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汇县泥城公社人民大队的贫下中农和干部,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棉花生产,获得连年高产稳产。一九六四——一九七三年十年平均亩产皮棉187斤(人民三队十年平均亩产220斤以上)。一九七三年,在批林整风运动大好形势下,实现了粮棉双翻纲要,粮食亩产1849.3斤,棉花亩产201.7斤。今年粮棉生产形势很好,有良好的增产基础。人民大队地处东海之滨,是粮棉夹种地区,棉花前作多数为条播小麦和草麦间作,茬口较晚。棉花品种原为岱字棉15号,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郊区自1964年实现棉花产量超“纲要”后,1968年平均亩产皮棉曾超过150斤。近几年来进展缓慢,产量徘徊在115斤上下,但也出现了一批连年亩产皮棉200斤左右和粮棉双高产的单位。这充分说明了棉花增产的潜力是很大的。因此,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棉花早发稳长不早衰的高产生育规律,对促进棉花生产大上快上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植棉组是在一九七二年批林整风运动中由九个姑娘建立起来的。几年来,我们以敢于反潮流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改变自然面貌,夺得了棉花丰收。一九七二年,我们管理的二十三亩碱地棉花试验田,即夺得亩产皮棉一百六十五斤的好收成。一九七三年,种的一百三十亩棉花亩产皮棉一百四十二斤半,其中六十一亩三分重碱地亩产皮棉一百一十三斤,二十三亩七分间作棉花亩产皮棉一百六十六斤,三十九亩五分移栽棉花亩产皮棉一百六十斤,六亩四分示范田亩产皮棉二百二十三斤。  相似文献   

4.
徐州142     
“徐州142”是我所以系统育种法于1970年自徐州58选单株,1973年育成的棉花新品种。1974年起参加江苏省和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均表现丰产、早熟、出苗好、吐絮畅、僵瓣及不孕籽少等优点,深受棉区广大贫下中农欢迎,推广速度较快,目前种植面积已达百万亩以上。一、试验结果1973年在所内品系比较试验,“徐州142”亩产皮棉226.1斤,较岱字15原种(敬安508原种,下同)增产15.9%,每亩增产31斤;霜前皮棉207.5斤,增产42.2%,每亩增产61.6  相似文献   

5.
稻棉轮作     
我县是粮棉兼作区。近几年,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完善,部分社、队试验推广了稻棉轮作制度,收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马口公社胜利大队过去是一个旱作地区,目前水田已扩大到1100亩,早地1399亩,常年植棉1200亩。从1972年开始搞稻棉轮作试验,第八生产队144亩棉田有70亩是水田改种的,亩产皮棉155斤,较老棉田增产63.1%;而棉田改种双季稻,亩产1160斤,较老水田增产34.2%。县农科所1972、1973年稻棉轮作试验也证明:轮作棉田增产46.2%和54.4%。轮作水田较老水田水稻增产34.6%和34.5%。(一)稻棉轮作能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六年,在棉花生产上为了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和增产增收的要求,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大搞技术改革,实行科学种田。在技术改革上,紧紧抓住深沟早管攻伏桃,密植管理增总桃,综合防治保三桃,推广良种衣分高,立足抗灾夺丰收等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粮棉产量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县粮食总产达到九亿斤,比一九七五年增产六千九百万斤;七十八万亩棉花,总产达到一百万担,比一九七五年增产十万担,亩产皮棉一百二十八斤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棉花合理施肥的规律,我们在早发,伏旱的1973年和晚发、伏涝的1974年,分别调查了10个亩产皮棉百斤以上的生产队的施肥情况。现将调查结果综合如下。一、要提高棉花产量,必须提高施肥水平。1973年调查的10个生产队,共植棉1274亩,平均亩产皮棉150.4斤,每亩用肥量折纯氮17.9斤。其中亩产皮棉100~180斤的3个生产队,每亩用肥折纯氮12.6斤;亩产皮棉140—160斤的4个队,每亩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的推广,对粮食生产起了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杂交水稻的增产效益,关键是要确保杂交水稻的纯度,杂交水稻纯度每下降1%,亩产量要减8~10斤,纯度下降10%,则杂交水稻将失去增产优势,在这点上,我们是有教训的。如1976年一些南优二号“青丛稻”达46%,亩产只收到360斤,1977年部分南优2号“青丛稻”占15%;  相似文献   

9.
我县位于洞庭湖北,是个水网湖区,共种植水稻五十三万亩,棉花九万亩。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堤垸年久失修,人民苦于水害,常年粮食亩产二、三百斤,皮棉亩产三十来斤。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三年,我社以批林整风为纲,实行科学种田,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战胜了前旱后涝和虫害,夺得了粮棉大丰收。全社8500亩粮田亩产达到1002斤,比上年增产27斤;6000亩棉花亩产皮棉153斤,比上年增加38斤,总产量比上年增产四成。我们实行科学种棉的主要经验是:适时早播全苗早发我社一般在4月5日开始试播,4月13日以后抓好天气抢播,4月20日播完。掌握适期的方法是看天气、查地温,当5厘米土层地温达到12℃并有上升趋势时开始播  相似文献   

11.
棉豆间种     
君山农场二分场二队,一九七三年在五亩试验田里获得棉花亩产180斤的高产之后,一九七四年,又在这五亩地里进行了棉花、黄豆间作试验,棉花亩产皮棉170.5斤,其中间作黄豆四亩共收494斤,平均亩产123.5斤。他们的作法是:这五亩地年前冬耕,四月十日整厢,厢宽9尺,棉花宽行2.1尺,窄行9寸,四月十一日播种。  相似文献   

12.
“32系”是1971年从岱红岱中系统选育的中熟棉花品系。一般比岱红岱原种每亩增产皮棉10.5—36.3%,平均亩产150—180斤,最高可达250斤以上,各种指标均达国内优良棉种的先进指标:平均主体绒长32.29毫米,品质绒长34.78毫米,短绒率11.84%,纤维基数39.7,纤维均匀度1281,强度5.21克,细度5292支,成熟度1.96。  相似文献   

13.
一、旱地三熟制的增产作用我县是地区部署的旱地三熟制攻关试点。1983年全县种植10.81万亩旱地套作三熟,共收粮食1.3069亿斤,平均每亩1208.9斤。其中麦、苞、苕套作三熟10.018万亩,总产1.23亿斤,平均亩产1231.7斤(其中小麦亩产240.3斤,苞谷726.5斤,红苕折粮264.9斤);麦、苞、豆套作三熟7920亩,平均亩产745斤。17个区中,平均亩产1500斤以上的有一个区,1300斤以上的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四年,我们科研组开展了蚕豆棉花连作试验,为夺取粮棉双高产探索门路,蚕豆亩产205斤,棉花产量,密度每亩5626株的,实收籽棉424斤,折合皮棉160斤;每亩11400株的,实收籽棉385斤,折合皮棉146斤。  相似文献   

15.
朱缵高 《作物学报》1965,4(3):243-250
山西省曲沃县杨谈大队,自1961年以来,全队棉田单位面积皮棉产量,一直稳定在100斤以上,最高会达到138斤。1964年灾害较重,全队棉田,平均亩产皮棉仍达110.3斤。  相似文献   

16.
棉花品种 中植棉2号 国审棉2006001,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乡县七里营新植原种场、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5.2公斤、93.7公斤和86.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2.4%、12.2%和11.9%.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0.2公斤、92.5公斤和90.3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9.8%、10.1%和10.5%.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四年以来,湘乡县长丰公社长丰大队第三生产队科研组,连续两年进行了油菜——棉花连作及豌豆(保豌二号)——棉花连作试验,试验面积分别为一点二四亩和一点一亩。试验产量:一九七四年,豌豆亩产二百五十六斤,皮棉一百二十五斤;一九七五年,油菜籽亩产二百一十九点五斤,皮棉一百七十二点六斤。试验地棉花均系直播,供试品种是岱红岱,播种时间,一九七四年是五月十七日,一九七五年是五月十三日。主要措施是:第一,及时播种,保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们吴兴大队共1200户,6954亩耕地。遵照毛主席关于“农业方面的主要要求是增产粮食和棉花”的教导,大搞粮棉间作套种,连年获得粮棉双丰收。1974年全大队4700亩粮食作物,平均亩产1250斤,1538亩棉花,亩产达到127.5斤。粮棉间作套种,既多收粮食,又多收棉花,是种植革命的深入发展,是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地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省棉区广大贫下中农为了夺取粮棉更大的丰收,并有利于实现植棉机械化,研究改革棉区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其中早熟大麦收割后直播棉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办法。平湖县良种场经过几年的试种,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75年播种的十三亩麦后棉花,亩产皮棉201斤,比大田增产34%,大麦产量比间作套播田增产14.7%。现根据我们的试验观察、调查研究和收集的一些资料,谈谈麦后直播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麦后棉的增产效能。  相似文献   

20.
棉花塑料薄膜育苗移栽,上海郊区是1958年在川沙县张桥公社开始试验,获得亩产皮棉172斤的好收成。1965年全市扩大到1500亩,近几年来逐年扩大,1975年育苗移栽面积在20万亩左右,占棉田总面积的13%。但县与县之间发展不平衡,南汇、川沙、上海等县移栽棉花占棉田面积近30%。移栽花比直播花一般能增产1—2成,如嘉定县马陆农场十一年资料对比,移栽花能增产10—30%。但还有的县育苗移栽增产效果不明显,推广速度较慢。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育苗移栽早发稳长的增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