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孔鲍(HM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隶属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科,俗称鲍鱼、九孔螺,为优质食用贝类。  相似文献   

2.
正九孔鲍(H.diversicolor aquatilis)俗称鲍鱼、九孔螺,为优质食用贝类。我国养殖九孔鲍一直缺乏良种,遗传漂变及多代的近亲繁殖导致我国现有九孔鲍养殖群体的种质衰退,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南方鲍鱼养殖产业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以生长速度与成活率为选育指标,进行九孔鲍的多性状复合育种,历时6年经过5代选育,培育出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高、经济性状遗  相似文献   

3.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又称九孔、九孔鲍,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由于其成品规格较小(5cm~7cm),达到商品规格所需的养殖时间较其他鲍种短,再加上其风味独特,深受中国、台湾、日本等东亚地区人民的喜欢. 中国大陆的杂色鲍养殖产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伴随着杂色鲍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流行性疾病不断发生.特别是2005年之后,在各杂色鲍主养区普遍流行的"养成期暴发性死亡症"给杂色鲍养殖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养殖产量急剧下降.大量研究已表明,养殖杂色鲍种质的退化是导致暴发性病害流行的根本性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鲍鱼是一种古老的软体动物,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鲍科(Halio tidae)、鲍属(Haliotis),全世界有90余种,我国发现7种,主要有皱纹盘鲍、杂色鲍(又称九孔鲍)、耳鲍、羊鲍、半纹鲍等。鲍为狭温狭盐性贝类,天然环境下,喜栖息在水质清澈、盐度较高、潮流畅通、海藻丛生的岩礁地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群九孔鲍免疫防御机能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政强 《水产学报》2004,28(2):189-194
对不同类群的九孔鲍细胞与体液免疫机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类群的九孔鲍免疫机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复壮鲍(养殖10个月,个体大小为51.8~59.2mm)细胞与体液免疫机能都明显高于退化鲍(养殖20个月,个体大小为37.4~43.1mm)(P<0.01),与野生九孔鲍(个体大小为67.7~76.7mm)相比,复壮鲍细胞免疫机能略高于野生鲍,体液免疫机能则明显低于野生鲍。九孔鲍血细胞在吞噬活动中具有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的功能与特点,活性氧的产生与九孔鲍自身生理、环境温度以及异物数量等因素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环境温度由25℃下降至18℃,九孔鲍的细胞与体液免疫机能都有明显的下降。退化鲍在25℃和18℃条件下血淋巴液的抗菌活力水平差异性不明显。酚氧化酶存在于九孔鲍血淋巴液中,但其活性水平不高,在各类九孔鲍之间的差异性也不明显,不能确认为九孔鲍的主要体液免疫因子。  相似文献   

6.
九孔鲍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  孙功辉 《水产科学》1999,18(2):15-17
报告了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利用电厂冷却海水进行九孔鲍人工育苗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九孔鲍在繁殖匀性及其育苗技术工艺条件等方面与我国以往的皱纹盘鲍常规育苗方法有较明显的差别,必须采取与之相应的技术手段。利用余热水在大连地区进行九孔鲍人工繁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九孔鲍繁殖期性腺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不同性腺成熟阶段的九孔鲍,运用性腺外部形态观察,判断性腺发育的成熟度;通过性腺组织细胞切片的显微观察,发现九孔鲍性腺发育的不同步性,同一九孔鲍个体的性腺,靠近角状部的比较早成熟,后端的比较迟成熟;结合性腺外部形态和性腺组织细胞切片,分析外观形态与性腺细胞成熟之间的关系.本文并探讨了亲鲍性腺成熟度与催产、保证卵质和提高鲍的育苗效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九孔鲍人工育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孔鲍属软体动物门,前鳃亚纲,鲍科,鲍属。九孔鲍已是我国南方海域、台湾省以及东南沿海鲍科中最重要的养殖种类。近几年随着南方地区的养殖规模和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九孔鲍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推进了人工育苗规模的不断拓展。但是由于受到海水水质及病害的影响,九孔鲍在南方育苗的成活率越来越低,而在北方育苗成活率却逐步提高,所以逐渐形成了一股南鲍北育的热潮。为此,我们于2004~2006年在北方进行了九孔鲍的生产开发和科技研究。现将九孔鲍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九孔鲍胚胎发育过程及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a)是杂色鲍(H.diversicolor)的一个亚种,1993年从台湾“亚农中心”引入福建省,杂色鲍在福建省沿海有分布。目前我国人工养鲍北方主要是在大连、青岛一带以养皱纹盘鲍(Hdiscushannai)和日本黑鲍(Hdiscus)为主,东南沿海以养九孔鲍为主。本文介绍了一套行之有效、方法简便、生产上易于采用的九孔鲍工厂化育苗简易方法,以便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一、育苗基本东件鲍鱼养殖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九孔鲍育苗养殖场地的选择要特别注意,九孔鲍属我国南方鲍种,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冬季水温不应…  相似文献   

10.
杂色鲍与九孔鲍消化酶活力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勃 《水产学报》2003,27(2):119-123
对人工养殖的、不同体长的杂色鲍与九孔鲍消化酶活力大小进行了研究。酶学分析表明,无论是杂色鲍还是九孔鲍,其纤维素酶随着鲍的体长的增大活性逐渐增强;淀粉酶随着其体长的增大活性逐渐减弱;脂肪酶活性均很小;九孔鲍的纤维素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均大于相同体长的杂色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