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瞿意伟 《林业建设》2014,(1):37-44,17
山区公路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主体工程的路基挖填工程和弃土场。通过对山区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的环节分析,阐述山区公路建设中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各种措施;针对山区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特征,探讨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 ,莱芜市开发的以森林资源为主的房干生态旅游区 ,华山、棋山森林公园与雪野水库、金泥湾风景区 ,茶叶汪洋台、云台山和尚洞革命纪念地 ,证明了旅游区公路建设的重要性 ,旅游区公路的规划建设与发展旅游业 ,搞好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规划建设好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旅游区公路 ,使旅游区的公路在平、纵、横等线路技术指标方面尽量与旅游景区美丽的景色溶为一体 ,落实好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发挥效益的“三同时”制度 ,防止因旅游区公路的建设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新污染源的产生 ,…  相似文献   

3.
公路建设对湿地资源的影响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康 《森林工程》2002,18(6):3-4
本文综合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对各类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占用湿地面积,污染湿地环境,引发水土流失,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路建设中合理保护湿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长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气田,在黄土地区的油气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大量的黄土回填边坡,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易发生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本文遵循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以植物措施为主的原则,制定了因害设防、分类治理的典型设计方案,对黄土地区油气开发边坡的绿化和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讨山区公路边坡植草技术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等问题,并对山区公路边坡的水土保持与治理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博湖至库尔勒公路建设项目区沿线区域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单元主要为开都河冲积平原地貌、湖滨地貌、沼泽地貌、沙漠地貌、山前冲洪积平原地貌以及中山地貌。公路建设在给当地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本文以博湖至库尔勒公路建设项目区为例,在对建设项目区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以期为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林区公路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李晓路 《森林工程》1998,14(3):57-58
本文重点论述了林区公路在设计、选线等方面.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所选择线路应与地形和自然环境相协调.防止由于修建林区公路而造成水土流失.提出了林区公路设计时保护环境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山体边坡的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的过程。山区公路与平原地区的公路相比,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公路穿越山谷河川之间,施工时产生了大量的土石方;在自然状态下,由于有植被的防护,在出现大的降雨时,一般不会造成水土流失,但在筑路过程中,机械的扰动,开山放炮,使山体产生不稳定,不仅对沿线的原生植被造成很大的破坏,还易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危及公路司乘人员和沿线居民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郭颖  杨会云 《森林工程》2006,22(2):68-69
公路建设资金匮乏,是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按照公路不同的经营性质,分别论述了非经营性公路和经营性公路的各种融资方式,且着重于经营性公路各种融资方式的讨论,并对经营性公路目前已经应用的融资方式做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郎木寺至玛曲公路改建工程特点及其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了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存在的水土保持问题,在明确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水土流失防治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该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刘德敏 《绿色科技》2013,(6):164-167
指出了公路工程项目属于建设性项目,穿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扰动地表程度及形式复杂多变,对沿线水土流失影响较大。以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可采取的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在新疆水电站项目建设中,施工道路的长度平均为十几公里,公路建设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和结皮,加剧了区域的水蚀和风蚀,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也比较严重,重点针对施工道路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希望在水电站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能对施工道路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减少施工道路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取野外调查与查阅历史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神府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土壤侵蚀特征、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路域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整改措施,从而为路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加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亦日益增强.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其改变了土地利用现状,对地形地貌产生了重大影响;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减少了森林资源,危害了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对环境产生了污染.针对项目的决策、实施和运营等不同阶段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维西(塔城)至德钦公路地处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区,其中约150km路线展布于澜沧江东岸岸坡下部。公路所经地区构造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在总结勘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施工情况对全线工程地质环境及其对工程的影响进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路基普遍较高的现象,分析了高路堤的缺陷,并提出了结合路线设计和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以及采取置换法等措施,尽可能地降低路基高。度减少工程造价,提高公路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松北区文化中心环路建设项目K1 +020~K1 +220路段地基为松花江河漫滩软土,土体含水量高、空隙比大,地基承载力低.以该路段软土地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碎石桩加固地基的原理出发,采用地质勘察、室内试验、现场监测、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碎石桩处理河漫滩软土地基效果以及河漫滩软土地基的沉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碎石桩施工过程中,道路沉降速率较大,在9d内道路的沉降量达12 ~ 18 cm,碎石桩加速了软土地基的固结;碎石桩施工以后,道路的沉降速率明显减小,碎石桩显著地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研究结果可以为河漫滩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谢潇  孙秀山 《绿色科技》2020,(4):192-194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等工程活动的急剧增加,大规模的裸露边坡开始出现,对边坡土体的结构和原有植被产生了破坏,极易造成水土流失、边坡失稳、生态环境破坏等不良影响。边坡的生态防护不仅可以加固边坡土体,还能起到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对边坡生态防护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从水文效应和力学效应2个方面阐述了其防护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护坡技术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发展的趋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印生 《森林工程》2008,24(5):43-45
软土地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特征,在道路路基的处理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特殊加固。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对各种地基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方式,并阐述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及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