,运用静态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调查了小陇山山门林区锐齿栎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方法,并绘制相应的表格和曲线图。分析结果表明:锐齿栎种群年龄结构呈趋于稳定型种群,存活曲线呈Deevey-Ⅱ稳定型。锐齿栎种群动态表现为前期衰退、中期增长、后期稳定。  相似文献   

7.
钩栗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钩栗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结果表明,钩栗种群有1个死亡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8.
大蜀山大叶榉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蜀山大叶棒Zelkova schneideriana种群的数量动态,根据对大叶榉种群的实地调查资料,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空间序列代时间变化的方法,以林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编制大叶榉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亏损率曲线、存活曲线、死亡搴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结果表明:大叶榉种群的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Ⅰ(胸径为0~5 cm)、Ⅰ龄级(胸径为5~10 cm)(个体数量比例占72.60%),幼龄个体数量较多;生命过程中的Ⅰ龄级的年龄阶段为死亡高峰.而Ⅳ龄级(胸径为15~20 cm)死亡率最小,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大叶榉生长更新良好.更新方式为种子繁殖,幼龄数量储备充足,结合量化分析为增长型种群.结果表明种群在发展前期出现较大的波动,选择合适的恢复和保存方法为大叶榉更新层个体发育创造适宜的生境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南岛甘什岭青梅种群的结构与动态,阐明其生存现状和数量动态,揭示其更新规律,以期为其保护与恢复重建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调查海南岛甘什岭青梅种群,根据调查数据绘制青梅种群结构(径级、高度、冠幅)图。以青梅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匀滑技术编制青梅种群静态生命表,根据静态生命表数据,绘制青梅种群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应用生存分析中的生存函数、积累死亡率函数、死亡密度函数和危险率函数分析青梅种群生存现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青梅种群的龄级结构进行预测。【结果】青梅种群各龄级、高度级、冠幅级结构完整,种群具有良好的更新潜力,发展稳定,为增长型种群;种群静态生命表表明,青梅种群幼龄个体死亡率较低,中老龄个体死亡率较高,在Ⅳ径级中龄树阶段时死亡率和消失率最高;青梅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中的B1亚型;青梅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均呈现出先增后减变化趋势;生存分析表明,青梅种群具有快速衰减、中期竞争压力大的特点;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青梅种群更新能力强,能够快速恢复为稳定的种群结构,呈现出快速增长而后稳定发展的趋势。【结论】青梅种群幼苗数量多,能应对环境筛选以及竞争压力,能保证一定数量的个体进入下一龄级;但在青梅种群个体处于中龄阶段时,虽然在群落中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和环境资源,因其进一步生长发育所面临的环境阻力及竞争压力大幅增加,只有少数个体能进入老龄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为基础,采用空间代时间法和匀滑技术,编制了福建茫荡山小叶青冈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死亡率曲线、生存分布函数曲线、存活曲线,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小叶青冈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其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幼年阶段个体较为丰富;种群有3个死亡最高峰,分别出现在Ⅰ、Ⅴ、Ⅷ龄级;生存分析表明,小叶青冈种群的生存率单调下降,积累死亡率单调上升;从Ⅴ龄级开始,种群生存率曲线和积累死亡率曲线的变化开始趋于平缓,但种群生存率不足1%,积累死亡率大于99%;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小叶青冈具有前期相对稳定,中期锐减,末期衰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通过对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内40块样地的调查,分析了中缅木莲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了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结果表明:中缅木莲成年个体数较多,幼年植物个体较少,居群属衰退型居群;个体高度发育,较为连续;其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随机分布;从幼苗生长到树木死亡分4个阶段,其幼树、成树阶段死亡率较低,幼苗、老树阶段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密云水库集水区荆条灌丛年龄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潮关西沟林场封禁25年后的荆条灌丛为研究对象,选择沟谷、阳坡、半阳坡和半阴坡4个生境条件,分析了荆条种群的年龄结构,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自然恢复的荆条种群年龄结构均属于进展型,幼龄个体多,老龄个体少,其中以阳坡种群密度最大,不同生境荆条种群的存活曲线均接近DeeveyⅡ型,荆条种群恢复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空间代时间和匀滑技术,通过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生存分析,对福建省连城县乐东拟单性木兰的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人工林栽培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种群年龄结构似金字塔形,Ⅰ级、Ⅱ级数量较多,在Ⅲ级、Ⅳ级种群出现断层,种群存活率曲线属于DeeveyⅢ型,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共出现3次死亡高峰,第Ⅱ级、Ⅳ级、Ⅶ级死亡率较高,种群在第Ⅰ级生存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进入第Ⅱ级之后,生存率急剧降低,累积死亡率急剧升高;11年生东拟单性木兰与杉木生长无显著差异,但在后期的培育过程中,应对杉木进行适当修枝或疏伐,以促进东拟单性木兰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Euryodendron excelsum H. T. Chang is an endangered species of the family Theaceae endemic to China. It is listed as a second-class endangered plant for state protection in the Red Data Book of Plant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pecies is restricted to one remnant population with less than 200 individuals in the Bajia region of Yangchun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the population, analyze the past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forecast the futur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E. excelsum. The size structure and height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of E. excelsum were tabula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data, we estimated the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such as survival curve, mortality curve and life expectancy. Population dynamics was predicted by a time-sequence model.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generally fit a reverse “J” type curve, suggesting a stable population. The number of young individuals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middle-aged and old individuals. The analysis of life table and survival curves show that under environmental screening and human disturbance, the population had one peak of mortality in size class II and only 11.43% individuals could survive from size class II to size class III. The life expectancy of E. excelsum was the highest in size class IV. The survival curve of the population belongs to the Deevey-III type. Time-sequence models for E. excelsum population predict that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size classes will increase after two and five years. As a result, the crucial factors for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E. excelsum are the protection of living individuals and their habitat.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8, 28(5): 2404–2412 [译自:生态学报]  相似文献   

15.
皖南山区南方红豆杉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编制南方红豆杉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利用存活曲线、致死力曲线、植物种群结构动态量化分析方法等来综合分析种群的动态趋势,同时引入4个生存分析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为稳定型种群,但种群早期存活数随龄级急剧下降,只有16%的幼苗能进入第2龄级,而后期存活值波动不大,说明幼苗成长为幼树的过程中要经过严格的环境筛选.分析认为,南于南方红豆杉幼苗竞争能力弱,在群落中处于被动适应的地位,导致其较高的死亡率,降低了其对后期各龄级的补充能力,同时人为干扰和破坏加重了这种趋势,从而导致其濒危.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福州市长乐区珍稀植物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Murr.)Carr)种群,探讨其种群生命表和生存曲线,研究油杉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乐市油杉种群中树个体数最多,大树其次,幼树最少。油杉种群存活曲线为凹型曲线,属DeeveyⅢ型,表现为衰退型种群。油杉种群的个体死亡率和种群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油杉种群早期死亡率较高,生长到Ⅵ龄级时,其种群死亡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油杉种群生存函数曲线表现出该种群前期数量锐减、中期种群稳定和后期种群出现衰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是东亚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在北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沿河岸分布.本文采用样方法,从种群的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领春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幼龄期个体很少,中龄期个体相对较多,老龄期个体数量也很稀少.由此可知其大小级结构呈纺锤形,因此种群属于衰退型;2)Ⅰ、Ⅱ级个体数少,致使其在静态生命表中死亡率出现负值,个体在第Ⅳ级有一个死亡率高峰,而在第Ⅶ级死亡率达到了最高;3)虽然幼苗的存活率很低,但由于幼树的存活率较高,所以存活曲线接近Deevey Ⅰ型,表明该地区沿河岸带的环境条件比较适合领春木的生长;4)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为了保护和维持种群,应对群落进行适度的干扰,开辟林窗,促进领春木种子萌发,幼苗和幼树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我国珍稀濒危植物见血封喉在海口地区集中分布于自然村落周围。为初步探讨人类活动对见血封喉种群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在海口地区共设置6个样地,从种群的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5个方面分析了海口地区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种子的萌发率高,幼苗个体丰富,但是幼树个体缺乏,中龄期个体相对丰富,老龄期个体数量较少;纺锤型的大小级结构表明种群属于衰退型。②现存的Ⅱ、Ⅲ级个体数少,导致静态生命表中Ⅱ、Ⅲ级个体死亡率出现负值,由于接近实际寿命,在第Ⅵ级死亡率达到最高。③虽然见血封喉种子成活率较高,但由于其幼树的存活率较低,其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但是如果剔除掉人为干扰在幼树阶段的影响,其生存曲线属于Ⅰ型,呈凸型,这表明该海口地区的环境条件较适宜见血封喉种群的生长。④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为聚集分布,这与大多数珍稀植物种群一致;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影响其分布格局,使种群由聚集分布转变成随机分布,后又向聚集分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