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运行工况下某一特种车辆系统的模态参数,基于计算模态分析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推导了基于运行工况的该车辆系统随机子空间模态识别算法,得到了其工作模态参数的估算公式.同时,对该车辆系统进行了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模态识别试验,用上述算法估算公式计算了其工作模态参数,并与计算模态分析结果作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该车辆系统需要考虑的前8阶工作模态的阻尼比和模态频率等参数的识别结果误差分别为:3.86%~11.61%和0.61%~8.32%,由此说明该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分析方法可行、有效,能满足运行工况下车辆系统振动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2.
简略介绍了Hilbert-Huang变换(HHT)中EMD法和Hilbert变换及其结合随机减量技术(RDT)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并且对2-DOF动力模型的非平稳响应的模态参数时域识别进行了探讨。通过将采用RDT方法处理得到的时程曲线与采用RDT+HHT方法处理得到的时程曲线相比较,阐释了HHT与RDT方法结合对结构固有模态参数时域识别具有相当精度的机理。最后,将识别结果与传统的频域法识别作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在对机床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和优化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一台运转条件下的普通车庆,模拟切削力进行了非接触式激振试验,用非线性优化方法,识别了机床结构的前11个复模态参数。并在识别过程中引入了剩余柔度,采用了两种尺度法DFP与BFGS算法,综合了它们的优点,结果表明,此法数值计算稳定,收敛速度快,特别是对模态阶数较多,耦合较紧的情况,识别效果仍较好。  相似文献   

4.
结构动力分析的实验应变模态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导了悬臂梁结构应变振型和应变频响函数的表达式,并用试验方法得于了结构的应变模态和位移模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应变频响函数矩阵的1列,可以识别出结构的应变模态参数;而根据其1行,则可以识别出位移模态参数。比较了根据应变频响函数和加速度频响函数识别出的位移模态、结构固有频率和阻尼参数的一致性,并进一步讨论了应变频响函数的特点及应变模态分析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目前多数梁式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精度不足,且缺少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等问题,利用模态应变能原理,运用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的方法对简支工字形钢梁的损伤识别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态应变能法可识别出简支梁内部的损伤;与通过固有频率变化的损伤识别相比,模态应变能法在梁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识别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虚拟仪器技术在振动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介绍了一种使用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简称VI)技术进行机械结构模态分析的新方法.利用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与模态分析软件Star System来完成传统上复杂的机械测试过程.该方法是:通过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G语言)编程控制数据采集卡采集数据,生成具有一定数据格式的文件,然后用Star System专业软件对此文件进行分析,最后完成机械结构模态分析过程.该方法使模态分析实验过程得到了简化,降低了设备成本.用此方法对不同的机械结构进行模态分析,与传统测试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通过环境激励模态识别技术对一座中高层新结构大楼环境激励试验建模研究。首先介绍了试验模型设计 ,并在现场测量整栋大楼在环境激励下的振动响应。然后采用新发展的频率空间域方法 ( FSDD)进行模态识别 ,分别在 0~ 4.5 Hz和 0~ 6.5 Hz频率范围识别出 9阶弯曲和扭转模态频率和振型。采用频率空间域方法识别了结构的阻尼特性 ,并得到满意的结果。所得试验模型已成功应用于 CFT大楼的有限元动态模型修正。所研发的试验建模技术可望在结构响应预报 ,健康监测和振动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别对渡槽模型的桩及槽墩两部分进行了模态实测.为了能把两个部分的实测结果合成一个整体,并且能在实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桩中已安装传感器的破坏,利用模型的对称性以组合系统的频响特性、结构的位移协调条件,推导出简单易行振型合成方法,实现了对桩模态与槽墩模态的组合.实测组合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古筝共鸣面板的结构是影响其振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结构的共鸣面板发出的音质与音色会有所差异,迄今很少有学者就拼板古筝共鸣面板的振动发声特点展开研究。  方法  本研究以拼板古筝共鸣面板为研究对象,利用两种模态分析方法探讨其声学振动性能。采用实验模态分析法,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激励力信号和振动响应信号进行分析,经过数据转换求得系统的频响函数,进而得出各阶次共振频率及其对应模态振型;采用计算模态分析法,建立拼板结构共鸣面板的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离散,通过近似方法求解出各阶次共振频率及其对应模态振型。  结果  实验模态结果显示:拼板共鸣面板能够识别到的阶次有(0, n)和(1, n)阶,且多集中在(0, n)阶,(1, 4)、(1, 6)、(1, 7)和(1, 10)阶为沿横纹理方向和顺纹理方向弯曲振动叠加的复合振动,识别较困难。从振型上看,拼板共鸣面板各阶的模态振型相对清晰易识别。与实验模态结果相比,计算模态分析能够识别到选定阶次范围的所有阶次,所得振型图更加均匀且理想,而实验模态分析时个别阶次较难识别。拼板共鸣面板计算模态结果与实验模态结果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 6。  结论  从模态分析结果来看,相对整板结构,拼板共鸣面板各阶共振频率对应的模态振型整体清晰易识别,振动频率更高;从木材利用率方面来讲,相对于制作整板,拼板共鸣面板更有利于节约木材资源。通过两种模态分析结果综合对比,验证了计算模态分析应用于拼板结构古筝共鸣面板的振动模态研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测量噪声等引起的损伤识别结果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应变能和隶属度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描述了云模型的基本理论及其数字特征;然后给出了基于模态应变能的计算公式及其损伤指标,即模态应变能耗散率指标和模态应变能等效指标,并将两种指标作为云模型的相关参数;最后对逆向云发生器和云模型数字特征估计值进行了分析,并基于隶属度函数等量优化原则提出了一种应变能隶属云损伤识别方法,并利用了Udwadia方法来模拟产生随机试验测量数据,采用了多次测量产生的不确定数据进行了损伤识别研究.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应变能隶属云方法可以较好地处理测量噪声引起的不确定问题,其对含噪数据的识别结果明显优于单纯的模态应变能耗散率指标和模态应变能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普通圆锯片(300mm×25mm×1.6mm×80齿)的自由状态和夹持状态用锤击法激振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夹板只对第一阶固有频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北旱作小麦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为探索能定量监测中国西北旱作农区旱灾对小麦造成产量损失的方法,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计算了1961~200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利用FAO提供的小麦KC值和历年小麦生育期资料,模拟了历年逐旬小麦需水量。通过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各分量的订正,求算了历年小麦生长期间的实际耗水量和水分满足率,运用期望产量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建立了小麦单产的干旱灾损监测与损失评估模型,效果良好,可以满足监测与灾损评估需要。该方法适用于中国西北旱作小麦的干旱监测与灾损评估。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农业劳动力需求估算方法前期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建立了基于机械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需求估算模型,从微观角度揭示了短期内机械化程度与农业劳动力需求的线性替代关系。应用该方法实际估算了大庆市四种农作物的劳动力需求,并与人均工时法估算结果比较,得出了该方法具有普适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既适用于农业劳动力需求估算又适用于农业劳动力需求预测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木材模态特性是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尝试将有限元法引入到木材的模态分析中来,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来获取木材的振动频率。通过与FFT试验模态分析的结果比较可知:模拟结果偏低,但2种方法得出的频率较为接近,两者拟和效果较好,在软件分析中选取的支架桥面合一的材料模型是合理的,材料单元的选取和网格的划分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价了豫南稻区主要种植的七个杂交稻品种的综合抗病性。其结果表明:运用该法评价杂交稻品种的综合抗病性,比其它方法更简便易行,且全面、客观,可避免单独评价水稻品种对某一病害的抗性而引起的偏差。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灰色系统模型的建立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相关系数法和逐步回归法,分别选取与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相关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作为样本的因子变量,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有虫诛率与气象因子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各预测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预测效果。有虫面积模型预报因子数为8个时,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7.47%;虫口密度模型预报因子数为6个时,预留样本的第1年预测不准,第2年的预测误差为2.21%;有虫株率模型预报因子数为5个时,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3.60%,总预测成功率为83.33%.  相似文献   

17.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动力分析中的谱分析、模态分析功能,对拱坝进行地震动应力分析。主要是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理论对拱坝进行抗震计算。通过此方法对沙牌拱坝进行了实例分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沙牌拱坝满足遭遇7度地震时的抗震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