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通过分析营口市以往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改变过去的防洪理念,将河道生态建设从以前单一河道防护性工程整治转变到现在以河道生态工程整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整治上来。把保护河道生态原始资源,保护河道环境,作为水土保持河道治理的重要工作。首先要抓流域治理,逐步走向河道治理,从小到大,分区、分段实施。依据水流特性,制定防洪标准,确定堤防设施。提出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长港河道是湖北省梁子湖水系众多湖泊的唯一入江口.为着力保护和修复长港流域生态环境,鄂州市从2008年开始对长港进行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采取污染源削减工程控制污染源入河,堤基加固、加筋格宾挡墙等工程整治险工险段,岸坡整治、水工建筑物改造等工程改善河道功能,并采用水生植物恢复、湿地构建、岸线绿化、生态护坡等手段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河道防洪安全,逐步实现河道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的发展和民用建筑侵占河道现象的加剧,使山区河道行洪能力、生态承载力及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不仅关系到山区河道的行洪安全,而且将对山区生态景观和沟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河道作为过水的通道和水体环境的重要载体,其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将直接影响河流本身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以怀九河二期生态治理工程设计为例,探索了河道治理措施及其配置设计,包括护村堤建设、水位标志桩设立、河道环境整治和河道绿化工程等内容。整治后的河道可保障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河道沿线居民与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全面提升河道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其设计思路可为同类河道的生态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关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工程在调控水资源时空平衡,防止洪涝灾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于河道治理工程来说,水利工程的建设破坏河道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河道生态问题。现今,河道治理问题与水利工程都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就水利工程对河道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探讨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市碧岭水综合整治工程为例,论述了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城市河道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河堤开挖、堆土等均会对沿线原地貌造成破坏并引发水土流失,若不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会对项目区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城市河道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要突出临时措施的有效性和永久措施的生态性,并强化雨洪调蓄措施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作为广西首批试点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对深井河范家庄—龙福洞段重点开展河道综合治理,以提升其防洪减灾能力,实现乡村振兴,美化生态环境。根据河道整治施工时序、工艺特点、项目区域环境特征等,将工程区分为护岸建设区、施工生产区和临时堆土场区3个防治区,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植物及临时措施,构建了全面、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以减少项目施工扰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提高项目区水土保持效益。预计到设计水平年,将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量174.92 t,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9.71%,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8.46%,工程建设对当地水土资源及植被、生态环境等的影响降到最低,总体上达到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就博河、精河流域的自然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洪水成因及特征、历史洪水、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等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了博河、精河流域防洪近期、远期目标:近期以除险加固病险水库、河道治理、堤防建设及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远期建成干流、支流水库、完善堤库、堤坝、堤林结合的工程体系和非工程措施,当出现特大洪水时不造成较大损失。防洪对策是:不断优化防洪布局;加强河道整治;治理山洪沟;加固病险水库、建设防洪水库;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境;加强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8.
北沙河属汾河一级支流,其上游河道孟家井村段,因不注意生态保护,在河道内倾倒建筑垃圾120余万m~3,将整个河道堵塞,不仅影响河道正常行洪,而且对周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为了防洪安全,打造宜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堆渣进行生态治理十分必要。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堆渣体上布置了开挖排洪渠疏通河道工程,在堆渣边坡上布置了坡脚拦挡、坡面削坡开级、配设排水沟和土地整治工程,在堆渣顶面及边坡上布置了乔灌草植被恢复工程,并进行了相应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9.
黄杖子河作为北票市城区内重要河流,也是辽西地区城市河流的典型,其河道的整治关系着北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规划布局的实施。因此,以黄杖子河为例,对辽西地区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河道治理的必要性,并拟定具体的河道整治规划方案。针对河道整治规划内容对生态护坡工程、河道悬浮物沉淀池处理和溢流坝改造工程进行了具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汾河上游干流河道治理工程从宁武县头马营至汾河水库库尾,长71 km,是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输水线路惟一一段采用天然河道输水的线路。治理工程既有工程措施,又有生物措施,其长远有利影响远大于其施工造成的临时不利影响。工程建设将使现有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1.
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造成沂蒙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根源。水土流失对沂蒙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经济建设的危害,主要有:土地退化,生物产量下降;淤积河道塘库,影响工程效益;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遵照生态经济原则搞好沂蒙山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一是坚持系统的整体性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沂蒙山区的水土流失;二是坚持系统的结构性原则,合理调整农业布局;三是坚持系统的相关性原则,在抓好治理的同时做好预防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沿岸是我国胡杨林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世界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塔里木河干流治理工程实施后,将对天然植被的生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结合水资源配置,对天然植被进行保护和建设,对防止沙漠化、保护人工绿洲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塔里木河干流植被分布特征、干流治理工程布局及水资源配置,分析治理工程对天然植被的影响,提出了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人类的过度使用以及随意将污染物排放入河流中,造成河流的生态破坏、水体污染,而河流综合治理过程中又经历了水生态环境退化的的误区。针对我国城市河流治理的现状,旨在恢复河流生物多样性生境的基础上,在安全性满足的条件下,尽可能利用生态修复技术恢复河流生态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恢复生态河道采用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摘要安义县石鼻河石鼻镇区段整治工程是江西省第二批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应用生态理念构建人水和谐的新型河道成为必然选项。本文在对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历史洪灾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总结了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着重介绍了生态河道新理念的具体应用,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天然河道原生河岸具有水土保持、净化河道的自然功能,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以城市防洪为目的,旧有的河道整治思路为采用裁弯取直、硬化河岸等保护性工程措施,往往造成旧有的天然河道失去其天然生态岸线和水保生态功能,使得整治后的河道失去其原有的天然独特性。新的水保生态河道治理理念使得整治后的河道既能满足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又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原有的天然岸线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6.
苏烟小流域是全国首批81条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中在广西的唯一项目。由于水土流失及村庄周边环境脏乱等综合原因,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水源地水质造成不利影响,按照国家实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治理原则,以农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促进水环境保护,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为把蒲县县城建设成为"天蓝、水清、地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宜商、宜居、宜工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镇",实施城区段河道治理美化工程是非常必要的。该项工程实施,可有效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改善生态环境。防渗是河道蓄水工程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对河道防渗方案的比选,确定采取垂直防渗方案,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定喷)法施工工艺,将防渗墙打入不透水层0.5 m。该防渗工程设计,对中小河道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拉萨河下游河谷区风沙源综合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分析本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风沙源分布特征基础上,提出把拉萨河下游河道疏浚与风沙源治理相结合,以河道疏浚、农田防护林、乔灌草防风护沙林和流沙固定等物理工程、生物和机械措施为主体,进行风沙源综合整治,一方面可有效控制风沙灾害的威胁,改善河谷区生态环境,同时为拉萨市城市空间发展和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在高寒河谷区进行风沙源综合整治的可持续性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城市河道治理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河道护坡治理,合理有效的护坡形式是影响河道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据此,本文以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张官河综合整治工程河道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对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和综合权重进行计算,并根据综合权重计算结果对城市河道护坡方案进行评估优选。方案优选结果表明:河道护坡方案优选分析方法评估结果与模糊物元优选法保持良好的一致性,河道护坡方案优选法具有良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正>江西省上犹县紧紧抓住水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围绕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打造水景观等重点,坚持农村河道综合治理与水环境污染源头防控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使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区逐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目标:借助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广泛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特别对农村生活污水实施系统治理,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这些措施不仅快速恢复了项目区山地植被,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