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我国走私贩卖珍稀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概况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海关立案侦办走私濒危物种案件467起,查获濒危物种1237.6吨,分别增长2.2倍、8.6倍。其中,侦办走私象牙制品案件170起,查获象牙制品9.2吨,分别增长3.5倍、10倍。先后9次精准情报指引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海关查获走私穿山甲鳞片59.78吨、象牙11.04吨、犀牛角90.5千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某地2010—2017年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件进行了统计,重点分析了违法案件数量、类型、罚没及复议诉讼等内容。分析发现,近8年来该地执法办案总量达718件,辖内各县市执法工作开展不均衡,处罚形式以立案处罚为主(546件,占比76%);违法案件类型相对集中,主要涉及“不符合防疫条件”“不凭证运输”“未经检疫即运输或销售动物、动物产品”等;罚款金额累计超过130万元,年均罚款17万元;无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案件。分析认为上述情况与《动物防疫法》修订、兽医体制改革、官方兽医执法水平以及行政相对人法律意识淡薄有关,提出了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官方兽医综合素质,探索兽医综合执法,营造良好执法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非正常来源马来穿山甲为救护对象,通过2 a多的观察,记录了该种穿山甲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的行为以及温度改变对穿山甲行为的影响。发现马来穿山甲进食与喝水都是靠伸出细长的舌头舔食;一部分马来穿山甲排粪尿前有刨土行为,但少有扒土掩盖的现象;经过与人接触训练的马来穿山甲人抱着也能进食,但穿山甲没有像猫或狗与人沟通时眼睛对视、摇头摆尾等乞求、讨好的表情;具有有限防卫、攻击行为;穿山甲对睡觉窝穴的选择是选小窝不选大窝;夏季的高温对马来穿山甲的进食、生长影响不是很大;2只以上的群养在高温季节对穿山甲生长有影响;低温下睡觉聚堆;高温下出现多种睡姿。  相似文献   

4.
马来穿山甲的年龄结构及寄生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广东湛江市林业公安局没收的51头马来穿山甲活体标本为材料,分析研究其年龄结构和寄生物。根据鳞甲、毛发、爪的磨损程度以及母幼行为关系和体重大小,将马来穿山甲划分成4个年龄组: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分别由7(13.7%)、21(41.2%)、19(37.3%)和4头(7.8%)个体组成,性比(♀∶♂)为1∶0.97。通过体表观察、粪检和解剖观察,发现被蜱感染过的穿山甲体况下降,且这些穿山甲仅有1种体外寄生物,为爪哇花蜱(AmblyommajavaneseSupino,1897),感染率为68.63%(35/51),未见幼体被感染。同时还讨论了该物种野放的生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2019年7月底和8月初,救护中心3只饲养半年以上的马来穿山甲突然死亡,剖检发现,3只马来穿山甲腹腔均充斥着酸臭味的流质,胃壁有破裂孔,胃黏膜有溃烂灶,其中1只呈弥漫性。由此判断,3只马来穿山甲死因皆是胃穿孔引起,从剖检症状判断1例为急性,另外2例为进行性病例。流行病学调查,pH试纸检测救护饲养的马来穿山甲胃液pH为3~4;饲料经与台北动物园和金华动物园对比,其中苹果及猫粮比例过高;心、肝、脾、肾细菌常规培养未见菌落生长。综合分析认为是因为不利于穿山甲消化的饲料占比过高,引发胃溃疡而导致穿孔。经减少苹果和猫粮比例,配方中增加奶粉和蚕蛹,并采用胃三联疗法法对消瘦个体进行预防性治疗,至发稿时没有因胃穿孔而死亡的病例再发生。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10):147-148
正穿山甲属于鳞甲目,穿山甲科。该科仅有一属,共8种。穿山甲体形狭长,头部成圆锥形,眼小,耳小;四肢短,具勾状长爪;尾长几乎等于体长。身体仅吻端、两颊、头部下方、胸腹部和四足无鳞片,其余部分被黑棕色鳞片覆盖,头部、四肢鳞片较小,尾缘鳞片的边缘略尖锐。生活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山地或丘陵的草丛、灌木中。善于挖洞,洞道较长,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圈养成年马来穿山甲体重、平均日采食量、粪便评分、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确定成年马来穿山甲饲粮适宜粗蛋白质水平。试验采用6×6拉丁方设计,选择6只(雌、雄各3只)体重相近的健康成年马来穿山甲,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40%(Ⅰ组)、42%(Ⅱ组)、44%(Ⅲ组)、46%(Ⅳ组)、48%(Ⅴ组)、50%(Ⅵ组)的试验饲粮。试验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14 d,包括预试期7 d和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初重、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之间粪便评分和水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之间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浆总蛋白含量存在差异趋势(P=0.060)。4)Ⅲ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Ⅱ、Ⅳ、Ⅵ组(P<0.01),Ⅴ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Ⅴ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8.
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是一种特殊的极度濒危动物,但其生殖系统结构一直未被描述。本文通过对在华南师范大学穿山甲人工救护与保育研究基地死亡的雌性马来穿山甲DY7进行大体解剖,对其生殖系统形态结构进行了描述。DY7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尿生殖前庭、阴唇和阴蒂组成。子宫类型为双间子宫,纠正了以前其为双角子宫的说法。DY7左右两卵巢重均为0.30 g,长径分别为1.080 cm和1.026 cm,短径分别为0.860 cm和0.800 cm;左右输卵管长分别为3.150 cm和2.930 cm;左右子宫角长分别为5.472 cm和5.226 cm,子宫体和子宫颈长分别为0.470 cm和0.582 cm;阴道和尿生殖前庭长分别为1.990 cm和1.720 cm。本文对于了解马来穿山甲的繁殖习性、提高圈养马来穿山甲繁殖管理水平、发展人工繁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5年12月,经网友举报,甘肃省A县畜牧兽医局查获一起未经许可生产经营饲料案。经执法人员立案调查,该饲料厂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违反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并依法进行了惩处。通过剖析本案,围绕案件定性是否准确、处罚程序是否合法展开了讨论研究,认为本案定性不准确而导致法律适用不当,但案件处罚程序合法。此外,为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议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健全完善制度,规避行政执法过错等。  相似文献   

10.
2010年,菏泽市动物防疫监督所查处了一起使用假检疫证明案件,通过立案调查取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条款对当事企业做出了处罚,现将该案查处及体会报告如下: 1案由 2010年4月11日,菏泽市动物防疫监督所执法人员查获了郓城县华凯食品有限公司运往广东省广州市牛、羊产品共4800kg,发现所附检疫合格证明涉嫌伪造,加盖的检疫(验讫)印章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1.
为讨论羔羊自身因素与其超排后卵母细胞数量的关系,选取6~8周龄的健康杜晋绵羊(杜泊羊(o)×晋中绵羊♀)母羔31只,进行超数排卵,手术法收集卵母细胞,统计其卵母细胞数量,分析其与全同胞羔羊数、初生重、超排时体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全同胞羔羊数与卵母细胞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初生重与卵母细胞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超排时体重与卵母细胞数量相关不显著(P>0.05).全同胞羔羊数和初生重是羔羊超排卵母细胞数量的影响因素,但仍需进一步增加羔羊数量来验证.  相似文献   

12.
旨在通过对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颈静脉灌注L-精氨酸,研究其对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妊娠后期(90-140d)胎儿生长与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22只母羊,在90 d开始灌注115μmol L-Arg-HCl/kg体重(Arg1组)、155μmol L-Arg-HCl/kg体重(Arg2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3次/d。妊娠第115天和第140天,进行实验母羊孕体检查,并记录胎儿体重、器官重量和体尺长度,收集母体及胎儿血浆测定血浆氨基酸浓度。结果表明,母羊妊娠第140天,Arg2组较Arg1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了胎儿心脏和肝脏重量(P〈0.05)。母羊妊娠第115天和第140天,灌注L-精氨酸显著增加母体血浆精氨酸和鸟氨酸浓度(P≤0.01),增加胎儿血浆生糖氨基酸(苏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浓度(P≤0.05)。  相似文献   

13.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绘制帕米尔高原马可波罗盘羊的分布图。我国马可波罗盘羊主要分布在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和萨雷阔勒岭。采用截线取样法对马可波罗盘羊种群数量进行研究,截至2001年,盘羊种群数量为1 650~2 150只;近年我国马可波罗盘羊种群数量超过3 000只。对37群949只盘羊的数据进行分析,盘羊的性比为♂:♀=1:3,群体大小平均为26.4只,最大雌性群为156只。由于山体庞大、地势开阔、冬季无人,在帕米尔高原,盘羊经常结成大群。40~50只以上的大群占所有观察个体数的50.3%,大群除了混合群外,还有雄性群和雌性群。在确定年龄的基础上,对177只雄性盘羊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成体雄性盘羊占所有识别年龄雄性盘羊的61.0%,8龄及以上年龄级的动物,占雄性个体的20.9%。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东北细毛羊羔羊32只,均为雌性,随机分成4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半胱胺75、125、175 mg/kg。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25 mg/kg的试验组最佳,使羔羊平均日增重提高20.96%(P≤0.01),平均毛长增长提高31.51%(P≤0.01),料肉比降低15.79%(P≤0.01),平均日收入提高66.07%(P≤0.01)。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氮钾配施对青引1号燕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配施对燕麦的穗数、穗长、穗重、穗粒数、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N75K135时,穗重、穗粒数、穗数和种子产量达最大值,分别为2.95g/穗,37.53粒/穗,625.33个/m^2,6 621.53kg/hm^2;燕麦种籽产量与其各产量构成因子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产量与氮钾肥之间的数学模型为:Y=5 194.11+25.01N+3.38K-0.135N2-0.028NK(R=0.97**),在N75K135时粗蛋白含量为12.90%,粗纤维为5.78%。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对苏太猪的ESR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SR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B、BB在苏太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089、0.570、0.341;其中在初产母猪中,AA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数(NBA)和初生窝重(BLW)显著高于AB、BB 基因型的个体(P<0.05);在经产母猪中,AA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TNB)及断奶成活数(NW)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的个体(P<0.05),AA和AB 基因型与BB 基因型之间的断奶窝重(WWL)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苏太猪ESR基因PvuⅡ 3种基因型个体的繁殖性状存在AA>AB>BB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8~2009年实地考察研究结果,着重就该区2种有蹄类动物的分布、种群数量以及有关问题作概要性探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老虎台盘羊分布区盘羊平均密度=8.49/8=1.06只/km^2,黑英山盘羊分布区盘羊平均密度=5.34/3=1.78只/km^2。整个分布区盘羊种群数量1 488只,其中,老虎台分布区种群数量=480×1.06=509只,黑英山分布区种群数量=550×1.78=979只。(2)老虎台北山羊分布区北山羊平均密度=14.59/5=2.92只/km^2,黑英山北山羊分布区北山羊平均密度=7.01/4=1.75只/km^2。整个分布区北山羊种群数量5 604只,其中,老虎台分布区种群数量=1 200×2.92=3 504只,黑英山分布区种群数量=1 200×1.75=2 100只。以上数据为该区2种野生有蹄类动物开展狩猎与保护提供了对策性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华南某1 500头规模种猪场2009年到2010年1 502窝长白猪分娩信息进行优化、选配减少近交畸形的研究,结果显示血缘选配优化时将近交系数控制在1%比3%效果明显,平均产活仔数从10.39头/窝提高到10.46头/窝(P>0.05),畸形率从10.30%下降到4.79%(P<0.01);对其中402窝出现畸形仔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生鲜乳的冷却是牛奶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比较不同制冷模式对生鲜乳品质的影响非常重要。方法 本项目对比了速冷和直冷两种生鲜乳制冷模式对生鲜乳冷却时间、温度、酸度、菌落总数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利用和推广生鲜乳速冷技术提供参考。结果 速冷模式可以在1~3 min内将生鲜乳温度冷却至4 ℃,效率远高于常规直冷模式,综合经济效益显著;在奶罐温度保持上,在4 h内速冷模式下,生鲜乳温度(5.12 ℃)、酸度(13.47 OT)、菌落总数(1.58 CFU/mL)极显著优于直冷模式的温度(5.55 ℃)、酸度(12.92 OT)、菌落总数(4.06 CFU/mL);对温度、酸度、菌落总数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直冷模式下,温度与酸度、菌落总数相关性不显著;在速冷模式下,温度与酸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与菌落总数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采用速冷模式可有效降低菌落总数,减少微生物繁殖,保障生鲜乳的质量,综合效益显著,为传统牧场奶厅改造,保障优质乳生产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