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围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笔者对湖北省南漳县城关镇村级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城关镇共有33个村,其中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村2个,10万~100万元的村7个,5万-10万元的村19个,5万元以下的村5个。  相似文献   

2.
[难题简况]近年来,随着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村集体经济也日益壮大,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日益明显,经济强村与薄弱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2006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35亿元,平均每个村111.38万元。但是,可支配收入5万元以下却有7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不到全区的1.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消薄"目标,是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破之题。浙江省建德市2016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有85个,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有125个,"消薄"工作任务艰巨。为此,建德市以要素联动、项目带动、党建驱动为路径,全力走出一条高质量"消薄"路子。截至2018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0 023万元,同比增长47.7%,其中:经营性收入达8 101万元。240个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7,(8)
<正>2012年,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通过5年努力,使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不少于5万元"的要求,诸暨市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了专项调研。据统计,2009—2011年,全市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三年平均值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有195个,占总村数的39%;经  相似文献   

5.
正到2018年底,基本消除经营性收入为零的"空壳村";到2019年底,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实现翻番倍增,全市60%的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到2020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力争70%的村达到10万元以上……在《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中,日照市"村集体经济清零倍增工程"定下了日照今后三年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步调。  相似文献   

6.
一、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1.集体经济基础脆弱,发展后劲不足。据我市农经部门统计,2004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8999万元,村均8.75万元。其中集体经营、发包及上交、投资收益三项收入仅5649万元,村均2.60万元,比1997年的三项收入减少了2124万元,村均减少1.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系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农民共同致富和农村社会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充分考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县实际,就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初步探讨。 一、我县村级集体经济现状与特点 我县现有14个农业乡(镇)、278个村、农户9.54万个,农业人口36.14万人,劳动力19.39万个,耕地面积42.27万亩,林地268.04万亩,可利用水域面积14万亩,村集体生产性固定资产5014万元。 1.我县村级集体经济的现状。2002年全县277个村(缺1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346万元,比1996年3109万元增加237万元,年增长1.2%。村均收入12.08万元,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46个,占总村数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黄岩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村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9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9638万元,比“八五”期末的6527万元增加3111万元,增长47.7%:全区564个村,村均集体经济年收入17.1万元,比“八五”期末的11.6万元,平均每村增加5.5万元。年集体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就村级集体经济现状和如何进一步发展.对柴溪村、高陂村、禄田村,兴源村、浆里村、黄田村这六个村作了一次调查.一、村级集体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的6个村.199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为:浆里村0.4万元,柴溪村1,3万元,禄田村0.83万元,高被村1.65万元.黄田村15.3万元,兴源村1.2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来源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村办企业统一经营利润或管理费;二是村级股份合村场集体权属股分红及管理费,三是山林或房屋出租费.经济收入主要来自村办企业收入,占50%以上,而且村与村之间很不平衡.收入最多的是黄田村,最少的是浆里村,共同点是股份合作林场已成为各村一大支柱收入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1.发展现状浙江省平湖市现有137个村,2005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不包括土地征用、上级拨款收入)共计为4076·45万元。平均每村29·76万元,其中50~100万元的村20个,占14·6%;20~50万元的村69个,占50·4%;20万元以下的村48个,占35%。村级集体经济总支出为5760·61万元,平均每村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尤溪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用好政策,在村集体减债、增收和财务规范化管理方面“三管齐下”,有效激活了村级集体经济,初步扭转了村财收入连年下滑和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2003年,全县村财平均收入24.2万元,比全市平均村财务高出38.3%,村财收入不足5万元的比例由2001年的34%下降到15%,全县村均债务32.1万元,比2001年底下降9.2万元,35%的村实现零负债。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西湖区地处杭州城的西南面,交通、通讯发达,资源丰富,经济比较富裕,农民绝大多数进入小康生活。但是,该区125个行政村中仍有16个村集体年可分配资金不到10万元,被列入经济薄弱村。去年来,西湖区委、区政府把切实抓好1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农村奔小康的攻坚战来打。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到1994年底,这16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总产值达6148万元,比1990年的1181万元增加496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31.43万元,比1990年的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04,(9):5-5
宗汉街道百两村由百两桥、汪里、上洋山路、林房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1808户,4581人,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841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18万元。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临海市现有998个行政村,2007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为37 093万元,村均37万元,但发展很不平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373个村,占总村数的37.4%.  相似文献   

15.
正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周宁县辖有9个乡镇,140个行政村,7个社区。截止2017年底,全县有经营收益的村(社区)98个,其中:年经营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74个,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村8个,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村(社区)16个(其中:社区7个)。由此可见,该县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且大多数村都是依赖财政转移支付和通过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蛟河市天北镇兴隆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摆脱集体经济空白村的穷帽子。对此目标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1万元收入算得了什么!但是对于兴隆村来说,实现这一目标确实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实现了这一目标,就意味着该村迈出了发展集体经济的第一步。兴隆村位于天北镇东南部,全村以种植水稻、玉米为生,  相似文献   

17.
<正>1村级集体经济基本情况东海县牛山镇属县城镇,全镇17个村中有8个村在县驻地或紧靠县驻地。2006年末全镇农村人口4.97万人,耕地面积2380hm2,农民人均纯收入5565元。村级经济总收入125000万元,其中村组集体经济收入5000万元,占4%;农民家庭经营收入116000万元,占93%;  相似文献   

18.
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增加乡村收入,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林州市把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和支撑保障,注重资源整合,狠抓模式创新,采取“自主发展、整体发展、特色发展、引擎发展、持续发展”等方式,着力推进乡村集体经济工作。2016年,林州市被河南省确定为扶持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试点县。目前,全市542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项目达到1356个,新增项目669个,其中光伏项目475个;12个乡镇390个村完成了“清零工程”。全市510个村有了增收项目,占总数的94%以上,年增收额超过10万元的村增加到100个以上,年增收额超过30万元的村增加到50个以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浙江省建德市洋溪街道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大力实施村社发展集成改革,加快强村富民奔跑步伐,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资金扶持与产业帮扶齐头并进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2年,全街道6个村(经合社)实现总收入8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全覆盖,其中3个村(社)经营性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17,(4)
<正>近年来,浙江省建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并在航头镇大店口村召开全市加强村级债务管理工作现场会,有效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16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2 568万元,逐渐改变了前一阶段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期间徘徊不前的状况(其中2004年为5 973万元、2010年为6 343万元),实现了在2014年突破亿元大关基础上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