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麻竹渗透调节物质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作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条件下研究自然干旱胁迫对麻竹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及脯氨酸含量都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并没有出现在土壤含水量最低值9.45%时,而是在土壤含水为11.44%时出现。复水后,脯氨酸含量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达到9.45%时,及时补水麻竹仍能恢复正常。切片观察的结果也表明,除颜色有所变化外,干旱胁迫并未对麻竹叶片细胞的形态结构产生影响。综合各指标变化情况说明麻竹有着较强的抗旱和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2.
盐分、干旱及其交叉胁迫对皂角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皂角在土壤盐分、干旱及其交叉胁迫下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皂角的存活率、苗高、生物量以及根系比重在干旱、轻度盐分和中度干旱与盐分的交叉胁迫处理下均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叶保水力在各个胁迫条件下均高于对照;盐旱交叉胁迫下水分含量越高,越有利于皂角在盐分下的生长;皂角在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轻度盐分胁迫、轻度干旱轻度盐分交叉胁迫、轻度干旱中度盐分交叉胁迫、轻度盐分重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轻度盐分胁迫、中度干旱中度盐分胁迫胁迫下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紫花苜蓿在干旱胁迫处理下的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变化情况,选择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开展紫花苜蓿干旱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生长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地上部分生长量逐渐降低,根冠比逐渐增加,根直径及总面积逐渐降低,脯氨酸、丙二醛、过氧化氢酶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质或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因此,在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机体会相应地做出一系列的响应机制进行调节,以适应干旱的条件,表明了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比较强,可以适应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下油茶叶片结构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结构的影响,了解其干旱适应机理。[方法]以7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设置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5%20%(重度干旱胁迫)、20%25%(中度干旱胁迫)、25%30%(轻度干旱胁迫)和自然状况(对照),通过制作石蜡切片、临时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及测定叶片外部形态特征、叶片下表皮气孔特征、叶肉和叶脉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油茶单叶鲜质量、单叶干质量和单叶饱和质量均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叶片厚度、叶片大小显著降低;叶片下表皮气孔面积、气孔周长、气孔开度、气孔器大小均显著减小,气孔密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强,叶片上表皮、下表皮厚度显著减小,上角质层厚度、下角质层厚度显著增加,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显著降低,海绵组织厚度变化差异不显著;叶片主脉厚度与主脉突起度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而显著增加,木质部厚度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及维管束短径在中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低于对照,不同干旱处理对韧皮部厚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油茶叶片结构的变化均是油茶应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特征,油茶植株能够根据水分亏缺程度调整叶片结构以维持生存和生长,对干旱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5树种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盆栽法,测定了银杏、柿树、石榴、李子和酸枣5 个树种在干旱胁迫下以及复水后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程度较轻时,不同树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其变化率增减不一;但在严重干旱胁迫( 土壤相对含水量< 25 % ) 下,脯氨酸含量及其变化率均急剧增加,即使在干旱胁迫解除后,脯氨酸含量仍增加剧烈。脯氨酸的累积更近乎是严重干旱胁迫下的一种反应特征;在严重干旱胁迫下, 抗旱性强的树种, 脯氨酸的累积量及其变化率高。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利用抗旱性较高的乡土植物用于边坡生态修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滇中地区常见的密蒙花和千里光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性,对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生长状况及各种酶活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等有关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断水干旱胁迫下,千里光幼苗忍耐干旱环境的能力强;密蒙花幼苗在断水干旱胁迫前期调节能力较好,在后期抗旱能力减弱,植株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PEC,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自然干旱胁迫两种方法,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叶片电导率、叶片丙二醛含量等指标,分析比较不同品种乌桕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耐旱性。结果表明:鸟桕幼苗优13和优24耐旱性较强,优23子代幼苗耐旱性最弱。PEC6000模拟干旱胁迫与自然干旱胁迫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正常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多油辣木幼苗设置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幼苗叶片组织含水量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则是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强度下先增后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天数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在处理前期变化不大,而后期出现大幅度的增加,且会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而加大;相对电导率也都是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大和干旱时间的延伸而不断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是轻度干旱胁迫下呈现上升趋势,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下都是随着时间的延伸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叶绿素变化范围不大,但均低于对照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辣木幼苗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对其抗旱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下佛甲草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佛甲草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佛甲草组织中MDA,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植物组织中SOD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在严重干旱胁迫下SOD和POD活性有所下降。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干旱处理使叶绿素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在严重干旱时,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以科尔沁沙地1年生榆树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适宜条件、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等4个水分处理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榆树幼苗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片面积、比叶面积和比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幼苗叶片含水量逐渐降低,茎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根系含水量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大于适宜条件;叶片面积在适宜条件和轻度胁迫下显著增加,在中度胁迫下下降;比根长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无法存活。在科尔沁沙地,栽植榆树幼苗保证存活生长的最低土壤含水量为7.15%。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下勘察加景天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勘察加景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研究了干旱和水涝胁迫下勘察加景天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及干旱胁迫下的RWD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抗氧化保护酶中的SOD活性、叶绿素总含量及干旱胁迫下的相对含水量则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先下降而后上升。勘察加景天在20天的干旱和水涝胁迫其植株仍能生长良好,说明其对水分胁迫具有较强的忍耐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促进毛红椿幼苗抗旱性机制,以毛红椿幼苗为材料,探究接种AMF对毛红椿幼苗在正常浇水(NW)、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SS)处理下的生长和光合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毛红椿幼苗生长和生理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但接种AMF可缓解干旱胁迫对苗木生长的抑制,显著促进毛红椿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P<0.05)。接种AMF与对照(CK)的毛红椿幼苗叶片除气孔导度(Gs)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差异不显著外,Gs在另外3个干旱胁迫处理下及蒸腾速率(T 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在4个干旱胁迫处理下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接种AMF毛红椿幼苗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较CK提高了26.45%,其可溶性蛋白(Sp)含量与CK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旱胁迫下,与CK相比,接种AMF毛红椿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3.
对广东信宜、浙江江山、湖南汝城、重庆黔江和湖北大悟5个种源马尾松苗木进行不同程度的周期性干旱胁迫,分析干旱胁迫下马尾松苗木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多数种源马尾松苗木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也低于对照,表现出积极的抗旱反应.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臭柏水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运用PV技术 ,从天然臭柏群落和在室内干旱胁迫处理的臭柏扦插苗中分别取样 ,测定了干旱胁迫下臭柏的水分参数。天然臭柏群落选自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的沙丘上部和沙丘下部。室内干旱胁迫处理是将臭柏插穗带往日本冈山大学扦插 ,生根扦插苗移植于砾耕栽培装置中 ,设置对照区、弱干旱胁迫区、强干旱胁迫区 (培养液渗透势分别为 0 0、- 0 1、- 0 3MPa) 3种处理进行长期干旱胁迫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毛乌素沙地生长的臭柏 ,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 ,小枝的水分特性不同 ,在较干旱的沙丘上部 ,与较湿润的沙丘下部相比 ,膨压为 0时的渗透势 (ψs)、水饱和状态下的水势 (ψw)值减小 ,最大体积弹性模量 (ε)、细胞内的束缚水含量 (VP VO)值增大 ;干旱胁迫模拟试验条件下 ,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 ,ψs 和 ψw 值减小 ,ε和VP VO 值增大 ;在干旱胁迫下 ,臭柏渗透调节能力发生了变化 ,从而证明臭柏是耐旱性可变的树种 ,通过抗旱锻炼 ,可提高其耐旱性。此外 ,还讨论了毛乌素沙地沙丘不同部位生长的臭柏小枝水势的日变化规律及干旱胁迫下培养液渗透势与水分特征参数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下云南松苗木的水分及其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松苗木为材料,采用盆栽连续干旱法,测定不同干旱胁迫时间下云南松苗木的含水率、相对含水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以探讨云南松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和抗旱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云南松苗木其茎含水率与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叶片含水率、相对含水量及根含水率均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时云南松苗木优先将水分供给根与叶片。对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潜在光化学效应(Fv/Fo)与最大化学效应(Fv/Fm)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干旱胁迫下云南松体内的水分供给机制有关,胁迫初期,干旱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影响不大,表明云南松苗木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香椿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广元、洞口、随州、西峡、安康6个种源香椿苗木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香椿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香椿苗木相对高生长和相对地径生长,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生长下降幅度加大.洞口种源在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相对高生长皆最小,且下降幅度最大,表现出较弱的抗旱性.安康种源轻度胁迫水平下相对高生长上升,重度胁迫下下降,说明在重度胁迫下安康种源苗高生长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下降幅度是最小的;西峡种源在轻度胁迫水平下相对地径生长增加,重度干旱胁迫下下降幅度最小,其地径生长受到的抑制最小,表现出较强的抗旱适应性.干旱胁迫处理对不同种源香椿生物量增量和根冠比产生极显著影响.不同种源香椿生物量增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大幅减小,根冠比增加.综合不同干旱胁迫水平对各种源苗木生长的影响认为,西峡和安康种源抗旱性较强,洞口种源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7.
在田间条件下,设置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4个处理,探究干旱胁迫对紫叶李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提高了紫叶李的丙酮酸含量和G-6-PDH活性,降低了其Rubisco活性、COX活性、MDH活性和CS活性,从而降低了其碳同化能力,提高了其有机物质分解能力,抑制了植物的生长,其中,重度干旱胁迫的影响最显著。从苗木水分管理的角度来看,重度干旱胁迫时间不宜超过8 d,中度干旱胁迫时间不宜超过14 d,轻度干旱胁迫时间不宜超过26 d。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生物量潜能概念代表烤烟栽培初期烟株生物量发生能力,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烤烟生物量发生潜能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烟株生物量的发生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而明显受到抑制,一定的干旱胁迫有利于根比重的形成,但胁迫程度加深,根比重将受到严重影响。复水后,烟株地下部生物量发生潜能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干旱胁迫对生物量抑制的影响,当干旱胁迫严重时,烟株生物量潜能是很难恢复到最佳状态的。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油茶成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对油茶成林光合作用的影响,从而为油茶大田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参考,以7年生‘长林4号’油茶林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处理:重度干旱胁迫(T1,土壤含水率15%~20%)、中度干旱胁迫(T2,土壤含水率20%~25%)、轻度干旱胁迫(T3,土壤含水率25%~30%)和对照(CK,无干旱),采用自动灌溉设备控制土壤水分,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油茶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加,油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呈下降的趋势,胞间CO_2浓度(C_i)总体呈现上升趋势;P_n、T_r、G_s日均值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逐渐下降,日变化曲线由"双峰型"逐渐过渡为"单峰型",C_i在中度、重度干旱胁迫处理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轻度干旱胁迫、对照处理下C_i日变化曲线呈"W"型变化,且均在10:00和14:00出现低谷,WUE在重度干旱胁迫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轻度、中度干旱胁迫下存在小幅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20.
平安竹抗旱生理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平安竹在可控条件下进行干旱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平安竹对干旱胁迫不太敏感,在干旱胁迫处理20 d后,除叶片卷曲外,整个竹株仍保持绿色。干旱胁迫对平安竹叶片叶绿素、SOD、MDA、质膜透性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MDA含量与质膜透性呈升高趋势,而叶绿素含量与SOD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