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深县猪是我国珍贵的地方猪种,近几年来,地方猪逐渐登上中国猪肉市场的舞台,与此同时深县猪也迎来了它历史上又一美丽篇章。1 深县猪产业发展概况深县猪是一个古老的地方优秀品种,距今已有几千年的饲养历史。深县猪原产地为河北省南部,中心产区为河北省的黑龙港流域,现主要分布于辛集、深县、衡水市、武强、饶阳、宁晋和安平等县,是河北省唯一列入《中国猪品种志》的优秀地方猪品种。深县猪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抗旱  相似文献   

2.
<正>深县猪一直是河北省特别是冀中地区当地农民饲养的地方良种猪,随着市场的需求及国外优良猪种的引进,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深县猪几乎濒临灭绝。笔者根据30多年2次主要参与深县猪的保种选育工作及饲养国外引进良种猪的实际情况谈几点对"深县猪"的看法及发展方向。1 繁殖性能1.1 发情早、发情明显,容易配种1.1.1发情早根据1985年版"河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记载,深县猪的公母猪3个月  相似文献   

3.
深县猪是河北优质地方猪种之一,为探究其群体遗传多样性情况,本研究利用39头深县猪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了深县猪群体全基因SNP变异情况及特征,并进一步利用检出的SNP探究了其有效群体大小、近交状况和个体间亲缘关系等。结果表明深县猪有效群体大小为5.83头,相比于大白猪(42.47)、北京黑猪(10.27)和民猪(8.38)较小,略高于蓝塘猪(3.52),但遗传多样性保持良好。基于ROH的分析表明群体平均近交系数为(0.054±0.01),通过IBS距离分析则发现部分个体间亲缘关系略近。为了更好地鉴定和区分深县猪,本研究综合运用最大分类能力方法及机器学习方法,最终确定了10个SNP作为深县猪群体特征位点。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深县猪群体的保种现状并为其后续保种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也为深入挖掘深县猪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素材,此外本研究中所挖掘的深县猪SNP特征位点可用于对深县猪进行快速鉴定,从而推动深县猪在地方猪育种中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4.
深县猪肉质及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国外猪种杜洛克和中国地方猪深县猪体重 95 kg 的阉割公猪各 5 头,比较 2 个猪品种背最长肌之间肉质、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杜洛克猪的肌内水分、肉色、大理石纹、滴水损失、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于深县猪(P<0.01);杜洛克猪背最长肌中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甘氨酸、苏氨酸、半光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亮氨酸、呈味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低于深县猪(P<0.01);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棕榈酸、豆蔻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低于深县猪(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含量低于深县猪(P<0.01),而油酸没有显著性差异;杜洛克猪背最长肌中微量元素钾、锶、铜、锌、硅和铬含量均低于深县猪(P<0.01),镍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中国地方猪深县猪在肉质及营养价值方面优于瘦肉型的杜洛克猪,为深县猪的品种资源保护和肉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深县猪属于黄淮海猪的一个地方类型,曾列入《中国猪品种志》,是河北省固有四大地方猪品种之一。作为河北省仅存的地方猪品种,深县猪不仅是未来育种和生产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了河北省养猪悠久的历史文化。1深县猪种质资源发展概况深县猪原产于河北省,是华北平原一个古老而又著名的黑猪品种,具备繁殖力高、肉质鲜美、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等优良特质,较其他品种有优越性。深县猪种质资源作为宝贵的自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7,(1)
为了解深县猪保种及今后开发利用情况,对深县猪的生产性能、基地建设及开发利用进行综述。通过深县猪的保种、生产养殖及基地的建立,加大了深县猪种猪的市场投放,有效缓解了目前特色种猪短缺的现状,有力地推动了河北省优质安全肉猪产业化的发展,提升了河北省种猪及猪肉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河北省特色畜牧业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影响深县猪6月龄体重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试验以68头深县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6月龄[(180±7) d]的体重,基于猪Illumina Porcine 80K 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筛选出与6月龄体重存在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并利用显著位点的排名、基因注释缩小SNP范围,进一步寻找与深县猪6月龄体重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表明:对深县猪6月龄体重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后共发现了37个显著位点;利用显著位点的排名、基因注释将MTMR12、PDZD2、NPR3和TARS 4个基因筛选为与6月龄体重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深县猪新品系选育提供了分子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组重测序技术从分子层面深入了解地方猪种深县猪的种质遗传特性。实验以10头深县猪和10头梅山猪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采用滑动窗口方法进行群体选择信号分析,结合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和核酸多样性(θπ)2种参数筛选出受选择位点,调取相应的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深县猪独有的SNP变异位点有21 602 538个,对受选择区域筛选后得到受选择位点580个,定位于23个基因。GO和KEGG富集结果显示,与深县猪肉质、繁殖及免疫相关的候选基因有7个,这些候选基因通过参与激素合成、卵细胞成熟、脂质代谢以及免疫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候选基因的挖掘为揭示深县猪遗传特性以及保种选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1产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深县猪原产在河北省南部的平原地带。深县的主要农作物为花生、棉花、小麦、玉米、甘薯、谷子、高粱等,被列为全国优质棉、粮食、花生和蜜桃生产基地,黄淮海平原开发试验区。2品种形成及发展黄淮海黑猪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淮河、海河流域,包括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广大地区。据1978~1982年统计,有黄淮海黑猪40多万头,其中河北的深县猪约占18%。  相似文献   

10.
正深县猪作为河北省特有的地方品种,在2000年畜禽资源普查过程中,发现其原始品种已经灭绝。但在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河北中农牧业有限公司积极搜寻散落在民间的深县猪,通过技术提纯复壮与选育,2015年深县猪又重新获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2021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明确将深县猪列入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1.
深县猪是河北省仅存的唯一地方猪种,属于中国地方黑猪品种,其具有繁殖性能高、肉质性状好、抗病性强和耐粗饲等优良品质。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已经成为其育种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繁殖性状均是衡量猪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文章主要对2016—2018年间河北省某猪场的深县猪、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原始生产记录进行统计,使用SPSS 21.0对原始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深县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眼肌面积极显著低于其他猪种(P <0.01),平均背膘厚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 <0.01),平均乳头数和平均产仔数分别显著(P <0.05)和极显著高于杜洛克(P <0.01),说明深县猪的生产指标与国外引进猪种在生长性能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使中国地方猪品种数量急剧下降,深县猪也未能幸免。本文主要对深县猪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作一综述,并总结深县猪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深县猪更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深县猪是我国珍贵的地方猪种资源,为了使深县猪品种资源更好的保存延续和充分的开发利用,其后备种猪的饲养至关重要。文内就深县猪的后备种猪的饲养技术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和汇总,希望为深县猪的后继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深县猪种群多样性监测的简化指标体系,试验采集河北省深县猪4个世代179头猪样本,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动物遗传协会联合推荐的27个微卫星标记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对27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两阶段、多梯度抽样,并根据抽样群体和总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值的变化确定适宜抽样微卫星位点数,再以4个世代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选取8个微卫星位点时与全部位点的比较相对偏差可控制在5%以内,且以各分世代的验证比较相对偏差在10%左右,通过比较确定以S0155、S0228、SW632、S0090、CGA、S0101、S0227、SW122这8个微卫星位点构成的简化指标体系可较好地反映深县猪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变化。因此,深县猪的保种群群体遗传多样性监测可以简化为检测这8个微卫星位点,同时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也可为其他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监测方法的简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深县猪作为河北省固有四大地方猪品种之一,是河北省仅存的地方猪品种,也是最具代表性和发展潜力的地方猪种。要想达到较好的保种效果,深入挖掘深县猪优良特性,寻找正确的开发利用途径是保种工作的重要保障。笔者从深县猪的开发和利用方式方面进行了介绍,为进一步促进深县猪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深县猪体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性别对深县猪体尺性状的影响以及不同生长阶段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性,试验测量并统计了2012—2016年208头深县猪(公母各半) 6月龄、8月龄和成年阶段的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数据,使用SPSS 21.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线性回归法建立体重与体尺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深县猪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体型属于中等体型。除8月龄胸围外,性别对深县猪的体尺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 01);成年深县猪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回归方程:Y=-209. 716+1. 598X1(体长)+1. 173X3(胸围)。说明深县猪的体重与体尺指标相关性较大,可以通过测量成年深县猪的体尺指标来估计其体重,预估体重的拟合值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7.
周头系深县猪,是1976年开始由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及协作组经过整顿猪群,组群闭锁,经5个世代继代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地方猪,于1987年7月鉴定,正式命名为周头系深县猪,其特点是: 1.繁殖力高母猪发情征候明显,易配,受胎率高。种猪6—8月龄即可参加配种,初产10头,经产可达13头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深县猪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及母系起源分化,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40头深县猪的mtDNA CytB基因长1 140 bp片段的全序列,并结合GenBank已公布的15个猪种mtDNA CytB基因全序列,采用邻接法构建深县猪、部分其他地方猪种和引进猪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在1 140 bp长的序列中A、T、G、C的含量分别为25.93%、31.72%、28.90%及13.45%,其中A+T的含量(57.65%)高于G+C的含量(42.35%);共发现2个变异位点,无插入和缺失突变,全部为转换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2个,未发现单一信息位点。40条序列共定义了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312,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026,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0.327。在深县猪mtDNA CytB基因全序列NJ进化树中,三种单倍型聚为同一分支,母系来源单一,与莱芜猪、大蒲莲猪等山东品种遗传距离较近。结果表明,深县猪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比较贫乏,与山东地区的华北型黑猪种群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李瑞珊  吕炳起 《养猪》1993,(2):26-29
在深县猪选育过程中,对266窝深县猪和50窝两元杂交猪进行了测试。经六代选择,五世代深县猪包括基础群6头公猪和11头母猪的血统,五世代23头公猪和69头母猪群体平均近交系数为17.3%±0.5%,亲缘系数29.6%±1.05%。深县肉猪(20—90千克)日增重549.5克,料重比为3.4:1,屠宰率73.5%,胴体瘦肉率43%。母猪头胎产仔9.9±0.45头,双月窝重82.6±4.84克。主要经济性状世代改进量:日增重25.8克(P<0.01),料肉比0.1千克(P<0.01),肥育期缩短6天(P<0.05)。头胎产仔多0.5头(P<0.01),双月窝重提高7千克(P<0.01)。以深县猪做母本,与汉普夏、杜洛克、长白、大白公猪杂交,均有杂种优势,但以汉深、长深两个组合最好。选育前后五年近交系数由2.11%上升到17.3%,但有关性能没有下降,连续三代全同胞和四代父女交配也无近交衰退表现。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5,(7):58-60
深县猪是黄淮海猪的一个类群,是河北省唯一列入《中国猪品种志》的优秀地方品种。本研究对深县猪的种质特性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深县猪具有耳大下垂、臀部倾斜、适应性强、生长速度慢、繁殖性能好、肉质优等特性。仔猪平均出生体重是0.94 kg,头胎窝产仔数平均为9.23头,平均初情期日龄为114.75 d,肌内脂肪含量为9.37%,平均背膘厚4.03 cm。这些特性的研究对深县猪的保种、扩繁和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