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 7月 ,在对新疆草莓病害调查中 ,发现一种草莓叶片病害 ,引起草莓叶片成块枯焦 ,其势如火燎 ,使草莓在营养期遭到严重的伤害 ,影响翌年开花结果。目前仅见在乌鲁木齐市和奇台县发生 ,以乌鲁木齐为害较重。1 症状叶片上初期为紫黑色浸润状小点 ,叶脉先坏死 ,呈黑紫色 ,然后引起被害叶脉间的叶组织病变 ,呈深紫色。病斑迅速扩大 ,形成边缘不明显的不规则状深紫色斑块。病斑外缘放射状 ,常与相邻的斑块合并。有时病斑外围叶组织形成黄晕。数日后病斑中部变革质呈茶褐带灰色干枯 ;叶背面病斑相应部位茶褐色。叶柄上的病斑长形至长梭形 ;…  相似文献   

2.
茶芽枯病是为害春茶的重要病害。此病发生在春茶早期,为害茶树幼嫩芽叶,使其变褐枯焦,重者嫩梢枯死,严重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成为发展名优茶生产的重要障碍。加强早春茶树保护,做好茶芽枯病的防治,是春季茶园管理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1 症状识别主要为害幼芽及1~3叶。罹病茶芽萎缩不长,后呈黑褐色焦枯状;嫩叶发病,多自叶尖或边缘先产生褐色或黑褐色小斑,后渐扩展成为不规则大病斑,病斑边缘有褐色隆起线或不明显,后期病部散生细小黑点,以叶片正面黑点居多,且病叶扭曲而易破裂。2 病原  此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叶点霉…  相似文献   

3.
厚皮甜瓜蔓枯病是大棚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近年来 ,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多 ,病害也逐年加重 ,严重影响了厚皮甜瓜的品质和产量。1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茎蔓基部、茎节处以及叶柄。发病初期 ,茎基部的分枝处出现水渍状灰绿色菱形或条形病斑 ,向上蔓延到各茎节处 ,逐渐形成黄白色的椭圆形凹陷斑。患病部有时分泌出黄褐色、桔红色至黑红色胶状物。病斑后期散生黑色小颗粒 ,受害茎蔓后期 ,常常造成茎折或死蔓。叶柄染病 ,呈水渍状腐烂 ,后期产生许多小黑点 ,干缩折倒 ,萎蔫枯死。在潮湿条件下 ,叶片和果实也可受害。叶片发病 ,多出现在叶缘 ,并扩…  相似文献   

4.
谢风  水清 《广西蚕业》2006,43(2):51-52
桑树烂头病又称桑树细菌性黑枯病、桑疫病,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病斑有两种类型:一种由叶片气孔侵染引起,发病初期呈油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半透明斑点,后扩大转变为黄色至黄褐色病斑,周围叶色稍褪绿,气候干燥时中央会串孔;另一种是通过叶柄、叶脉从维管束感染引起的,病叶叶脉变褐,由叶脉限制形成多数细小的多角形病斑,在叶脉、叶柄上产生暗黑色稍凹陷的细长条斑,严重时叶片皱缩,大部分发黄脱落.病菌侵入嫩梢时,嫩梢和芽叶变黑腐烂,形成烂头.病害蔓延到枝条时,病枝上出现粗细不等的点线状棕褐色斑,斑点上常溢出淡黄色的珠状菌脓,严重时病斑可深入枝条深层组织.  相似文献   

5.
1 发病症状厚皮甜瓜细菌性叶斑病是大棚栽培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该病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甜瓜致病变种细菌引起。主要为害叶片 ,也为害叶柄、茎蔓和果实。叶片有 3种症状 :一是病菌由叶缘水孔侵入 ,初期在叶片的边缘上形成水浸状病斑 ,沿叶缘逐渐干枯 ,最后导致整张叶片干枯 ,似火烧状 ;二是由叶缘向叶片内呈“V”字形水浸状病斑或沿叶缘变成坏死斑 ;三是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或近似圆形的黄褐色大斑 ,逐渐焦枯 ,干燥时破裂 ,潮湿时病斑常有菌液溢出。茎蔓、叶柄和果实上的病斑为水浸状圆斑 ,有黄白色粘液 ,病斑扩大 ,高湿时病菌向果肉扩…  相似文献   

6.
1 病害1 1 炭疽病 主要为害当年新梢和果实。新梢一般在 6月上旬开始发病 ,持续时间长达 60天以上 ,果实在 6月下旬至 7月上中旬发病。发病初期新梢和果面出现小黑点 ,逐渐扩大呈圆形和椭圆形 ,被害枝条表皮呈黑褐色 ,病斑凹陷开裂 ,根部营养和果实发育受阻 ,造成病斑上部枝条枯死 ,被害果实容易硬化脱落。1 2 黑星病 主要为害柿树幼叶、幼枝及幼果。一般 4~ 5月份开始 ,5~ 6月份停止。发病时在叶片上形成深黑色星点病斑 ,四周有黄色晕圈 ,后期病斑硬化成疮痂状 ,感病植株生长不良 ,树势变弱 ,容易落叶 ,病果提前脱落 ,苗木发病较成…  相似文献   

7.
永寿县地处陕西省渭北旱塬 ,全县栽植苹果近1 2万hm2 。近年来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面积不断扩大 ,发病程度不断加重 ,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该病具有潜育期短、发病早、扩展快和再侵染率高等特点。1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 ,特别是 2 0~ 30天内新生嫩叶。枝梢和果实极少发病。叶片发病初期 ,病斑直径 1~ 2mm ,圆形 ,褐色至黑褐色 ,有的呈不规则形 ,周围有紫红色晕圈。随着气温上升 ,数个病斑相连 ,扩大为 5~ 6mm大斑点 ,黑褐色。空气潮湿时 ,叶片中部或病斑背面产生黑色或墨绿色霉状物 ,大病斑则出现穿孔 ,病重的叶片焦枯早…  相似文献   

8.
1 发病症状 柑桔苗疫病是柑桔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 ,在生产上易被误认为柑桔炭疽病或苗木立枯病。该病主要为害柑桔苗的嫩叶、顶芽和新抽的嫩梢 ,有时也可侵染已老熟的叶片和枝梢。叶片受害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 ,随后迅速扩展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病斑 ,如开水烫伤状 ,颜色逐渐变为灰绿色至黑褐色。阴雨潮湿时 ,病斑扩展极快 ,病斑一般占到全叶 1/3~ 1/2 ,最后造成全叶腐烂并脱落 ;天气干燥时则病斑缓慢扩展或停止扩展 ,病斑边缘明显 ,呈暗绿色 ,中部浅绿或灰褐色 ,干枯后极易脆裂。苗木顶芽或嫩梢感病后 ,最初出现水渍状小斑点 ,而…  相似文献   

9.
梨叶枯病是甘肃省梨树上近几年发生的一种新病害 ,仅分布在甘肃临夏、兰州、定西和天水等地。发病梨园病叶率多为 6 0 %~ 10 0 % ,病情指数 4 0~90 ,病叶上布满病斑 ,引起叶枯早落 ,树势早衰 ,严重影响梨树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产生直径 0 5~ 1mm的紫褐色小斑 ,后扩大为 2~ 4mm近圆形病斑 ,病斑周围有宽窄不等的紫色边缘。病斑中部初为黑色后变灰褐色 ,微下陷 ,并有大量黑色小颗粒 ,即病菌子座。叶片背面病部多呈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 ,病部产生灰白色霉层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一片叶上有病斑 30 …  相似文献   

10.
<正>蔓枯病,为害叶片、茎蔓和果实,茎蔓受为害较重。病斑初期为淡黄色,油渍状,分泌赤褐色的胶状物,干后变成黑褐色块状。病部后期逐渐干枯向内凹陷,呈灰白色,其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病斑为害部分逐渐枯萎死亡。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最易发病。病菌靠气流雨  相似文献   

11.
<正>葡萄病害主要包括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白粉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褐斑病、蔓枯病、根癌病、扇叶病毒病等,其中前四种病害是葡萄的主要病害,发生最为广泛,为害最为严重,被称为葡萄的"四大病害"。一、霜霉病(一)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组织。1.叶片:叶片被害,初生细小、淡黄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数斑相连变成不规则形大斑。天气  相似文献   

12.
1 分布与为害苹果花叶病 ,在我国各苹果产区都有发生并造成危害 ,尤以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和山东等省病树较多。近年来 ,因大量栽植感病的金冠、秦冠和富士等品种 ,此病的分布范围日趋扩大 ,陕西关中地区 ,有些果园的病株率高达 30 %以上。花叶病除为害苹果、花红、海棠果、沙果、槟子和山楂等果树外 ,还为害梨、木瓜等。2 症状类型苹果花叶病主要在叶片上形成各种类型的鲜黄色病斑 ,因病情轻重不同 ,症状变化很大 ,大致有 5种类型。2 1 斑驳型 :通常从小叶脉上开始发生 ,病斑形状不规则 ,大小不一 ,呈鲜黄色 ,边缘清晰。有时数个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桑疫病已成为我市主要病害,发生面广,危害较重,对我市蚕桑生产造成较严重影响。桑疫病主要有桑缩叶型细菌病和黑枯型细菌病。经专家鉴定,近年在我市发生的主要为缩叶型细菌病。该病为害枝条和叶片,被感染的叶片初期出现油渍状病斑和褐色病斑,后期穿孔;叶脉受害后,叶片向  相似文献   

14.
若干新桑品种对桑疫病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桑疫病(黑枯型,下同)又称烂头病,是桑树主要传染性病害之一,细菌通过气孔及伤口侵入,发病初期叶部呈油渍状斑点,后呈不规则的多角形褐斑,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退绿变黃而脱落,新梢变黑,枝条上出现黑色点线状条斑,有的病斑可延伸到  相似文献   

15.
<正>1.黄瓜霜霉病霜霉病是黄瓜上发生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生后对黄瓜造成的损失很大,能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一半以上。在温度16℃~24℃,湿度80%以上时,较适宜霜霉病的发生。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多在开花结果后发生,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病斑颜色变化为绿色、黄色,最后变为褐色,潮湿情况下叶片背面病斑上长  相似文献   

16.
人参蛇眼病也叫斑点病。叶片上病斑多为圆形,个别为不规则形,中心部分褐色,边缘红褐色,呈较细的眼圈状,酷似蛇眼。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黑色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天气干燥、气温较高的条件下,蛇眼病易发生。 防治人参蛇眼病应在人参生育  相似文献   

17.
核桃作为特种果树,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核桃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核桃褐斑病。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较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6月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 0 0波尔多液或5 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 0 0~80 0倍液。冬季清除病叶和结合修剪剪除病梢,深埋或烧掉。核桃黑斑病。果实受害,果面上先产生微隆起的近圆形褐色小软斑,以后软斑逐渐扩大,成片变黑并凹陷,外围常有…  相似文献   

18.
1.症状表现 苹果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其病斑症状变化较大。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至深褐色小斑点,以后随着病斑的扩大发展为3种类型:①同心轮纹型:病斑较大,圆形,暗褐色,病斑表面布满许多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呈同心轮纹状排列。  相似文献   

19.
2014年5月,在海南省乐东、东方、三亚等芒果主要产区,发现一种芒果生长期的新型果实病害,主要为害果实,对叶片、果柄等也有影响,严重影响海南芒果品质,制约芒果产业发展。为明确致病菌,以期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保障芒果产业发展,观察其田间发病情况与症状,并依据科赫法则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回接试验,结合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症状表现为芒果果实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表面开裂突起斑点,有时渗出透明的粘液,粘液流经斑点处出现黑色小点,严重时病斑合并呈不规则形,病斑未深入果肉。该菌培养菌落初期呈灰白色放射状圆形,后期产生黑褐色色素,菌丝变为黑色;培养皿背面颜色由蓝黑变为黑色。未成熟的孢子无色、单孢、近卵形,分生孢子大小为(1.7286~9.8785)μm?(1.5937~6.6502)μm;成熟的孢子暗褐色、双孢,分生孢子大小为(9.5235~14.4462)μm?(2.2137~6.1555)μm;分生孢子器扁圆形,产孢体褐色。将其rDNA-28S和rDNA-ITS序列经BLAST搜索比对,结合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该病害的病原菌为Botryosphaeriaceae科Lasiodiplodia sp.。该病原菌致芒果生长期病害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桑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  薛松 《中国蚕业》2006,27(4):33
桑疫病又称桑细菌性黑枯病、烂头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主要表现为2种症状:一是黑枯型,病斑初期呈现出油渍状半透明斑,逐渐转为黄色、黄褐色,病斑周围叶肉退绿,病菌从叶片气孔侵入则表现出点状褐斑;病菌从叶柄叶脉的伤口侵入,叶片则表现出多角型褐斑,叶片变黄而脱落;从嫩梢侵入嫩梢和嫩叶则变黑腐烂表现为烂头症状。二是缩叶型,感病初期叶片出现近圆形褐色斑点,后期穿孔,叶缘边褐色而腐烂,叶脉受害。叶片向背面卷曲呈缩叶状容易脱落。这种病害传染迅速且不易控制和根治,严重影响了桑树全年的产叶数量和质量。1原因分析1.1品种差异桑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