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近几年鼻炎的发生有了新的变化,表现为发生过鼻炎的养殖场此病控制难度加大,进行鼻炎免疫后的鸡群发病比例增加,未发生鼻炎的鸡群开始出现发病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近几年鼻炎的发生有了新的变化,表现为发生过鼻炎的养殖场此病控制难度加大,进行鼻炎免疫后的鸡群发病比例增加,未发生鼻炎的鸡群开始出现发病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副鸡嗜血杆菌导致,鸡传染性鼻炎多发生于蛋鸡和生长后备鸡群中,对于蛋鸡的产蛋率有很大影响,会导致蛋鸡提前淘汰,给养鸡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鸡传染性鼻炎每个季节都会发生,气温寒冷、鸡舍内环境潮湿、温差变化、舍内鸡群的饲养密度等因素都会导致传染性鼻炎发生。传染性鼻炎潜伏期较短,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病,2 d左右即可以传染全群,即使传播  相似文献   

4.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鸡传染性鼻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多发。天气寒冷、气温突变、鸡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为该病发生的诱因。该病潜伏期短,传染快,死亡率不高,鸡群感染此病后如不及时治疗则引发慢性呼吸道病、鸡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禽霍乱等继发感染造成死亡率增加,给养禽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1.1发病情况2012年11月初三江县某养鸡户引入本地土  相似文献   

5.
1 蛋鸡传染性鼻炎发病原因 当前养鸡效益不断增加,蛋鸡存栏量较多,由于并未采用有效的免疫接种方法,加之鸡舍通风不良,导致鸡群很容易发生鼻炎问题,为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蛋鸡很容易发生传染性鼻炎,鸡群发病后,最初死亡率较低,之后逐渐增加,全程病鸡死亡率可达50%~60%,产蛋量明显下降,蛋壳颜色变浅、变薄,单独给病鸡饲喂抗病毒药物,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鼻炎(Inefetious coryza 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毒素作用的疾病。该病一般呈急性发病,在鸡群中传播迅速。如果存在并发因素如其它微生物感染或应激,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乌苏市周边发生鸡传染性鼻炎的鸡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期为此病的诊断防治提供参考。1流行情况调查调查范围及对象:乌苏市周围来就诊的发生鸡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鸡呼吸道疾病,以鼻腔和窦发炎、流鼻涕、打喷嚏、面部肿胀为主要症状。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可造成鸡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率显著下降,同时并发流感或新城疫,会造成采食量急剧下降,严重威胁鸡场的经济发展。为缓解鸡传染性鼻炎给鸡场带来的经济损失,弄清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本文对某规模化鸡场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1传染性鼻炎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任何年龄鸡均可发生,但育成鸡、产蛋鸡多发。本病在寒冷季节容易发生,传播速度快,几天内就可波及全群,适龄鸡群无一幸免。病鸡鼻腔有分泌物,常见甩鼻,多见一侧颜面肿胀,有的鸡肉垂水肿。发病后2~3d鸡食欲尚可,随后食欲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产蛋急剧下降,大约持续10d以上。发病早、中期鸡死亡少,随着鸡群精神、食欲的好转、产  相似文献   

9.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尤为易发。成年鸡、育成鸡、产蛋鸡最易感,一旦发病,往往全群感染,发病产蛋鸡群的产蛋率可下降10%~40%,对蛋鸡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一起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春节前夕,我县某规模蛋鸡养殖场暴  相似文献   

10.
刘东军 《动物保健》2009,(12):30-32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03年我区一些养禽场出现传染性鼻炎病例,近几年,有些养禽场即使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也时有发病现象。发病后,育成鸡生长不良,鸡群淘汰率明显增加;产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持续时间长,很难根治,经济损失很大。以下就我区养禽场传染性鼻炎防控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鼻炎是鸡群在秋冬季中多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病原菌为副鸡禽杆菌,通常育成鸡和产蛋鸡群更易感染发病。近年来鸡传染性鼻炎逐渐被重视,蛋鸡发病后产蛋率明显下降,育成鸡感染后则导致生长发育停滞,开产延迟。在实际生产中该病多与其他疾病并发感染而使死淘率升高,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危害。本文简单介绍了秋冬季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东军 《兽医导刊》2009,(12):30-32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03年我区一些养禽场出现传染性鼻炎病例,近几年,有些养禽场即使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也时有发病现象.发病后,育成鸡生长不良,鸡群淘汰率明显增加;产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持续时间长,很难根治,经济损失很大.以下就我区养禽场传染性鼻炎防控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14-2016年对福建地区79例鸡传染性鼻炎病例进行统计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该病在福建省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季节多集中在秋冬季,发病日龄以中大鸡为主,舍饲鸡发病率明显高于野外放养鸡,且传播速度快,病程可持续7~10 d,发生过该病的鸡群多数不易再复发.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为本地区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生长发育鸡群和产蛋鸡群均可发生,引起淘汰鸡数量增加和产蛋量显著减少,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2014年12月安阳市某养鸡专业户共饲养两批罗曼商品蛋鸡6000只,150日龄和240日龄各3 000只,在两个鸡舍饲养,两批鸡均没有防过鼻炎疫苗,其中240日龄的鸡先发病,主要表现有呼吸道症状、张口呼吸、伴有甩头动作.相隔3d后150日龄的鸡也发生相同的症状伴有肿脸,鸡群的采食量明显减少,产蛋率下降30%,用中草药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鼻腔和鼻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颜面肿胀等。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可造成鸡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显著下降(10%-40%),2007年11月我区一个规模蛋鸡养殖场发生以鼻腔和鼻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颜面肿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综合诊断为鸡传染性鼻炎,现将这次发病和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鸡肿头型大肠杆菌病多发生在冬末春初,发病鸡群多为初产蛋鸡及产蛋高峰鸡,本病在临床症状上、剖检变化上与鼻炎极为相似,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7.
正1发病情况某鸡场一批246日龄的海兰褐商品蛋鸡12 000余只,采用三层层叠式笼养,在开产前进行了常规疫苗的免疫,但未接种过传染性鼻炎菌苗。据调查,该场去年发生过传染性鼻炎。现场发病情况,开始时鸡群中个别鸡零星发病,5d内逐步蔓延至全群,有70%鸡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和眼睑肿胀等症状,死亡率不高,但严重影响产蛋率且下降到55%左右,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发病鸡群曾用过氧氟沙星等抗生  相似文献   

18.
近期,江苏省涟水县部分乡镇鸡群发生多起以眼肿、流鼻液、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最终经过实验室诊断为鸡传染性鼻炎,发生该病的主要为当地草鸡,且多为70~90日龄鸡和部分产蛋鸡,发病后鸡群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给养鸡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几例治愈的病例,总结介绍如下:(一)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该病传染性强,发病后如不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鼻炎的主要症状为打喷嚏、流鼻液、脸部肿胀、肉垂水肿、眼结膜发炎,导致鸡的死亡数、淘汰数增加,生长停滞和产蛋下降。发生状况该病首先发生于波兰和美国,当今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常有发生。我国自80年代初以来,常有本病发生的报道。据有关报道,参照P即非对副鸡嗜血杆菌血清型的分类方法,我国已发现有A和C两个血涓型。鸡传染性鼻炎传播迅速,在非免疫鸡群中,本病的发病率在7O%以上,有的甚至达100%.病程较长,在鸡群中常反复发生,难以净化,给各地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病原因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是副鸡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鼻炎可造成患病鸡群的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