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避免秸秆焚烧对土地和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秸秆还田增强地力、节约成本工作的实施。近几年,各地政府加大了对秸秆还田工作的支持力度,今年,济宁市政府拨出100万元专款用于补贴秸秆还田机。随着秸秆还田机大幅度增加,为了提高使用效率,安全使用技术显得尤为突出。一、安全使用1.作业时,还田机先升至锤爪离地面20 ̄25cm高度,接合动力输出轴,转动1 ̄2分钟,挂上作业挡,缓慢松放离合器踏板,同时操作液压升降调节手柄,使还田机逐步降至所需的留茬高度,然后开始正常作业。2.作业时,禁止锤爪打土,防止无限增加扭矩引起故障。若发现锤爪打土时,应…  相似文献   

2.
秸秆还田机与拖拉机配套完成作物秸秆切碎还田作业。正确使用操作秸秆还田机 ,对保持其良好技术状态 ,保证作业质量 ,避免发生故障 ,提高作业效率起到重要作用。现介绍如下 :1 在作业前 ,应对秸秆还田机进行全面保养检修。向各润油点加注润滑油 ,检查并紧固各连接件 ,调整拖拉机悬挂机构提升杆长度 ,使秸秆还田机离地间隙保持一致 ,并调整其上拉杆长度 ,使秸秆还田机前后保持水平。2 作业开始 ,应使秸秆还田机处于提升状态 ,先结合动力输出轴 ,使甩刀轴转速增至额定转速 ,然后缓慢降低秸秆还田机 ,并投入作业。禁止秸秆还田机带负荷起动或…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存在的秸秆焚烧、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研制了适用于南方水田的秸秆还田起浆机,并通过与常规旋耕机作业对比试验,分析了其作业深度、地面平整度、压茬深度和植被覆盖合格率。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起浆机可同时进行水稻秸秆还田和覆盖联合作业,各项性能指标都能满足后续插秧作业要求,植被覆盖合格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还田机或者带有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用机械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具体分为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作业和联合收割机机械化收获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5.
1使用技术要点(1)万向节传动轴的安装万向节传动轴若安装不正确,会影响整个机组的剧烈振动,影响作业质量;严重时产生共振,使其无法作业,并造成拖拉机与秸秆粉碎还田机传动系统及其它零部件损坏。因此,在安装万向节传动轴时,必须使中间两只节叉的开口处在同一...  相似文献   

6.
1.水平调整 通过拖拉机悬挂机构左右提升臂来调整横向水平,通过上提升拉杆来调整纵向水平。以保证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时齿轮箱和万向节传动轴处于近似水平状态下工作。 2.切刀作业高度的调整 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时其切刀应离  相似文献   

7.
棉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新疆得到了广泛的种植,棉秸秆粉碎一般在棉花收获后进行,季节性强,如果棉秸秆不能及时处理,将影响棉田的秋耕冬灌作业。为此,设计了一种一次作业即可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并与残膜回收机联合作业的二次抛送式棉秸秆粉碎还田机,并阐述了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了抛送装置、粉碎装置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的最优值。田间试验表明:还田机在秸秆粉碎刀棍转速为2400r/min、机具前进速度为4~6km/h时,棉秸秆掉落率的平均值为9.52%,棉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5.24%,满足了棉秸秆粉碎还田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反转倒U型甩刀香蕉茎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香蕉秸秆含有又长又韧的纤维,在粉碎还田作业中缠绕机具,造成作业功耗大、效率低、机具易损坏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正反转倒U型甩刀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描述了整机技术方案,确定了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与参数。该机从解决蕉茎长度入手,采用刀辊正转作业1次,将蕉茎打烂、切短,再反转作业1次的工艺流程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机配套拖拉机动力58.8~66.15kW,工作幅宽1.08m,纯工作小时生产率0.17hm~2/h,单位面积耗油量56.8 kg/hm~2,香蕉秸秆粉碎率93.1%,作业后土地可立即翻耕播种;与现有同类机型相比,其纯工作小时生产率提高70%,单位面积耗油量降低29%。该研究可为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秸秆还田机的安全使用 1.作业前要检查作业地块,清除砖瓦、石块、铁丝等硬质杂物,以免卷入,造成机器损坏和人身伤害.  相似文献   

10.
对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的两点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目前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群众也投入了很多资金和人力。但经过多年努力 ,这项技术在我市尚未推开 ,还没有真正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主要是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①部分还田机作业质量不佳。②资金投入多 ,存在效益问题。③受地块大小的限制。④机型选择不当。2 .应使用易被群众接受的秸秆还田耕整地配套技术在推广过程中 ,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借鉴。如 :①在大地块使用还田机进行作业后 ,再用链轨式拖拉机进行深耕 ,效果很好 ,每亩地只比不还田多投…  相似文献   

11.
马庆 《河北农机》2000,(4):23-23
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是我国 80年代兴起的机械化新技术 ,目前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为保证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 ,充分发挥其效益 ,现将其使用技术要点叙述如下 :1.检查各部联接是否可靠 作业前要认真检查各部联接 ,看是否可靠。重点检查牵引轴、变速箱联接螺栓、皮带轮压盖、碾辊支承臂联接螺栓等 ,特别是刀轴上切碎刀片及其连接销孔、销座、销轴等是否完好和牢固。以防作业中刀片飞出伤人。2 .万向节传动轴的安装 万向节传动轴由两个活节组成 ,安装时需注意两点 :一是秸秆还田机在升起或工作状态时 ,方轴与套既不顶死 ,又有足够的配合长度…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秸秆还田机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机具,它可以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用作底肥,是一项省工、省力、提高地力、减轻污染的有效措施.因此,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农机市场上玉米秸秆还田机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加上玉米秸秆还田机是在高速切削状态下工作的,作业环境比较恶劣,这就需要在机具的选购上要慎重,使用上要注意,以提高机具的作业效能和保护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1秸秆还田机类型秸秆还田机是在旋耕机基础上根据生产需要而开发的一种适用于秸秆还田的田间作业机具。按工作原理和结构可分为秸秆粉碎还田机、双轴秸秆还田机、反转秸秆还田机和水田秸秆还田机。(1)秸秆粉碎还田机(见图1)。采用皮带侧边传动,通过刀轴的高速旋转带动刀轴上的动刀与罩壳上定刀的相互作用实现秸秆的粉碎和抛撒。动刀主要有锤爪、弯刀和直刀三种型式。锤爪式动刀体积大,排列简单,需锤爪数量少,但寿命长,作业粉碎效果好,粉碎后的秸秆以丝絮  相似文献   

14.
1.万向节传动轴的安装。万向节传动轴若安装不正确。会引起整个机组的剧烈振动,影响作业质量;严重时使其无法作业,并造成拖拉机与秸秆粉碎还田机传动系统及其零部  相似文献   

15.
三秋作业结束后,到下次农忙还有较长的时间,对使用过的耕整、播种、收获等机械,要及时做好保养、保管工作。(1)耕整机械的保养和保管犁、圆盘耙、旋耕机、深松机、秸秆还田机等机械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除机具上的缠绕物、杂草、泥土。对工作部件如犁铧、旋耕机刀片、秸秆切碎部件等,要认真清洗,晾干后涂上防锈油,再用废报纸包裹;对覆盖件、壳体等易锈部件应涂漆,以防锈蚀损坏;应放出旋耕机、秸秆还田机传动箱内的脏油,并清洗传动箱内部;更换损坏件,将机具置于遮雨、干燥的室内,并用砖或木块垫起,使其离开地面10cm~20…  相似文献   

16.
秸秆抛撒不均匀度是评价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在研究秸秆粉碎还田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现行秸秆抛撒不均匀度测试方法存在的缺陷,明确秸秆抛撒不均匀度的定义,提出新的测试方法,并进行试验验证。新的测试方法在测区选择上更加合理,排除了作物秸秆分布和长势等因素的影响,能够科学地评价秸秆抛撒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玉米秸秆还田机具的推广,平原地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基本得到了普及。但在丘陵山区,由于沟壑纵横,道路崎岖狭窄,多数地块秸秆还田机进不去,加之地块较小,还田机具作业不合算,直接制约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普及推广。到了秋季玉米收获季节,路边堆的、路上铺的全是玉米秸秆,使本来窄小的道路无法通行,有的不顾禁令干脆放火偷烧。  相似文献   

18.
将秸秆压缩成颗粒后再进行还田作业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新途径。研制一种能将秸秆颗粒施入地表下实现还田效果的保水保肥联合整地机。介绍该机具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设计,并检测其作业质量。该机具可实现秸秆颗粒掩埋、起垄、镇压等复式联合作业。  相似文献   

19.
<正>课时:2h知识目标:了解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的分类;了解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调整与使用;了解秸秆粉碎还田机在作业中的注意事项;掌握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掌握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维护及保养。能力目标:掌握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调整与使用;了解秸秆粉碎还田机在作业中的注意事项;掌握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掌握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维护及保养。  相似文献   

20.
棉花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产值,本文主要介绍了棉花秸秆还田机具的主要特点及作业时的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