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从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引进7个云杉品种(欧洲云杉、川西云杉、沙地云杉、红皮云杉、鱼鳞云杉、蓝云杉、青海云杉)进行栽植试验,并观察物候期,测定苗木生长量及其抗逆性,研究不同云杉品种在子午岭林区的适生性,以期为培育优质苗木、提高苗木产业效能、增加林农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云杉树叶象是云杉松树林和云杉苗木的主要害虫,幼虫取食云杉根系,成虫取食云杉嫩叶,大发生时导致成片云杉林和云杉苗木死亡,严重影响着林木生长和苗木产业发展。为了有效防治云杉树叶象危害渭源县的森林资源,防止该害虫进一步蔓延、扩散,通过对该害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的细致观察,制定了科学的防治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物候观察,分析青海云杉开花结实规律,进一步研究影响云杉母树林种子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贾隽 《青海农林科技》2014,(1):13-14,73
青海云杉小卷蛾为云杉小卷蛾属新种,在青海西宁地区主要危害青海云杉,在我国青海西宁发生较为严重。由于小卷蛾虫体过小不易观察,危害隐蔽,监测、防治难度较大,蛹羽化期集中,一旦成虫出现,很快进入盛期,预报有效防治期很难把握,防治效果较差。经过三年观测发现青海云杉小卷蛾的生活史与青海云杉物候期有着密切的依从关系,以青海云杉物候观测为参照,可掌握青海云杉小卷蛾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5.
引种不同云杉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引种云杉的生长规律观察测定,结果显示,引种云杉生长量与当地云杉相近,对于本区的立地条件是适应的,上山造林可望成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杉大地直播和穴盘点播后移栽的试验对比观察,从种子处理、播种、播种后管理等主要育苗技术环节入手,初步总结了云杉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7.
天山云杉引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分析认为,天山云杉的生境条件类似于青海云杉,经3年育苗试种观测分析发现,天山云杉各项生长指标,虽然逊色于青海云杉,但两者地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高生长差异不明显。试验结果说明,天山云杉的青海引进,增加了云杉属中一个新品种,至于今后的生长表现,尚需继续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云杉树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极为广泛,主要原因是云杉树种耐寒性极佳,并且对水分需求不高,也会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云杉树种成年之后,云杉树种主干较为高拔,所以也作为国内木材的重要原材料。从当前实际情况观察得知,云杉木材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很多领域当中,如国内乐器制造以及家具建材等方面。正是这样的前提背景下,为了能够促进云杉产业广泛发展,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那么切实展开云杉育苗栽培以及造林管理技术的分析,也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云杉小卷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该虫在青海为害云杉,一年1代,以幼虫取食芽基、嫩茎,并钻入顶芽。在成虫期、幼虫期喷洒化学农药可获得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10.
云杉大灰象(Sympiezomias velatus(Chevrolat))是西宁市青海云杉上重要的害虫,其幼虫啃食云杉根系、成虫取食云杉针叶。通过定点定期观察,该虫在西宁市1a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壤中做室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6月上旬进入羽化高峰期。药剂筛选试验表明1.8%噻虫啉1000x、3%高渗苯氧威1000x、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x、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x、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x对大灰象成虫致死效果明显,是防治云杉大灰象成虫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1.
3种长白山野生猕猴桃营养及功能成分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开发和利用长白山野生猕猴桃资源,以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及葛枣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为材料,分析比较它们的营养及功能成分.结果表明,葛枣猕猴桃中VC、多酚及Mn和Fe等必需微量元素含量最高.狗枣猕猴桃中糖类物质和果胶含量最高,其次为软枣猕猴桃和葛枣猕猴桃.3种野生猕猴桃鲜果中各营养及功能成分含量均高于美味猕猴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笔者通过对太白山高海拔野生植物引种栽培试验,寻求适宜关中地区生长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方法】将直接在野外采挖的野生植物种源,按其种类进行适当的处理后,进行栽培试验。【结果】对太白山野生观赏植物36科64属84种进行了栽培试验,树种的适应性有一定的差异。巴山冷杉、秦岭冷杉等7种高海拔和中海拔植物不能适应而死亡。领春木、粗榧等11种植物虽能适应下来,但生长不良。中华锈线梅、多花木兰等66种植物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中,鹅耳枥、青麸杨等部分植物还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有开发利用前景。【结论】榆科、漆树科等22科,刺楸、卫矛等38种观赏植物可做为关中地区引种植物,用于园林绿化。其中,青檀、山白树、水曲柳三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莫干山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因其特殊的开发历史,荟萃了大量的外来树种,是我国最早栽培日本冷杉、刚松和晚松的地方。其他引种树种有长叶松、悬铃木、日本五针松和日本晚樱等,在我国树木引种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分布在长白山区的三种野生猕猴桃的木材做了详细的解剖学研究,其结果表明,三种猕猴桃虽同属猕猴桃属,但在形态及木材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具有丰富的木薄壁组织及木射线,这就为正确解释在野生的自然条件下,能进行营养毓及人工扦插育苗的不定根与不定芽的产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加格达奇3种森林类型树高-胸径的曲线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加格达奇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落叶松混合林共400个样本的树高、胸径实测数据,选用11个曲线模型,对模型参数求解,分析树高-胸径的相关性;并采用总误差、平均相对误差、误差及均方根误差这4项值验证拟合精度,探求3种树种的最优拟合模型。结果表明:树高和胸径相关性显著,基于11个模型的树高-胸径曲线拟合参数表明,幂函数模型为最优拟合模型,树高-胸径的关系符合异速生长规律。数据拟合精度的4项误差指标值表明,总体拟合效果理想,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采自小陇山林区的53种植物样品的丙酮提取物对菜粉蝶5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筛选出了对试虫拒食率在50%以上的植物样品12个,其中小果博落回丙酮提取物对菜粉蝶幼虫的拒食活性最高,拒食率为84.5%,拒食活性较高的还有麻叶荨麻、川楝、南蛇藤、大黄、苦楝、烟草、白头翁、曼陀萝、宽叶荨麻、钩腺大戟、毒芹,拒食率分别为73.7%、71.6%、64.5%、60.2%、58.2%、56.1%、55.9%、53.3%、52.8%、51.9%、51.2%。  相似文献   

17.
湖北森林防火树种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对湖北省6个生态区45个不同树种的防火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树种的燃烧特性、生态生物学抗火特性以及经济性状与环境适应性等综合评判,选择出适合湖北省的防火树种26种,其中一级防火树种6种:大叶黄杨、海桐、枇杷柑桔、光叶石楠、臭椿,二级防火树种20种:冬青、柿、石楠、樟、白檀、茶、黄柏、侧柏、麻栎、杨梅、杜仲、木荷、格药柃、枫杨、长叶石栎、广玉兰、马桑、紫玉兰、女贞、刺叶栎等。  相似文献   

18.
以塞罕坝的15种亚高山木本野生观赏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以引种栽培的试验方式对其进行了观察,在成活率、开花、结果、生长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其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并进行保存结果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太平花、迎红杜鹃、库页悬钩子、接骨木、天目琼花、蓝靛果忍冬可列为Ⅰ级;刺五加、日本绣线菊、暴马丁香、藏花忍冬、金银忍冬、蒙古荚蒾、鼠李、山刺玫有正常开花现象,因此列为Ⅱ级;大叶小檗生长不良,被列为Ⅲ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长白山杨桦次生林群落结构和种群的调查,分析了各树种重要值及种间联结性,确定了培育的目标林种.结果表明:杨桦次生林的物种组成丰富,优势树种明显,白桦和蒙古栎在杨桦林中占有绝对优势;红松与白桦、蒙古栎、色木槭、山槐、山梨和紫椴表现为正联结关系,红松与暴马丁香、黄榆、假色槭、毛山楂、山杨和水曲柳表现为负联结关系;主要培育目标林种是紫椴和山槐,应适当间伐暴马丁香、假色槭.  相似文献   

20.
黄琼  田玉红  林翠梧  陈海燕  韦万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57+10921-10857,10921
[目的]优化牡荆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对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微波法提取,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用Lq(3^4)正交试验对牡荆叶、茎、花、果实和根部中的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并比较了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差异。[结果]牡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体积分数为0.30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温度为90℃,固液比为1:30,微波辐射时间为12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牡荆叶的黄酮含量为9.33%,茎为3.19%,花为8.52%,果实为5.67%,根部为4.31%。[结论]该研究可为牡荆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