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提高腐乳的品质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向腐乳发酵后熟过程中添加3%苦荞蛋白水解物,探究其对腐乳理化品质和生物胺的影响。[结果]3%苦荞蛋白水解物的添加对腐乳水分含量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当发酵进行到第60天,其总酸含量即可达到24.7 g/kg,接近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0.3%苦荞蛋白水解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腐乳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当发酵到90 d时,其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13.7 g/kg,远高于行业标准的规定,有效缩短了发酵周期。与对照组相比,3%苦荞蛋白水解物的添加显著降低了腐乳生物胺的生成,其总生物胺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22.92%。[结论]苦荞蛋白水解物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腐乳的理化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硫酸锰浸种对苦荞种子活力及芽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硫酸锰浸种对苦荞种子萌发、苦荞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硫酸锰浸种可以提高苦荞种子的活力指数和种子相关酶的活性,对苦荞芽菜的生长有促进效应,可以提高苦荞芽菜的产量、维生素C和总黄酮的含量,其中0.05%的硫酸锰浸种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苦荞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12%、15%和50%,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11%和5%;苦荞芽菜产量、维生素C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18%、26%和14%。0.1%的硫酸锰浸种对苦荞种子萌发和相关酶活性具有抑制效应,对苦荞芽菜生长和品质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内生真菌多糖浸种对苦荞出苗及幼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荞1号和西荞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内生真菌多糖(0、100、200、400、800 mg/kg)浸种对苦荞出苗和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多糖浸种显著提高了川荞1号和西荞1号的出苗率,以100 mg/kg处理最高,比对照分别提高16.0%和17.4%。苦荞幼苗性状方面,内生菌多糖浸种显著增加了植株高度、第一节间长度和单株叶面积,两个品种表现趋势相同。浸种对苦荞幼苗各器官(根、茎和叶)的干物质重和根冠比有显著影响,均随着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100 mg/kg浓度处理最高,两个品种表现趋势一致。苦荞幼苗的根系活性和SPAD值也以100 mg/kg处理最高,分别比对照高31.6%~34.9%和3.1%~3.6%。综合可知,采用100 mg/kg内生真菌多糖浸种最有利于提高苦荞出苗率和幼苗素质。  相似文献   

4.
对苦荞核心种质进行芦丁含量测定,分析芦丁成因,为苦荞功能育种提供依据;将苦荞粉碎,过80目筛;称取一定量的粉末,30倍90%乙醇30℃恒温水浴震摇提取12h,提取液定容后进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测定3次,结果取平均值;从国家种质库中期库中调取苦荞核心种质166份,分别进行芦丁含量测定,其芦丁含量范围为1.4948%~1.6244%;从中筛选出30份高芦丁含量种质30份,其芦丁含量范围为1.5865%~1.6244%;从中筛选出30份高芦丁产量种质30份,其芦丁单株产量范围为0.3700~0.6469g;在地域分布上,约有2/3的芦丁高含量、高产量苦荞种质来源于中国的第二级阶梯上。苦荞芦丁含量不但受其基因控制,同时还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紫外辐射的影响,因此进行苦荞功能育种时要考虑基因型与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生产中更加科学合理施用铁肥提供依据。[方法]以未添加铁的营养液为对照,探讨添加铁素的营养液对培养苦荞芽菜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铁素的营养液使苦荞芽菜体内的铁积累增加了1.94倍,总糖、叶绿素、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19.79%、74.40%、78.19%和42.91%,还原糖、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11.38%、6.56%和20.83%,总结合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5.80%、14.09%,同时使苦荞芽菜体内的氨基酸配比更趋向合理。[结论]添加铁素的营养液培养苦荞芽菜,提高了苦荞芽菜的营养品质,改善了苦荞芽菜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苜蓿、葛根、苦荞对生长肥育猪氨基酸沉积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希  杨正德  刘青  李伟  夏鹏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9):143-145,148
为给毕节地区特色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数,选用8周龄、(19.37±1.59)kg的长白×大白毕节外二元型生长肥育猪51头,采用生长试验+比较屠宰试验,研究苜蓿、葛根、苦荞对20~110kg生长肥育猪氨基酸沉积的营养调控。结果表明:1)每千克自然增重的D-Lys需要量为(20.96-0.11BW)g;苜蓿、葛根、苦荞对氨基酸沉积的影响,对照组相比,20~50kg体重段未见明显影响,50~80kg体重段提高0.46%~14.88%,80~110kg体重段提高21.71%~33.05%。2)以D-Lys沉积量为100,毕节外二元型生长肥育猪可消化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型为Thr 58、Val 64、Met 27、Ile 51、Leu 95、Phe 56、His 41和Arg 91;苜蓿、葛根、苦荞对生长肥育猪氨基酸的沉积具有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凉山地区抗氧化性能最佳的苦荞品种,为苦荞品种选育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凉山地区的19种苦荞为试验材料,将其种子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苦荞粉。提取苦荞粉中的自由酚和结合酚,并测定其中多酚、黄酮和芦丁的含量。[结果]苦荞总酚含量为5810.94~10255.01μmolGAeq/100gDW,自由酚含量为5683.50~10107.82μmolGAeq/100gDW,结合酚含量为56.14~268.27μmolGAeq/100gDW,其中自由酚含量占总酚的98%~99%;总黄酮含量为707.32~1187.58mgRUeq/100gDW;苦荞芦丁含量为638.91~1263.52mg/100gDW,芦丁含量对DPPH.(R2=0.816)和ABTS.+的清除能力(R2=0.763)均呈线性相关。[结论]晋苦2号芦丁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苦荞种子中葡萄糖含量变异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产地苦荞种子中葡萄糖含量的差异。[方法]以不同产地的35份苦荞资源为试材,测定了其籽粒的葡萄糖含量。[结果]35份苦荞资源的葡萄糖含量变化幅度为0.0556%~0.8402%,平均值为0.3217%;不同产地苦荞的葡萄糖含量存在差异,以贵州威宁的苦荞种子T324中葡萄糖含量最高,原产贵州威宁苦荞种子T398最低。[结论]为明确葡萄糖含量在不同苦荞资源间的遗传变异规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9,(9):18-19
为筛选出适宜六盘水地区种植的苦荞品种,2014~2016年对各地引进的13个(对照九江苦荞)苦荞品种(系)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酉苦1号、晋苦荞2号、六苦04号、苦荞1307-893和云荞2号产量分别为124.06公斤/亩、115.69公斤/亩、113.61公斤/亩、112.65公斤/亩和110.20公斤/亩,分别比对照增产19.49%、11.42%、9.42%、8.49%和6.14%,其他性状较优。初步说明,酉苦1号、晋苦荞2号、六苦04号、苦荞1307-893、云荞2号适宜六盘水市种植推广。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减产,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赤霉素(GA3)对苦荞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为苦荞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川荞1号为试验材料,于苦荞始花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25、50和75 mg/L)的GA3溶液,其中0 mg/L处理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苦荞生长、光合生理、开花结实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不同浓度GA3处理均能促进苦荞植株生长,随GA3浓度增加,株高呈显著增高趋势(P<0.05,下同),主茎分枝数先增多后减少,但主茎节数无显著变化(P>0.05)。外源GA3能显著提高苦荞光合作用,且均以50 mg/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与CK相比,苦荞灌浆后期(处理后30 d) 50 mg/L浓度处理的SPAD值提高26.0%,苦荞灌浆中期(处理后20 d) 50 mg/L浓度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提高28.6%、31.3%和16.1%,而胞间CO2浓度降低12.3%。外源GA3还能促进苦荞开花结实,与CK相比,结实率、总花数、成熟籽粒数和枯花数分别增加19.5%、13.8%、30.0%和38.4%,枯粒数降低41.4%。苦荞的单株粒重和产量随着GA3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50 mg/L处理的单株粒重和产量达最大值,分别较CK显著增加16.1%和21.8%。【结论】叶面喷施GA3可显著提高川荞1号苦荞光合作用,促进开花结实,提高产量,以始花期喷施50 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叶面喷施硼肥对苦荞植株形态及产量的影响,为制定苦荞合理施肥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苦荞品种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在现蕾期喷施不同浓度(12、24和48 mg/L)的硼肥水溶液,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测定并分析苦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成熟期苦荞根系形态和农艺性状指标及产量.[结果]随施硼量的增加,成熟期苦荞根际土壤的速效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速效磷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速效钾含量和pH整体上呈降低趋势,有机质含量整体上呈升高趋势.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溶液有助于苦荞根系的伸长,增加苦荞的株高、子叶节高度、主茎节数和主茎分枝数,进而提高其产量.当硼肥喷施浓度为12 mg/L时,苦荞的根长(137.06 cm)、株高(124.50 cm)、主茎分枝数(8.33个)和产量(1416.042 kg/ha)达最大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苦荞的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硼肥水溶液对苦荞植株形态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现蕾期喷施12 mg/L浓度硼肥有利于苦荞的生长,可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复合肥和磷钾肥配施对苦荞倒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苦荞的高产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苦荞K20904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讨不同肥料配施对苦荞倒伏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肥料配施对苦荞倒伏率和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倒伏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复合肥、过磷酸钙和硫酸钾的用量分别为450.0、271.3、66.2 kg/hm~2时,倒伏率最低,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全膜覆土穴播苦荞产量和水肥利用率的影响,以云荞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施肥量配比条件下,苦荞生物量、产量、收获指数、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肥料利用效率、休闲效率等指标的变化,分析施肥量对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7年,低量施肥处理产量和生物量均表现为最高,产量增加1.1%~30.5%、生物量增加1.1%~194%。2015和2016年生育期降水利用效率、休闲期降水利用效率和年降水利用效率表现为低量施肥>不施肥>中量施肥>高量施肥,2017年表现为低量施肥>中量施肥>不施肥>高量施肥。2015和2017年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低量施肥最高,3年肥料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均表现为低量施肥>中量施肥>高量施肥。综上,低量施肥处理能够增加苦荞产量和生物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明显增加肥料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且低量施肥处理能够根据降水年型及生育期内耗水量的高低调控休闲期土壤水分,增强休闲期土壤水分恢复力,提高休闲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研究结果可为半干旱区旱地全膜覆土穴播苦荞栽培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全膜覆土穴播苦荞产量和水肥利用率的影响,以云荞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施肥量配比条件下,苦荞生物量、产量、收获指数、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肥料利用效率、休闲效率等指标的变化,分析施肥量对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7年,低量施肥处理产量和生物量均表现为最高,产量增加1.1%~30.5%、生物量增加1.1%~194%。2015和2016年生育期降水利用效率、休闲期降水利用效率和年降水利用效率表现为低量施肥>不施肥>中量施肥>高量施肥,2017年表现为低量施肥>中量施肥>不施肥>高量施肥。2015和2017年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低量施肥最高,3年肥料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均表现为低量施肥>中量施肥>高量施肥。综上,低量施肥处理能够增加苦荞产量和生物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明显增加肥料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且低量施肥处理能够根据降水年型及生育期内耗水量的高低调控休闲期土壤水分,增强休闲期土壤水分恢复力,提高休闲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研究结果可为半干旱区旱地全膜覆土穴播苦荞栽培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适应于冀北坝上地区种植荞麦品种的高产性和适应性,以4个苦荞麦和2个甜荞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5年进行定点高产试验,研究6个荞麦品种的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区域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6个荞麦品种抗逆性均极强,耐旱、耐瘠薄、喜水肥,产量较为稳定;‘美国甜荞麦’是最适宜冀北种植的甜荞品种,产量1078.5 kg/hm2左右,其次为‘日本大粒’970.5 kg/hm2,甜荞麦需辅助授粉提高产量;‘冀苦荞2号’是最适宜冀北种植的苦荞麦品种,产量在2745 kg/hm2左右,其次为‘冀苦荞1号’2442.0 kg/hm2和‘川荞1号’2395.5 kg/hm2;甜荞麦生育期短,是较好的备荒作物,在冀北地区不适宜过早播种;中熟苦荞麦品种在冀北有特殊适应性,‘黑丰1号’因生育期较长,肥力较好的地块易徒长、不结实,种植风险较大。本试验结果得出结论:改进栽培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甜荞麦产量,苦荞麦同甜荞麦一样在冀北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供氮水平对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的表现型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探讨了中国荞麦属1个种及1变种对氮的需肥特性,不同肥料梯度处理对其生理、农艺性状等的综合影响。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 s)、胞间间隙CO2浓度(CO2)、叶面温度(Tleaf)、叶绿素含量、光强(PAR)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对植株体不同层次叶片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对3个材料盆栽试验,氮肥(尿素)设5个水平,分底肥(2/3)、追肥(1/3)2次施用,1个对照,共48个处理。盆栽试验处理中,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对氮素吸收利用表现型差异明显。金荞麦、齿翅野荞对氮的需求能力强于西荞1号;耐低氮瘠薄能力以齿翅野荞为强,西荞1号、金荞麦之间差异不明显;齿翅野荞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以11个甜荞品种和12个苦荞品种为材料,在云南、西藏、山西、内蒙、宁夏、青海6个生态区进行种植,研究了生态因子对甜荞和苦荞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荞和苦荞平均产量分别为98.11和138.35 kg·亩-1,可溶性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3.49%和10.21%,黄酮平均含量分别为0.03%和2.45%。甜荞和苦荞品种不同栽培地点的单株粒重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栽培地点对甜荞和苦荞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影响比基因型的影响大。除了甜荞籽粒黄酮含量,甜荞和苦荞各性状在不同栽培地点均存在显著差异。生态因子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甜荞产量与海拔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苦荞产量和黄酮含量均与海拔呈正相关,表明海拔是影响甜荞和苦荞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主要生态因素。本研究发现甜荞和苦荞对环境敏感性都存在着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8.
苦荞基因型间的蔗糖含量变异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苦荞资源间蔗糖含量的差异,筛选出低蔗糖含量的苦荞材料。[方法]测定了以不同产地的35份苦荞籽粒中的蔗糖含量。[结果]35份苦荞资源的蔗糖含量变化幅度为0.0077%-0.2089%,平均值为0.0518%;不同产地苦荞的蔗糖含量存在差异,以贵州赫章地区较高,贵州纳雍地区较低。[结论]苦荞中蔗糖含量较低,可作为低糖粮食作物进行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9.
黄凯丰  时政  宋毓雪  韩承华  陈庆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119-10120,10123
[目的]明确不同苦荞资源间蔗糖含量的差异,筛选出低蔗糖含量的苦荞材料。[方法]测定了不同产地的35份苦荞籽粒中的蔗糖含量。[结果]35份苦荞资源的蔗糖含量变化幅度为0.0077%-0.2089%,平均值为0.0518%;不同产地苦荞的蔗糖含量存在差异,以贵州赫章地区的较高,贵州纳雍地区的较低。[结论]苦荞中蔗糖含量较低,可作为低糖粮食作物进行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