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安义县石鼻河石鼻镇区段整治工程是江西省第二批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应用生态理念构建人水和谐的新型河道成为必然选项。本文在对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历史洪灾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总结了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着重介绍了生态河道新理念的具体应用,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营口地区共有中小河流112条,现已治理33条河流,修建堤防405.88 km,占统计中小河流干流的36.4%。现存问题是中小河流缺乏专项的规划工作,中小河流治理前期工作欠账且薄弱。规划河流占全市中小河流总数的20%。投入严重不足,中小河流治理没有得到全面整治。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河道萎缩严重。污染严重,河道水生态恶化。建议全面启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规划先行;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完善防洪减灾体系,防治结合;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建管并重,依法治河。  相似文献   

3.
长港河道是湖北省梁子湖水系众多湖泊的唯一入江口.为着力保护和修复长港流域生态环境,鄂州市从2008年开始对长港进行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采取污染源削减工程控制污染源入河,堤基加固、加筋格宾挡墙等工程整治险工险段,岸坡整治、水工建筑物改造等工程改善河道功能,并采用水生植物恢复、湿地构建、岸线绿化、生态护坡等手段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河道防洪安全,逐步实现河道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河道的整治在城市和乡镇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河道的整治,对于城市建设规划,河道周边用水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在主要河流河道整治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解决方法做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促进河道整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永川区位于重庆西部,永川城区内河道共有6条,干流为永川河(临江河),其余支流均为季节性河流。一级支流为玉屏河、跳蹬河(护城河)、红旗河,直接流入永川河。二级支流胜利河在红旗小学汇入玉屏河,三级支流萱花河在文曲路老法院旁汇入胜利河。调查了河道绿化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1)加强河道两岸现有植被保护;2)对部分区段开展河道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在满足防洪安全的河道基本功能前提下,修复河道生态功能;3)严格审批程序,管控好城市蓝线;4)加强执法力度,禁止向河道及两侧倾倒垃圾。通过市政管网改造,控制污水排放,保证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6.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流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河道的综合治理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通过分析城市河道在生态型护岸工程和景观设计2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城市河道整治应注意的问题,力求为我国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和恢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河流生态用水特征,选择河道未渠化率、污水处理率、植被覆盖率、透水表面率和河道疏浚频率5个指标,采用模糊物元法评价分析朝阳市2011—2021年城市河流生态用水效率。结果表明,经过近10 a整治朝阳市生态水系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加大河道生态景观、污水处理、绿化等投入,研究成果为城市河流生态治理及其用水效率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凌河哨口桥节点位于大凌河干流重点河段上,是连接朝阳市和外界的重要道路。传统的河道治理导致河流被完全人工化、渠道化,改变了河流蜿蜒型的基本形态,急流、缓流、弯道及浅滩相间的格局消失,观赏性差。同时,许多水生生物种群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退化,河道水污染严重。通过系统地规划,确定了"一坎、一潜、三湿地"的治理方案,对河道节点进行了生态治理与修复。达到了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修复和维护河道生态的目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一个水清、滩绿、景美的亲水休闲娱乐场所。为辽西地区同类河道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传统城市河流与城市周边用地之间缺少河漫滩作为过渡,河道多被束缚在堤防之内,这种堤防不允许周期性洪泛跃堤的单一结构往往令城市河流进入快排模式,河流只是消化洪水的通道。而在非洪泛期,这种快排通道式的河道也随之失去了应有的生态功能。以平顶山湛河支流香山沟治理工程的生态修复方案设计为例,提出了在城市近郊恢复河流生态栖息地的可行性及必要性。通过宏观层次上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中观层次上对河流物理结构的修复,微观层次上具体栖息地设施的构建,阐述了河漫滩生态修复是保证河流生态系统完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初步构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国内外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成果,确定了河道生态修复必须遵守的原则,结合国内外对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的分析,以青口河清淤整治工程为例,对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分段构思,提出各段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并提出对河道生态修复后的水环境稳定性及管理技术的探讨是今后河道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选取北京市怀柔区白河部分河段为研究对象,在2010—2014年对其河流水文形态进行了5次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河流水文形态逐年变差,2014年研究区河段保持自然河流水文特性的河道长度只占研究区河道总长度的14.7%;河流水文形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业发展对河流扰动的增加、不合理的河道整治工程和当地群众较差的河流生态保护意识。在充分了解河流水文形态破坏的原因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河流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纵向以潭代坝、横向生态护岸和局部小型湿地等适合研究区河流水文形态修复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深潭的功能及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构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自然界河流深潭的成因和功能,选取山东诸河部分河段,对河流深潭的水量状况、底质、水生动物调查进行,结合相关文献总结深潭形成的主要原因,阐述深潭在生态、经济、景观方面的功能.考虑到城市河流的现状,认为人为地在城市河道修建深潭的方式,对城市河流的生态系统、河流水质和景观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深潭构建的5条原则,以及“浅滩-深潭”和“跌水-深潭”2种构建形式,旨在为城市河道的生态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宁夏生态立区战略部署,石嘴山市于2016年开展了北武当河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是石嘴山市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十大示范项目之一。项目包括河流两岸绿色走廊和生态防护林工程,水景观提升工程,园路、栈道、亲水平台、岸边护栏、公共设施及景观小品等工程,总投资4.43亿元。北武当河自四向东进入星海湖流域,全长7.2 km,贯穿全市,是连接贺兰山东麓生态屏障与星海湖湿地的生态廊道,是新城与老城沟通的纽带及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武当河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创新性地把防洪工程与生态工程、全域旅游相结合,成为连接"两  相似文献   

14.
河道生态修复及堤防护岸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口河整治工程为例,提出了赣榆县河道生态修复和堤防护岸技术模式,根据河段的土壤理化性和生态环境要求,选择不同植物品种,提出了各河段应采取的生态防护措施及生态修复技术,指出河道生态修复后的水环境稳定性及管理技术的探讨是今后河道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太湖流域河网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及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该流域环境管理及水质改善提供基础。[方法]以太湖流域的夏庄浜、洛西河、凤沟河三条河流为例,通过在河道中分别实施复合塔式生物滤池处理工艺、五级负荷削减治理工艺、生态景观修复工艺,对3个工程的运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出适用于流域河网地区的生态修复技术。[结果]三条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处理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夏庄浜洛西河凤沟河,由此可得3种生态修复工艺的去除污染物能力顺序为:复合塔式生物滤池处理工艺五级负荷削减治理工艺生态景观修复工艺。[结论]污染物去除效果表明,3种工艺对河道中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通过进一步优化,可形成适用于河网地区的水质改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的发展和民用建筑侵占河道现象的加剧,使山区河道行洪能力、生态承载力及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不仅关系到山区河道的行洪安全,而且将对山区生态景观和沟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河道作为过水的通道和水体环境的重要载体,其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将直接影响河流本身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以怀九河二期生态治理工程设计为例,探索了河道治理措施及其配置设计,包括护村堤建设、水位标志桩设立、河道环境整治和河道绿化工程等内容。整治后的河道可保障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河道沿线居民与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全面提升河道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其设计思路可为同类河道的生态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城市河道治理中,是河道整治的发展趋势,北票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但城市上下游河段均未系统治理,防洪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河段仍存在堤防不达标或无堤防段等防洪隐患,威胁着沿岸居民及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早期城市河道治理主要考虑其疏浚功能,将其作为“泄洪渠”实行渠道化、简单硬化整治,破坏了河流净化功能和原有生态平衡,导致内河水质污染、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考虑用地条件和投资成本等因素,结合北票市城市河道既有治理措施以及“城水和谐”理念提出顺应自然、山水相依、生态净化、城水相融等适用于当地的生态治理措施,可为构建环境宜居、城水相融的生态河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综合分析了城市原有河道护坡结构及其对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影响,并在吸取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整治和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城市河道整治坡面采用生态护坡结构的建议,探讨了不同材料的生态护坡结构新方法,从而为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分析城市河道污染、淤积及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城市河道整治在截污纳污、水资源调度、生态性堤岸建设、复式亲水生态与防洪河道断面及滨水景观建设等方面的思想、目标及发展方向,并从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进展方面,论证城市河道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指出城市河道整治应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出发,对现有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从而保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河道整治工程普遍忽视河道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造成河道生物群落与河流生境的退化。为此,通过分析河道工程建设中对河道生境与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应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系统的对策,以实现适度的河道治理。此项研究可以为河道综合整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