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苄基化木材的制备及其热塑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以甲苯作稀释剂,NaOH作预润胀剂和催化剂,以氯化苄作醚化剂对用木进行了苄基化改性。研究了上述试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木材苄基化反应及苄基化木材热塑性的影响。用FTIR,X-ray,SEM,TMA等对苄基化木材的微观结构和热塑性进行了研究和表征,发现苄基化木材比过去研究的其它化学改性木材有较好的热塑性,百分地重11物苄基化木材可在100-150℃熔融,并在100℃,9.8MPa表压下热压成型为并  相似文献   

2.
木材羧甲基化改性及其溶解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异丙醇作溶剂、NaOH作预胀剂及催化剂、一氯乙酸作羧甲基化剂地松木进行了羧甲基化改性。研究了异丙醇、一氯乙酸、NaOH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对羧甲基化反应及羧甲基化木材(CMW)溶溶解性的影响。用FTIR,X-ray、SEM等对CMW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和表征。发现增重(WG)35-45%的CMW在加热加压下不溶融,但在HCL存在下于90-95℃蝗溶于苯酚获得棕黑色均一的溶液。该溶液与甲醛进一步缩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微波强化碱预处理对二次纤维(SF)化学结构、超分子结构、物理特性的影响,并通过与丙烯腈反应分析微波强化对二次纤维氰乙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微波强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波强化碱预处理二次纤维(WASF)的化学组分和晶型没有发生改变,但纤维素分子中的氢键受到部分破坏,结晶度下降,纤维变得疏松,表面和内部结构受到一定的损伤,保水值和可及度增大,反应活性提高。与碱预处理相比,微波强化碱预处理显著提高了二次纤维的氰乙基化反应性能,在同一辐射功率下,延长微波强化时间有利于氰乙基化反应,微波强化碱预处理氰乙基化二次纤维的含氮率由10.85%提高至17.80%。  相似文献   

4.
通过微晶纤维素的氰乙基化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氰乙基化产物取代度(DS)的影响,表明在50℃以下,微晶纤维素的氰乙基化取代度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微晶纤维素氰乙基化后羟基峰明显减弱,并形成了新的碳氮三键吸收峰,证明纤维素中的部分羟基氢被氰乙基所取代。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微晶纤维素中原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X4显微熔融温度测定仪、维卡软化点测定仪等的分析表明微晶纤维素氰乙基化产物的热塑性先随取代度的升高而提高,取代度超过1.43后,产物的热塑性又随取代度的升高而下降。确定了微晶纤维素氰乙基化在不同温度(30、35、40和45℃)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30、1.61、1.94和2.26 s-1),计算出了微晶纤维素氰乙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9.8 kJ/mol。  相似文献   

5.
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与树脂酸反应的TG-DSC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对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HMMM)与松香树脂酸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着重研究了反应的影响因素、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等。同时,对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HMMM与树脂酸在融熔状态下的反应比较复杂,重复性较差。而二者在溶液中进行均相反应时则简单得多。反应需在酸催化下进行,对甲苯磺酸(PTSA)的催化效果好,用量为总固体反应物重量的1%~2%。由TG-DSC图谱表明,HMMM和树脂酸摩尔比为1:1或1:2时,反应很简单,图谱清晰。若摩尔比为1:3或1:4时,则很复杂。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为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6.
二次纤维的微波强化碱预处理及其氰乙基化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次纤维(SF)的微波强化碱预处理及其氰乙基化反应工艺及反应产物氰乙基化二次纤维(CSF)结构、性能和热塑化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功率200、400和600W的作用条件下,辐射特定时间都能明显提高SF的反应程度、缩短反应时间,微波连续辐射比间歇辐射更有利于提高SF的氰乙基化反应程度;SF的氰乙基化有消晶效果,CSF的结晶度降低随着含氮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晶面间距增大;CSF具有热塑性,可热压成形;SF氰乙基化反应程度越高,CSF的热塑性能和力学性能越好;CSF之所以具有热塑化性,与SF引入取代基团—CH2CH2 CN,纤维素的结晶结构遭到破坏而促进纤维素大分子或链段的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热量-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对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HMMM)与松香树脂酸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着重研究了反应的影响因素、催化剂仲类及其用量等。同时,对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HMMM与树脂酸在融熔状态下的反应比较复杂,重复性较差。而二者在溶液中进行均相反应时则简单得多。反应需在酸催化下进行,对甲苯磺酸(PTSA)的催化效果好,用量为总固体反应物重量的1%~  相似文献   

8.
木质原料催化气化机理和动力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以水蒸气或空气作气化剂将木屑和催化剂混和的气化反应,在实验室固化床反应器内完成全部研究工作。试验结果表明:以空气作气化剂时,CaO是一种最适宜的催化剂,以水蒸气作气化剂时,组合催化剂为最有效,依次为K2CO3 、KOH、Na2CO3 和NaOH。催化气化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温度间关系符合Arrhenius 公式。确定了适宜的催化剂用量。当气化反应温度为620 ~880 ℃时,催化气化反应速度比未加催化剂的快2 ~14 倍。此外,建立了反应速率、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间的方程式。该方程式可用来计算已知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条件的气化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实际测定和计算值平均误差为4-38 % 。  相似文献   

9.
根据闽东北沿海滩涂土壤剖面化验数据,比较分析了该地区海涂土壤的理化性状及相关性,并分析了总盐量与8种主要离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质与全氮、全磷、阳离子代换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土壤总盐量与Cl-、SO2-4、HCO-3、Ca2+、Mg2+、K+、Na+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几个绿化树种对大气中若干元素作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油松、雪松、云杉、水杉、毛白杨等5个树种穿透降雨的研究得出:不同树种对大气中各元素的吸附聚集能力不同。根据综合评价,各树种对NO3--N、NH4+-N、PO43-、K、Na、Ca、Mg、Zn、Mn、Cu、Pb、Cd的综合吸附能力为:雪松>云杉>油松>毛白杨>水杉。  相似文献   

11.
外型-2-莰基-β-羟乙基醚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莰烯与乙二醇的加成醚化合成可用以配制多种香型香精的外型-2-莰基-β-羟乙基醚;利用IR、NMR、气相色谱等手段确定产物的结构及纯度;探索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进行了该产品的试生产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聚合松香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采用自制的SO4^2-/MxOy型超和作松香聚合催化剂。论文对影响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优化的工艺条件,固体超强酸用量5 ̄10%。反应时间3 ̄5h,反应温度110 ̄130℃,溶剂比1:1 ̄2,可获得符合标准要求的115牌号的聚合松香产品。  相似文献   

13.
香茅醛的异构环化反应及MPV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香茅醛异构环化为异胡薄荷醇的反应同时发生的MPV反应与异胡薄荷醇二聚反应。考察了TiO2/SO^2-4,ZrO2/SO^2-4型固体超强酸及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刺梨汁SOD及其同工酶活力测定和定位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析法去除Vc测定刺梨汁SOD活力操作简便,结果真实可靠,测得刺梨汁SOD活力为58.8U/ml。CHCl3-CH3CH2OH处理测得CuZn-SOD38.4U/ml,H2O2处理测得Mn-SOD活力为14.4U/ml,KCN处理测得Mn-、Fe-SOD活力为22.8U/ml。聚丙烯酰胶凝胶电泳定位染色法证明刺梨汁具有CuZn-、Mn-、Fe-SOD3种同工酶。  相似文献   

15.
以紫丁香,皂角为材料研究亚硫酸为对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HSO3使叶片的SOD活性上升,MDA含量下降,高于5mmol/L的NaHSO3使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且NaHSO3浓度越大,SOD、MDA变化幅度越大,NaHSO3处理也使得叶绿素-蛋白质结合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群众杨39号为试材,通过耐盐胁迫悬浮培养建立耐盐悬浮细胞系,经愈伤组织成功培育出耐NaCl3.0‰~3.5‰的群众杨体细胞变异体的完整植株。实验表明,MS培养基附加0.45mg/L2,4-D、0.3mg/LNAA和01mg/LKinetine的M4培养基能较好地获得松脆、易分散的愈伤组织。液体以MS培养基只附加0.5mg/L2,4-D的LM3为最好,附加氨基酸有益于悬浮细胞的正常生长。还对悬浮培养细胞的有关参数进行了测定。耐盐悬浮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NaCl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随着NaCl升高而加强。对获得的耐3‰~6‰各水平NaCl悬浮细胞经高密度植板,都能形成愈伤组织。耐盐愈伤组织诱导只获得耐3‰~4‰NaCl的不定芽,高于4‰NaCl未能诱导出不定芽,说明高浓度NaCl对芽组织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定根分化对NaCl反应非常敏感,只在耐3‰和3.5‰NaCl浓度培养基诱导出不定根。  相似文献   

17.
麦草爆破制浆漂白性能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麦草浆漂白的性能进行了探讨,以期改善纸浆白度.H2O2漂白剂因漂白损失小、漂后白度稳定性好,从而常用于纸浆漂白,特别是高得率浆的漂白.为寻找H2O2的漂白规律,本文对H2O2漂白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漂白剂H2O2在水中电离生成OOH-作为漂白的有效成分,其浓度的提高使反应顺利进行.因此增加H2O2用量将获得较好的漂白效果.H2O2在碱pH缓冲剂存在的环境中电离,将产生一个较稳定的OOH-浓度,使漂白反应稳定.但是过高的pH值会导致H2O2分解,同时碱与浆中木素的反应生成新的发色基因,使纸浆白度下降.适当的温度会促使H2O2的电离,使漂白反应顺利进行.但温度过高则使H2O2分解,失去漂白作用.为消除重金属离子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加入了螯合剂.根据MonicaLundquist的研究模型,本文对麦草爆破浆的H2O2漂白进行了研究,白度值可表示为dWdt=k[H2O2]0.2340[NaOH]1.2619W-1.8176.公式表明:较高的H2O2浓度、NaOH浓度及较少的发色因素对白度提高有利.从公式中还可看出在保证必需的H2O2用量的情况下,pH值的控制对白度的提高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漂白反应  相似文献   

18.
杨梅果核中油脂抗氧化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杨梅果核中首次分离得到了三个黄酮类化合物,经UV、IR、^1HMR、^13C NMR、EI-MS和FAB-MS等波谱分离,鉴定为槲皮素(1)、杨梅素(2)和槲皮素-3-O-α-D-吡喃葡萄糖-(6→1)-O-α-L-吡喃鼠李糖苷(3)。用Rancimat法测定了它们的抗氧化性能,表明三个化合物对油脂都是优良的抗氧化剂,尤其是槲皮素和杨梅素对于猪油的抗氧化性比合成抗氧化剂BHT(3,5-二叔丁基-  相似文献   

19.
聚酰亚胺(以下简称PI)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微电子领域。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在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不失为进一步提高PI耐热性和高温尺寸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可溶性P1,具有微电子领域所需要的再加工性能,制备可溶性PI/SiO2纳米复合材料,使进一步再加工成为可能。 试样制备 将3,3’──二甲基一4,4──二氨基二苯甲烷(以下简称MMDA)溶解于为分析纯的N──甲基──2──吡咯烷酮(以下简称为NMP)中,加入等摩尔工业用的、且重结晶后的3,3’,4,4’一四酸M$M苯酮(以下简称BTDA),制备后得到固体含量为10%的聚四胺酸(以下简称PAA)溶液.在一定量的PAA/NMP溶液中,加人不同量的正硅酸乙酯(以下简称TEOS)和去离子水、催化剂,连续搅拌6小时成均相,即进行溶胶一凝胶(so!一ge!)反应。在玻璃板上铺膜、干燥热处理、亚胺化,即得到不同SIO。含量的PI/SIOZ纳米复合膜。其制备过程如下: 其性能如下 1.光学透明性 不同 SIO。含量的PI/ SIO。复合材料的表观为透明性,SIOZ...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脱铝超稳Y沸石催化α蒎烯异构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考察了催化剂剂铝比及反应条件对转化率、产物分布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以四氢呋喃作溶剂,α-蒎烯在DUSY-1(SiO2/Al2O3=7.41)催化剂上的异构化服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并经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得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力144.3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