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花卉》2019,(22)
银杏(拉丁名Ginkgo biloba L.)落叶乔木,属于银杏科植物。它是裸子植物在第四纪冰川运动后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如今,现存活在世上的银杏数量稀少且分布不集中。银杏树又名为公孙树、白果树,其叶子和果实兼具观赏、药用和经济等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厚朴,拉丁名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为木兰科植物,作为药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认为它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李时珍称其"木质朴而皮厚,故名"。我国自古用作肠胃病要药。  相似文献   

3.
古曾 《花卉》2010,(4):34-35
鹅颈兰(Cycnoches),又称肉唇兰、天鹅兰,属于附生兰类,全属植物约有35种,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其属的拉丁名来自希腊文kyknos(天鹅)和anchen(劲)二词,意指其雄花有如鹅颈的弯拱状蕊柱。本属植物假鳞茎长椭圆形,肉质,分节,叶片大而薄,冬季休眠时脱落。花茎自假鳞茎的顶部节上抽出,呈总状花序,花多而小,花大而少。花肉质,芳香,  相似文献   

4.
红薯(拉丁名Ipomoea batatas,英文名Sweet potato)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藤蔓植物。又名甘薯,北京人称白薯,山东称地瓜,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称红薯,云、贵、川、渝叫红苕、蕃苕。原产美州,已有4500多年栽培史。1492年由哥伦布传人欧州,后由葡萄牙人传人非洲,又从太平洋群岛传人亚洲。  相似文献   

5.
<正>小叩头虫为叩甲科植食性地下害虫,拉丁名Agriotes subrittatus Motschulsky,分布广泛,是园林绿化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其成虫在地面以上活动时间不长,只取食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基本不造成严重危害。而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危害各种花卉植物和苗木。若咬食播下的种子,伤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若咬食萌发的种子,幼苗的须根、  相似文献   

6.
每一种果树都有它自己的名称。名称包括普通名和科学名。普通名又称中文名称,例如苹果、梨、桃等,其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科学名是用拉丁文写的,所以又称拉丁名,它适用于全世界各国,不随国家或地区而变动。  相似文献   

7.
白星花金龟是一类食谱很广的植食性害虫,近年来在新疆呈暴发性危害,造成较大损失。该文对白星花金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概述,对白星花金龟的拉丁名和中文名称进行考证,指出白星花金龟正确的拉丁名,并对白星花金龟的中文名称提出建议,为科研和交流提供了帮助。作者提出该虫可能是新疆以外地区扩散而来的假说,并对白星花金龟在新疆危害的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正式发表文章时,植物的名称需注拉丁学名才不致引起混淆;例如地瓜,北方有的地方称甘薯为地瓜,而南方一般称豆薯为地瓜,如不加注拉丁学名Pachyrrhizus erususurban,不同地方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很容易引起混淆。许多人往往不知道学名的含义,因而记起来枯燥乏味。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植物科、属、种的命名规则作一简略的介绍,并对常见蔬菜作物学名的含义作一简要说明,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自从林奈于1937年制定了植物的双命名法并首倡用拉丁文命名以来,国际植物学家均用拉丁文来描述正式发表的新种的特征,以求得国际的公认。全世界都采用拉丁文…  相似文献   

9.
陈湛 《花卉》2021,(1):46-51
报春花科拉丁名Primulaceae和报春花属名Primula都来自拉丁词Primus(第一)。也许在林奈住的北欧,报春是春天最早开的野花吧。在滇藏高原,我看到的报春盛花期是在六、七月。甚至还有九月初开花的。这次滇藏寻花之旅,看到了二十多种报春。特此鸣谢贵州中医药大学的吴之坤老师和香格里拉的李勇老师帮忙定种。  相似文献   

10.
黄连木,拉丁学名(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又称黄连树、黄连茶等,属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为木本油料、用材、观赏、药用等多种用途树种。南阳市是河南省黄连木自然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本文介绍了南阳黄连木的栽培现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紫苏、香紫苏、东紫苏同为唇形科植物,是一类重要的药材、香料作物,其名称与用途相近,由此产生了同名异种、同种异名现象。现从植物学分类、起源分布、特征特性、开发利用等方面将三者进行比较和区别,以期为该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梅花Prunus mume的品种分类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俊愉  陈瑞丹 《园艺学报》2007,34(4):1055-1058
 探讨了在编著《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中英双语增订版》时, 为解决与国际接轨而遇到的先决问题。经钻研《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第7版) 后, 在梅种之下将品种分为3个品种群, 即: ①真梅品种群True Mume Group, ②杏梅品种群Apricot Mei Group, ③樱李梅品种群Blireiana Group。品种群以下,则不再分类、型等级别。而将二元分类法的内涵, 融入品种名称之中。不同意樱李梅用独立的杂种学名Prunus ×blireiana, 也不同意把杏梅提升为独立的种名Prunus ×bungo。樱李梅和杏梅还都应列在梅种之下,因三者之内果皮表面均具蜂窝状点穴——此乃梅、杏、李鉴别分类中的最关键性状, 必须首先考虑, 不能与其他性状等量齐观。  相似文献   

13.
汤丹丹  刘美雅  范凯  阮建云 《园艺学报》2017,44(9):1759-1771
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_3~-)是茶树吸收利用的两种主要氮素形态,且茶树具有对NH4~+偏性利用的特点,其对NH4~+的吸收利用效率明显高于NO_3~-,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茶树对NH4~+、NO_3~-吸收、同化机制的差异。从代谢途径来看,茶树对NH4~+、NO_3~-的吸收利用均首先需要通过对氮素的转运,然后再参与谷氨酰胺合成酶/谷酰胺–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GS/GOGAT)同化过程。系统地综述了茶树氮素利用的营养特性及对参与氮素吸收、同化过程所涉及关键基因的研究现状;同时重点关注氮素同化中限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编码基因家族成员的相关研究,为解析茶树氮素偏性利用机制提供新的研究点。  相似文献   

14.
加查县优良核桃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过去对西藏核桃主产区之一加查县优良核桃单株调查不全、资料不详等问题,对加查县核桃优良单株的分布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共搜集到了酥油核桃等36个外观品质及口感好的品种(单株),突破了原来在《中国果树志.核桃卷》记载的11个优良单株,并详细记录了每个单株的当地名称,确定了分布的具体位置,如经纬度、海拔及所在村镇,同时取样测定了坚果的基本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15.
菊花品种花色表型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洪艳  白新祥  孙卫  贾锋炜  戴思兰 《园艺学报》2012,39(7):1330-1334
 为了精确定义菊花不同品种的花色,以811 个菊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色差仪测色的方法对其花色表型值进行测定并进行数量分类研究。结果发现:聚类分析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不能完全表征菊花花色的分类特点;ISCC-NBS 色名表示法对花色的定义更为准确,使用该方法将菊花品种花色分为9类色系,整理出了不同色系表型参数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对菊花品种的花色表型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山西绵核桃无融合生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绵核桃是我国核桃重要的栽培类型,以山西绵核桃为试材研究了其无融合生殖特性。套袋隔离结果表明,4个供试核桃单系均具有一定的无融合生殖能力,平均无融合生殖率为20.4%,最高达67.4%;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来源单系间无融合生殖能力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山西绵核桃群体中存在专性无融合生殖类型。山西绵核桃无融合生殖胚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属孤雌生殖类型。具无融合生殖特性的山西绵核桃后代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一致性高于自然授粉后代。讨论了培育具无融合生殖特性的核桃新品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在对广西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应用现状调查基础上,结合沿线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分析该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互通立交区、服务区、两侧边坡等地段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应用特点,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于2005~2010年研究出酿造冰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北冰红”10项定向栽培技术,分别为:建园适宜的地势是缓坡地块;硬枝嫁接砧木1 a生“贝达”葡萄条、硬枝扦插适宜的生根剂是萘乙酸或吲哚丁酸150mg/kg浸泡插条基部5 cm处6 h;适宜的架式和密度是0.75 m×3.0 m单株保留1个主蔓的小棚架;结果枝适宜摘心时期是树开花前7~10 d;适宜保留叶片数量是在结果枝最前端花序留4片叶摘心;掐除花序尖1/5和疏果粒后,增加果粒和果稳重量,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增产;适宜施肥时期和施肥量是果实采收后秋施有机肥、植株萌芽期667m2施尿素15.0 kg+过磷酸钙7.5 kg+15kg硫酸钾,开花前7~10 d,667m2施尿素20 kg+过磷酸钙10 kg+硫酸钾20 kg,果实着色期施二铵7.5 kg+硫酸钾15 kg;花期喷布0.3%硼酸水溶液+0.5%砂糖水溶液,可增糖提高坐果率和产量;适宜的留果量为单株保留50果穗,1 hm2产量控制24 t左右,12月采收树上冰冻果实12 t左右;生理落果结束后,开始喷布等量的波尔多液180~200倍预防霜霉病害,进入雨季交替喷布市售新型杀菌剂交替啧布25%精甲霜灵2 500倍液、50%金科克4 000倍液、72%霜霉威600倍液.  相似文献   

19.
王立山  丁兵  李玉花  张旸 《园艺学报》2018,45(9):1831-1843
植物表皮蜡质在植物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表皮蜡质的组成、结构、转运调控机制和分子机理的研究,探索增加植物的抗旱性已成热点思路。综述了植物在抵御干旱胁迫过程中表皮蜡质的分子、进化和生理机制,为增加农作物的抗干旱能力,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几种食用菌品种名称订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波 《中国食用菌》2006,25(5):27-28
对我国栽培的几种食用菌错误的品种名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名称进行了订正?正确使用中文名和学名。有利于进行品种和产品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