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光照对马岗鹅季节性繁殖活动和内分泌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光照对马岗鹅季节性繁殖活动和内分泌的调控。在整个试验期(2004.01.13-12.18)对照组接受自然光照,处理组接受人工控制的长短光照处理。在非繁殖期(4-7月份),对照组公母鹅血浆PRL浓度升高,LH浓度和公鹅睾酮水平降低,鹅换羽;在繁殖期(8-3月份),公母鹅血浆PRL水平下降,LH浓度和公鹅睾酮水平则上升。在处理组,延长光照均使公母鹅PRL浓度升高,LH浓度和公鹅睾酮水平降低,鹅群进入休产期并换羽;缩短光照则降低PRL水平,促进LH分泌和公鹅睾酮水平上升,鹅群进入繁殖期。整个试验阶段,两组中公鹅甲状腺素T3水平均无明显季节性变化,处理组和对照组母鹅平均产蛋48.8和26.3枚,前者比后者高85.6%。试验结果表明,长光照抑制,短光照促进马岗鹅繁殖活动,光照通过调节PRL和LH的分泌调控马岗鹅繁殖活动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就巢性是家禽进行繁殖必不可少的行为,对家禽的繁殖能力有很大影响。家禽就巢性作为一个低遗传力性状,其受环境、内分泌及遗传3种因素调控。其中环境因素中光照、温度、饲养管理模式等都对家禽就巢性具有显著影响。与禽类就巢性密切相关的繁殖内分泌激素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P4)和雌二醇(E2)。遗传是家禽就巢性的决定因素,就巢性候选基因研究主要基于内分泌研究中的相关繁殖激素。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大量就巢性相关新基因被证实,为就巢性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家禽就巢性的遗传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开展就巢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将极大地提高家禽产蛋性能,促进优良地方禽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者对环境、内分泌和遗传控制就巢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禽类就巢行为的发生和调控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就巢性是家禽进行繁殖必不可少的行为,对家禽的繁殖能力有很大影响。家禽就巢性作为一个低遗传力性状,其受环境、内分泌及遗传3种因素调控。其中环境因素中光照、温度、饲养管理模式等都对家禽就巢性具有显著影响。与禽类就巢性密切相关的繁殖内分泌激素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P4)和雌二醇(E2)。遗传是家禽就巢性的决定因素,就巢性候选基因研究主要基于内分泌研究中的相关繁殖激素。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大量就巢性相关新基因被证实,为就巢性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家禽就巢性的遗传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开展就巢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将极大地提高家禽产蛋性能,促进优良地方禽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者对环境、内分泌和遗传控制就巢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禽类就巢行为的发生和调控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产蛋性能是蛋鸡养殖的主要指标,鸡生殖系统发育以及体内内分泌激素分泌直接影响产蛋性能,而调控生殖激素分泌的中心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文章以HPG为主体,论述了HPG调控的生殖激素及其作用机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促卵泡素、催乳素、促黄体素、雌激素、孕酮和雄激素)、影响HPG的因素(光照和药物)及其作用机理,为HPG调节鸡产蛋性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鹅繁殖季节的调控和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南北各鹅种的季节性繁殖现象可分为3种类型,即完全长日照繁殖型、部分长日期繁殖型和短日照繁殖期.鹅繁殖季节性的差异受外界光照周期变化的影响,光照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催乳素的分泌水平从而调节年度繁殖产蛋季节.通过遗传选育和其他畜牧生产管理技术如雏鹅的留种季节和营养供应水平等,都能部分影响鹅的繁殖季节性.而通过人工控制程序,则可以完全克服鹅的繁殖季节性问题,并配之以环境控制和营养调控技术,以有效避免热应激和水体细菌和内毒素污染等问题.通过调控种鹅在春夏季的非繁殖季节正常产蛋繁殖,开展鹅的反季节生产,从而克服雏鹅生产的季节性进行肉鹅的全年均衡生产.  相似文献   

6.
《中国家禽》2013,35(10)
在现代繁育系统建立前,光照不应性限制家禽群体内繁殖的机会而成为家禽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段时间的长日照后,光照不应性终止家禽繁殖期,而转为短日照后,该效应则随之消失.因此,光照不应性导致家禽具有繁育季节性,这样家禽可以在较为适宜的季节孵化种蛋,最大限度提高雏禽的存活率.家禽对光刺激存在差异,光敏性家禽在繁殖期的神经内分泌变化导致其对最初刺激繁殖的光照周期逐渐无反应:刚开始为相对光照不应性,即随着光照周期缩短产蛋停止;接着表现为绝对光照不应性,尽管维持长日照,但产蛋仍停止.目前蛋鸡生产中已不存在该问题,在肉种鸡上也已开展相关工作消除光照不应性.  相似文献   

7.
鹅是季节性繁殖禽类且大多数品种具有较强的就巢性,其中光照是重要的控制因子。光照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光感受器将光电磁信号转换为激素信号,然后进行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节鸟(禽)类的生殖活动。下丘脑在光照调控下释放GnRH和VIP,促进PRL的分泌,且使PRL分泌呈季节性变化。PRL表达量的上升与就巢行为的起始和维持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生殖功能退化时达到峰值。目前从分子水平对PRL及相关功能基因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PRL或VIP抗体,可以降低PRL的分泌,抑制就巢行为。  相似文献   

8.
鹅繁殖就巢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是季节性繁殖禽类且大多数品种具有较强的就巢性,其中光照是重要的控制因子.光照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光感受器将光电磁信号转换为激素信号,然后进行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节鸟(禽)类的生殖活动.下丘脑在光照调控下释放GnRH和VIP,促进PRL的分泌,且使PRL分泌呈季节性变化.PRL表达量的上升与就巢行为的起始和维持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生殖功能退化时达到峰值.目前从分子水平对PRL及相关功能基因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PRL或VIP抗体,可以降低PRL的分泌,抑制就巢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前,鹅繁殖性能普遍较低,大多数鹅品种年产蛋量20~40枚,严重阻碍其产业化发展。较强的就巢性是导致其繁殖性能低的重要原因。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家禽就巢行为的发生与维持是由遗传、环境和机体内分泌激素共同控制的。但是,家禽就巢主要受几种激素调控。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催乳素(prolactin,PRL)是家禽重要的生殖激素,血浆中高水平的PRL诱导和维持家禽就巢,活性血管肠肽(vos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是PRL分泌因子,不但能促进垂体细胞分泌PRL,且还在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opamine,DA)调节PRL分泌中发挥中枢作用。因此,VIP在家禽就巢内分泌调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家禽的生产性能与产品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受禽舍小气候的影响。光是影响家禽繁殖机能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光照的时间、光照的强度和光谱均能影响家禽的生产力和健康。红色和橙色光照会抑制家禽的性成熟。适度逐渐增加光照时间能刺激母鸡产蛋机能,当光照时间剧烈变化时可诱发提早换羽及抑制产蛋。根据这些原理,在30年的实践中建立了雏鸡和产蛋母鸡的光照制度。从出壳后第7天起到14周龄,每日光照时间从24小时逐渐  相似文献   

11.
家禽就巢的内分泌机制与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巢是禽类自然繁殖的行为,但是就巢会影响产蛋,不符合当今家禽生产目的。引起就巢的生理机制是雌禽血液中促乳素含量的升高。本文系统介绍了影响促乳素合成和分泌的内分泌机制和环境因素,以及降低血液中促乳素含量,解除家禽就巢的内分泌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家禽产蛋性能容易受到极端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产蛋率及蛋品质急剧下降,本文针对高温环境对蛋禽产蛋率和蛋品质的影响,对其中存在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进行了探讨,并重点阐述GnIH和HSPs在其中的作用,为高温环境影响家禽繁殖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光照周朝的调控来提高鹅的产蛋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鹅生殖激素分泌机理、光照对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光照周期的调控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四个方面对通过光照周期的调控来提高鹅的产蛋性能的可行性进行了相关综述,旨在为提高鹅的产蛋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单色光红光影响家禽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照是种禽生产中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不同波长的光照对家禽的繁殖性能影响不同。文章综述了单色光红光对家禽性腺发育、产蛋性能、产蛋周期的影响,探讨了红光照明在生产中的使用模式,重点论述多巴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介导红光刺激和改善家禽繁殖性能中的作用,为单色光红光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家禽生产性能与禽舍小气候有关。光照是外界环境的基本因素激发禽体生殖过程。光照时间、光流照度和光谱对家禽生产力和健康状况有影响。缩短光照时间抑制幼禽性成熟,促进良好发育;反之,延长光照时间加速繁殖系统形成,对机体全身发育和  相似文献   

16.
禽类就巢发生和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近20年来对禽类就巢发生的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研究,并推测能够使用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阻断类药物如赛更啶和氯丙嗪缩短家禽的就巢期,或主动免疫血管活性肠肽或催乳素抑制就巢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另外对催乳素受体和血管活性肠肽表达调控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最 终发现促进就巢的基因,并利用这些基因选育出具不同就巢习性的家禽品种供应不同的家禽生产用途。  相似文献   

17.
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和抑制素(Inhibin)均能通过负调控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来调控禽类繁殖性能,但其中的具体机制及两者在垂体中作用关系仍不清楚。本文以原代培养的鸡胚垂体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添加GnIH和Inhibin A对垂体细胞生殖相关因子的表达与分泌的影响,以揭示GnIH和Inhibin A分别调控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机制及相关关系。结果显示,0.1 ng/mL GnIH处理能显著抑制垂体细胞分泌FSH和LH,但10 ng/mL GnIH处理时FSH、LH和PRL均无显著变化;GnIH处理对催乳素受体(PRLR)的mRNA表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促卵泡素β亚基(FSHβ)、促黄体素β亚期(LHβ)、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受体(GnIHR)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 RHR)mRNA水平则无影响。80 pg/mL Inhibin A处理垂体细胞12 h后能显著提高FSH的分泌水平,对PRL的分泌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能显著抑制LHβ表达(P0.05);对催乳素(PRL)、GnIHR、催乳素受体(PRLR)、抑制素受体(TGFBR3)的表达则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GnIH能抑制垂体细胞促性腺激素的分泌,Inhibin A能抑制垂体细胞LHβ基因表达,两者均通过垂体促性腺激素发挥生殖调控作用,但两者间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探讨了光照调节对狮头鹅反季节繁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春季缩短光照(11h)能使鹅提前进入下一轮繁殖期,而且每只鹅平均产蛋33.72枚,达到了自然繁殖的水平;长光照导致狮头鹅生产紊乱,繁殖性能差。(2)春季缩短日照时间可以使狮头鹅的开产期提前,而且光照越短,开产期越早,但鹅的产蛋性能会下降。(3)人工光照的效果与自然光相同,但大棚内的温度和封闭环境会大大降低种鹅的繁育性能。因此,在反季节繁育中,短光照促进而长光照抑制狮头鹅的繁殖活动,春季采用11h短日照是最佳选择。通过在冬季限制饲养和人工换羽,春季缩短光照,可以逆转狮头鹅的繁殖季节性,并且使种鹅表现出完全正常的产蛋性能,从而进行狮头鹅种鹅的反季节生产。  相似文献   

19.
禽巢姓和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了近20年来对禽类就巢发生的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研究,并推测能够使用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阻断类药物和赛更啶和氯丙嗪缩短家禽的就巢期,或主动免疫血管活性肠肽或催乳素抑制就巢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另外对催乳素受体和血管活性肠肽表达调控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最终发现促进就巢的基因,并利用这些基因选育出具不同就巢习性的家禽品种供应不同的家禽生产用途。  相似文献   

20.
光照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照是影响家禽生产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近10年来,家禽光照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而在实际应用中,光照问题主要涉及3个方面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光的波长。本文仅就这3方面对家禽生长、肥育、饲料利用率、繁殖和产蛋等方面的影响作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