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源多糖降解酶对纯底物发酵动力学及消失率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体外产气量法测定外源添加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对绵羊瘤胃发酵动力学及消失率的影响。以木聚糖和微晶纤维素为底物,选用木聚糖?微晶纤维素和木聚糖与微晶纤维素的等量混合物0.2g,酶添加水平分别为:纤维素酶为0,5000,10000和15000U/mL;木聚糖酶为0,360,3600和36000U/mL;β-葡聚糖酶为0,320,3200,和32000U/mL,每个组设3个重复,来测定3种酶对瘤胃降解微晶纤维素和木聚糖及二者混合物的产气速率、延滞期和最大产气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利用体外产气量法测定外源多糖降解酶对以纯微晶纤维素和木聚糖为底物96h的消失率影响不显著(P>0.05),对底物的发酵动力学的影响,不同处理、不同酶及底物之间也不相同,木聚糖酶试验中,2种底物在消失率方面有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木聚糖酶对不同能量饲料的体外酶解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来源的玉米、小麦、麦麸和米糠的总木聚糖和水溶性木聚糖含量,并通过体外酶解试验考察木聚糖酶对玉米、小麦、麦麸、米糠中的总木聚糖和水溶性木聚糖的降解效果,旨在建立木聚糖酶添加水平与原料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能量饲料的总木聚糖和水溶性木聚糖含量不同。玉米、小麦、麦麸和米糠的总木聚糖含量分别为3.87%、7.11%、20.24%和9.90%,水溶性木聚糖含量分别为0.11%、0.85%、0.92%和0.15%。木聚糖酶对不同能量饲料的总木聚糖和水溶性木聚糖的降解程度不同。木聚糖酶对小麦、麦麸的总木聚糖的降解程度最大,其次为玉米,对米糠总木聚糖降解程度最小;木聚糖酶对小麦和麦麸的水溶性木聚糖降解程度最大,对玉米和米糠的水溶性木聚糖降解程度小。以总木聚糖含量变化为指标,每千克玉米、小麦、麦麸和米糠的适宜木聚糖酶添加水平为1 380、1 987、2 887和1 000 IU;以水溶性木聚糖含量变化为指标,每千克玉米、小麦、麦麸和米糠的适宜木聚糖酶添加水平为500、2 108、6 958和1 000 IU。  相似文献   

3.
采用DNS法对木聚糖酶的一些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6.0,在pH5~10之间保温不同时间后可保持较高的活性;最适反应温度50℃,液态下低于60℃热稳定性较好。在50℃、pH6.0下,以燕麦木聚糖为底物时,该木聚糖酶的米氏常数Km=6.49mg/mL,最大反应速度Vmax=21.05μg/(mL·min)。用不同底物测定酶活,以燕麦木聚糖为底物的酶活最高。酶在动物胃中活性较低,而在肠道中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木聚糖酶对不同木聚糖含量的仔猪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计3个消化试验分别研究在3个饲粮木聚糖水平下添加不同剂量的木聚糖酶对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饲粮木聚糖水平分别为5.33%、6.47%和8.44%。每个消化试验(即每个木聚糖水平下)设5个处理,分别饲喂不添加酶的基础饲粮和添加4个木聚糖酶水平的饲粮。随着饲粮木聚糖含量的提高,木聚糖酶的添加量相应增加。结果表明:当饲粮木聚糖含量低于6.47%时,添加木聚糖酶对养分消化率没有改进作用,而当木聚糖含量高达8.44%时,木聚糖酶的添加对养分消化率有一定的改进效果。与不加酶组比,加酶组粗蛋白、有机物、钙、磷、酸性洗涤纤维和能量的平均消化率分别提高了2.92%、1.05%、5.80%、5.15%、2.36%和0.84%。  相似文献   

5.
低温木聚糖酶及产酶菌株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聚糖酶的底物木聚糖是自然界中继纤维素之后含量第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半纤维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木聚糖酶在纸浆、造纸工业、食品和饲料等各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广义的木聚糖酶是指能够降解半纤维素木聚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包括多种内切酶和外切酶。但通常所说的木聚糖酶仅限  相似文献   

6.
通过体外酶解试验,研究木聚糖酶对豆粕和菜籽粕的总木聚糖和水溶性木聚糖的降解效果,初步确定木聚糖酶的适宜添加水平。每种原料设4个木聚糖酶水平,每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对豆粕和菜籽粕中的总木聚糖和水溶性木聚糖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但各处理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贾涛 《饲料广角》2013,(21):26-29
测定木聚糖酶活力的方法主要有黏度法、底物染色法、还原糖法。大量实践证明.影响木聚糖酶实际使用效果的因素很多.从目前的研究进展分析.采用还原糖法.分析影响酶活测定值的因素并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相对公正的评判标准是可行的.也是科学的。测定饲料添加剂中木聚糖酶活力应注意:固定反应体系,即固定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和要求的产物浓度范围。建议以燕麦木聚糖为标准底物.反应液中底物的浓度为5mg/mL:配制的木聚糖底物溶液的存放时间不超过12h.存放温度应在4℃下避光保存;反应体系的pH值为5.5;反应温度为37℃:反应体系的缓冲液中盐浓度为0.1mol/L:反应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8.
木聚糖酶(xylanase)是指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糖和木糖的一组酶的总称,是木聚糖降解酶系中最关键的酶,在饲料、造纸、食品和生物转化等行业应用广泛。文中对固态发酵木聚糖酶的微生物菌种、诱导底物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木聚糖是谷物饲料中的主要非淀粉多糖,其中小麦、黑麦和小黑麦中含量最高。研究表明木聚糖可以降低饲料的表观代谢能和动物对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针对这一抗营养因子人们添加木聚糖酶,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但不同木聚糖酶用于饲养试验效果不同,这与不同酶的酶学性质有关。比较不同酶的酶学特性对于优选酶种和预测其效果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木聚糖是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半纤维素成分,具有抗营养作用。木聚糖酶是木聚糖的专一降解酶,可将木聚糖分解为木寡糖。在鸡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以促进畜禽的生长,提高内源性消化酶活性和饲料转化率,破坏植物细胞壁从而促进养分消化吸收,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减少肠道微生物数量,降低畜禽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木聚糖酶及其组合对木聚糖的水解效果,并研究不同木聚糖水解产物对细菌增殖及大肠杆菌对肠道上皮细胞黏附性的影响。试验用木聚糖酶A和木聚糖酶B分别来源于毕赤酵母和米曲霉。采用木聚糖酶A、木聚糖酶B、组合酶1(木聚糖酶A∶木聚糖酶B=3∶7)、组合酶2(木聚糖酶A∶木聚糖酶B=1∶1)、组合酶3(木聚糖酶A∶木聚糖酶B=7∶3)分别水解木聚糖,然后测定木聚糖水解产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增殖和大肠杆菌对肠道上皮细胞黏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木聚糖酶有一定的组合效应,木聚糖酶A、木聚糖酶B、组合酶1、组合酶2、组合酶3组木二糖和木三糖的总含量分别为95.70%、86.79%、93.11%、94.55%和87.55%,其中木聚糖酶A组木二糖含量最高,组合酶2组木三糖含量最高。2)培养20 h时,5种木聚糖水解产物对大肠杆菌的增殖(以菌液吸光度值表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培养20和30 h时,5种木聚糖水解产物显著促进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P0.05);培养13和17 h时,5种木聚糖水解产物显著促进乳酸杆菌的增殖(P0.05)。3)5种木聚糖水解产物均可以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对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率(P0.05)。由此可见,通过不同来源木聚糖酶及其组合水解木聚糖,可以产生以木二糖和木三糖为主要组分的水解产物,从而起到促进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增殖、减少大肠杆菌对肠道上皮细胞黏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肉鸡代谢试验考察木聚糖酶对玉米、小麦、麦麸和米糠的养分利用率和表观代谢能(AME)值的影响,确定木聚糖酶与不同能量饲料的定量关系.试验包括4个单因子试验,分别用玉米、小麦、麦麸、米糠进行代谢试验,每种饲料设5个处理,添加不同水平木聚糖酶,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玉米,当木聚糖酶添加水平为1 500 IU/kg时,与对照组相比,干物质利用率提高了0.93%(P<0.05).对于小麦,木聚糖酶水平为3 000 IU/kg时,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提高幅度最大,分别提高了7.02%(P<0.01)、6.78%(P<0.01)和22.31%(P<0.05).对于麦麸,在木聚糖酶为6 000 IU/kg时,干物质和能量利用率提高幅度最大,分别提高10.14%和14.73%(P<0.01);在木聚糖酶为4 000 IU/kg时,蛋白质利用率提高157.31%(P<0.01).对于米糠,在酶水平为1 500 IU/kg时,米糠的蛋白质利用率提高了27.92%(P<0.05).适宜水平的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小麦、麦麸的AME值.结果表明,玉米、小麦、麦麸、米糠中每克总木聚糖的适宜木聚糖酶添加量分别为35.38、27.01、30.21和18.27 IU,每克水溶性木聚糖的适宜木聚糖酶添加量分别为1 250、273.56、753.33和937.5 IU.  相似文献   

13.
仔猪饲粮木聚糖水平与添加木聚糖酶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包括2个消化试验,分别研究仔猪对饲粮木聚糖的耐受能力和添加木聚糖酶的效果。试验1:设计5个饲粮木聚糖水平。试验2:以含7.25%木聚糖饲粮为基础,分别添加0、720、1 440、1 880、5 760 U/kg木聚糖酶。结果表明:随着饲粮木聚糖含量的增加,能量、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有机物、钙和磷的消化率下降;当木聚糖含量为8.44%时,养分消化率的降低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回归分析表明,养分消化率与饲粮木聚糖含量之间呈较强的负相关,木聚糖酶的添加可以提高饲粮的养分消化率。由此得出:约15 kg体重的仔猪对饲粮木聚糖具有较强的耐受力,随着木聚糖含量的增加,饲粮养分的消化率呈不同幅度的下降;当木聚糖含量达到或高于7.25%时,添加木聚糖酶对养分消化率有一定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木聚糖酶在猪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作为猪饲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小麦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动物消化道食糜粘度。日粮中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可有效消除其抗营养作用,提高猪的生产性能。2001年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小麦价格大大低于玉米,使木聚糖酶得到空前规模的应用与发展。作者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木聚糖酶在猪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纽莱斯(Nutrase)酶是比利时纽莱思公司生产的一种木聚糖酶,它是细菌性木聚糖酶,属于新一代的饲料酶,与同类产品(真菌性木聚糖酶)相比,具有高比率【内切,外切一木聚糖酶】、最佳PH活性(偏中性)、高温稳定性、对木聚糖酶抑制剂的低敏感性、以及高效作用于不可溶性木聚糖等显著优势,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添加纽莱斯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鸡十二指肠及空肠SS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日粮中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可以提高鸡的表观代谢能和养分消化率,降低食糜粘度,钝化或消除阿拉伯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因此,木聚糖酶已广泛地应用于以小麦为基础日粮的肉鸡生产。  相似文献   

17.
小麦作为主要能量作物之一在粮食工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其含有的抗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小麦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是阿拉伯木聚糖,而向小麦型基础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是消除其抗营养特性的有效办法。文中介绍了小麦型基础日粮中木聚糖的抗营养特性及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负面影响,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在肉鸡小麦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的作用效果,以期为小麦合理地应用于肉鸡日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我国饲料工业中最常用的传统能量饲料,近年来,玉米因燃料乙醇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供需缺口,价格不断上涨,因此价格相对较低的小麦替代玉米成为研究应用的热点.但是小麦中富含木聚糖,而木聚糖具有较强的抗营养作用,试验旨在研究低代谢能小麦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木聚糖酶在低代谢能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小麦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瑞生 《养猪》2019,(4):25-30
<正>酶制剂是近年来研发生产的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研究发现,在猪的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可以促进猪生长,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并降低养分排泄。酶制剂在养猪业使用效果受到下面一些因素的影响。1饲粮原料组成酶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具有显著的底物专一性特点,饲料原料组成不同,酶制剂作用的底物就不同,发挥作用效果也不同。陈小玲(2004)认为,小麦中非淀粉多糖(NSP)主要为木聚糖、β-葡聚糖和纤维素,添加的酶种为木聚糖酶、β-葡聚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尤其是北美、欧洲等国家对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用作畜禽饲料添加剂作了大量研究,证实酶制剂在一定条件下确实能促进动物的生长。 木聚糖酶:水解木糖苷键,可分为β-1,4木聚糖酶与β-1,3木聚糖酶两类。陆上植物的木聚糖均属β-1,4键木聚糖,海藻木聚糖为β-1,3木聚糖。β-1,3木聚糖酶大都存在于海藻及海洋生物中。木聚糖酶还有内切与外切之别,一般以内切型为主。 β-葡聚糖酶:β-葡聚糖酶可能是饲料工业中首次广泛使用的一种酶。虽然β-葡聚糖降解酶多由真菌合成,但许多其它微生物也可以合成此类酶。已经证实,β-葡聚糖酶,尤其是内环形式酶的部分水解,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