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叶黄杨秋季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多年生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和光合指标响应.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呈现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Pn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着光合"午休"现象;叶片日最大Pn为3.54μmol/(m2·s),Ci为400.00μmol/mol时,叶片光饱和点为1 225.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21.85μmol/(m2·s).大叶黄杨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为典型的阳性耐阴植物.  相似文献   

2.
连翘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连翘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连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无"午休"现象,12:00时Pn出现高峰,峰值为13.54μmol/(m2.s),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与Pn一致,胞间CO2浓度Ci与之相反。Pn与Tr、Gs极显著正相关;影响连翘叶片光合作用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相对湿度RH。连翘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 360μmol/(m2.s)和26.0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49 5;CO2饱和点较高,在2000μmol/mol范围内未达到饱和,CO2补偿点为81.79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36 3。以上结果表明,连翘是一种典型的阳性C3植物。  相似文献   

3.
紫甘蓝不同叶位叶片色素含量及需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红和超紫为试材,研究紫甘蓝结球初期上、中、下位叶片的色素含量及需光特性.结果表明,两个紫甘蓝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以上位叶最低,中、下位叶差异不明显;花青素含量则以上位叶最高,中位叶最低.不同叶位叶片的PLA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水平与花青素含量相似.光合速率以中叶位最高,上位叶最低.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作用光饱和点为908~1 038 μmol·m-2·s-1(早红)和853~1 058 μmol·m-2·s-1(超紫),中位叶>上叶位>下位叶;光补偿点为63~140 μmo1·m-2·s-1(早红)和38~78 μmol·m-2·s-1(超紫),上叶位>中位叶>下位叶.  相似文献   

4.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采用开放式气路分别测定了在不同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下4品系黄连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4品系黄连叶片的光饱和点在400~700 mol/m2.s之间;光补偿点在3.71~9.31μmol/m2.s之间;表观光量子效率都在0.014 2~0.020 6之间;CO2饱和点在1 000~1 400μmol/mol之间;其中有光叶的光饱和点最低,约为400 mol/m2.s,无光叶的光饱和点最高,约为700 mol/m2.s;当达到光饱和点之后,大花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约为3.24μmol/m2.s,无光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4.60μmol/m2.s;当达到CO2饱和点之后,有光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约为21.14μmol/m2.s;当环境中CO2浓度相对较低(<400μmol/mol)时,小花叶的光合速率最低,而大花叶等的光合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草莓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草莓品种"达赛莱克特"为对象,研究了草莓叶片的光合特性,以期为草莓生产提供光合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草莓光合特性与叶位叶龄有关。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Pn)依次是上位叶<下位叶<中位叶。饱和光强是上位叶<下位叶<中位叶,补偿点也是上位叶<下位叶<中位叶。CO2补偿点是中位叶<下位叶<上位叶,饱和点是下位叶<上位叶<中位叶。  相似文献   

6.
光强对玉米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同光强下的玉米幼苗刚好完全展开的1~5叶位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检测叶绿素荧光参数特性,研究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化学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光强下玉米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荧光参数变化趋势不同:各个叶位叶片Fo在光强为200μmol/(m2.s)时均较高,在光强为600μmol/(m2.s)时均较低;200μmol/(m2.s)光强下第1叶位叶片Fv/Fm最高,600μmol/(m2.s)和1 000μmol/(m2.s)时第4和5叶Fv/Fm均高于前3叶;2、3叶在1 000μmol/(m2.s)时吸收和捕获的能量用于热耗散的比例增加,4、5叶则在1 300μmol/(m2.s)时热耗散比例增加。即600μmol/(m2.s)和1 000μmol/(m2.s)光强下玉米幼苗4、5叶光化学活性高于前3叶。  相似文献   

7.
以高灌蓝莓品种‘喜来’(Vaccinium corymbosum‘Sierra’)为试材,对设施高灌蓝莓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施内光合有效辐射(PAR)及叶面温度(TL)分别于12∶00和13∶00达到最大值,高灌蓝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于早晨8∶00达到最大值,之后持续降低,在15∶00~16∶00有小量回升,之后再次降低。气孔导度(Gs)日变化与Pn变化趋势相同,而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Ci)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高灌蓝莓叶片的光饱和点为6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62.6μmol/(m2·s),CO2补偿点为129.8μL/L,在温室高温弱光环境下,温度是Pn的主要限制因子,温度在28℃以上时高灌蓝莓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该抑制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牡丹品种盛花期光合特性,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测定了6个牡丹品种盛花期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a)、空气相对湿度(RH)、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等指标,并对0~400μmol/(m2·s)低光照强度下的Pn对PAR的响应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银红巧对、卷叶红、迎日红、雪塔4个牡丹品种的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且无明显的"午休"现象,银红巧对的日均Pn最大,为4.28μmol/(m2·s),迎日红的日均Pn最小,为3.72μmol/(m2·s);玛瑙镶翠、白鹤2个牡丹品种的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1:00、15:00,且有明显的"午休"现象。6个牡丹品种叶片的Pn与PAR呈正相关,白鹤的光饱和点(LSP)最高,为621.74μmol/(m2·s),光补偿点(LCP)最低,为7.47μmol/(m2·s)。综上,6个牡丹品种的日均Pn差异较大,白鹤光合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濒危植物天台鹅耳枥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天台鹅耳枥(Carpinus tientaiensis)幼苗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天台鹅耳枥幼苗表观量子效率(AQY)为5.33%,弱光利用能力不强,光补偿点(LCP)为67.42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1 400.00μmol/m2·s,可以有效利用强光进行光合作用。天台鹅耳枥幼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上午11:00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1 823.72μmol CO2/m2·s,具备良好的高温适应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Pn)与外界光强(PAR)、蒸腾速率(Tr)和叶片温度(Teaf)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四川桤木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使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四川桤木(Alnus crematogyme)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桤木净光合速率(Pn)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生长中期Pn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型,高峰值出现在1日中的900和1500,分别为13.73 μmol/m2·s和16.03μmol/m2·s;生长初期和末期为单峰曲线型.不同部位叶片的Pn大小为中部叶>顶部叶>基部叶,其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亦不相同,中部叶Pn 1年有两个峰值,第一峰值出现在6月,为19.3 μmol/m2·s,第二峰值出现在9月,为18.95 μmol/m2·s;顶部叶和基部叶Pn 年变化为单峰曲线型.(2)叶片光补偿点为24.36~52.16 μmol/m2·s,光饱和点>1 000μmol/m2·s,表观量子利用效率为0.029 5~0.049 4,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效率.(3)叶片CO2补偿点为60.86~84.73μ·mol/mol,CO2饱和点在800μmol/mol左右,羧化效率为0.032 19~0.047 76,表明四川桤木属C3型植物.(4)相关分析表明叶片Pn与Cond,Ci,Trmmol,Tair,Tleaf,RH和PAR均有着显著相关关系.对不同部位叶片Pn与其主要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