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加温刺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雌虾在冬季抱卵,并对卵及幼体在不同水温下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经过38 d的加温刺激,在26℃下陆续观察到有虾抱卵,18℃以下未观察到抱卵虾,但该水温能促进雌虾性腺发育。雌虾经加温刺激后所抱卵在18℃,21℃和26℃下均能正常孵化出幼虾。18℃,21℃和26℃下孵化时间分别为(39.67±3.06)d,(28.33±2.52)d和(15.00±2.00)d,孵化所需时间随着温度的提升而减少(P<0.05)。孵化的幼虾经45 d养殖后,在18℃,21℃和26℃下体长分别为(1.90±0.25)cm,(2.73±0.38)cm和(3.78±0.70)cm,体重分别为(0.223±0.100)g,(0.688±0.331)g和(2.145±1.272)g。18℃,21℃水温下的幼虾在此生长阶段为非异速生长(b=3),26℃水温下的幼虾为异速生长(b>3)。在3种温度下,幼体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加快(P<0.05)。  相似文献   

2.
蒋张林  蒋建月 《齐鲁渔业》2007,24(10):21-21
蟾蜍经冬眠后,于每年早春苏醒出土或出水,不久雌雄抱对交配,等水温上升到10.8℃时雌蟾蜍即行产卵。卵常产于水中水生植物上,卵小,在胶质卵带内,呈双行排列成条状。因此池内要放养一些水生植物,让雌  相似文献   

3.
人工诱导克氏原螯虾同步产卵试验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2005年在水泥池采用“控制光照、控制水温、控制水位、改善水质、加强投喂”的方法人工诱导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同步批量产卵。经诱导的虾在36 d的时间里共有1006尾雌虾产卵,平均抱卵率达81.0%,而未采用人工诱导的雌虾平均抱卵率只有30.6%。  相似文献   

4.
克氏原螯虾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卫军  李铭  徐加元  戴颖  王玉凤 《水利渔业》2007,27(6):27-27,104
结合实验室研究和室外调查等方法,就比较有争议的有关克氏原螯虾繁殖生物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认为克氏原螯虾雌雄鉴别最可行的方法是根据二者之间腹肢的不同。雄虾的第1、2对腹肢的基部和中段呈红色,末端变白,而雌虾没有这样的腹肢。克氏原螯虾没有生殖蜕皮的习性,交配之前不一定需要蜕皮。武汉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一般每年有2个产卵期,一个为5月左右,一个为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雌虾的抱卵量在200~300粒。水温22~25℃时,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的时间为25~33d。  相似文献   

5.
薛素燕  毛玉泽  方建光  赵法箴 《水产学报》2016,40(11):1705-1712
采用发育生物学和生态学方法,观察描述了中华原钩虾的胚胎发育过程,研究了胚胎发育与水温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华原钩虾的抱卵量与雌体体长呈正相关,抱卵雌虾通过抱卵板附着胚胎,在育卵袋内孵化幼体。水温15~27°C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发育历期缩短,发育速率加快;21°C恒温条件下,中华原钩虾胚胎发育全程大约需要220 h,离体培养受精卵和亲体抱卵孵化基本同步。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公式计算出胚胎的发育温度阈为6.02°C,有效积温为137.30°C·d。研究表明,中华原钩虾的前几次卵裂为全裂,后转为表面卵裂,初孵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温度对其胚胎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河蟹人工育苗中亲蟹促产及抱卵蟹培育是关系到育苗成效的两个重要生产环节。作者通过多年来的生产性试验,亲蟹的抱卵率和抱卵蟹成活率均达90%以上。促产处理宜在3月上中旬进行(水温在10℃以上),促产地面积在1000m2上下,投放亲蟹密度为750kg/10-1公顷,雌雄性比掌握在2~3:1,待绝大多数雌蟹抱卵后应及时将雄蟹捕出。抱卵蟹培育的关键是防逃、合理投饲及水质管理。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抱卵亲虾质量差和数量不足的成因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分析了影响罗氏沼虾抑卵数量与质量的水温、水质、营养、雌雄性比、亲虾品质等6个方面的因素,并针对这几个方面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罗氏沼虾抱卵的数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红华 《科学养鱼》1997,(12):13-13
一、亲虾的强化培育亲虾的强化培育一般在育苗前一个月进行。其方法是将水温逐渐升至26~27℃,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6%~7%,每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1/2。还可加入少量盐度低于4‰的海水,促进亲虾的性腺发育。定期清除残饵。二、抱卵虾的培育挑选同批的抱卵虾放入培育池中。饲养期间应注意保持培育池的安静,尽量避免干扰抱卵虾,以免引起剧烈运动而造成脱卵。孵化时适宜水温26~28℃,必须连续不断地充氧,使水中溶氧接近饱和。当虾卵由橙黄色变为浅灰色时,每天向池内加入少量海水,使池水盐度每天递增1…  相似文献   

9.
青虾亲虾的收集与运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青虾养殖业的发展,苗种需要量越来越大,掌握亲虾的收集和运输技术,是搞好苗种繁育、发展生产的前提,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亲虾的收集 繁殖用的青虾一般是在春季繁殖季节从湖泊中捕来,最好是用抄虾网、虾笼或虾罾捕获的,这样捕获的虾不易受伤,活力强。 在靠近湖泊的地方可以直接收集抱卵雌虾,在虾源不方便的地方则应预先收集末抱卵的雌雄青虾,尽量选择体长5厘米以上,体重2克以上的大虾。雌虾卵巢要成熟或接近成熟,可根据雌虾头胞胸部背面的卵巢大小判断,成熟或接近成熟  相似文献   

10.
李树国 《科学养鱼》1997,(10):15-15
一、抱卵蟹死亡及掉卵原因分析1.抱卵蟹死亡原因分析抱卵蟹死亡量在池塘培育期间相对较少,而在育苗棚内暂养和布苗期间死亡量较大。经过观察,死亡的抱卵蟹绝大部分附肢有不同程度的缺损,而附肢齐全的抱卵蟹死亡较少。抱卵蟹在孵化期间腹部会经常扇动,以防止受精卵缺氧死亡,这是河蟹长时期来所形成的遗传特性。若某种原因造成附肢缺损,还要进行附肢再生,从而加重了河蟹生理负担,容易造成抱卵蟹死亡。抱卵蟹死亡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水质。河蟹喜欢在水草较多、水质清新的环境中生活。如培育池面积较小,以及残僻的影响,易使水质变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罗氏沼虾育苗业的发展 ,育苗生产中问题不断出现。现就1993年到2000年育苗工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作一总结。一、抱卵虾脱卵和孵化率低抱卵虾拣出后 ,在孵化池中常可见脱落的卵块 ,产完卵后虾的腹部发现有部分死卵、坏卵 ,尤其是每年的第一批和最后一批抱卵虾 ,脱卵现象较严重 ,利用率较低。根据几年生产经验分析有几方面的原因 :(1)亲虾在交配前有病伤 ,特别是附肢损伤较严重。(2)交配时雄虾偏少 ,或雄虾质量较差 ,或交配密度过大。(3)抱卵虾在孵化过程中因管理不当造成水质恶化 ,氨氮含量过高。(4)重…  相似文献   

12.
在小池塘(面积小于667m2)采用"七操作一体"的克氏原螯虾仿生态繁殖操作法,亲虾成熟度、抱卵量、抱卵指数、抱卵率、亲虾成活率和单位面积出苗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抱卵量626粒/尾、抱卵指数20.4粒/g,比鄱阳湖亲虾(体长9.2 cm的雌虾)的抱卵量和抱卵指数,分别提高了174.6%和230.1%;仿生态池幼虾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龙虾的人工繁殖及早期叶状幼体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龙虾的繁殖季节在4-9月,每尾雌虾可抱卵2-3次,抱卵盛期在6-7月份。在水温26-29℃的条件下,雌虾抱卵后在18-22d内孵出叶状幼体,叶状幼体破膜时间一般为19:30-23:00,高峰期出现在21:00-22:30之间,初孵幼体平均体长为1565.79±24.57μm。在静水、无投饵条件下的生存指数SAI值可作为检测叶状幼体活力的一个指标,其大小为30.50-80.67。SAI值的变化与时状幼体的变态率和存活率呈正相关。经方差分析,各实验批次的Ⅰ期叶状幼体存活率与变态率差异不明显,Ⅱ期幼体之后呈显著性差异,叶状幼体生长发育的适宜盐度为33-35。  相似文献   

14.
亲虾一般在10月中、下旬从成虾养殖池中挑选。选择亲虾要掌握以下四个标准:①个体大而均匀,雌虾要求体长10cm、重25g左右;②身体健康、体色鲜明、活动性强、附肢完整。③雌雄比以3:1为宜,以保证亲虾获得较高的受精率。④越冬亲虾成活率在80%左右、每尾雌虾约生产虾苗1500尾。按照这个标准确定亲虾越冬数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罗氏沼虾新虾亲在江西越冬及产前培育技术。在江西气候条件下,面积为100m^2的越冬池,亲是越冬密度为21~24尾/m^2或0.3~0.5kg/m^2,越冬时水温控制在19.0~21.0℃之间,经4个月左右时间,越冬成活率在70%以上。产前强化培育后亲虾抱卵率最高时可为31.7%~36.8%。从池塘养殖的成虾中挑选亲虾可不辨雌雄。  相似文献   

16.
用于繁殖的青虾采用九月龄的太湖抱卵青虾,即上年度九月份的秋繁虾。试验方法是砖池流水式繁殖育苗和幼体养殖。流水池共10平方米,分成五格,每格内放置水草适量,水在砖缝中可互通。抱卵青虾在流水砖池内繁殖,水温变动在24~25℃之间,水深25厘米。试验结果表明: 1、要获得青虾的幼体苗种用于池塘养殖成虾,只需在自然界中捕取青虾抱卵虾,人为创造一  相似文献   

17.
石斌 《海洋渔业》2000,22(2):63-67
本文对中华绒螯蟹抱卵颜色为异常的粉红色与土黄色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逐渐加入海水与直接排光淡水、加入海水的两种促产方式和较低的交配水温(1.6~9℃)不会造成河蟹抱卵颜色异常,雌蟹的性腺发育状况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粉红色卵与土黄色卵是由性腺处于Ⅱ、Ⅲ期的雌蟹产的,为受精卵。两种卵胚胎发育正常,孵出的幼体发育也正常,在生产中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性早熟问题,很多体长在5~6cm的雌虾抱卵腔内已充满了卵。关于罗氏沼虾性早熟问题,一般认为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1)有效积温过高:在现行的池塘养殖过程中,由于水体较小,水位较低,水温的回升比河道、水库要快得多,而且罗氏沼虾的养殖一般都在高温季节,水温长时间过高,加速了罗氏沼虾的性腺发育,从而产生了性早熟现象;(2)营养过剩:营养过剩主要是指蛋白质过剩。在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所投喂的饵料几乎全部是高品质的商品饲料。投喂过多过精的商品饲料,一方面加速了罗氏沼虾的生长,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三疣梭子蟹亲蟹长途运输技术的报道较少,其对育苗效果的影响也鲜有记载。笔者近年从事早繁三疣梭子蟹的生产性技术指导工作,对三疣梭子蟹亲蟹的长途运输及其对育苗效果的影响有一些体会。一、亲蟹的选购及运输根据生产计划,5月10日前幼体需达到出售标准,即Ⅱ期幼蟹,所以决定由外地购进已开始升温促熟的亲蟹。考虑到亲蟹价格及运输成活率等因素,于2月28日由山东购得抱卵蟹20只、未抱卵雌蟹53只。其中,抱卵蟹培育水温为19℃,受精卵发育到桑葚期;未抱卵雌蟹已升温促熟,培育水温为14℃。挑取肢体完整、行动活泼、特别是潜沙能力强的个体,用…  相似文献   

20.
亲虾选择,(1)健康无病。即虾体肥壮,体色鲜艳,活动正常,无病无伤,附肢完整。(2)个体较大.雌虾体长9-10厘米,体重25-30克以上,雄虾应比雌虾大.(3)年龄适中.以1—2冬龄的亲虾为宜.(4)性比合理.在繁殖季节,雌雄之比以4-5:1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