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林业生产中立木材积、原木材积及出材率的计算方法,在杉木人工林树干形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树干削度方程和树干断面去皮最短径方程,模拟实际造材,进而编制杉木人工林二元出材率表,经检验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可在林业生产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树木材积是伐根以上树干的材积,木材材积是原木生产和销售的重要数据,主要通过分析现用木材材积的计算方法,探讨了材积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提高木材材积计算的精准度,对现实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株,包括伐桩和树根,是全树材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株木材虽不及树干通直,但其木质部分的质量很好,适于进行多种综合利用。那末,根株材积在全树材积中的比重究竟有多大呢?苏联林业工作者在基洛夫州进行的测算回答了这个问题。试验选择在乌饭松林中进行,其林分组成为10松+桦木,密度0.7,Ⅱ地位级,林龄100年,蓄积量每公顷310方立米,进行过7年采脂。从中选择径阶为20、28、36、44厘米的松树进行实测。伐桩高度一律按油锯伐木规程规定,树干材积不计小于14厘米的梢头,根株材积只计算直径5厘米以上的根,  相似文献   

4.
对于树干材积的测定,传统的比较精确的方法是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法。此法是将树干区为一米或二米长的等长区分段,分别测定各段的中央直径,梢底直径和梢头长度,做详细记录。然后以计算或查表的方法求算各段和梢头材积进行合计,即为树干材积。该法测算手续比较烦杂,而对业务不够熟习者一但搞错一个区分段中央直径位置,材积计算就会出现大错。笔者参考国外有关资料,研制了一种适合于我国木材度量单位,  相似文献   

5.
对10年生90个产地的材积生长和木材性状研究表明,马尾松树干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具有显著的种源区和产地效应,树干材积由北向南逐渐增大,而基本密度的最高值在分布区的西北,由北向南逐渐减小,最低值在分布区的中带、由中带向南又略有增加,管胞长度的种源区和产地效应很小,无一定的地理变异趋势。鉴于树干材积和基本密度之间高度的负遗传相关以及两性状显著的种源效应,在进行种源或产地选择时应强调以生长量改良为主、材性  相似文献   

6.
信息窗     
MJ—1型木材材积计算机问世。无锡市研制的MJ—1型木材材积计算机,已应用于林场、木材公司等企业的木材材积计算工作。该机的应用,打破了多年来用查表算木材材积的方法,能将各种材种的材积、价格准确地显示打印出来。并能方便地显示、查询、修改各类原始数据,还有自动报警显示。它具有性能稳定、省工省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 (木岚摘编自《林业月报》)  相似文献   

7.
火炬松种源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综合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设立在江西省分宜县的9年生火炬松种源试验林的研究表明:多数生长、形质和木材性状具有显著的种源效应,树高、材积、干形、轮枝数、年轮宽和晚材率存在着纬向的地理模式,与原产地的温度密切相关,管胞长度受经度控制,木材基本密度无一定地理变异规律,在种源水平上,木材密度和材积生长呈显著的负相关,管胞长度和材积生长几乎不相关。生长较快的种源,其树干通直且侧枝细小。利用约束和无约束选择指数,根据不同的材种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 日本林业学者曾研究树干向量、干形向量,确定了标准干形和全干材积贡献率,并用多变量分析进行了树干形状群的比较。鉴于上述研究尚不完善,本文在其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以黑龙江省孙吴县境内的四个主要树种为样本,建立了一个适用于本地区的较为理想的干形向量函数式,又用该式确定了直径和材积的计算公式。经比较发现,这种新的计算公式有估算精度高,方法简单之优点。  相似文献   

9.
思茅松树干生物量、树皮率与基本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思茅松树干生物量估测最优模型,分析思茅松木材基本密度、树皮率及其与胸径、树高、树龄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种常用的生物量模型中,幂函数效果最好,且引入材积因子后,模型的估测精度有较明显提高;思茅松底部与中部木材基本密度无显著性差异,上部明显低于中部和底部;思茅松木材基本密度与树龄呈显著正相关,与胸径、树高等无显著相关;树干各部分树皮率底部最大,中部次之,上部最小.  相似文献   

10.
对济南市章丘县黄河林场26年生的加杨混交林和加杨纯林的杨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比较测定,其结果是:混交林单株材积比纯林增加89.6%,树干通直,尖削度小;但木材气干密度减小,力学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杉木高世代杂交子代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效应,选择优良的杂交组合,利用设置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场的4×5双因素交叉设计的杉木高世代杂交子代测定林,研究8年生杉木的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碳含量,估算各性状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及相对重要性,分析遗传控制方式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树干碳含量在杂交组合间均差异显著(P<0.05),含碳率在组合间差异不显著。父母本配合力分析显示,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干碳含量的母本效应均大于父本效应,C25-3母本效应最大,B109-3父本效应最大;杂交组合各性状均以加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杉木高世代育种工作仍需注重亲本的选配。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树干碳含量与生长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按10%的入选率,联合选择出3211和3215两个速生高固碳的杂交组合,单株材积较对照(CK)增加30.91%以上,树干碳含量较CK增加26.95%以上,而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弱相关或负相关,筛选出3218和3216两个木材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木材基本密度较CK增加2.17%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在森林调查中树皮因子是指树木的去皮直径与带皮直径的商。通过树皮因子可以利用带皮树干材积估算去皮材积,可以评估木材加工过程树皮残余量,可以预估树皮厚度,基于树皮厚度求算材种出材量等。树皮因子变化规律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更好地进行木材生产和森林经营。研究树皮厚度和树皮系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揭示树皮的变化规律,对提高林分蓄积生长量的精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的立木树干生长过程解析的研究方法,必须首先知道树干现时的去皮材积(当树木为A年时)。这个材积——对于以后用年论计算的材积公式是个起始读数。它由公式:V_(б/к)K_v得出。其中一个因子K_v=V_(A-n)/(V_A),也同样由系数K_a=(dA-n)/dA 决定。测定立木树干无皮材积是一项非常繁难的工作。在些测定还没出解决之前。必须研究一种能测定代皮材积的方法。我们注意到这是  相似文献   

14.
案例:2005年9月28日19时某一林业执法单位接举报拦获一整车杉原条,货主王某提供一张出省木材运输证,执法人员发现该木材运输证有效期为2005年9月29日至10月6日,木材是从邻省运来的,途经该省木材检查站时已验放行。同时.经过调查发现,木材运输证载明的数量为杉原条224根,材积18立方米,而车上实际装有杉原条110根,材积19.166立方米。最后执法人员就该案如何定性处理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5.
导算树干材积、林分材积和地位指数的估算公式,是黑西哥展叶松(Pinus patula)在其天然分布区确定其生长和收获量的部分工作。数据收集于54种不同林分的162块样地。用Chapman-Richards公式拟合优势高和林龄,获得了一簇同型的地位指数曲线。单株树干和林分材积公式适用的直径范围为15至80厘米。与南非发表的地位指数相比较,墨西哥展叶松由于天然更新而生长衰退,但也有可能是天然群体对非洲的异地栽培的遗传选择,墨西哥与非洲的树干材积公式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在木材生产和供销过程中,计算木材材积的主要工具是原木材积表和原条材积表。由于这是一本印制好的表格,使用时需要翻阅查找,而每篇内部都给出与材长和检尺直径对应的一些材积数字,行列较多,查找不便。木材材积速查尺的研制,正是根据木材生产的实际情况,为满足生产管理上的要求,以便给生产和使用提供方便。另外,随着木材生产的发展,现有的材积表范围已经不能满足木材检尺的需要,所以在现有的木材材积表中,增添需要的材积数字,去掉不用的材积数字,这也是实际生产的需要,木材材积速查尺的编制,适应了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测树学生长量分类中,有一种为连年生长量。对于生长较慢的树木,求树干材积连年生长量时,由于生长量变化小不易测定,所以一般用定期平均生长量来代替,即计算树干材积连年生长量往往不是根据一年中树干材积之差求出,而是采用M年差数之平均值。五十年代在我国林学界颇有影响的苏联农业博士Н·П·阿努钦教授所著测树学中(1952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木材销售形势每况愈下,然而,洪江市林业局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勇立鳖头,连年取胜,在连续两年超额完成销售任务的基础上,去年又稳住了销售大局。全市已完成木材采伐43000立方米,占年计划的100%,所采伐的木材已销售一空。分析近两年抓木材销售的实践过程,其根本的措施是改革了运行机制,启动了内部活力。——用活了“两种职能”。众所周知,县市林业局工作的主要落脚点是乡镇林业站。过来,由于木材不愁销路,林业站的总体职能客观上是对林业工作全面管理。就木材销售而言,林业站一般只行使开办出口、收取林业规费等…  相似文献   

19.
李青 《广西林业科学》1995,24(3):138-140
在斯里兰卡的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inuscaribaeavar.hondurensis)林分中,实测354株样木的两个下部直径,利用这些数据建立树干材积模型。该模型比传统的利用胸径(dbh)和树高的材积函数更适合估算树干材积。在每株样木根段,距地面0.50、2.25、4.50和5.00英尺高处,测定其带皮直径,结果有5个长度不同的区分段。分别利用每一段材积,以简单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技术估算树干材积,Box和Cox(1964)提出最佳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变换形式,从应用的结果看,可提高模型的精度。这表明,以根段材积作为自变量,可以准确地估计树干材积。位于树干2.50到5.0英尺处的根段材积,是利用西马林求积式计算的,这种根段材积为估计树干材积提供了最好的估计材料。  相似文献   

20.
在我省的林业生产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云南松的树干纹理向左扭,蓝桉的树干纹理向右扭。这“两扭”使木材的冲击强度(弦向)显著下降,大大降低了木材的经济价值。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改变“两扭”的现状,已迫在眉睫。云南松是云贵高原的主要针叶树种。它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干旱,因而成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在我省大面积分布于滇中高原和金沙江、南盘江流域;全省的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