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分析邵云(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122400)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欧、亚两洲。我国多分布在华北、西北。自50年代以来,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从酉北地区引进栽植,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工作,目前在...  相似文献   

2.
张连翔  惠兴学 《沙棘》2004,17(4):3-3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辽宁省林业厅,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科学研究的省级科研院所。数十年来,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极具推广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更造就了一批林业专家,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建平县百万亩沙棘人工林的营建,不仅面积之巨堪称世界第一、“三大效益”十分显著,亦系彰显科技支撑效应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3.
《沙棘》2004,17(3):41-41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辽宁省林业厅,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科学研究的省级科研院所。数十年来,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极具推广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更造就了一批林业专家,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建平县百万亩沙棘人工林的营建,不仅面积之巨堪称世界第一、"三大效益"十分显著,亦系彰显科技支撑效应的成功典范。 近年来,全所上下及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植被恢复与重建、经济林和生态型经济林的研究与开发、国内外植物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以及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上来,先后与俄罗斯、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朝鲜等国的相关单位和部门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成效显著。尤以与俄罗斯季米里亚泽夫农学院和全俄林业机械化研究所在沙棘引(育)种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合作最具实效性。我所良种沙棘研发中心的科研人员,在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指引下,通过栽培驯化 杂交育种 离子束育种和实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沙棘科研进展情况和工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沙棘科研进展情况和工作体会姜树茂,惠兴学,张文臣,陈国山,孔繁轼(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辽宁省沙棘资源比较丰富,全省大部分市、县均有栽植,以辽西的朝阳市、阜新市比较集中。沙棘自50年代末引入我省以来,栽植3~5年后,即显示出极强的保持水土和...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4月22日讯:近日,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与辽宁省朝阳县林业局就共同开展林业科技领域技术合作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协议。协议双方将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双方在人才、仪器设备、技术手  相似文献   

6.
一、栽培状况及效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我国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在华北、西北黄土丘陵地区造林广为利用。自1959年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由山西省引种,至今已二十多年,现已在造林中推广应用。据我们在建平县罗福沟公社调查,用沙棘营造薪炭林效果显著。该公社大  相似文献   

7.
建平县人工沙棘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孔繁轼,姜树茂,惠兴学,张文臣,刘清珍(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据调查,建平县自1958年引沙棘成功后,经推广发挥了荒山绿化、水土保持、营造薪炭林等生态、社会效益。经开发又在饮料、制药、化妆品等行业利用,取得了经济效...  相似文献   

8.
沙棘硬枝扦插育苗技术张文臣(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沙棘是三北地区水土保持林和防风固沙林的先锋树种,其根系与短杆状固氮菌共生,固氮能力较强,改善土壤作用明显。沙棘果实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其维生素C的含量每百克达300~2000mg,几乎占居一切...  相似文献   

9.
专家介绍     
《防护林科技》2012,(1):127
<正>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卢国珍卢国珍,男,汉族,辽宁省凌源市人,1961年6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副所长,同时兼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  相似文献   

10.
《防护林科技》2011,(5):127-F0003
<正>马兴华,男,汉族,1954年11月出生,辽宁省朝阳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5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现任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林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林业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  相似文献   

11.
《防护林科技》2006,(1):F0003-F0003
张连翔(1959-),男,大学,辽宁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人,现任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教授级高工,学术委员会成员,《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委,中国林业网技术咨询专家。  相似文献   

12.
人工沙棘林改造技术研究初报张文臣,姜树茂,刘清珍,惠兴学,孔繁轼(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经试验研究证明,沙棘完全除萌改造雌雄比为9:1;不完全除萌改造雌雄比为8:2;最佳改造种植密度为2XI.sin,改造后的沙棘果实产量明显提高,但对平均树高、地...  相似文献   

13.
引进和选育沙棘优良品种,对于改善沙棘种质资源结构和推进我国沙棘育种工作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此,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从1993年开始,开展了引进俄罗斯大果沙棘优良品种的研究,对其生长规律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选择育种和苗木繁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使这项工作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最终选育出适合我国“三北”地区栽培的沙棘优良品种,1998年12月1日~7日和1999年4月27日~5月3日,先后两次邀请俄罗斯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著名沙棘育种专家鲍里斯·谢苗诺维奇·叶尔马科夫博士、萨韦利耶夫·奥列格·阿列克山德罗维奇…  相似文献   

14.
沙棘生产存在问题及园艺栽培措施谭树人,孔庆杰(辽宁省建平县万寿镇果树站建平,122400)(辽宁省建平县沙棘开发集团公司)姜树茂,宫海志(辽宁省干旱造林研究所)(辽宁省建平县水利局)沙棘(HippophaerhamnidesLinn)具有生态环保、自...  相似文献   

15.
《防护林科技》2012,(1):F0003-F0003
卢国珍,男,汉族,辽宁省凌源市人,1961年6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副所长,  相似文献   

16.
沙棘属胡颓子科沙棘属,为雌雄异株的灌木或小乔木。齐棘一号大果沙棘引种试验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科技支撑项目之一。在盟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站苗圃对大果沙棘良种齐棘一号进行为期4年的引进、栽培和选育试验,获得成功,为兴安盟大规模推广此良种沙棘造林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一、原产区和引进区自然概况原产区——齐齐哈尔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高寒干旱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冷,夏季酷热,春秋季短,昼夜温差大,春季干旱多风。年均气温3.2℃,最低气温-39℃。年降水量370毫米-550毫米,年蒸发量1536毫米。无霜期125天。土壤为…  相似文献   

17.
1 辽南地区大扁杏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开发研究于1988年7月15—16日在营口县周家乡现场进行产量验收。 2 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阳农业大学章育明教授主持产量验收. 3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所长张宝孚高级工程师作工作报告。 4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副所长张奎高级工程师作辽南地区大扁杏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开发研究技术报告。 5 产量验收组在现场按验收标准实测产量进行验收。 6 辽宁省林业厅多种经营处处长吴兆忠工程师代表验收委员会宣读验收意见。  相似文献   

18.
干旱是造成造林成活率低、杨树中幼龄林死亡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成为常年困扰和制约辽西地区林业生产发展的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辽宁省义县林业局、锦州市林业局及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从1999年春开始进行杨树多品种伐根嫁接试验.经过10年努力,探索出干旱地区降低造林成本、快速成林新技术,为义县乃至辽西干旱地区大力发展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王世忠 《中国林业》2011,(20):44-44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又名醋柳,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耐寒抗旱,耐瘠薄,根蘖萌生能力强,有根瘤,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干旱地区主要造林先锋树种和致富经济林树种。大果沙棘怍为沙棘优良品种于2002年在山西省林业技术推广站的大力支持下,在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雁门关林场引种成功,并建立了采穗圃,2004年在雁门关林场进行了大果沙棘嫩枝扦插育苗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辽宁省林业科技的发展历程从1952年辽宁省成立第一个林业试验站开始,到现在省、市、县三级科技网络的形成,辽宁林业科技工作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回顾这一曲折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1 创建与发展时期(1949~1965年)1952年4月辽西省林业局章古台林业试验站成立,当时只有科技人员2名,职工15人,1954年该单位改称为辽宁省固沙造林试验站,从此辽宁有了第一个林业科研机构。之后的几年间又分别在建平县建立了干旱地区造林试验站;在本溪县草河口镇建立了以森林经营为主的草河口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