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黄芩在甘肃中部地区最佳的定植密度和采收年限,本文以黄芩种苗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60万株/hm2、75万株/hm2、90万株/hm2、105万株/hm2和120万株/hm2的二年生和三年生药材,测定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相关指标,并估算效益。结果表明:两年生和三年生黄芩在栽培密度为45万株/hm2时,其籽粒产量较高,分别为50.46 kg/hm2和62.77 kg/hm2;密度为105万株/hm2时,其鲜药产量较高,分别为11167.23 kg/hm2和16725.84 kg/hm2;栽培密度为75万株/hm2时,药材的平均单根最长最粗,鲜药和籽粒产量较高,纯收益最高,分别达到41009.39元//hm2和85083.64元/hm2。三年生黄芩除折干率外,产量性状指标均极显著高于二年生黄芩,纯收益增加35237.89~44074.25元/hm2。可见,适于甘肃中部地区黄芩最佳栽培密度为75万株/hm2,收获年限以三年生为好。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花生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吉林省继玉米、水稻、大豆之后的第四大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在1万hm2以上。2007年花生种植面积1.002万hm2,占全国的2.54%、东北地区的43.9%,跃升为东北地区花生种植第一大省。但长期以来单产偏低,2007年仅为2196kg/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304kg/hm2,更低于高产省份如山东省的4120kg/hm2。为此对吉林省花生产量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多年的田间调查,并制定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1低产的主要原因1.1品种老化、退化、杂化现象严重吉林省花生产区位于东北高纬度地区,无霜期140d左右,十年九春旱,春旱特别严重。因此,选择花生品种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直播花……  相似文献   

3.
以直立型辽绿8号、半蔓生型辽绿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以18.0万株/hm2、24.0万株/hm2和12.0万株/hm2(对照)为3个密度处理,研究高密度种植对不同绿豆株型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辽绿8号直立株型品种随种植密度加大,植株分枝数、芙数、粒数增加,植株根系、叶片、茎杆干物积累增加,种植密度24万株/hm2时最高产量达2835kg/hm2;辽绿6号半蔓生型品种随种植密度增加,植株芙数、粒数减少,干物积累降低,产量下降;在适宜种植密度18万株/hm2时产量达3085kg/hm2。但两种株型品种的单株芙长、单芙粒数和百粒重差异不大。绿豆株型品种种植密度产量表现不一,可能是因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温度提升,光照充裕,群体生长发育协调,绿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芝麻光合速率、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白芝麻品种郑太芝1号为材料,设置纯氮0、60、100和140kg/hm2 4个施氮水平以及11.25、18.75和26.25万株/hm2 3个种植密度水平,对芝麻光合速率、产量及氮肥利用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施氮量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相对含量、氮肥收获指数、单株蒴数及千粒重逐渐降低,而植株秸秆氮和总氮量逐渐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以18.75万株/hm2处理最高。100kg/hm2施氮量处理产量最高,2年中分别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19.70%和16.91%。同一密度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和千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不同密度处理以18.7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2年较11.25万株/hm2处理分别增产15.30%和16.69%。不同处理组合中施氮量100kg/hm2、密度18.75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且氮肥吸收利用率为50%以上,氮肥农学利用率为4.27kg/kg以上,是白芝麻高产高效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市场农业发展要求,不断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针对我县地处滨江沿海,夏秋季节常遭到伏旱、秋雨和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今年我县苴镇金凤村利用前茬大棚设施,示范种植大棚秋西瓜7.2hm2,通过遮阳网降温育苗,移栽后覆盖农膜防风防雨,克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平均产量1.5万~2.25万kg/hm2,产值2.25万~3.0万元 /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大棚秋西瓜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选择适宜品种西瓜秋季栽培较春季栽培生育期缩短约1个月,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选生育期短、抗逆性强、耐高温高湿、易坐果、品质好的早熟优质品种,常规品种应选……  相似文献   

6.
马尚明 《作物杂志》2002,18(2):28-29
为了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增收,1998~2001年运用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示范,在宁南山区的西吉县兴隆镇的高进村进行了连续4年冬小麦膜侧栽培收获后复种地膜大白菜二熟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膜侧栽培—地膜大白菜1季2种2收的混合经济产量10.64万kg/hm2 (其中 :冬小麦膜侧单产7554kg/hm2,地膜大白菜单产98811kg/hm2 ),产值2.86万元 /hm2,扣除投入成本4261.5元 /hm2,获纯收益24363元 /hm2,产投比6.7∶1,是当地习惯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大化县推广种植的普通玉米新品种,对大化县市面上售卖的12个普通玉米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试验鉴定各品种的产量、产量性状以及抗性表现。试验结果表明,旺玉168、正大719、田润189、兆玉215、宝玉883、桂单919以及子玉117这7个品种比对照桂单162增产,产量分别为8 590.5 kg/hm2、8 362.5 kg/hm2、8 316.0 kg/hm2、8 202.0 kg/hm2、7 993.5 kg/hm2、7 948.5 kg/hm2、7 897.5 kg/hm2,并且抗性高,适合在大化县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生长性状及品质的影响,以玉米品种‘晋单84号’为试验材料,在4.5万株/hm2、5.25万株/hm2、6万株/hm2、6.75万株/hm2、7.5万株/hm2 5个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晋单84号’的农艺性状表现、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晋单84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密度6.75万株/hm2时最高,为12825.8 kg/hm2;籽粒品质蛋白质含量随密度增大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粗脂肪含量表现为与密度负相关的变化趋势;粗淀粉含量在6.75万株/hm2密度下达到最高73.4%。以上试验研究为确定‘晋单84号’在山西中部地区最适宜密度及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在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下,N、P、K平衡施肥和增施P肥有利于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小麦全株干物质量随生育期的增长而增长;N、P2O5和K2O的施用量分别为180kg/hm2、180kg/hm2、90kg/hm2时,小麦产量和纯收益最高,分别达到了4631kg/hm2和8454元/hm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N、K肥相同施用水平下,随着施P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现增加趋势,表明小麦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条件下,应配套实施N、P、K平衡施肥,以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新玉 59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玉 59号在75 000株/hm2、82 500株/hm2、90 000株/hm2种植密度处理下,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在种植密度82 500株/hm2时,植株干物质最重,达10 098.0 kg/hm2,产量也表现最高,为7 909.21 kg/hm2,比 75 000 株/hm2、90 000 株/hm2种植密度分别高16.6%和13.9%。  相似文献   

11.
河西走廊绿色食品人参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朝辉 《作物杂志》2006,22(5):45-46
人参果为果菜兼用型高效高营养经济作物。甘肃省武威市2005年种植面积达110hm2。2006年人参果售价达5~6元/kg,纯收入达37·28万元/hm2。根据实践经验,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人参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小麦在青海高原种植区域内的越冬率明显提高,但由于青海高原农业分布垂直变化明显,生态类型复杂多样,对冬小麦品种的适应性要求较高。因此,于2009-2010年开展了冬小麦品种兰天巧号不同生态区密度和生产适应性试验、适宜种植地区的最高海拔界定以及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旨在进一步明确冬小麦在青海高原内的适宜种植区域,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区域内高寒地区冬小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在不同生态区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密度试验平均产量达8433.0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0.2%,生产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达9048.0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25.8%;种植区域最高海拔可界定为2557.0~2740.0m;在不同生态区播种量为225.0~262.5kg/hm2较为适宜,产量在6750.0kg/hm2以上的最优农艺措施搭配组合为尿素225.0~375.0kg/hm2、过磷酸钙1500.0~2700.0kg/hm2、播种量为225.0~300.0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合理地利用光、热、水、土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生物效应和经济效益,解决退耕还林还草后人多地少,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争地问题,促进农林牧用地协调,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0~2001年在宁南山区的西吉县硝河乡上店村进行为期3年的立体复合种植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 / /胡萝卜 /地膜玉米1季2种3收的粮食产量为7557kg/hm2,经济产量13293kg/hm2,生物产量为27646.5kg/hm2,产值14617.50元 /hm2,扣除投入成本4875元 /hm2,获纯收入974……  相似文献   

14.
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谭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1):177-182
为探讨不同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作用效应,以玉米杂交种‘桂单0810’为材料,裂区设计,设置4个施肥水平和6个种植密度,进行一年两季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与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都有显著的作用效应;随着施肥水平提高,氮素利用率、氮素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均有所降低,同一施肥水平随密度增加,氮素利用率、氮素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均有所提高,通过调节种植密度可以较好发挥氮素的作用效率;以(A2)施纯N 225.0 kg/hm2、P2O5 75.0 kg/hm2、K2O 187.5 kg/hm2与种植密度在(B3)52500株/hm2至(B4)60000株/hm2玉米产量可达7913.2~8207.8 kg/hm2是一种较优的密、肥配合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5万~18万hm2,其中70%以上种植于无水浇条件的旱地,其产量表现为丰水年高产,欠水年低产。为提高丘陵旱地花生产区抗旱能力,实现花生高产稳产,对丘陵旱地花生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高产结构及主要调控技术,并进行了示范验证。2001~2003年累计推广面积4.36万hm2,平均产量5490kg/hm2,较传统栽培技术增产16.7%,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 产量构成因素分析20个典型地块的调查结果,5000kg/hm2 以上的产量构成因素为 :密度25.6万~29.1万株……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冀谷39适合本地区最优种植密度,以冀谷39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密度处理水平,分别为37.5万株/hm2、45万株/hm2、52.5万株/hm2、60万株/hm2,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冀谷39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水平的增加,籽粒产量先增大再减小且呈抛物线分布,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种植密度在5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6 167.4 kg/hm2。  相似文献   

17.
2011~2012年以3个不同类型的夏谷品种衡谷10号(常规品种)、冀谷31(抗除草剂品种)和张杂谷11号(杂交谷子品种)为试材,在麦茬地进行免耕播种,以传统的旋耕条播为对照,比较2种播种方式下谷子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变化。试验表明:留苗密度相同时,3个谷子品种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对谷子株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不同;谷子品种相同时,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不同留苗密度的谷子产量差异较大。免耕播种时,衡谷10号和冀谷31均在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2年产量分别为5380.35kg/hm2、5472.45kg/hm2和5308.20kg/hm2、5378.03kg/hm2,较同密度的CK增产0.19%、1.52%和9.67%、10.36%;张杂谷11号在留苗密度为3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2年产量分别为4420.20kg/hm2、4890.49kg/hm2,分别较同密度的CK增产19.46%、18.08%。结果表明夏谷免耕栽培产量略大于CK,常规品种与抗除草剂品种留苗75万株/hm2较适宜;杂交品种留苗以37.5万株/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18.
通过6个密度处理水平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的合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和4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2555.10kg/hm2和2511.75kg/hm2,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赵双进 《作物杂志》2000,16(2):13-15
1997年我国大豆平均单产1770kg/hm2,比世界平均水平2070kg/hm2 低14.9%,比美国2520kg/hm2低30%。据报道,日本奥白目品种单产达6600kg/hm2,美国半矮秆品种采用高密栽培单产6000kg/hm2 。我国也有小面积单产4500kg/hm2 的报道,但连续几年稳定单产4500kg/hm2 的品种未见报道,说明选育的超高产品种还不成熟。本文报道了产量结构及产量性状与超高产关系的研究结果,供超高产品种选育和栽培研究人员参考。1 材料与方法本文选择密度、单株有效结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作为模拟寻优因子……  相似文献   

20.
梁忆群 《种子科技》2023,(12):26-28
为了探索蒙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玉米和大豆的最佳施氮水平,2022年以青贮玉米品种铁研53、大豆品种特优蓝宝石为试验材料,采用“2+2”模式,设置玉米带240、270、300、330、360 kg/hm2 5个氮素水平,大豆带30、45、60 kg/hm2 3个氮素水平,配置15个处理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施氮240 kg/hm2的产量最高,大豆施氮30 kg/hm2的产量最高,该处理小区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得出,玉米施氮240 kg/hm2、大豆施氮30 kg/hm2为蒙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