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种子工作,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是很大的。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国务院于1978年5月明确提出了种子工作“四化一供”的新要求,即在我国逐步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和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的现代化方向。实践证明,实行“四化一供”  相似文献   

2.
射洪县种子公司建立以来,按照种子工作“四化一供”的方向,本着支援农业、服务农业,为农业生产作贡献的指导思想,10多年来,生产、经营的两杂及常规良种,一直坚持了加工精选后销售。在“七五”期间,生产的900余万公斤种子,全部进行了机械加工精选,占经营种子量的100%,对两杂种子及其  相似文献   

3.
如何开创种子工作新局面,逐步实现种子“四化一供”,我们的打算是: 1、建立和发展种子专业户、重点户,是搞好种子工作的坚强后盾。我们的设想是:选有技术基础的,热爱种子工作的,条件较好的交通方便的专业户作为种子专业化基地,并签  相似文献   

4.
一、推行技术承包建立新的良种繁育体系为了使种子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商品生产,从1978年以来,我们遵照中央提出的“四化一供”种子工作方针,以县成立了种子公司。与此同时,从改革良种繁育体系入手,由地区建立起“两杂”种子亲本繁殖基地和常规新品种原种基地,由县建立起“两杂”制种基地和常规新品种扩繁基地,使种子生产纳入了区繁县制的轨道,逐步向“四化一供”方面过渡。经过几年实践,以县制种仍存在“小而全”,“隔离难”和不能发挥各自技术、自然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转轨定向的新课题。作为发展农业的“排头兵”──种子业,也必将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投身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来.寻求新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国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即将出台《种子法》。这就给我们种子工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认为,这既是对种子工作的挑战.也是发展种子工作的一次极好机遇。面对《种子法》出台的新形势.我们种子工作该怎么办?这是值得种子界同仁思考的一个大问题。解放50年来,我国的种子工作经历了“四自一辆”到“四化一供”.如今走上了种…  相似文献   

6.
东台县自1979年列为全国种子“四化一供”试点县以来,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宗旨,立足于适应农村改革需要的种子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四化一供”工作的发展。目前,稻、麦、棉、玉米等主要作物品种布局区域化基本形成,大面积种植品种由原  相似文献   

7.
我国种子商品化生产经营可以说是从建国初简单的良种串换开始的,真正得到发展则是六十年代“两杂”种子在生产上的应用。七十年代末,种子“四化一供”方向的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把种子工作当作发展生产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定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种子工作方针、政策.并先后颁布了种子法规、条例。1957年制定了“四目一辅”种子工作方针。1962年.在困难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1978年又制定了种子“四化一供”方针。随后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一年,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在农作物良种的推广、供应工作上,今后应当因地制宜、积极稳步地开展‘四化一供’,同时认真抓好生产队和农户的种子选留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种业在这30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四化一供”、“种子工程建设”到目前的依法治种阶段,种子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涌现了一批种子工作的开拓者和优秀工作者,并且始终观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他们为我国种子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应该记住他们,学习他们,同时报道他们也是中国种业发展的记录者和传播媒介——《种子世界》的历史责任,为此,我们采访了对我国种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辽宁省农科院陶承光院长。  相似文献   

11.
1949—2000年,中国种业经历了“三位一体”的计划供种阶段和“四化一供”的垄断经营阶段。随着国家种子工程的实施,种子生产作为“三高”农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为种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保证,但始终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种子产业化的进程缓慢。尽管种业已经成为一门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一、加强种子管理势在必行种子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特殊生产资料,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了。可以说,原始农业就是从发现和利用种子起步的。但是,种子被贴上商品的标签则是现代农业的事情。在我国,只是在结束了十年动乱,农业生产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候,种子才真正具有了商品的属性。其主要标志就是各级种子公司的建立和种子“四化一供”工作任务的提出。  相似文献   

13.
西北区种子现代化研究会于九月四日至九日在西安成立。西北区种子现代化研究会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洪流中产生的一个群众性学术研究组织。它以“百花齐放、百家争呜”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原则,以种子“四化一供”为主要内容,从西北地区的特点出发,研究探索种子工作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不可代替的特殊生产资料,越来越被广大农民和各级领导所认识,随之对种子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种子部门本身经济实力极其薄弱,自身建设能力差,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对种子工作的要求。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是要改变与种子“四化一供”不相适应的经营原则。本文拟就此问题和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15.
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种子“四化一供”~~  相似文献   

16.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使中国的改革、开放掀起了第二次浪潮,种子部门也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我省种子事业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发展,已经初步实现了由“四自一辅”向“四化一供”的转变,具备了相当的经济、技术实力,完全应该有信心在这次浪潮中站稳脚跟,并求得一个较快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种子部门在思想观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运行机制、部门职能等方面还很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是“一统天下”的经营方式不适应市场竞争的局面。各有关部门和个体经营者纷纷挤入种子市场,市场竞争将越来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我公司认真贯彻了种子工作方针,在抓基地建设,改善经营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种子基地稳定,促进了种子质量标准化,经营量最高年达到424万斤,是“四化一供”初期的4.3倍。经营利润累计达到18万元,新增固定资产15万元,“两杂”实现了以县供种,棉麦以县组织供种。随着中央75号文件的贯彻,以“大包干”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县普遍建立。1983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搞好种子“四化一供”,最近我们到肇东县的黎明、民主、太平等公社,调查了“两杂”制种的有关问题。从调查看,这三个公社各有不同特点。黎明是一直坚持集中制种,统一供种的公社,民主是自由制——供种——自制——供种,出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种子精选加工技术开发进程,实现种子“四化一供”,本省从1979年开始,采取积极引导,群策群力,创造条件,适时调整建  相似文献   

20.
东台市1979年建立种子公司,经10年建设,种子工作迅速发展,“四化一供”已具一定规模,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由亏损补贴转为年净利10万元以上,自身实力显著提高,服务功能渐趋齐全。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