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选用优质苗木选用符合国家苗木质量标准的优质无病毒矮化大苗,苗1.2m以上,主根健壮,侧根多,毛细根密集,无损伤,无病虫害,树皮光滑,成熟度好。同时注意选用抗逆、抗病虫强的品种,如玉华早富、秦阳、嘎拉优系、长富2号等。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孝 《吉林蔬菜》2008,(4):15-15
1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丰产、耐寒性强、品质优的茄子良种,有兰杂1、2号,富杂长茄,紫阳长茄等。  相似文献   

3.
对苹果珊夏、藤牧1号、嘎拉、长富2号6年生树树体南侧中上部长度50cm以上的新梢,于6月15日在距新梢基部10cm、20cm处拧梢处理,研究对枝条单轴延伸长度、粗度增量、生长总量、发枝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拧梢对嘎拉、长富2号的新梢加长生长抑制作用最大;长富2号于新梢基部20cm处拧梢能显著减小枝条粗度;在新梢基部10cm处拧梢时,对珊夏、嘎拉的分枝作用强,新梢总生长量显著大。幼树珊夏和藤木1号长势较弱,距新梢基部10cm、20cm处拧梢时,不同品种所发枝类不同,但嘎拉、长富2号长势强,所发枝条均长成长枝。  相似文献   

4.
 ‘红锦富’是‘长富2号’富士苹果的早熟芽变新品系,与‘长富2号’相比果实成熟期提前约45 d,早果,丰产,稳产,适应性强,果形端正,萼洼处果锈少,耐贮性好。  相似文献   

5.
<正> 长富2是着色系富士优良品系之一。1980年春,农牧渔业部由日本引入接穗,分配在我站进行高接换种。被改接的品种有国光、元帅、青香蕉、金冠和鸡冠等共128株,树龄为10~13年生。高接后的调查初步看出,以国光为砧树改接长富2的综合效应最好。嫁接成活率高,为92.5%(元帅、青香蕉,金冠高接长富2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71.2%、83.4%和88.8%);生长强旺;成花早,  相似文献   

6.
长富2号是1980年引入我国的着色系富士品种。其标准果形呈长圆形,较高桩,果个大,色泽艳丽,果实风味浓郁,甜酸适口,果汁多,硬度大,耐贮藏,品质优良。目前在国内已有相当数量的栽培面积。近年来,各地在栽培中发现,长富2号的果形指数下降,斜果增多。据河北保定地区调查报道,长富2号高接树的斜果百分率达60~75%。山东烟台地区的幼树斜果率为14~21%。北京地区不同类型幼树果园斜果率为  相似文献   

7.
富士是日本农林省园艺试验场盛岗支场,以国光和元帅进行人工杂交育成的,因其着色欠佳,又从中选出着色系芽变,即红富士。富士,特别是红富士具有结果早、丰产、优质、耐贮等优点,是理想的代替国光的优良晚熟品种。目前日本已选出的着色富士品系甚多,经鉴定较好的有长富2、长富6、青富13、岩富10、山富2、群富1、群富2等,其中在我国栽培较多且表现较好的是长富2。  相似文献   

8.
红富士苹果优系烟富1~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 1994年 ,采用芽变选种方法 ,在全市初选出红富士苹果优良单株 5 2个 ,经过复选对比 ,首批推出烟富 1~ 6号 6个优良株系 (其中烟富 1和烟富 3已由山东省农作物良种评审委员会审定 )。其共同特点是着色较早而全面、艳丽 ,果个大而均匀 ,果形端正、高桩 ,外观品质优于长富 2 ,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内在品质与长富 2相当  相似文献   

9.
苹果新品种‘望山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望山红’是从苹果‘长富2号’中发现的早熟、全红、耐贮的芽变新品系, 4~5年开始结果, 树体抗寒性、抗病性略强于长富2号。果实成熟期比长富2号提前15 d, 果实全红, 果实贮藏性与长富2号相近。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山西浮山县东张乡蛟头河村李焕章在6年生长富2号苹果园发现一枝条生长异常,果实成熟期比同株长富2号提前约45天。经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小杂粮研究中心多年初选、复选和高接育苗区域引种试验,表明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果实性状、产量及抗逆性等主要性状遗传稳定;根据其表现树体整齐,生长较旺,早果、丰产,白花结实率高,具有早熟、采前落果轻、果实硬度大、含糖量高的特点,确定为长富2号极早熟芽变。  相似文献   

11.
神富6号是烟台现代果业科学研究院从长富2号中选育的红色短枝型芽变新品种,以神富6号的枝条和叶片为试材,长富2号为对照,分析了其枝条生长情况、叶片解剖结构及枝条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神富6号的一年生枝长度与节间长度显著短于普通型品种长富2号,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层数均厚于对照,嫩枝中赤霉素含量低于长富2号,玉米素含量高于长富2号,二者生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陕西省紫阳县委、县政府提出集中力量建设富硒生态经济强县战略目标,将突出特色、做大做强富硒产业作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突破口,把柑桔产业定位于富硒产业之一。2008年,紫阳县强调壮大农村主导产业,要求“依托优势资源,积极发展富硒金钱桔、皱皮柑等特色果品产业”。笔者就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做大做强紫阳富硒柑桔产业做了一些调查,并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日本各地进行了富士芽变选种,1979年评选出9个着色系富士的优良品系,大力推广应用于生产。为了丰富我国的晚熟苹果品种,1980年农牧渔业部从日本引入长富2、长富6和秋富1等着色系的接穗和苗木,分别在全国重点苹果产区进行引种试验。1983年春天,省农牧厅分配给襄汾县长富2  相似文献   

14.
1980年春,农业部自日本引进长富2、长富6和秋富1等三个着色系富士,分配我站高接、繁殖、试栽研究,至今已历三年。现将研究情况初报如下。一、引种繁殖概况 1980年春,引进长富2接穗3800条,在10~13年生国光、青香蕉、红香蕉、金帅、鸡  相似文献   

15.
苹果品种ISSR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以富士、长富2、长富6、红星、新世纪、美国8号及凉香等7个品种为试材,进行了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s)分析,构建了这几个苹果品种的ISSR指纹图谱。发现引物IS061可将富士、长富2与长富6三个品种一一区分开;而IS026则能将富士、红星、新世纪及美国8号4个品种相互区别开。初步证明利用ISSR标记技术能很好地将不同苹果品种鉴别出来。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山西浮山县东张乡蛟头河村李焕章在6年生长富2号苹果园发现一枝条生长异常,果实成熟期比同株长富2号提前约45天.经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小杂粮研究中心多年初选、复选和高接育苗区域引种试验,表明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果实性状、产量及抗逆性等主要性状遗传稳定;根据其表现树体整齐,生长较旺,早果、丰产,自花结实率高,具有早熟、采前落果轻、果实硬度大、含糖量高的特点,确定为长富2号极早熟芽变.2004年9月18日通过山西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和鉴定,暂定名为"红锦富".  相似文献   

17.
<正> 省林业厅于11月中旬组织专家、教授和果树科技人员对我省新引进的富士系苹果、国光苹果和大枣进行果实品质鉴评,经过理化分析和品尝,评选出一九九○年度省优果品,名次如下。富士系苹果:昌黎果树研究所的岩富10、青富13、长富1;抚宁县的长富1、长富2;深县的岩富10;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的长富2;衡水市的长富2。国光苹果:  相似文献   

18.
着色系富士“长富2”是富士苹果的芽变品系之一。据日本1979年报道,富士的芽变品系有58个,其中有9个表现较好,如:长富2、秋富1、青富13、盛放3等。长富2含糖量较国光高2~6%,且其果面光滑、果点小、蜡质层较厚,无论果实外观还是贮运性能均优于国光,已被许多国家公认为优良品种。1980年春,农业部从日本引入长富2接穗,分给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简称辽宁果树所)、山东省烟台地区果树实验站(简称山东烟台果树站),陕西省礼泉县园艺站、河北农  相似文献   

19.
以八棱海棠作基砧,分别以4种Y系砧木作中间砧,嫁接苹果品种嘎拉、长富2号,比较其早花性、早期产量、果实品质等。结果表明:4种中间砧的嘎拉和长富2号均在定植后第2年开花;以Y-1、Y-2、Y-4作中间砧的嘎拉和长富2号花序数均极显著多于以Y-3作中间砧的;以Y-1、Y-4作中间砧的嘎拉和长富2号3年产量和优果率基本上极显著高于以Y-2、Y-3作中间砧的;以Y-1、Y-4作中间砧的嘎拉和长富2号单果重基本显著大于以Y-2、Y-3作中间砧的;4种中间砧对嘎拉果形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对长富2号果形指数的影响3年不一致;以Y-1、Y-2、Y-4作中间砧对嘎拉或长富2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基本不显著,总体上高于以Y-3作中间砧的;4种中间砧对嘎拉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影响3年均不显著,以Y-2和Y-3作中间砧的长富2号果实可滴定酸含量3年均极显著高于以Y-1和Y-4作中间砧的;以Y-1、Y-2、Y-4作中间砧的嘎拉果实固酸比3年基本显著或极显著大于以Y-3作中间砧的,以Y-1、Y-4作中间砧的长富2号果实固酸比3年均极显著大于以Y-2、Y-3作中间砧的。综合评价早花性、产量、果实品质等指标,Y-1和...  相似文献   

20.
2005~2006年进行了长富2苹果不同时期套袋及脱袋试验。结果表明:长富2苹果的适宜套袋时间为花后30~40d,脱袋时间在果实采摘前20~30d,果实着色好,果面光洁,内在品质好,一等果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