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异侧竖缝式鱼道具有能较好适应水位变化、消能效果明显和水流流态较好等特点。根据设计准则,对研究区域内的鱼道进行体型设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竖缝位置变化对异侧式竖缝鱼道水力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竖缝位置对异侧竖缝式鱼道池室最大流速几乎没有影响,对主流区最大流速沿程变化影响较小;随着竖缝中心逐渐向池室中央靠近,主流区沿程最大流速衰减率先逐渐变大后趋于饱和;主流区左上部分回流区大部分流速逐渐减小后又增大,右下部分回流区大部分流速逐渐增大,两侧回流区面积比值逐渐减小;竖缝位置距池室侧壁为池室宽度的0.13~0.50时,池室内紊动能最大值变化范围在0.074~0.116 m2/s2之间;竖缝位置距池室侧壁为池室宽度的0.23~0.40时,池室内水流流态最佳,能显著提高研究区域内的半洄游性鱼类的洄游效果。研究结果对相关鱼道工程的设计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竖缝式鱼道具有隔板型式简单、水流条件好、主流位置明确等特点,适宜喜爱不同水层鱼类洄游,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过鱼工程。参考规范要求,以实际工程为例,初步设计3种鱼道池室隔板型式,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第1种鱼道池室结构搭建数学模型计算出的竖缝位置流速和池室表层水流流态,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学模型隔板型式尺寸优化的合理性。根据池室内的水力特性优化隔板型式,对确定的优化隔板型式以比尺为1∶5的局部物理模型试验对不同竖缝处不同水深进行流速测量,以尺为1∶20的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竖缝处流速以及沿程水深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当鱼道出口水深不小于进口水深时,即运行工况1和运行工况4,各隔板竖缝附近流速均小于设计流速1.2 m/s,当鱼道出口水深小于进口水深时,即运行工况2和运行工况3,鱼道进口处隔板竖缝附近流速较大,运行工况2时,最大流速为1.319 m/s;运行工况3时,最大流速为1.561 m/s,均超过设计流速1.2 m/s。建议鱼道在工况1和工况4条件下运行。同时对始水状态下鱼道的水力特性进行分析,建议采用流速为4 m/s的冲击流速值加强对鱼道首部数级水池隔板与导板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3.
多折回通道型同侧竖缝式鱼道水力特性复杂,竖缝流速特性是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多折回通道型同侧竖缝式鱼道进行模型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鱼道竖缝流速特性。试验选择了3组不同流量、水位工况,实测了不同工况下竖缝表面及底部流速沿程分布情况,总结了多折回通道型鱼道在不同通道区段竖缝流速沿程分布规律,分析了影响竖缝流速大小的因素。针对工况3竖缝流速偏大的问题,试验采取了对鱼道边壁加糙的优化设计方案。边壁加糙措施增强了鱼道的消能作用,有效降低了鱼道竖缝流速大小。试验研究成果对类似鱼道工程设计及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受鱼道进出口位置、工程地质、枢纽布置等因素限制,鱼道工程需要布置不同角度的转弯段池室,以适应复杂多变工程环境。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同侧竖缝式鱼道不同转角α(90°≤α≤180°)的转弯段池室流场分布规律,并对不同转角池室提出了系统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当转弯角度α大于90°时,均出现主流冲击外侧边壁,池室中部伴有大尺度回流区的现象,并随着转弯段角度α增大,主流冲击程度加剧,回流区尺度也进一步扩大。针对上述流场问题,采用加设整流导板的措施进行优化,提出转弯角度α介于90°~140°之间时,整流较好的导板位置α0/α值由1/4.0增加至1/2.8,当α介于140°~180°之间时,α0/α值基本稳定于1/2.8~1/3.0之间,即随着转弯角度α的逐渐增加,较优的α0/α值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可为转弯段结构相似布置鱼道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鱼道是帮助鱼类洄游、产卵的人工通道,但目前很多已建的鱼道因流态差、进流口诱鱼效果不理想等原因而导致过鱼率偏低,因此鱼道的水力特性研究意义较大。论文应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双侧竖缝式鱼道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10种不同缝宽的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竖缝宽度对双侧竖缝式鱼道池室流场结构分布、主流形态以及竖缝断面流速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当竖缝相对宽度在0.06~0.125时,鱼道流场结构分布较合理,主流有效利用率高且主流沿程衰减较好,竖缝断面的流速分布也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6.
奋斗鱼道是黑龙江省穆棱河干流上游一座大型竖缝式鱼道,最大工作水头达32.43 m,且上下游水位变幅很大,采用多折回方式布置。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奋斗鱼道整体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不同水位条件下,鱼道内水流条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经过对比发现,竖缝式鱼道内水深整体受出口水位影响较大,进口段受下游水位影响,电站尾水位变化时,可造成进口段水深变化较大,进而影响鱼道内水流流速,对鱼类上溯形成障碍。通过减缓进口段坡度,增加隔板等措施,可以使水深变化区段增长,从而避免流速的突然变化。  相似文献   

7.
根据某工程特点和过鱼要求,建立了孔缝组合式仿生态鱼道三维紊流数学模型,从池室流态、主流流速衰减规律和紊动能三个方面分析了底孔、底宽和边坡等鱼道结构变化对鱼道池室水流条件的影响,并用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仿生态鱼道具有明显的三维水流结构,其主流明确,流态良好,整体紊动能不大,底孔和竖缝处最大流速基本一致,在1.0 m/s左右,基本满足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上溯要求;增设底孔为中底层鱼类增加了上溯路径,并且使得池室流态更为丰富,能够有效提高过鱼效率;底宽和边坡变化对鱼道池室水流条件的影响不大,实际应用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
通过低堰掺水窄缝消力戽对下游界限水深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出计算掺水窄缝消力戽下游界限水深的经验公式。与单圆弧消力戽相比可降低下游界限水深,扩展了戽流消能的应用范围。通过掺水窄缝消力戽对下游软基冲刷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出计算下游冲刷的经验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掺水窄缝消力戽对下游冲刷大大减小,下游的混凝土或浆砌石护坦可改为一定粒径的砂石护坦,使护坦投资节省2/3以上,同时还能减少冻害,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超级稻工厂化育秧,保证作业质量,研制了窝眼窄缝式气吸滚筒排种试验装置。以超级稻“培杂泰丰”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窝眼半径、窄缝宽度、真空度和滚筒转速对播种空穴率、重播率和合格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影响空穴率和合格率的主次顺序为窝眼半径>真空度>滚筒转速>窄缝宽度;影响重播率的主次顺序为窝眼半径>滚筒转速>窄缝宽度>真空度;最佳参数组合为窝眼半径5.5 mm、真空度4 kPa、滚筒转速为0.82 rad/s和窄缝宽度1 mm。经验证,在最佳参数下,播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拱坝动力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提出了一种考虑横缝键槽非线性影响的接触模型,能够真实反应拱坝横缝的实际受力特点,并采用ANSYS程序的二次开发将其实现.用此模型对溪洛渡拱坝横缝进行了模拟,计入强震影响,比较4种工况下的拱坝动力特性,得到一些有益的结果.数值试验表明,横缝削弱了拱坝的整体性,使得拱向应力释放,地震过程中中缝开度大于侧缝.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对油菜联合收割机竖侧切割器的研究,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和设计实例,试验证明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受溢洪道地形、地质和水力条件等影响和要求,往往需要在溢洪道陡坡段上设置收缩段,直至其下游出口断面形成窄缝式挑坎。根据急流冲击波理论,对溢洪道陡坡段收缩的窄缝挑坎段边墙沿程水深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计算中考虑了陡坡段边墙转角、坡度和激震水跃段水体重量等因素,提出了溢洪道陡坡收缩段边墙沿程水深的初步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得到了水力模型试验的验证,成果可供溢洪道陡坡收缩段的窄缝挑坎边墙沿程水深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菜割台竖割刀切割频率随动调节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前进速度下传统油菜联合收获机竖割刀切割频率保持不变,在竖切割分禾处形成较大的重割区或漏割区导致油菜割台损失增大、作业性能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了左右两个步进电机分别驱动的油菜双竖切割随动调节装置,仿真分析了不同前进速度对竖切割分禾处重割区和漏割区的影响,综合考虑油菜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获得了前进速度与竖割刀切割频率的理想理论匹配关系;设计了以S7-1200PLC为控制器的油菜竖割刀切割频率随动控制系统,通过检测机器前进速度信号,再根据理论匹配关系输出脉冲控制步进电机,实现竖切割频率的随动控制;施用脱水剂7d后完熟油菜收获对比试验表明,使用该竖割刀频率随动控制系统的油菜割台总损失率下降了36.15%~41.16%,竖割刀分禾损失率下降了40.84%~48.20%。  相似文献   

14.
Tesla阀特殊的结构形式,可以将反向流入的水流分别导入直/弯两组通道,并在导流柱末端摩擦碰撞进行消能,使池室内流速大大削弱。这种独特的流动特性非常适合用于设计鱼道,然而直接移用Tesla阀原始结构作为鱼道已被证实具有显著局限性。对原Tesla阀鱼道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调整池室直/弯道宽度比,镂空导流柱并增加开口端长度等措施,得到了一种消能通道与过鱼通道相对独立的新式Tesla阀鱼道。利用数值模拟对比了优化后Tesla阀式鱼道与原方案的水力特性参数,重点分析了新式Tesla阀鱼道的流速变化规律、流场及紊动能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新式Tesla阀鱼道相较于原方案具有明显优势,在保证消能效率不变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了池室流态,整体流速和紊动能较原方案更小。新方案显著提升了休憩区占比,池底比降范围为1%~3%时,原Tesla阀鱼道中休憩区占比为8.5%~1.2%,而新式Tesla阀鱼道内休憩区占比为44.7%~25.8%,增加了鱼类上溯成功的可能性。新方案池室内流速和紊动能随着底坡比降增加而增加,但过鱼通道内始终保持较低流速,而大流速主要出现在消能通道内。前两级池室消能通道中最大流速增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的基本方程建立了膜缝灌的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利用SWMS-3D软件模拟了不同处理下膜缝灌的累积入渗量及土壤湿润体含水量分布,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好的表征膜缝灌的土壤水分运动。分析了不同要素组合下膜缝灌的入渗特性、土壤湿润体水分分布和平均入渗水深,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膜缝灌的平均入渗水深简化模型,试验验证结果分析表明所建膜缝灌平均入渗水深简化模型可用于计算膜缝灌平均入渗水深。  相似文献   

16.
水稻芽种窝眼窄缝式气吸滚筒排种器流场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Fluent软件,采用三维、不可压、黏性、RNG湍流模型和SIMPLE数值计算方法,对不同窝眼的气〖JP2〗吸滚筒流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滚筒在相对压力-4kPa、生产率350盘/h、窝眼行距23mm和孔间距31.4mm〖JP〗时,滚筒内部压力分布均匀,速度稳定,能量损失主要集中在窄缝和出口附近,窝眼窄缝间气流相互影响甚微,说明窝眼在滚筒轴向和周向上分布合理。通过对比不同窝眼滚筒的平均湍动能、窄缝出口的平均压力和最大速度差可知,半球型滚筒窝眼更为合适。试验结果表明:半球型窝眼的播种合格率最高,达85.34%,与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结合锦屏高拱坝,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以累计自重和设计水压为基本荷载,研究水平层缝和横缝对高混凝土拱坝破坏机理的影响,着重分析比较完整无缝坝体、坝体只含有水平层缝、坝体同时存在水平层缝和横缝等三种状态下坝体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8.
苜蓿属蔓枝类作物,植株大、蓬面大且分枝互相缠绕,成熟时人工收获易造成炸荚落粒损失。多年的研究表明,为了实现蔓枝类作物的联合收获,竖侧切割器是必不可少的。苜蓿收获机竖侧切割器的设计目的就是要在苜蓿成熟时,切开互相缠绕的苜蓿分枝,形成切割区和待割区,避免收获机在对切割区内作物收获时因牵扯的作用而使待割区内草籽脱落,提高苜蓿草籽质量和产量,减少收获损失,使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9.
地下滴灌抗负压堵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地下滴灌滴头负压堵塞与滴头出水口形式、滴头流量间的关系,发现滴头出水口形式对滴头抗堵塞性能影响显著。在窄缝、舌片、圆孔3种出水口形式中,窄缝式抗负压堵塞性能最好,但相同出水口形式时,小流量(小流道)滴头对抗负压堵塞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石首市章华港排灌闸属拆除重建闸,该闸于2000年11月破土动工,涵闸钢筋混凝土工程于2001年4月14日验收合格,同年4月16日开始回填,回填至箱涵顶高程后,遇雨停止回填,期间发现内河侧箱涵与内河消力池节间结构缝脱开,导致止水橡皮拉伸(未拉裂).采用EREME方法(多种土质堤坝的转动平衡分析方法)对回填土各土层采用不同力学参数,就结构缝的脱开成因进行分析计算,为类似建筑物的回填参数指标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