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世界》2016,(3)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为"贵州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人近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2015)304号文批复同意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为"贵州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人。记者从3月5日召开的贵州绿茶地理标志申报资料讨论会上获悉,"贵州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材料经过近两年的资料准备,目前已进入  相似文献   

2.
刘玉伦 《中国茶叶》2002,24(6):32-33
近两年,在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石阡县,每到茶忙季节,苗族、土家族等山寨,名茶炒制热火朝天,来自江苏、上海、山东、安徽等地的茶商,云集石阡,争购石阡名茶,使地处我国西南山区的石阡小城充满一片生机,一改以往茶叶生产不成规模,茶叶采摘和加工粗放,地域环境封闭,与外界缺乏交流的局面。当人们在谈论这种变化时,一致认为这归功于“品牌”对石阡绿茶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对石阡名茶品牌形成的历程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11,(1)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贵州省农委和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撰写,祭出茶行业内的重拳——《贵州省十二五茶产业规划》。征得贵州省相关负责人同意后,本刊将在1月、2月刊物上将此产业规划分上、下两篇刊登。《贵州省十二五茶产业规划》上篇系统全面地回顾了十一五期间的产业成就,实践和学术结合,生产与市场并重,数据和叙述互补,细细读之定能为业界同仁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今年初,在贵州省农委的支持下,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分别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到普安普白林场、西江坡等地进行两次古茶树群落分布调研及考察。经专家实地目测,以普白林场的野生大茶树系中的四球茶新种为主的古茶树株数最多,其中,树龄达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16,(4)
正阳春三月,贵州省版图上一片绿意盎然景象,其中有一抹绿色不仅点缀了春天的贵州,更牵动着400万农民的心——这就是茶叶。又是一年春茶到,来自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贵州春茶总产量预计超过1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30%以上。面对如此大的春茶产量,今年贵州春茶销售情况究竟如何呢?近日,记者就2016年贵州春茶在外省的销售情况做了一番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06,28(6):1-1
为加快打造浙江绿茶品牌,推动浙江省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浙江省农业厅于11月10日上午在杭州组织召开浙江绿茶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邀请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共商浙江省茶产业发展大计。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宋少祥等,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等茶叶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  相似文献   

7.
良茗 《中国茶叶》2009,(8):11-11
“2009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于2009年7月28~29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举行:会议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承办,贵阳市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门及贵州省有关厅局、学术团体协办。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湖北茶产业的大发展,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和湖北日报三方商讨决定,今年将联合举办首届"湖北绿茶"高峰论坛暨"湖北绿茶第一方阵"品牌企业推介活动,向社会隆重推出"湖北绿茶第一方阵"品牌企业,打造"湖北绿茶"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职业教育下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与茶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及茶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是贵州省涉茶院校茶叶专业人才培养已滞后于贵州省茶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二是为培养出能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综合性技术技能人才,必须从师资建设、实训条件、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是我国油茶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新种植油茶林面积大,产量潜力大。本文论述了贵州省油茶加工业发展的现状,梳理了贵州省油茶加工产业发展存在不成规模、基础科研和精深加工技术薄弱、缺乏强势品牌和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贵州省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油茶加工业,并从推动油茶初加工转型升级、延伸油茶加工产业链,鼓励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大中型油茶加工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造科研中枢平台,加快技术创新与升级、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贵州省油茶加工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和对策,以期推动贵州省油茶加工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我省无性系茶树良种比例较低,中低档茶比例较高,国内外知名品牌少及“技术贸易壁垒”限制我省红、绿茶出口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大力推广湖南优质红、绿茶无性系茶树良种,加强茶园肥培管理,发展山区茶园,加强茶叶的标准化工作,大力推广无公害有机茶生产技术,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促进湖南红、绿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在贵州省普安县的实地调研情况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发现普安茶产业近年来发展状况良好,但存在创新能力匮乏、品牌影响力不强、经营管理模式不科学、利润低下等问题。本文在文化扶贫的视阈下分析普安茶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茶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杨蜜 《福建茶叶》2016,(3):244-245
"黄花娘子"是出自山东滨州的蒲公英茶品牌。"黄花娘子"虽是地区性品牌,近年凭借优异的加工工艺和独特的保健功效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本文以滨州"黄花娘子"野生蒲公英绿茶为例,通过分析其品牌及包装设计现状,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品牌战略下"黄花娘子"品牌建设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贵州绿茶中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省243份绿茶样品中咖啡碱和儿茶素类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贵州省绿茶中儿茶素含量范围为9.14%~27.28%,平均含量15.71%;咖啡碱含量为1.08%~3.33%,平均含量2.24%。各地区茶叶儿茶素品质指数多数为1000~2000,其中黔南地区的最高为1975.51;各地区的儿茶素苦涩味指数主要在8.00~17.04之间,黔西南地区的苦涩味指数最低为8.00。据此分析可得,贵州绿茶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春茶适合开发高品质的名优茶,秋茶适合用于茶叶深加工或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11,(2)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贵州省农委和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撰写,祭出茶行业内的重拳——《贵州省十二五茶产业规划》。征得贵州省相关负责人同意后,本刊在上期刊物中刊登了上篇,本期继续刊登出中篇,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6.
《茶叶》2010,36(2):I0006-I0006
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松阳县,境内群山环抱,风光秀丽,生态景观丰富多样,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松阳茶叶起源于三国、几经繁荣衰退,绵延1800多年而不绝,在唐代就已成为贡品,1929年还在首届西湖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进入新世纪以来,松阳县倾力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区域品牌,大力培育开发“松阳银猴”系列名优绿茶,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打造浙江绿茶品牌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打造"浙江绿茶"公共品牌的必要性1.茶叶消费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当前,茶叶消费已逐渐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的新阶段。对消费者而言,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产品品质的最重要标志;对茶叶生产企业而言,品牌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手段。一个知名品牌能将茶叶的价格提高20%~40%,甚至更高。没有品牌或是品牌知名度较低的企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威胁。打造茶叶知名品牌已成为茶业界的共识和期待。  相似文献   

18.
5月27日,贵州省茶叶品牌加工技术培训会在凤冈县举行。来自全省各茶叶主产地的200余名茶叶加工企业、种植大户、茶产业发展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省市茶产业发展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了茶叶品牌加工新技术系统培训。  相似文献   

19.
经调查统计,2010年贵州省黎平县香绿茶产量达1800余吨,销售收入达5400多万,产量和销售收入较上年分别增产18%和12%,且产品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为全面推进"东有龙井·西有凤冈"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凤冈锌硒茶品牌,促进贵州省凤冈县与西湖区在茶文化传播、品牌打造等系列方面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合作,10月30日下午,"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品牌文化交流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贵州省人大常委副主任、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等领导出席论坛活动并致辞。论坛围绕"东有龙井·西有凤冈"主题从茶文化交流、茶旅一体化建设、品牌打造与宣传、市场拓展营销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