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粪沼液理化性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沼液理化性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确定沼液合理灌溉量的前提。该研究以猪粪厌氧发酵的沼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鲜沼液及预处理后沼液的理化性质,并将沼液理化性质与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和萌发指数建立函数关系,筛选了沼液中的植物毒性因子及安全阈值。对于秋田MD311这一玉米品种来说,铵态氮与乳酸是沼液中的植物毒性因子。种子达到最大萌发指数对应的铵态氮与乳酸的浓度分别为186与35.8 mg·L-1;二者浓度高于336与61 mg·L-1时,具备植物毒性(萌发指数(70%),不可直接还田。通过静置和曝气过程可降低二种毒性因子的含量。研究表明,沼液还田时将铵态氮与乳酸含量控制在安全阈值内时可降低植物毒性,促进作物生长,最大限度地发挥沼液对无机肥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2.
沼液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与活性物质,将沼液用于水培蔬菜,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较高的氨氮浓度以及不均衡的营养元素是制约沼液作为营养液用于水培植物的关键因素。针对该问题,以小葱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初始氨氮浓度与不同营养元素添加对小葱生长状况的影响,获得了以沼液为基质的小葱水培营养液配方。该配方为:氨氮浓度为850 mg·L-1的沼液稀释5~6倍,添加磷酸二氢钾120 g·m-3、氯化钾340 g·m-3、七水硫酸镁150 g·m-3、氯化钙180 g·m-3、微肥0.1 mL·m-3。此配方下以沼液为基质的小葱水培营养液中含氮150 g·m-3、磷42 g·m-3、钾310 g·m-3、钙80 g·m-3、镁50 g·m-3、硫65 g·m-3、铁4.5 g·m-3、铜0.02 g·...  相似文献   

3.
滨海盐碱地施用沼液对紫甘蓝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在江苏省东台市滨海盐碱土上进行紫甘蓝大田种植的最佳施用量与施用方式,试验研究了不同沼液施用对紫甘蓝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沼液可以提高紫甘蓝产量。浇施时,最佳沼液施用总量为每小区25.2 L(5.6 m^3·667m-2),产量最高为3747.2 kg·667m-2。应用沼液可以提高甘蓝Vc含量,但对可溶性糖没有明显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浇施效果好于喷施,沼液的理想施用量范围为5.6~6.9 m^3·667m-2。施用沼液可以改良滨海盐碱土壤性状,有助于降低土壤的pH值和EC值,改善土壤的酸碱度,提高或恢复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4.
选取蛋白核小球藻和钝顶螺旋两种微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浓度沼液中的生长特性、对沼液中污染物净化效果以及优势藻种品质安全情况,以获得可有效净化养猪场沼液污染物并能积累生物量的微藻。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比钝顶螺旋藻更耐污,两种微藻在低浓度沼液(10%和20%)中生长较好,培养10天后蛋白核小球藻OD680最高D0处理为2.12,螺旋藻OD560最高L0处理1.73。利用20%浓度沼液培养蛋白核小球藻和钝顶螺旋藻,经10 d培养结束后,蛋白核小球藻最大生物质产量能达到1.31 g·L-1,而钝顶螺旋藻的最大生物质产量为1.09 g·L-1。蛋白核小球藻对沼液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6.82%、75.04%、86.05%、57.87%、93.50%和77.92%,高于钝顶螺旋藻。经沼液培养的蛋白核小球藻,其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达干重的61.87%,且Hg、Cd、Pb、As和Cr含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因此,蛋白核小球藻对规模化养猪场沼液...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鸡粪沼液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寻求资源的再生利用,以鸡粪沼液膜过滤出水作为小球藻培养基,研究了二氧化碳(CO2)体积浓度(0.03%~10%)及氮磷比(N/P=10~260)对小球藻生物量与色素累积,以及对氨氮、磷酸盐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CO2体积浓度为7.5%、N/P=80的条件下,小球藻干重最高可达3.38 g·L-1,叶绿素(Chlorophyl, Chl a+b)浓度为30.78 mg·L-1,氨氮去除率为68.6%。CO2浓度对小球藻累积生物量的影响更大,培养20 d后,额外补偿CO2的各处理组中磷酸盐去除率均>98%。研究为鸡粪沼液膜过滤出水培养微藻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猪粪沼液施用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规模化养殖场的猪粪沼液进行秋玉米种植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66.66 m2。对照组(CK组)施用100%化肥(50%基施+50%追施),试验组分别施用50%化肥基施+50%沼液追施(T1组),100%沼液基施(T2组),100%沼液追施(T3组)。试验结果表明:1)T1组玉米产量最高,达1159.34 kg·666.67 m-2、亩产值2782.42元,经济效益明显,产量利润分别比对照高16.06%、385.08元;2)T1、T3与对照(CK)、T2相比,单果重、产量明显增加;3)施用沼液的玉米中均不含抗生素,不会影响玉米的食用品质安全;4)水旱轮作种植中,施用沼液土壤中的理化性状不会明显改变,也不会集累重量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施用50%化肥基施+50%沼液追施可以明显提高玉米产量产值和利润,而且不会对玉米抗生素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和评价餐厨沼液滴灌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磷钾等浓度施用条件下,滴灌水盐调控不同土壤水基质势水平[-20 kPa (W)和-30 kPa (P)]和餐厨沼液比例[0%(0)、10%(1)、16.7%(2)、25%(3)和33.3%(4)]对土壤盐分、无机氮含量和西兰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基质势水平对土壤盐分有显著的影响,与P相比,W降低表层土壤饱和泥浆提取液电导率(ECe) 13.0%;土壤ECe随沼液比例的增加而升高,33.3%沼液处理比其他处理高23.1%~46.8%。沼液比例对土壤铵态氮含量影响显著,0%沼液处理表层铵态氮是其他处理的2.2~3.0倍;餐厨沼液灌溉会降低西兰花产量,P2、P3和P4处理下降显著。综合评价结果表明:W与P差异不显著,沼液比例越高影响越大,P0处理与W1、W2和P1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W3、W<...  相似文献   

8.
针对市政脱水污泥直接厌氧消化产气率低等问题,文章探究了脱水污泥在不同温度(150℃,180℃,210℃)水热预处理下COD溶解度、氨氮、VFAs浓度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热预处理可破坏污泥絮体结构和污泥细胞,溶解胞内物质,水解大分子有机物。150℃,180℃,210℃处理后的SCOD由2522 mg·L-1分别升至14902,23245,23895 mg·L-1,COD溶解度分别达到20.34%,34.05%,35.12%,氨氮和挥发性有机酸浓度均显著增加。180℃与210℃处理效果差异较小,建议采用180℃,此时VFA浓度和理论产甲烷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1%的过二硫酸钾、过硫酸铵以及过硫酸钠对香蕉秸秆进行预处理,研究预处理后还原糖浓度和VFAs随时间的变化,分析研究3种过硫酸盐预处理对香蕉秸秆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过硫酸盐预处理后,还原糖产量均有提高,且在第12 h达到峰值,过二硫酸钾预处理后的香蕉秸秆还原糖产量最高,达到7341.79 mg·L-1;VFAs浓度在16 h均有明显提高,过二硫酸钾处理效果最佳,在第20 h达到最高值743.93 mg·L-1。过硫酸盐预处理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有较高的破坏作用,纤维表面和细胞壁受到破坏,孔洞增加;过硫酸钠效果最佳,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达到48.48%和30.19%。过硫酸盐预处理可以增加香蕉秸秆的可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在55℃±0.5℃条件下模拟高温厌氧反应器实际工程运行条件,研究分析高温厌氧消化失衡、平衡以及高负荷阶段的产气、碱度、挥发性脂肪酸、氨氮浓度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碱度为7000 mg·L-1以下时,主要表现为挥发性脂肪酸的积累造成的失衡;在碱度达到10500 mg·L-1以后,主要表现为铵盐积累造成的失衡。另外,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当总碱度在7000~10500 mg·L-1,酸碱比控制在0~0.3,总氨氮(TAN)浓度在3500 mg·L-1以下时,消化系统最稳定,系统容积产气率最高可以达到5.63 m^3·m-3d-1。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尾菜和小麦秸秆两级联合厌氧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级尾菜发酵后的沼液用作第2级发酵的接种物,对小麦秸秆进行喷淋和浸泡,有效地提高了产气率,缩短了产气周期。试验结果显示,在中温(35℃)发酵条件下,尾菜厌氧发酵最大负荷为3.2 kg·m-3d-1TS,容积产气率为2.72 m^3·m-3d-1;小麦秸秆厌氧干发酵启动时间加快至1~2 d,发酵周期缩短至40 d,小麦秸秆和尾菜沼液混合原料TS产气率达到334.26 mL·g-1。  相似文献   

12.
水体氟污染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普遍,而中国因为几十年来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排放氟废水导致污染问题更为紧迫,亟待解决。为探讨植物修复技术在治理水中氟化物的应用潜力,实验选取了大薸(Pistia Stratiotes)研究供试植物在受到不同浓度的氟胁迫下生理和细胞微观结构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60 mgF·L-1胁迫下大薸母、子植株根尖、茎、叶片细胞未见明显异常胞;在20~60 mgF·L-1胁迫时大薸母株叶绿体数量呈递减变化;在40~60 mgF·L-1胁迫时,叶片气孔关闭,最终导致植株生长迟缓,甚至停止。说明了供试植物对水中氟化物的耐受程度,为含氟废水的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实验用充分腐熟的牛粪作为有机组分,与无机基质蛭石、珍珠岩按不同的体积配比制成6种栽培基质,研究了适合生菜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并利用盆栽试验探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生菜生长的最佳配比是牛粪∶蛭石∶珍珠岩体积比5∶1∶2(T2),pH值为7.10,EC值为3.61 mS·cm-1,孔隙度为75.66%,各总养分(TN 18.03 g·kg-1,TP 8.32 g·kg-1和TK 13.5g·kg-1)及速效养分(速效氮1092 mg·kg-1,速效磷416 mg·kg-1,速效钾187 mg·kg-1)含量相对较高,适合生菜的生长。盆栽试验证实,以市面常见的栽培基质作为对照,T2处理能显著促进生菜的生长,增加生菜的生物量,并改善生菜的品质,硝酸盐含量降低14.55%,生菜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提高36%。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生物电化学系统(BES)强化厌氧消化的机理以及不同底物对强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ES生产的沼气中甲烷浓度可以稳定提高,同时可以避免产酸阶段挥发性脂肪酸积累造成的不稳定。当底物分别为葡萄糖和乙酸钠时,BES反应器中的甲烷浓度和甲烷产率均高于传统厌氧消化反应器。当底物为葡萄糖时,单批次投料的平均甲烷浓度为71.7%。当底物为乙酸钠时,单批次投料的平均甲烷浓度最高可以达到85.4%,单日池容甲烷产率最高为1.24 m3·m-3d-1。通过对BES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可以通过还原CO2来生成甲烷的古菌微生物群落的占比高达82.2%,体现出BES中还原CO2的产甲烷菌占主导。实验结果表明,BES对丙酸盐有明确的降解效果,在15天内反应器中的丙酸盐浓度由1100 mg·L-1下降至10 mg·L-1,能避免底物的过度酸化。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河北省黑龙港区砂壤质氮肥施用问题,分别设置不施氮肥T1,总施氮量为240 kg/hm2氮肥基追比T2(3∶7)、T3(4∶6)、T4(5∶5)、T6(6∶4)和T6(7∶3)处理。研究小麦水氮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含水量、贮水量、氮素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砂壤质土壤氮肥基追比3∶7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最高,分别为21.00 kg/(hm2·mm)和24.36kg/kg。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在60~80 cm聚集。氮肥基追比3∶7的处理土壤贮水量、NH_4~+-N、NO_3~--N在小麦生育期都有较高值,可以为小麦生长发育提供充足水分和氮素营养。在小麦拔节期0~100 cm土层中NO_3~--N累积量最大,NO_3~--N有向下淋溶的风险,但是随着小麦生长NO_3~--N累积量逐渐减少。因此选用氮肥基追比为3∶7相对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宁夏扬黄灌区严重缺水、土壤瘠薄、肥力低下等问题,在玉米苗期穴施不同用量(0,30,60,90和120 kg/hm2)的沃特保水剂,并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研究保水剂不同施用量对土壤水肥状况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以探寻玉米滴灌条件下砂质土壤田的保水剂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在玉米整个生育期,0~100 cm土壤层贮水量随保水剂施用量增加而增加,施用保水剂90和120 kg/hm2处理使土壤贮水量,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4.0%和17.1%;施用保水剂60 kg/hm2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其保肥和供肥效果最佳;施用保水剂不同量可促进玉米生长,施用保水剂90 kg/hm2处理对玉米吐丝期的促进效果显著.与对照处理相比,施用保水剂60 kg/hm2处理对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增产和增收效果最佳,分别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41.8%,22.2%和33.9%.因此,适量穴施沃特保水剂可有效改善土壤水肥状况,实现玉米增产增收,以施用保水剂60~90 kg/hm2为最优,适宜于在宁夏扬黄灌区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滴灌施沼液改良甘肃盐碱地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肃白银地区盐碱地碱化度高、土壤结构差,盐分难以淋洗等瓶颈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沼液进行改良,沼液通过滴灌方式兑水稀释后滴入土壤。设置不同沼液施用量T0(0 t/hm2)、T1(1.2 t/hm2)、T2(1.3 t/hm2)、T3(1.4 t/hm2)、T4(1.5 t/hm2),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沼液施用量对盐碱地碱化度、p H的影响以及对油葵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后土壤肥力显著提高,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p H、碱化度,0~20 cm土层脱盐效果显著,但在20 cm土层以下出现盐分累积现象;在T3处理下,油葵产量最高,达2 384.8 kg/hm2。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沼液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利于油葵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有机负荷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在50 L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反应器(CSTR)进行进料负荷从0.72增至3.86 kgVS·m-3d-1的梯度实验。同时采用Modified Gompertz模型研究不同进料负荷(1、2、3、4、5 kgVS·m-3d-1)产甲烷动力学特性,开展生化产甲烷潜力(BMP)试验。结果表明,日产气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随着负荷的增加而波动上升,而吨VS产气量和碱度则随之下降;在负荷3.15 kgVS·m-3d-1阶段,VFA为2000 mg·L-1左右,酸碱比在0.13左右,容积产气率在2.25 L·L-1左右,系统稳定性强且厌氧消化效率高,此负荷为最佳负荷。BMP试验显示Modified Gompertz模型适合描述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最大产甲烷量和最高产甲烷率均随着负荷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典型有机废弃物中NH3、CS2的释放特征,将鸡粪、果蔬废弃物、餐厨垃圾进行序批式厌氧消化。结果显示NH3在沼气中的平均浓度:餐厨垃圾(9.4±6.6 mg·m-3)>鸡粪(7.2±3.7 mg·m-3)>果蔬废弃物(4.9±3.9 mg·m-3);原料NH3生产潜力:餐厨垃圾(6.5 g·t-1)>鸡粪(3.8 g·t-1)>果蔬废弃物(2.0 g·t-1)。CS2在沼气中的平均浓度:餐厨垃圾(0.05±0.03 mg·m-3)>果蔬废弃物(0.04±0.03 mg·m-3)>鸡粪(0.02±0.01 mg·m-3);原料CS2生产潜力:餐厨垃圾(0.04 g·t-1)>果蔬废弃物(0.02 ...  相似文献   

20.
原位钝化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钝化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从而减少重金属迁移及对植物的毒害。文章选用沼渣、牡蛎壳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有机-无机符合型沼渣土壤调理剂,研究这种土壤调理剂对水中的Cu2+吸附效果和对土壤中铜的钝化效果。研究表明:这种土壤调理剂对水中的Cu2+吸附效量能达到2.5 m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