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过一年或数年后,产量逐渐降低,甚至完全没有收成,这种现象叫马铃薯的退化。防止退化对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引起马铃薯退化的直接原因是病毒危害、高温是引起退化间接外因、内因是指品种抵抗病毒侵染的能力。防止退化的途径有:选用抗退化的品种,抓好"三季串换"留种,转变种植方式,选择优株扩大繁殖、大种繁种,利用实生薯、小整薯作种,改进栽培技术,贮藏条件等。  相似文献   

2.
经过一年或数年后,产量逐渐降低,甚至完全没有收成,这种现象叫马铃薯的退化。防止退化对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引起马铃薯退化的直接原因是病毒危害、高温是引起退化间接外因、内因是指品种抵抗病毒侵染的能力。防止退化的途径有:选用抗退化的品种,抓好"三季串换"留种,转变种植方式,选择优株扩大繁殖、大种繁种,利用实生薯、小整薯作种,改进栽培技术,贮藏条件等。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食用菌菌种发生退化的原因(遗传学、细胞学、生理学、保藏方法和感染病毒),并提出了复壮、定期重新分离等解决方法,为食用菌菌种保藏、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详细阐述了植物品种退化的原因,包括生物学混杂、基因劣变、病毒侵染、繁殖方法不当、栽培环境不适等内容,并提出防止措施,以期为防止植物品种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伊犁绢蒿荒漠植被特征和多样性退化演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蒿属荒漠春季植被特征和多样性的退化演替规律,为建立生态恢复及可持续利用方案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方法】以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研究轻度退化(LD)和重度退化(HD)荒漠的群落特征、多样性指数的春季演替规律。【结果】(1)随着退化演替程度的加重,群落高度显著降低了20.8%,群落密度显著增加了6.1倍(P0.05),但群落盖度和地上现存量对退化的响应不明显(P0.05)。(2)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显著增加了73.5%,52.1%,91.3%和26.9%(P0.05)。【结论】在退化演替过程中,伊犁绢蒿荒漠朝着植被种群低矮化,群落复杂化的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6.
不同退化程度下川滇高山栎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种组成和种子密度是一个种子库的基本特征。对不同退化程度下川滇高山栎森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及分析,并探讨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关系。结果显示:(1)轻度退化下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为(412±64)粒/m2,显著高于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土壤种子库储量;(2)Shan 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3)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下土壤种子库物种相似性较高,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下相似性较低,表现为随着生境条件的转好,其相似性指数增高。  相似文献   

7.
土地退化是青藏高原严重的渐发性自然灾害之一.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江河源头区、气候变化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在分析该区土地退化态势的基础上,利用区位指数法探讨了土地退化的基本格局.目前该区形成了以沙化型退化、黑土滩型退化和鼠害型退化为主导,其他类型(冻融侵蚀型退化、毒杂草型退化、虫害型退化、盐碱型退化及水力侵蚀、风力侵蚀等)发育不等的土壤退化体系,具有退化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程度的严重性、发展的快速性、危害的长期性、影响的深远性.利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对土地退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极重度退化区(玛多、达日县)、重度退化区(曲麻莱、称多、玉树、同德、泽库、班玛县)、中度退化区(治多、杂多、囊谦、兴海、玛沁、甘德、久治、河南县)和轻度退化区(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4个土地退化等级区域.  相似文献   

8.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化学计量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退化草地土壤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为退化草地的恢复治理及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巴音布鲁克不同退化阶段(未退化,N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重度退化,HD)高寒草原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测定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等养分。【结果】4个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的土壤C、N、P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碳含量在0~10、10~20和20~30 cm土层4个退化程度依次下降了53.0%、54.0%和52.0%,氮、磷含量也依次下降了42.0%~95.0%、29.0%~43.0%(P<0.05)。0~10、10~20和20~30 cm土层土壤碳氮比在重度退化后达到最低,较未退化分别降低71.0%、75.0%和77.0%(P<0.05);在20~30 cm土层未退化与轻度退化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未退化草地比,重度退化以后0~10、20~30 cm土层氮磷比显著降低了64.0%、59.0%,在轻度退化过程中10~20 cm土层土壤氮磷比要高于未退化(P<0.05);土壤表层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C、N、P化学计量比值与地上生物量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不同退化草地土壤化学计量比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湖滨过度放牧、水文改变协同胁迫(简称GAD)和过度放牧单独胁迫(简称GD)退化湿地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4个梯度:原生湿地、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在"植物-水体-土壤"系统上进行湿地退化过程、机制探讨及定量评价。沿退化梯度,植物群落演替规律为"水生植物群落→沼泽植物群落→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草甸植物群落",群落结构趋于复杂,向中生植物群落演替;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氮、磷等水质指标在GD梯度上升,在GAD梯度下降,水文改变对水质影响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降低,全磷、全钾有所增加,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基于PCA建立了纳帕海湖滨湿地退化模型,并给出不同程度退化湿地的阈值。  相似文献   

10.
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植被多样性退化演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为对象,研究植被多样性的退化演替规律,为高寒草原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空间退化梯度代替时间退化演替序列的方法,对巴音布鲁克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原植物群落进行野外调查,运用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指标研究植被多样性变化并探讨其演替规律。【结果】(1)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草地退化后显著上升了9.6%~13.7%,Margalef丰富度指数随着退化演替的加剧基本呈先略微增加后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先增后降再增的波动变化;(2)随退化程度的加剧,样方内微生境或资源异质性减小,样方间异质性增大,从而导致β多样性增加;Cody指数(二元属性数据)先升高后减小,沿着退化梯度,物种替代速率加快后逐渐减慢;轻度退化与中度退化、重度退化间Bray-Curtis指数较大,说明退化梯度之间存在较多的共有种。【结论】高寒草原在退化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发生替代变化,适口性好的物种减少,毒害草增加,导致草地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马铃薯退化的类型,包括病毒型退化和生理型退化,对马铃薯退化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马铃薯退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马铃薯种薯退化主要症状:植株矮小,叶面遍布病斑,结薯数量减少,块茎变小,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不耐贮藏,马铃薯种薯退化对马铃薯生产影响巨大。马铃薯种薯退化是因植株体内有马铃薯卷叶病毒、马铃薯A病毒等病毒引起。研究发现,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病毒含量很少,几乎为零。所以,可以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脱除马铃薯病毒,从而有效避免因马铃薯种薯退化带来的损失,恢复品种优良性状和提高产量。兵团第6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从  相似文献   

13.
以高寒高山柳(Salix paraqplesia)灌丛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退化程度高寒灌丛草甸的植物量、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结果表明:随着高寒灌丛草甸退化程度的加剧,地下植物量、地上植物量、优良牧草植物量、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都显著降低(P0.05),但土壤微生物数量则是轻度退化灌丛草甸最高(P0.05)。植物量、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植物量、土壤全氮、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灌丛草甸的退化表现出植被、土壤的协同退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天然林资源严重退化的实际,以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全面分析西南地区天然林退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退化有政策失误、管理失误、经济贫困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原因,政策失误是我国天然林破坏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天然林恢复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尕海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尕海湿地的生态恢复建设和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南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内的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及重度退化的湿地为研究对象,采取生态学原理和室外采样与室内研究相联合的方法,研究2014年5~9月尕海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氮(SMB-N)的动态变化特性.【结果】2014年5~9月SMB-C的整体趋向为:未退化(685.12 mg/kg)轻度退化(592.60mg/kg)中度退化(509.61mg/kg)重度退化(425.71mg/kg),2014年5~9月SMB-N的整体趋向为:未退化(128.68mg/kg)轻度退化(108.70mg/kg)中度退化(94.00mg/kg)重度退化(77.29mg/kg).0~40cm,轻度、中度、重度退化的湿地SMB-C和SMB-N与未退化湿地之间差异显著(P0.05).2014年5~9月SMB-C和SMB-N总含量表现为:0~10cm10~20cm20~40cm.10~20cm和20~40cm的SMB-C是0~10cm的79.11%和59.47%,10~20cm和20~40cm的SMB-N是0~10cm的77.14%和56.50%.0~10cm、10~20cm和20~40cm,年内月间SMB-N含量差异显著(P0.05).2014年5~9月尕海湿地SMB-C和SMB-N随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7月SMB-C和SMB-N含量最高,下来是6、8月SMB-C和SMB-N含量,最后是5、9月SMB-C和SMB-N含量.【结论】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SMB-C和SMB-N含量逐渐减少;随土层深度的加深,SMB-C和SMB-N含量逐渐降低;2014年5~9月尕海湿地SMB-C和SMB-N随季节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退化普遍存在,全国退化土壤总面积为4.65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8.44%,局部地区退化严重,中度以上(含中度)退化土壤面积1.58亿hm2,占34%。笔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剖析土地退化的深层原因。发现私人利益、集团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一致时,受集团势力的影响,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导致土地过度使用;外部不经济性难以实现内部化,导致土地破坏严重;地权“四权”分离导致土地护理不力、滥占严重。针对土地退化的原因,提出行政干预、完善法律、经济手段以及工程技术等防治措施,共同防治土地退化,可较好达到防治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退化高寒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省三江源区选择了果洛州甘德县青珍乡(高寒草甸)和玛多县花石峡镇(高寒草原)2个样地,每个样地各划分5种不同退化程度(原生植被U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重度退化HD、极度退化ED),10 cm等深度采集表土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活性有机碳(Active soil organic carbon,ASOC)主要组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样地内土壤表土(0~30 cm)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轻组有机碳(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e organic carbon,ROC)和水溶性有机碳(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WSOC)的含量均随退化程度的加剧和土层的加深呈下降趋势。0~30 cm土层MBC含量为244.46~360.69 mg/kg,LFOC为1.36~8.64 g/kg,ROC为1.12~9.41 g/kg;WSOC为83.41~141.59 mg/kg;0~30 cm土层,ED与UD相比,MBC降低了25.47%~30.57%,LFOC降低了78.76%~81.27%,ROC降低了80.97%~82.97%,WSOC降低了16.48%~24.43%。MBC、LFOC、ROC和WSOC分别占SOC的比例为1.11%~4.32%、24.07%~26.56%、19.82%~28.92%和0.40%~1.62%。ASOC各组分含量均表现为高寒草甸的青珍乡样地高于高寒草原的花石峡镇样地。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种薯种性退化是由病毒侵染并在块茎内积累造成的,退化速度取决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针对退化原因,在种薯品种选育、生产、贮运环节上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可有效减轻、减缓退化,延长种薯用种寿命。  相似文献   

19.
一、脱毒马铃薯的优点马铃薯退化是由病毒侵染及其在薯块内积累引起的,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30余种,危害最严重的有5~6种,还有类病毒1种,在我国主要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7种。马铃薯品种生产过程中容易退化,是马铃薯生产上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已经退化的薯块作种,  相似文献   

20.
污染生态退化与生态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态退化与退化生态学、污染生态退化与生态整治等若干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解决污染生态退化问题必须将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结合起来进行生态整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