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毒性测试发光微生物,使用BHP9511型水质毒性快速检测仪,通过测定其在8种常见兽药不同质量浓度下的相对发光率和8种兽药对其半数抑制效应质量浓度(EC50),研究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作用规律及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质量浓度范围内,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相对发光率随兽药质量浓度的降低而增加;暴露时间为15min时,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六甲氧嘧啶钠>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纳。  相似文献   

2.
以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毒性测试载体,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沙拉沙星等二元喹诺酮类药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建立了3个相应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混合物中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等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有显著的正效应。二元喹诺酮类兽药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不同。沙拉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毒性作用以为拮抗为主;左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混合物青海弧菌Q67毒性作用以拮抗为主;左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毒性作用以简单相加为主。  相似文献   

3.
应用淡水发光细菌测定土壤Cu急性毒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和监测中,发光细菌法是一种具有快速、灵敏和廉价等优点的直接生物测试方法.鉴于海水发光细菌在土壤中应用的局限性,本文拟应用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进行土壤中Cu的毒性测定,并对其在土壤Cu急性毒性测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pH对青海弧菌Q67发光的影响,背景溶液的选择及0.01 mol·L-1CaCl2对毒性测定的影响,以期确定淡水发光细菌测定土壤Cu急性毒性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青海弧菌Q67可以应用于pH范同在5.5~9.0之间的样品;不同的背景溶液中,青海弧菌Q67在高浓度人工土壤溶液中的发光最稳定,且不同背景溶液对Cu的毒性测定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推荐高浓度人工土壤溶液作为青海弧菌Q67应用于土壤样品毒性测定的背景溶液;常用的土壤浸提剂0.01 mol·L-1CaCl2显著降低了Cu的毒性(全Cu表示).研究结果对青海弧菌Q67毒性测试方法的建立和在土壤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海弧菌Q67冻干粉急性毒性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利用青海弧菌Q67冻干粉进行急性毒性测试的方法。[方法]通过一系列试验,探讨青海弧菌Q67冻干粉复苏及与毒物反应接触时间对毒性测试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青海弧菌急性毒性测试的毒性参照物,在充分借鉴国际标准ISO 11348的基础上分析现行发光抑制率计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优化的计算方法。[结果]青海弧菌Q67冻干粉复苏的30~120 min内进行毒性测试,与毒物的反应时间控制在15~20 min时,测得数据稳定、可靠。ZnCl2适合用作青海弧菌生物急性毒性测试的毒性参照物。[结论]该研究为制定青海弧菌Q67冻干粉急性毒性测试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发光细菌法具有反应快速灵敏、低价高效、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常用于环境污染监测。本文综述了发光细菌法在农药污染毒性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费氏弧菌、青海弧菌、明亮发光杆菌在人工合成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单一毒性检测以及在重金属-农药联合污染毒性检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发光细菌法在农药与其他多重污染物毒性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质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承佳  陈振楼  王东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39-16742,16784
[目的]研究适用于微囊藻毒素污染的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质急性生物毒性诊断方法。[方法]基于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试验,以微囊藻毒素-LR溶液进行青海弧菌单一污染物的抑制发光测试;同时测量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各采样点水质生物急性毒性效应值和对应的溶解态微囊藻毒素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LR的EC50为1.96 mg/L。水体中溶解态微囊藻毒素与Q67急性毒性效应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643(P〈0.01)。[结论]该水质急性毒性诊断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发光细菌法测定气体生物综合毒性的实验方法。以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细菌Q67作为测试菌剂,利用水质毒性分析仪监测不同浓度SO_2曝气条件下青海弧细菌Q67的发光值,以揭示SO_2气体的生物毒性,并对传统曝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青海弧菌发光抑制率和SO_2浓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定量测定空气中SO_2的浓度;用发光细菌来测定气态生物综合毒性的方法简单、快速且检出限低,但对实验装置气密性和精密度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通过发光生物在污染水体中的生长试验,绘制污染水体中哈维氏弧菌、费氏弧菌、火神弧菌、明亮发光菌杆菌以及发光异短杆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发光生物在污染水质中的培养条件,为发光生物的生长条件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表明,发光生物的生长和污染水体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污染程度越大,发光生物生长越迅速.  相似文献   

9.
正(续第4期第20页)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主要成分]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规格]10%。[作用与用途]磺胺类抗菌药。用于治疗主要养殖鱼类由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用法与用量]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计,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及评定Cd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方法]选取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指示微生物,采用急性毒性微孔板法,发光抑制率为测试指标,利用发光菌方法评价施用不同调理剂的Cd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结果]Cd污染土壤提取液对发光菌的发光有抑制作用,并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发光菌的发光强度逐渐减小,其发光抑制率与Cd浓度呈正相关,Cd的EC50为10.97 mg/kg。与CK对比,施用白云石的处理显著降低了Cd的有效性及Cd的生物毒性。Cd有效性和青海弧菌的发光抑制率降低幅度分别为29.95%、15.35%;用发光菌方法测得Cd的生物毒性与化学方法测得Cd的有效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结合化学分析与生物毒性检测可为污染土壤评价与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橡胶草为试验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50mg/L的卡那霉素(Kan)对橡胶草的抗性芽具有很好地筛选效果,生根筛选时,Kan的适宜质量浓度为35mg/L;最佳抑菌抗生素为羧苄青霉素(cb),适宜质量浓度为500mg/L,获得35株抗性试管苗,通过GUS染色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最终获得6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17.1%。可见,获得的橡胶草转基因植株,为橡胶草后续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养殖废水污灌易引发土壤重金属和抗生素复合污染,为探索植物修复下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和抗生素变化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利用锌镉超富集植物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修复贵阳市某复合污染菜地土壤,研究植物修复和常规种植模式下复合污染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伴矿景天修复后,土壤中重金属Zn、Cd和Pb总量分别降低13.2%、17.8%和12.2%;四环素、土霉素和强力霉素分别下降70.5%、57.4%和76.0%;磺胺甲恶唑、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以及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下降幅度为35.8%~62.3%;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分别增加了18.8%和73.1%;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6.5%、65.4%和20.5%。常规种植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也呈降低趋势,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相应提高,但变化幅度小于伴矿景天修复土壤。在植物修复下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抗生素生物降解作用增强,污染物下降后,其对土壤微生物及酶的抑制减弱,可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改善土壤微环境。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胡椒木(Zanthoxylum piperitum)叶片的离体培养.选取胡椒木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接种在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结果表明,最适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7 mg/L,分化率为91.7%,最适的增殖继代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7 mg/L,所产生的不定芽在1/2MS+ NAA0.4 mg/L的培养基上可全部生根,长成完整植株.首次证明以胡椒木的叶片为外植体可以进行快速离体培养.  相似文献   

14.
探究茜素络合物(Alizarin complex, ALC)对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标记效果,评估其作为鳙增殖放流检测手段的价值,为鱼类的大规模标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ALC(50、100和200 mg/L)分别对不同饲养密度(20、40和50尾/L)的鳙进行24 h和48 h的浸泡标记,确定最适标记条件后进行增殖放流。结果表明,ALC对鳙的最适标记条件是:质量浓度100 mg/L,浸泡时间48 h,饲养密度50 尾/L;微耳石是检测ALC对鳙荧光标记最适宜的耳石类型,且在蓝色荧光下观察效果最佳。标记的鳙在为期1 a的灞河放流过程中生长情况良好,标记环清晰可见,说明ALC标记法标记效果稳定,可用于对鳙增殖放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乙烯对禾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致病性的影响并评价转BtACO基因拟南芥对禾谷炭疽菌的抗性.通过施加不同浓度外源乙烯利,对禾谷炭疽菌生长状况进行比较,并对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的野生拟南芥接种禾谷炭疽菌,分析禾谷炭疽菌的致病性,最后对转BtACO基因拟南芥接菌后的抗病性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恩诺沙星为主药,研制一种可喷雾给药的纳米乳新制剂,并通过鸡全身感染疾病模型,对恩诺沙星纳米乳喷雾制剂的药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相转变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辅料进行筛选及处方工艺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纳米乳中恩诺沙星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纳米乳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并开展人工诱发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和禽大肠埃希菌病感染模型的药效学试验,评估恩诺沙星纳米乳喷雾给药对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结果 本试验所制备的纳米乳为水包油型,呈淡黄色,澄清透明,乳滴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0.79±1.5)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446,Zeta电位为?21.63 mV。药效学评估显示:高、中、低剂量预防给药组的存活率分别为90.0%、83.3%、73.3%,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26.7%)(P<0.01)。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复方恩诺沙星纳米乳性质稳定,超声雾化喷雾给药对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鸡全身感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陕西产地锦、斑地锦、小叶地锦总黄酮和鞣质质量分数,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在体外对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结果表明,地锦、斑地锦、小叶地锦的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16.53、18.62、22.65mg/g,鞣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8.31、32.78、41.44mg/g。地锦、斑地锦、小叶地锦对大肠埃希菌MIC、MBC均为125g/L,对鼠伤寒沙门菌MIC分别为62.5、31.25、62.5g/L,MBC分别为125、62.5、250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分别为125、31.25、62.5g/L,MBC分别为250、125、62.5g/L,对无乳链球菌MIC分别为125、62.5、125g/L,MBC分别为125、250、125g/L。陕西产斑地锦,尤其是小叶地锦为中药地锦草的潜在新基原。  相似文献   

18.
半夏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半夏再生条件,以获得优质半夏种苗.【方法】筛选出适宜的外植体后,使用3种激素2,4-D,KT,IAA利用正交设计法设置9个处理组对半夏愈伤组织进行诱导.选取长势良好,大小均一的半夏愈伤组织接于4种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增殖.选取半夏叶柄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将其接于5种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分化,观察不同培养基对半夏愈伤组织生根和出芽的影响,最后进行炼苗与移栽.【结果】在叶柄、叶片及块茎3种外植体中,叶柄是半夏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最有利于半夏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0.5 mg/L 2,4-D+1.5 mg/L KT+1.0 mg/L IAA;在暗培养条件下,将半夏愈伤组织继代于MS+2.0 mg/L 2,4-D+1.0 mg/L KT+1.0 mg/L IAA中生长最快;MS+0.2 mg/L 2,4-D+1.5 mg/L 6-BA培养基最有利于半夏愈伤组织的生根和出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凹叶厚朴适用于细胞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方法 通过对基本培养基(B5、MS和1/2MS)、外植体(茎段、顶芽和叶片)、激素浓度及组合进行筛选的方法进行厚朴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研究。结果 B5 为最适合厚朴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顶芽是最佳诱导愈伤组织的材料;最适合厚朴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B5+2.0 mg/L 2,4-D+1.0 mg/L 6-BA;最佳继代培养基为B5+2.0 mg/L NAA+1.0 mg/L 6-BA,愈伤组织生长倍数达到2.87倍。结论 初步筛选出凹叶厚朴用于细胞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为凹叶厚朴细胞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中杀蚊幼活性成分,以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跟踪法,对蛇莓乙醇提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和活性测定。从蛇莓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中得到2个具有杀蚊幼活性的化合物,鉴定为齐墩果酸和芹菜素。浸渍法测定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相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3龄幼虫LC50值分别为459.12和438.09mg/L,正丁醇相为471.41和430.81mg/L,显示较好的杀蚊幼活性,且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差异性不显著;齐墩果酸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3龄幼虫24h处理LC50值分别为25.36和22.31mg/L,芹菜素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3龄幼虫24h处理LC50值分别为31.29和27.22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