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浅议新世纪农民素质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民素质高低是新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 ,农民素质低下的现实不可忽视。文章从农民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科技素质和思想素质等方面 ,分析了农民素质低下的现状 ,指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教育 ,并借鉴台湾省农业推广的先进经验 ,建议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 ,发展农村家政推广教育 ,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以适应新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农民整体素质的现状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民精神面貌明显改善,传统落后的观念、思维方式明显转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显著增强。然而,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很大的农业大国,要使人口众多的农民摆脱小农意识的束缚,走向农业现代化,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农民的整体素质仍然是制约农业劳动效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民的素质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存在以下差距。(一)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仍…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要受到作为其主体的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制约 ,要有相适应的农业人口智力结构作支撑。因此 ,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教育、农民素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领先进入农业现代化国家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进而提出了我国当前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客观评价了我国农民素质现状 ,提出了改革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办好中等和高等农业教育、加大科技推广和示范力度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难题,直接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当前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素质比较低下,无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是城镇化建设,都依赖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在我国,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素质问题,是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高素质的新农民,根本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提高农民素质不仅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涵。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民教育和农民素质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当前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1):141-142
欠发达地区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区域条件较差、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小农思想严重等原因影响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人才缺失已经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瓶颈。用问卷调查、结构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延长县农业发展、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途径和掌握农业科技的程度以及农民的获益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多个角度就农民科技素质现状展开讨论,力求寻找突破人才短板的途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夯实农业现代化建设队伍,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广大农村要实现农业的科学化,就必须以现代知识型农民为支撑。本文阐述了农业职业院校紧紧紧围绕现代化农定发展的需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和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的实际。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农村是年轻人创业的广阔天地,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耍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在有限的农业资源上实现广大农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突破限制农业现代化的"瓶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分析了当前农民科技化素质偏低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客观评价了我国农民素质现状,提出了改革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办好中等和高等农业教育、加大科技推广和示范力度等提高农民科技化素质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之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综合性农业呼叫中心,为农业主管部门、科研单位、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架起信息连接的桥梁,对提高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科技信息服务三农的能力,以及推进农村信息化有着重要意义。它可实现农村科技信息快捷、有效的扩散,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缺信息、缺技术、缺服务的问题,提供农业信息满足农民获取农业知识的需求,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主要介绍呼叫中心技术概况,并简要探讨呼叫中心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四化”概念和“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其中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还存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经济发展脱节、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与城镇化进程脱节、农民身份转变与城镇市民脱节等制约因素。要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需着重培育现代化新农民、持续扶持现代化新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民职业转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数亿农民的职业转化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我国总体较低的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又制约着农民职业转化。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民职业转化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民素质要从教育入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劼 《甘肃农业》2003,(1):29-29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差在农村 ,差在农业。农民素质低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从教育入手 ,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离不开教育。特别是离不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实践证明,办好职业教育,加强农科教结合,对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体,是农业生产力第一要素,大力加强农村农业科技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县事业经费投入不够,基础条件差;培训经费短缺,教育培训基地和教学设施缺乏;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年龄结构及文化结构不合理,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收入少,使人不能不对我县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长期发展产生忧虑。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列车行"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它是一次开启老百姓"学科学、用科学"的启迪之旅。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仍然是广大农民,只有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增加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含量,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我国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路才会走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农业效益。围绕这个中心,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迫切要求。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大力发展农业远程教育,迅速、大面积、大范围地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要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有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就是要培训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以适应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农业现代化首先是管理的现代化,创造领先世界的农耕技术是第二位的。农民、农业、农村是我国文化落后、科技落后和基础建设落后的集中人群和地区。农业的现代化,应当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农业与农村基础建设的现代化,加强发展农村教育是当前大事。农业是百业之基,农业是战略之基,农业是民生之本。13.4亿人的中国,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