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外源氨基酸对烟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水培试验在营养液中添加氨基酸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氨基酸处理均比对照明显促进了烤烟生长,提高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强了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蔗糖转化酶活性,提高了根系活力。外源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都可以增加烟叶氨基酸含量,以谷氨酸处理效果最明显,其次是天门冬氨酸处理,再次是苯丙氨酸处理。同时3种氨基酸处理都显著提高了单株烤烟烟叶氨基酸累积量,其增加量为天门冬氨酸处理>谷氨酸处理>苯丙氨酸处理。  相似文献   

2.
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建立一种测定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方法]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并对这些游离氨基酸分别定性定量检测。[结果]氨基酸分析仪法能够分离检测烟叶中的23种游离氨基酸(除了蛋氨酸),其回收率均在78.86%~101.46%,标准偏差均在8%以内,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回收率。最优的氨基酸提取方法是:样品过60目筛,用0.005 mol/L的盐酸超声萃取30 min。对不同的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发现不同种类烟叶所含有的氨基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烤烟和香料烟中所含的游离氨基酸以Pro为主,而白肋烟以Asn为主;只有白肋烟中含有氨基酸Tau,而烤烟和香料烟里面几乎检测不到。[结论]氨基酸分析仪法是测定烟叶中游离氨基酸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夏秋两季气候条件下对3种氨基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喷施小白菜硝酸盐积累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和秋季喷施不同氨基酸都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尤以谷氨酰胺为佳,夏季增产幅度更大;同时都显著降低地上部硝酸盐的含量,且以谷氨酸效果较佳而季间稳定;都增加叶绿素、维生素C的含量,也以夏季效果更好;在夏季谷氨酰胺显著提高地上部磷浓度,在秋季谷氨酰胺显著提高氮的浓度,但其他氨基酸效果不太明显;夏季喷施谷氨酰胺、甘氨酸处理可以显著增加钙和铁的浓度,但各氨基酸处理使锌的浓度显著下降,秋季甘氨酸处理使铁浓度增加,甘氨酸和谷氨酸处理使锌浓度增加,但谷氨酰胺、甘氨酸处理使钙浓度下降,谷氨酰胺处理使锌浓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优化烤烟营养调控技术、提升烟叶品质,采取大田试验的方式,研究了氨基酸钙对烤烟生长以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氨基酸钙后烤烟田间长势较好,平顶期烟株株高、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指标均优于常规对照,烤后烟叶具有较高的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能够增加烤后烟叶的经济效益。施用氨基酸钙对烟叶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提升烤后上部烟叶的两糖含量,并对烟碱含量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在团棵期和旺长期分次施用氨基酸钙B2F和C3F等级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最好。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氨基酸钙的施用方式以在团棵期或旺长期分次施用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烟草种子萌发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以烤烟K326种子和白肋烟TN86种子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索了烤烟K326种子和白肋烟TN86种子从萌发时第0小时至第336小时共十六个时期的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烤烟K326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峰,在第96小时达最大值,而白肋烟TN86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峰,则在168小时达最大值;烤烟K326种子和白肋烟TN86种子游离氨基酸含量最大值,均在第336小时;两种类型烟草种子萌发期间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机酸对烟草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养分含量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能够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硝酸还原酶、转化酶、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降低烟草体内的丙二醛含量,提高N、P、K在烟叶中的积累量。但是不同种类的有机酸作用的程度不一样,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的效果相对较好,苯甲酸和腐殖酸次之。  相似文献   

7.
汪树理  陈颖  王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43-15243
[目的]为东北刺人参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东北刺人参中多种氨基酸和元素的含量。[结果]东北刺人参茎和根的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3.6135%和3.2906%,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4501、0.4486、0.3021、0.2016、0.2259、0.0390、0.1744、0.2082、0.2502和0.3476、0.4036、0.2752、0.1727、0.2134、0.0394、0.1570、0.1801、0.2439mg/kg,必需氨基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40%。东北刺人参茎的元素总合量比根高。东北刺人参茎和根中常量元素Ca、K、Na、Mg的含量分别为15045.19、3698.97、1310.95、474.23和14326.47、1957.22、1438.51、586.36mg/kg,微量元素Zn和Cu的含量分别为355.45、62.64和250.79、40.73mg/kg。『结论1该研究为东北刺人参产品的开发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氨基酸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采用同田对比的方式,设化学肥料(对照)、化学肥料+固态氨基酸肥、化学肥料+液态氨基酸肥3个处理,研究氨基酸肥对烤烟减肥增效的作用。[结果]施用固态氨基酸肥烤烟的农艺性状整体表现最好,液态氨基酸肥有利于烟株顶部叶片的开片;固态氨基酸肥处理的产量最高,而液态氨基酸肥处理的原烟外观质量最好,能提高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液态氨基酸肥处理的各部位烟叶糖碱比、双糖差均最适宜,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与对照相比,氨基酸肥料处理的刺激性更小,余味更舒适,其中液态氨基酸肥处理的杂气较轻,感官质量整体表现最好。[结论]综合比较,施用化学肥料+液态氨基酸肥有助于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和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对烤烟K326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永川烟草的田间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烤烟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和经济性状。[结果]各处理农艺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相对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时期的相对叶绿素含量以16 500和18 180株/hm2密度处理较高,不同处理均表现为打顶期旺长期成熟期。22 725株/hm2密度处理各项经济性状指标较差,18 180株/hm2密度处理各项经济性状指标较高。[结论]总体比较,以种植密度18 180株/hm2较适宜烤烟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绿茶为原料,分别采用人工接入黑曲霉发酵和自然发酵方法,测定不同时期的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研究其在2种不同的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茶多酚总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先升高后降低;在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先迅速上升然后逐渐下降,但茶氨酸的含量逐渐降低,人工发酵终止时精氨酸的含量迅速增加且氨基酸总含量迅速升高。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总体变化趋势是在发酵前期增加后期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1.
烤烟潜香型物质动态变化及相关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对河南省5个烟区在生育期间取样测定潜香型物质以及相关酶活性,以明确典型浓香型烤烟主要潜香型物质在大田生育期的形成规律及其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显示:酚类化合物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在烤烟成熟过程中总体都表现为逐渐积累的趋势,而类胡萝卜素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均缓慢下降;PPO活性在烟叶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在整个生育期为一单峰曲线,POD活性在不同试点的变化趋势不一致,郏县和襄县试点为双峰曲线,PAL活性在烟叶成熟之前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时,PPO和POD活性与酚类化合物以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为正相关,其中PPO活性与它们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OD活性与芸香苷和总酚含量也达到了显著水平,PAL活性与绿原酸含量达到显著水平;3种酶都与类胡萝卜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研究表明,在相同品种和栽培技术下,典型浓香型烤烟不同产区潜香型物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含量差异较为显著;PPO和POD活性对烤烟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其在生育期间活性变化对多酚类化合物的积累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烤烟井窖式移栽下烟株的适宜群体结构,提高烟叶品质,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井窖式移栽下不同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井窖式移栽下,密度、留叶数、密度×留叶数互作对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随密度降低,烤后烟叶叶绿素含量呈"V"形变化趋势,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留叶数处理比较,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表现为B3(24片/株)B1(18片/株)B2(22片/株),且B2处理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均最高。不同密度与留叶数互作处理烤后烟叶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和类胡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均以A2B2[密度16 675株/hm~2(行株距100 cm×60 cm)+留叶数22片/株]最高,分别为1 095.15μg/g和69.561 7μg/g,占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的89.29%和5.67%。综合分析,井窖式移栽下,密度16 675株/hm~2(行株距100 cm×60 cm)+留叶数22片/株的群体结构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3.
Cd胁迫对烤烟生理特性及积累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中不同Cd浓度(0、3、6、10、30、60 mg/kg)对烤烟色素、丙二醛(MDA)、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及Cd在烟株中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Cd浓度的增大,团棵期和现蕾期色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采收期时则逐渐降低;Cd﹥10 mg/kg时,各生育时期色素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P<0.05)。(2)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烟株各部位Cd显著高于对照(P<0.05);团棵期Cd≤10 mg/kg和现蕾期Cd胁迫条件下的Cd含量大小是叶>根>茎,团棵期Cd>10 mg/kg和采收期Cd胁迫条件下的Cd含量大小是根>叶>茎;烤烟叶片中Cd含量大小顺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3)生理指标敏感性总体表现为:总叶绿素(叶绿素a+b)>丙二醛>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其中各生育时期总叶绿素含量都与叶片镉含量显著负相关,是烤烟镉胁迫的理想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有机酸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机酸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株生长前中期,苹果酸、油酸和腐殖酸能明显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及蔗糖转化酶活性。而在生长后期,苹果酸和油酸能明显促进叶绿素降解,并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总量。腐殖酸能明显提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时降低蔗糖转化酶活性。可见,有机酸在前中期有利于氮代谢,后期则能实现烤烟适时从氮代谢向碳代谢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酚酸类他感物质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了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对烟苗根系发 育气体交换特征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酚酸随着浓度的增加烟苗叶片叶绿素含量 SPAD 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 种酚酸能够显著抑制烟苗根系发育,随着浓度增加,根尖数、总根长和总根表面 积呈先升后降或直接降低的趋势3 种酚酸能够降低净光合速率(Pn)苯甲酸差异不显著3 种酚酸对叶绿素荧光参 数均有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Fv/Fm 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qp 和囟PSII 呈显著下降趋势NPQ 呈显著升高趋 势本试验证明了3 种酚酸对烟苗根系发育光合作用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烤烟各个生育期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质量的关系,从而为优质适产烟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移栽后30d、60d、90d和120d烤烟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并分析了其与烤烟产量和中上等烟比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各烤烟品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表现为,移栽后30~60d含量逐渐增加;移栽后60d达到最大;60d以后逐渐下降,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幅度大于类胡萝卜素。同一生育期,烤烟品种间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存在差异,移栽后90d,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供试的4个品种中,南江3号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相关分析表明,烤烟移栽后90d和120d,叶绿素含量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与中上等烟比例存在显著正相关;移栽后90d和120d,类胡萝卜素含量与产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移栽后90d,类胡萝卜素含量与中上等烟比例相关性极显著;移栽后120d,类胡萝卜素含量与中上等烟比例相关性显著。移栽后90d,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高的品种,产量和中上等烟比例也高。  相似文献   

17.
α-NAA对烤烟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烤烟打顶后喷50μmol.L-1α-NAA对根系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烟碱在根和叶片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喷施50μmol.L-1α-NAA可以降低上部叶、中部叶和根系的烟碱含量;(2)喷α-NAA处理,其Asp、Lys、G lu、Arg、Pro等5种氨基酸含量以及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未喷α-NAA的处理,并与中部叶、上部叶的烟碱含量间显著正相关。因此,喷施α-NAA降低上部叶、中部叶的烟碱含量,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调控Asp、Lys、G lu、Arg、Pro等5种氨基酸含量以及总氨基酸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柠条锦鸡儿根长与游离氨基酸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柠条锦鸡儿根系及氨基酸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分布状况,在内蒙古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研究区,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分析了不同土层柠条锦鸡儿三种不同径级根系分布特征及其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①骨骼根和细根在水平和垂直梯度上,根长均为逐层递减,但细根分布面积远远大于骨骼根和粗根。骨骼根根长先减少后增大,总体呈偏度系数为0.908的尖峰分布,标准差为34.522,根系分布总体离散程度不大,根长分布均匀。②在17种氨基酸中,含量较大的四种氨基酸分别是:游离脯氨酸天冬氨酸游离组氨酸游离谷氨酸。不同深度对柠条锦鸡儿根系游离氨基酸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四种根系游离氨基酸随土层深度增加其含量变化规律为:脯氨酸含量先减后增,天冬氨酸逐层增大,组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先增后减。③柠条锦鸡儿根系总根长密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关系数达0.944,呈显著相关(P0.05)。细根作为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场所,在深土层中有较大量的分布,是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前提。此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柠条锦鸡儿复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仙湖鸭肌肉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9日龄的仙湖鸭为对象,对其肌肉的常规生化成分及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仙湖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4.32±0.81)%,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苏氨酸含量最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5.96±0.65)%,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胱氨酸含量最低;总氨基酸含量为(60.28±1.18)%;鲜味氨基酸总含量为(20.14±1.49)%,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表明,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苏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41.46。  相似文献   

20.
烤烟K326接种野火病菌后游离氨基酸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烤烟K326幼苗接种野火病菌后,各类及各种能组成蛋白质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明显升高,除蛋氨酸的增值峰期在发病初期外,其余均在潜育期,它们的增值量也随病程增进而递减,到发病盛期时绝大多数都低于对照。苯丙氨酸与抗性关系最密切,迅猛增值在潜育期,但消减也快,发病初期就低于对照;脯氨酸、酪氨酸、赖氨酸与抗性关系也很密切,它们迅速增量在潜育期,但消减较慢;苏氨酸、丝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与抗性较为间接的氨基酸增值量仅在潜育期,随后下降低于对照,但均高于侵入期时的含量;丙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缬氨酸等也与抗性有关,故含量在潜育期快速上升,增值维持到发病初期,到发病盛期时才低于对照,但其值也高于侵入期。在拮抗野火病菌的过程中精氨酸含量的变化比较奇特,它仅在潜育期时高于对照,其余时期明显低于对照;接种后,由于野火毒素干扰了蛋氨酸与谷氨酸的代谢,其二者含量明显下降。苏氨酸与丝氨酸参与野火酸(野火毒素的活性部位)的组成,所以二者除潜育期稍高于对照外,其余时期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