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规格容器袋对油松点播实生苗生长的影响,本文以油松为对象,选择6种规格聚乙烯塑料容器袋培育油松点播实生容器苗,分别在第1、第2、第3年生长季末测定容器幼苗生长状况,以期找到适合的容器规格。结果表明,容器袋规格对油松幼苗生长及保苗率具有显著影响。无底10cm×15cm聚乙烯塑料容器袋较其他规格容器袋油松幼苗生长空间充足,长势良好,在苗高及地径方面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茄子控根容器栽培适宜的容器规格,利用30 cm×30 cm(直径×高度,下同)、40 cm×40 cm、40 cm×50 cm和50 cm×50 cm计4种规格的控根容器进行茄子栽培,研究了不同规格控根容器对茄子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规格容器栽培,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净光合速率以及单株产量优势明显,但是降低了单位面积的种植密度,使得单位面积产量显著低于其他规格容器。综合考虑植株生长和产量,认为茄子控根容器栽培适宜的容器规格为40 cm×40 cm或40 cm×50 cm。  相似文献   

3.
印度紫檀容器育苗适宜容器规格、基质和肥料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半年生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为测定指标,对珍贵用材树种印度紫檀(Perocarpus indicus)容器育苗的适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适宜肥料种类及用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和施肥对幼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基质配方与施肥的交互作用及容器规格对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3%氮肥、容器规格14 cm×18 cm的组合幼苗生长最好,其平均苗高为57.6 cm、平均地径0.464 cm、平均鲜质量16.59 g,其次是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沼气肥、容器规格14 cm×18 cm和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3%氮肥、容器规格8 cm×12 cm的组合处理。结合生产实际,在生产中可采用70%森林土+30%火烧土、追施3%的氮肥、8 cm×12 cm规格的营养袋组合培育印度紫檀容器苗。  相似文献   

4.
容器类型和规格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容器类型和规格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1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容器类型(火箭盆、美植袋、加仑盆)和容器规格(15 cm×30 cm、20 cm×35 cm、30 cm×40 cm)双因素试验设计,在生长季末测定各项生长指标,以期筛选适宜于生产的容器类型和规格。结果表明:容器类型和规格均对薄壳山核桃幼苗有显著影响,两者的交互效应也有一定影响。在同一类型容器中,大规格优于中规格和小规格;在同一规格容器中,加仑盆优于美植袋和火箭盆。在9个组合中,大规格加仑盆所培育出的苗木质量最高,各项生长指标均较优;从生产成本等经济角度出发,则选择大规格美植袋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容器类型和规格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闽楠(Phoebe bournei)、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木荷(Schima superba)和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为材料,研究容器类型和规格对3年生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比较3种规格的K-2控根容器和7种规格的美植袋中苗木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随容器规格的增大,株高和地径逐渐增大,但不同树种合适的培育容器不同。对美植袋而言,容器规格小于D20 cm×H20 cm时,5种受试植物的生长明显差于其他规格容器,1,2和3号容器不适宜用来培育受试物种的3年生苗木;青冈栎、木荷和台湾相思株高和地径随规格增大而增长的速率高于闽楠,无患子所需的美植袋规格更大,即3年生闽楠适宜的美植袋规格为D20 cm×H20 cm,青冈栎、木荷和台湾相思为D25 cm×H20 cm,无患子为D25 cm×H25 cm。对K-2控根容器而言,株高和地径增长倍率低于容器体积增加倍率,从株高和地径增长倍率与容器容积增长倍率的比值(δ)来看,容器由8号增至9号时,无患子株高和地径δ值最大,高于50%,闽楠最低,小于20%,其余物种居中;容器规格增至10号时,青冈栎、木荷和台湾相思株高和地径δ值低于30%,闽楠低于16%,若采用K-2控根容器培育3年生容器大苗,无患子应选择10号容器,闽楠应选择8号容器,其余物种应选择9号容器。相同规格不同类型容器数据表明,D20 cm×H20 cm的美植袋和K-2控根容器中闽楠株高和地径相近,其余受试植物株高和地径于美植袋中较K-2控根容器增加10.7%~31.8%;D25 cm×H20 cm的容器中,美植袋中青冈栎、木荷和台湾相思株高和地径较K-2控根容器增加了2.3%~18.9%,闽楠株高和地径则降低8.7%和6.3%,无患子株高降低4.3%,但地径增加0.9%;D30 cm×H25 cm的美植袋中受试植物株高和地径较K-2控根容器均有所降低。因此,在考虑基质用量上,美植袋比K-2控根容器更适宜用来培育3年生容器大苗,其中无患子应选择的规格为D25 cm×H25 cm、青冈栎、木荷和台湾相思为D25 cm×H20 cm、闽楠为D20 cm×H20 cm。  相似文献   

6.
陈建文  杨斌 《安徽农学通报》2014,(3):101-102,117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西南桦开展容器苗育苗基质配方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质配方、施肥对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容器规格仅对苗高生长有影响,最适用于西南桦容器苗苗期生长的组合为70%森林土+30%火烧土、追施沼气肥、14cmx18cm塑料容器。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绶草生长与繁殖的主要因素(不同土壤及施用绶草益生菌、温度与光照、遮光度、湿度及施肥、地栽与草坪混栽及植保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绶草栽培以褐紫色草坪土+绶草益生菌液为佳,其植株与土壤中的绶草益生菌有共生关系;绶草在不同的生长与繁殖阶段所需温度与光照是不同的,绶草春季初苗至成苗期遮光度以10%~20%为佳,孕果期遮光度以小于或等于10%为佳,夏眠后秋季出苗时,遮光度以30%为佳;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宜;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阶段的初期施肥,植株的产量提高显著;栽植于草坪中的绶草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开展吊皮锥容器育苗试验,分析了不同基质配比、不同容器规格对吊皮锥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2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生长影响无显著差异。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与基质中火烧土的含量、容器规格成正比,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6cm×袋高15cm时生长表现最好。综合容器育苗和造林成本分析,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优选育苗方案为: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4cm×袋高15cm无纺布网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生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迷迭香水培诱导生根的可行性及其最佳营养液,分析了9种不同配比生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9种不同配比营养液对迷迭香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培条件下,迷迭香根系可正常生长,且吸收功能正常。自制植物生长调节剂椰子汁50 g/L最有利于迷迭香的生根诱导培养;诱导迷迭香水培生根最适的营养液配比为硼酸30 mg/L、硝酸铵40 mg/L、VB130 mg/L、磷酸二氢钾40 mg/L,迷迭香植株生长势最强。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育苗容器对木荷生理生长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种类型、规格的容器为变量,通过测定不同容器规格下基质的理化性质,苗木的苗高、地径等形态指标、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以及与裸根苗的造林效果比较,筛选出适宜木荷生长的最佳容器类型及规格。结果表明:不同容器类型及规格对苗木的生长形态和造林效果有显著影响,塑料营养钵(D×H=10 cm×12.0 cm)的苗高、地径、质量指数和总鲜质量显著优于其他容器育苗;而无纺布(D×H=4.5 cm×12.0 cm)的高径比、根系活力以及造林成活率则显著性的优于其他容器育苗。因而,综合评价分析,生产上应首先选择无纺布D×H=4.5 cm×12.0 cm进行当年生木荷容器苗培育,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最高和造林初期生长量的较大,且成本和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盾叶薯蓣顶芽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盾叶薯蓣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升汞处理时间对无菌顶芽得率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顶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升汞处理5min,盾叶薯蓣无菌苗得率最高,为84%。适宜的快繁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mg/L,培养30d时,顶芽繁殖系数为5.50,株高为6.08cm,茎粗壮,长势整齐。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3mg/L,培养45d时,顶芽生根率可达97.23%。  相似文献   

12.
怀地黄脱毒试管苗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怀地黄脱毒试管苗在不同pH值、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温度下形态指标的差异,以寻求怀地黄脱毒试管苗的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合培养怀地黄脱毒试管苗的pH值在5.8~6.2,该pH值范围内,试管苗生长较健壮,株高和繁殖系数最大,分别为6.66 cm和4.8。最适合培养怀地黄脱毒试管苗的光照强度为2 500 lx,此光照强度下,试管苗生长较健壮,叶色浓绿,株高和繁殖系数分别为5.2 cm和4.6。最适合培养怀地黄脱毒试管苗的环境温度值为30℃,该温度下试管苗生长较健壮,株高和繁殖系数最高,分别为5.8 cm和4.8。因此,适合怀地黄脱毒试管苗生长的pH值为5.8~6.2、光照强度为2 500 lx、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源和碳源对脱毒马铃薯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水源和碳源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源处理小苗21 d时,自来水和井水处理的几个重要生长指标明显优于对照蒸馏水处理,其中,鲜质量增加15.34%、20.57%,生根量增加0.34、1.24条,平均根长增加0.20、0.46 cm,株高增加1..10、1.22 cm,叶片数增加3.5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马铃薯试管薯的繁殖系数,降低试管薯生产成本。[方法]探讨了高、低浓度蔗糖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及其诱导试管薯过程中植株的根、茎、叶片等部位干物质含量变化。[结果]经过适当酸胁迫的马铃薯植株在高浓度和低浓度蔗糖条件下,分别在第5天和第13天可诱导试管薯;而未经酸胁迫植株在高浓度蔗糖条件下于第9天形成试管薯,在低浓度蔗糖条件下未能形成试管薯。酸胁迫植株在诱导试管薯过程中,在高浓度蔗糖条件下,根的干物质含量在诱导试管薯第1天明显增加,茎和叶片中的干物质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低浓度蔗糖条件下,根的干物质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茎和叶片干物质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结论]适当的酸胁迫可促进试管薯提前结薯,且在不同浓度蔗糖条件下,植株不同部位的干物质积累规律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在马铃薯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克新18无根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活性炭对马铃薯试管苗组织培养的效应和活性炭的添加量对试管苗生育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固体培养基中,活性炭显著促进了马铃薯试管苗的离体生长,繁殖倍数增加10倍,可使试管苗高度增加、促进生根、株系健壮、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16.
百花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 var. dissecta)野外仅见一株,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濒危物种。通过比较不同消毒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配比、生根培养基类型,建立百花山葡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15%的H2O2消毒4 min的效果最好,培养基MS+0.6 mg·L-16-BA+0.3 mg·L-1NAA为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培养基1/2MS+1.0 mg·L-16-BA+0.1 mg·L-1NAA有利于丛生芽的诱导,在诱导不定根时,使用1/2 WPM + 0.2 mg·L-16-BA培养基培养效果最好。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已经获得百花山葡萄完整植株,并于室外移栽成活,为百花山葡萄这一极小种群的保存与繁殖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香石竹茎段培养无菌芽及微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石竹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激素组合对4个香石竹品种无菌芽发生的影响,并以“玛丽”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种类及组合对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石竹茎段诱导无菌芽的培养基为:MS 6-BA 1 mg/L,诱导率为83.3%;试管苗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 6-BA 0.2 mg/L IBA 0.05 mg/L,增殖系数可达7.57;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 IAA 0.1 mg/L,生根率为93.3%。试管苗移栽到珍珠岩和蛭石等比例配成的基质中,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铁皮石斛种子为起始材料,研究了其原球茎萌发、壮苗、生根出苗环节中一些关键影响因子,建立了铁皮石斛种子快速成苗组培技术体系。研究发现,培养基中加入6-BA会抑制原球茎的发育,若整个培养阶段用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起始播种密度以8 000粒种子为宜,冻干香蕉粉对于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以5~10 g·L-1为宜;壮苗阶段,接种密度以100~120株·瓶-1为宜,培养基及光质对铁皮石斛壮苗影响远小于接种密度;生根阶段,利用3 000 K LED白光代替荧光灯照明,在不降低组培苗茎粗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组培苗株高,增加优质苗比例。研究结果还表明,冻干香蕉粉可完全代替剥皮香蕉作为有机添加物用于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培养。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温度(24±2) ℃,种子萌发阶段光照时间10 h,光照强度25~30 μmol·m-2·s-1;其余培养阶段均光照时间12 h,光照强度40 μmol·m-2·s-1左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基于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系统(TIBs)的荔浦芋组培快繁体系,为荔浦芋脱毒组培苗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荔浦芋新品种桂芋2号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诱导获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利用TIBs培养系统筛选出适合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最佳激素组合,并分析不同继代材料、接种密度及浸没间歇频率对组培苗增殖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利用TIBs培养系统可有效提高荔浦芋组培苗的增殖效果,增殖倍数达28.96倍,约是传统固体培养方法(2.87倍)的10倍,且组培苗的株高和生根数均极显著高于传统固体培养植株(P<0.01).在TIBs培养系统中,含4.0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05 mg/L萘乙酸(NAA)的培养基最适合荔浦芋组培苗增殖和生长,其组培苗增殖倍数为32.04倍.当接种材料为第4代荔浦芋继代材料、接种密度为10株/L、浸没间歇频率为5 min/6 h时,最有利于组培苗增殖和生长,增殖倍数均在30.00倍以上,可缩短萌芽时间,组培苗长势良好,且培养基污染率为0.[结论]利用TIBs培养系统对荔浦芋继代材料进行高效快繁具有可行性,可为实现及推动荔浦芋健康种苗繁育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