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无壳瓜子中的挥发油组分,用GC-MS和Kvoat’s指数法对各种组分进行鉴定,共定性检测出3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73.5%,其中主要成分为甲酸乙酯、1-十一炔、2,8-二甲基十一酸甲酯、正十八烷、十六酸甲酯、十八二烯-11,14-酸甲酯、正十八酸乙酯和十八二烯-9,12酸(z,z)等.  相似文献   

2.
分析锦灯笼根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组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锦灯笼根茎中挥发油,运用GC-MS法测定和分析其化学成分.通过计算机检索、人工图谱解析,按各色谱峰的质谱裂片图与文献核对,确定锦灯笼根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4%.锦灯笼根茎主要成分为n-十六酸、十六酸甲酯、十六酸乙酯、(Z)9-十八碳烯酰胺、6,9-十八碳二烯酸甲酯、8,9-二脱氢-9-甲酰异长叶烯、马铃薯螺二烯酮、)11-十六碳烯酸、5-十二烷基-2-呋喃酮、香橙烯-2-氧化物.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本研究为锦灯笼根茎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囊谦杜鹃叶和茎的挥发性成分及异同,采用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并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囊谦杜鹃叶中共测定出38种挥发性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α-毕澄茄油烯(13.49%)、α-蒎烯(12.20%)、α-金合欢烯(8.61%);囊谦杜鹃茎中鉴定出2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α-蒎烯(8.80%)、α-毕澄茄油烯(6.56%)、左旋-β-蒎烯(6.19%).囊谦杜鹃叶与茎中的挥发油在成分结构上比较相似,但在含量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栓皮栎软木地板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栓皮栎软木地板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用乙醚作溶剂进行多次萃取,利用GS-MC联用技术对栓皮栎软木地板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出并鉴定了2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的23种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为丙二醇,含量为68.79,其次为N-苯基苯胺,含量为3.47,其他含量在1以上的有1-(1-甲基乙基)-4,7-二甲基-1,2,4a,5,6,8a-六氢-(1α,4aα,8aα)萘、(Z,Z)-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3-甲氧基-1-丁醇、1,2,3,3,4-五甲基环戊烯、2-羟基丙酰胺、(S)-2,3-二羟基丙醛、百里香酚、5,6-二氢-6-戊基-2H-吡喃-2-酮和4-(1-甲基乙基)-1,6-二甲基萘.  相似文献   

5.
多脉含笑和醉香含笑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多脉含笑和醉香含笑开发利用价值,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多脉含笑叶、果实以及醉香含笑的叶和花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多脉含笑的叶和果中共鉴定出34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叶26种、果22种,醉香含笑的叶和花中鉴定出42种挥发性化合物,叶和花都为27种.多脉含笑的叶和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α-金合欢烯、β-橄榄烯、香树烯、大根香叶烯B、大根香叶烯D、朱栾倍半萜和β-榄香烯等;醉香含笑叶和花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6,9-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异长叶烯、橙花叔醇、α-古巴-11-醇、α-金合欢烯、β-橄榄烯、异石竹烯、δ-杜松醇、庚醛和大根香叶烯B等.多脉含笑和醉香含笑挥发油中都富含大量在香料和医药行业有重要用途的高生物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降香黄檀籽粒中萃取种子油,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甲酯化产物进行分析,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胡:最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萃取2h,CO2流量30L/h,种子粉碎粒度40目.降香黄檀籽油中共鉴定出10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亚油酸甲酯占60.03%、9-十八烯酸甲酯占17.48%、十六烷酸甲酯占16.72、亚麻酸甲酯占1.84%、二十一烷酸甲酯占1.82%.  相似文献   

7.
不同采收部位黄花蒿种子挥发性赋香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采收部位黄花蒿种子的挥发性赋香成分,用固相微萃取法富集黄花蒿种子的赋香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组成.结果:从8个不同采收部位黄花蒿种子的挥发性赋香成分中鉴定出13个相对百分含量大于0.50%的共有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90.00%左右.其中(3E,5E)-2,6-二甲基-3,5,7-辛三烯-2-醇(26.17%~29.10%)、β-芳樟醇(13.26%~14.05%)、2,6-二甲基-2,7-辛二烯-1,6-二醇(32.30%~33.47%)是各采收部位黄花蒿种子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可见,不同采收部位黄花蒿种子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鉴定,旨在为大斑芫菁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从大斑芫菁中共检出86种挥发性成分,并鉴定出其中的41种,以醇、醛、酮、酸类物质居多.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有苯乙醛(4.07%)、油酸(3.21%)、1,13-十四碳二烯(2.22%)、芳樟醇(1.70%)、香叶基丙酮(1.64%).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无性系杉木心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特点和含量差异,以浙江开化杉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各心材挥发油,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特点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3年种植的开化3号和1998年开化3号、开化13号、F24x那1-1和大坝8号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33%、1.34%、1.26%、1.04%和1.45%,其中大坝8号的提取率最高;从4个无性系5个样品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53种、萜醇类12种、萜烯酯类4种和其他2种,其中共有成分有31种;从1993年种植开化3号、1998年开化3号、开化13号、F24x那1-1和大坝8号中分别鉴定出48种、48种、52种、52种和5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柏木醇、α-可巴烯、β-石竹烯和泪杉醇等,其中柏木醇为5个样品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萜烯类和萜醇类成分相对含量较高,是杉木特殊香气的主要来源,但在不同无性系杉木心材中的组成特点和含量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1993年开化3号、1998年开化3号和开化13号成分较为相似,聚为一类,而1998年大坝8号和F24x那1-1分别与开化系列无性系心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差异较大,各自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0.
椪柑果皮精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椪柑果皮精油为试材,采用GC-MS对其精油成分和相对含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从椪柑精油中共分离出78种组分,鉴定出53种组分,占精油的97.56%,主要组分是D-柠檬烯(60.4%)、1-甲基-1,4-环己二烯(4.35%)、佛手柑油烯(3.09%)、(E,E,E)-2,6,10-三甲基-2,6,9,11-十二烷四烯-1-醛(1.6%)、β-月桂烯(0.87%)等萜烯成分和不饱和脂肪酸,如月桂酸(3.34%)、亚油酸甲酯(3.09%)、棕榈酸(1.39%)和(Z)-9-十八烯酸甲酯(3.08%).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MS 联用技术, 对苦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获得53 个色谱峰, 鉴定了其中42 种成分, 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94.69 %, 含量最高的 为叶醇27.08 %, 其次为2-己烯醛10.02 %。在42 种成分中醇类有9 种, 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38.87 %;酸类有7 种, 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5.46 %;醛类有7 种, 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4.49 %。首次从竹叶中鉴别出弥猴桃内酯, 含量为0.38 %。图1 表1 参10  相似文献   

12.
毛竹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GC-MS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 GC- MS联用技术 ,对毛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鉴定 ,共获得 67个色谱峰 ,鉴定了其中 53种成分 ,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 94.1 3% ,含量最高的为叶醇2 0 .33% ,其次为 2 -己烯醛 1 4.62 % ,在 53种成分中醇类有 1 0种 ,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8.61 % ,醛类有 1 7种 ,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 2 2 .2 6%。  相似文献   

13.
分析慢肝养阴胶囊中挥发性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通过检索NIST08标准质谱图库鉴定出59种成分,占总量的83.16%。含量较多的3个化合物分别是8,9-去氢-9-甲酰基-环异长叶烯(7.0%)、棕榈酸乙酯(5.9%)和4,8,13-杜法三烯-1,3-二醇(5.7%)。慢肝养阴胶囊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类和酯类,占总成分的61.83%。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5个品种甜瓜籽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与脂肪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不同品种甜瓜籽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采用R语言分析PCA和变量投影重要性。【结果】5个品种甜瓜籽油中共鉴定出65种挥发性化合物,新蜜1号样品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为37种,皇后品种的油脂中有30种,香瓜和86-1样品中有29种,绿宝石样品检测到最少,为26种,分析发现5个样品之间的挥发性物质有显著性差异。5个品种甜瓜籽油在挥发性物质成分共分成4大类,皇后与绿宝石较相近归为一类。5种甜瓜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平均为75.34%,其中亚油酸最高,平均含量达56.81%。【结论】二十四酸、十八碳烯酸、花生酸、棕榈酸、亚麻酸、蓖麻油酸与某些香气物质有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任竹君  王道平  罗亚男  陶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07-22308
[目的]检测香兰叶中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GC/MS)对香兰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甲酯,其次为叶绿醇,还含有草蒿脑、棕榈酸、角鲨烯、甲基丁香酚,邻苯二甲酸、α-紫罗兰酮和吉马烯D等成分;另含有几种烷烃及少量的醛、酮类化合物。[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香兰叶中挥发性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桃蛀果蛾2种寄主的挥发物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桃蛀果蛾(Carposina niponensis)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果区,主要为害苹果、枣、桃、梨、杏、海棠等。采用固相微萃取(SPEM)和GC-MS分析了桃蛀果蛾不同寄主(枣、杏)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2种寄主植物的挥发物成分种类差异较大,分别为37,18种;其中,枣挥发物成分以萜类和酯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挥发物总成分的19.60%和58.45%;杏挥发物成分主要是酯类,占挥发物总成分的70.51%。研究结果为探讨桃蛀果蛾与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谢伦  彭娟  白雪  杨永仪  熊彪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0):2980-2988
【目的】对狭叶润楠和山胡椒鲜叶制作的老鹰红茶品质进行分析,为贵州当地老鹰茶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狭叶润楠和山胡椒的鲜叶为试材,参照传统红茶工艺制作老鹰红茶,对2种老鹰红茶进行感官审评、生化成分含量测定及其相关分析,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其挥发性物质。【结果】山胡椒老鹰红茶外形卷曲、香气持久高扬、滋味醇和,综合得分为90.08分;狭叶润楠老鹰红茶外形细紧、香气持久、滋味鲜爽甜醇,综合得分为89.84分。山胡椒老鹰红茶的多酚类物质、蛋白质和茶黄素含量分别较狭叶润楠老鹰红茶显著提高62.3%、37.5%和11.1%(P<0.05,下同),而狭叶润楠老鹰红茶的总黄酮含量较山胡椒老鹰红茶显著提高29.3%。2种老鹰红茶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组分,其中山胡椒老鹰红茶的氨基酸组分总含量较狭叶润楠老鹰红茶提高5.4%,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是2种老鹰红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山胡椒老鹰红茶的水浸出物与茶红素呈显著正相关,与总黄酮、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粗脂肪呈显著负相关;狭叶润楠老鹰红茶的水浸出物与蛋白质呈显著正相关,与总黄酮、茶黄素、粗脂肪和灰分呈负相关。山胡椒老鹰红茶共检测出15种挥发性物质,包括8种萜烯烃类、2种醇类、1种醛类、2种酯类和2种其他类化合物;狭叶润楠老鹰红茶共检测出14种挥发性物质,包括5种萜烯烃类、1种醇类、4种醛类、1种酯类和3种其他类化合物;2种老鹰红茶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物质均为萜烯烃类化合物。【结论】通过感官审评结果、生化成分和挥发性物质的测定,山胡椒和狭叶润楠的鲜叶均适合制作老鹰红茶,其品质均表现良好,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光皮木瓜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光皮木瓜挥发油,经GC-M S分离与分析,鉴定出46种化合物。主要成分包括4-甲基-5-(1,3-二戊烯基)-二氢呋喃-2-酮、4-(3-羟基-3-甲基-1-丁炔)-苯甲酸甲酯、γ-癸内酯、正己醇、a-杜松醇、顺-11-十六烯酸、辛酸己酯等,涉及内酯类、酯类、酸类、醇类、酚醚类等化合物,另外还有少量烃、醛、酮、杂环以及含氮化合物。内酯及酯类共计20个组分,含量合计40%以上,为光皮木瓜挥发油主要组成部分。内酯及酯类、酸类、醇类、酚醚类等作为重要的香料物质,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光皮木瓜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栽培方式的卷丹鳞茎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遮荫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40种化合物,并鉴定出了35种;从露地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30种化合物,鉴定出了28种;从大棚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36种化合物,鉴定出了34种。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在遮荫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占挥发油总量的71.44%;在露地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5种脂肪酸,占总量的16.94%;在大棚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占总量的52.87%。从挥发油种类及含量因素考虑,卷丹最适宜的栽培方式为遮荫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