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通过耗水概念和供水概念的开发利用率分析,明晰了用以反映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潜力的开发利用率概念内涵,通过实例比较认为耗水概念的开发利用率能够更明晰更确切地帮助水资源管理者作出流域是否具备水资源开发潜力的判断。同时利用耗水概念开发利用率方法分析了辽宁省主要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反映出了辽宁省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建立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多数市州的水资源开发程度综合指数低于0.6,因此认为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为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注意水资源的保护,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根据东江流域水资源、社会、经济情况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建立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评价知:东江流域的资源主要是水资源广泛,所以这一区域的水资源的开发潜力目前很大。相对东江流域而言,开发潜力最大的应属河源区,然后是惠州区、深圳区、东莞区,而广州区的水资源开发潜力最小。  相似文献   

4.
将乐县水力水域资源丰富,极适合发展淡水产业,但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全县尚有81.81%的水力资源未开发利用,84.23%的可供发展渔业的水域面积未开发养殖.必须加快发展渔业,变水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  相似文献   

5.
和顺县地处太行山中段西侧,总土地面积2 250 km~2,总人口14.77万人。全县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煤炭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辅。由于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较低。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论述水资源总量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状供水工程及供水能力、在建与规划供水工程及供水能力,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潜力。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丰水区城镇化进程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以江苏省为例,研究丰水区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变化特征以及两者响应关系,以实现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方法]运用熵权法构建江苏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响应度关系模型构建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尤其是2008—2012年,江苏省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水平高于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江苏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禀赋逐年降低,水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升,但水资源污染程度也在加深。2004,2009,2010年,江苏省水资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结论]城镇化进程与水资源利用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目前江苏省正面临提高城镇化发展协调性的任务,必须改变传统的外延型扩张模式,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理解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并将其运用到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评价之中,可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保山市水资源环境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保山市水资源水量、水质及开发利用程度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保山市当前水资源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对保山市水资源的保护规划、开发利用及科学化管理提出建议,促进保山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分析江西省水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2009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选取降水量、灌溉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生活用水定额、人均供水量、生态环境用水率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对江西省11个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整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级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10.
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计算方法与利用规划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雨水资源化潜力是雨水利用规划的基础,也是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的基础,研究其计算方法十分必要。讨论并定义了雨水和雨水资源化潜力的概念,提出了影响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地形特征因子、降水特征因子和利用方式因子的计算模型,建立了雨水资源化潜力、雨水利用程度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步骤,并进行了雨水利用规划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研究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进而制定有效的水资源调控规划和保护措施,以可持续的水资源推进社会、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综合分析研究全省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质量、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水资源承载力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源节流,防治结合,注重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丛东来  于少鹏  陈曦  刘献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1):269-275,296
[目的]研究水资源系统和城镇化系统的相互作用,为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响应度模型对2006—2017年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时序特征、响应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①研究期内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城镇化发展均呈阶段性增长趋势。二者均以2011年前后为时间节点,表现出前期波动、后期趋稳的阶段性特征。②城镇化系统中经济、空间和社会城镇化的上升发展较为同步。人口城镇化起伏较大,有衰退的潜在风险。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加深,管理水平提升,但资源赋存不稳定,城市用水负荷增加。③响应关系测算比较中,城镇化发展对水资源的变动具有更强的敏感性,经济集聚和空间扩张产生了明显的资源消耗效应,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对城镇化发展有制约作用。[结论]需要运用系统性思维,以水资源时空分布为基础,保持城镇化适度发展,合理抑制用水需求并提升水务管理能力,以减轻水资源约束。  相似文献   

13.
刘宗钱 《南方农业》2012,(10):51-52
从开发利用重庆市丰都县油菜资源,满足城乡人民食用油着手,分析丰都县油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潜力,研究油菜资源开发目标与效益,提出相应的油菜资源开发战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灰色关联法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对辽阳市各分区承载力状况利用模糊综合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辽阳市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可开发潜力相对较低,综合评分整体处于0.6以下;其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未来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注重引水补源和节约用水,可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指导与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辽宁省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全面查清了辽宁省内河流与湖泊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总体情况,重点调查了河湖水系取水量、水源地及取水口情况,河流湖泊治理情况,入河湖排污口数量、分布及入河湖废污水排放量等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就可能暴发严重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危机。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缓解水资源和水环境危机,是辽宁省河湖开发治理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准确评价不同区域农业水土资源的耦合利用程度,有助于提升农业水土资源的现实生产力。基于农业水土资源的自然禀赋和人为利用情况建立嵌套分区指标体系,运用地理网格、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09个县域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区划。结果表明:陕西省农业水土资源可被划分为5个一级区和17个亚区; 一级分区总体差异明显; Ⅰ区水热充足,水资源利用情况最好,耕地利用情况中等; Ⅱ区水热条件良好,耕地利用情况很好; Ⅲ区水热条件一般,水资源利用情况良好,耕地利用情况中等; Ⅳ区气候湿润,水资源利用情况很好,但是耕地利用较不充分; Ⅴ区低温干燥,水资源较短缺,耕地利用不佳,耕地资源紧张。亚区图斑多集中在陕西中部地区。研究结果明晰了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匹配程度和开发利用潜力,可为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水土资源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浅层地下水是华北平原最重要的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制约性作用。本文基于"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项目研究资料与成果,以行政区为单元,计算了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评价了其资源潜力,在此基础上定性分析了浅层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总开采资源量为202.94×108m3·a-1,开采资源模数为14.58×104m3·a-1·km-2,区域分布不均,呈西部山前平原及沿黄平原高、中东部平原低的规律。浅层地下水开采潜力系数为1.15,总体上采补平衡,开采潜力一般,但空间分布不均,最高值为滨州地区的5.16和天津地区的4.18,较低的为石家庄地区的0.72和廊坊地区的0.75。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表明,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已基本无开发利用潜力,尤其浅层淡水,局部地区超采现象严重,可持续利用潜力不容乐观;但微咸水、咸水开采潜力(较)大,其中河北平原咸水、微咸水开采资源潜力近35×108 m3·a-1,在开发利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增大开发利用率,提高区内浅层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潜力。该研究可为实现华北平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农业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通过辽宁省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全面查清了辽宁省内河流与湖泊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总体情况,重点调查了河湖水系取水量、水源地及取水口情况,河流湖泊治理情况,入河湖排污口数量、分布及入河湖废污水排放量等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就可能暴发严重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危机。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缓解水资源和水环境危机,是促进辽宁省河湖开发治理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鲁中南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我国北方土石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及其水资源供需态势,为高效开发利用流域雨水资源和大规模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提供理论依据。以代表该地区典型区域的鲁中南山区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确定了小流域雨水资源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典型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及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小流域总需水量中生态需水的比重最大,占总需水量的68.11%,农业生产需水量其次,占31.37%,人畜生活需水量最少,仅为0.52%。以小流域降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评估基础,当降雨设计频率分别为50%,75%和95%时,典型小流域的需水量占可供水量比重分别达到63.1%.75.2%和101.7%,研究区域典型小流域基本上都处于用水高度紧张状态,同时,提出了该地区未来小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基础。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通过对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实现对于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总体把握,为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相似评价模型对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尽管水资源开发仍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应当开始重视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