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影响该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因子和 15a多治理实践证明 :只有实施可持续控制策略 ,才能做到符合生态学原则 ,经济、安全、持久、有效地控制小蠹虫危害。实施可持续控制策略在治理策略和防治措施上必须转变观念。在防治措施上 ,要强调因时因地制宜 ,实施区别对待、分类施治的原则 ,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逐渐增加松林的生物多样性 ,使其结构趋向合理 ,从而达到松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平衡发展 ,较持久地控制小蠹危害  相似文献   

2.
实施华山松木蠢象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影响华山松木蠹象种群数量变动的因子、大发生的规律以及对华山松木蠹象生态系统的分析和 5年多治理实践证明 :只有实施可持续控制策略和技术 ,才能经济、安全、持久地控制木蠹象危害。在治理措施上 ,要以林业技术防治为基础 ,生物防治为主导 ,多种治理技术协调配合。实施“抓源头治理”、“因时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分类施治”和“多种治理技术协调组装”的策略。通过综合促进松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平衡发展 ,较持久地控制虫危害  相似文献   

3.
实施松毛虫可持续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影响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因子和长期防治实践证明:只有实施可持续控制策略,才能做到经济、安全、持久、有效地控制松毛虫危害。实施可持续策略,必须转变观念,在指导思想上,必须由重“除治”向“防治”转变;在治理策略上,必须由治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转变;在措施上,要从以化防为主,向以生防为主转变。为此,必须遵循做好监测工作,采取以预防主为,以营林措施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科学地采取生物、化学、物理防治等相辅相成的系统综合措施,才能较持久地控制虫灾。  相似文献   

4.
根据影响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因子和长期防治实践证明 :只有实施可持续控制策略 ,才能做到经济、安全、持久、有效地控制松毛虫危害。实施可持续控制策略 ,必须转变观念 ,在指导思想上 ,必须由重“除治”向“防治”转变 ;在治理策略上 ,必须由治标向标本兼治 ,以治本为主转变 ;在措施上 ,要从以化防为主 ,向以生防为主转变。为此 ,必须遵循做好监测工作 ,采取以预防为主 ,以营林措施防治为基础 ,生物防治为主导 ,科学地采取生物、化学、物理防治等相辅相成的系统综合措施 ,才能较持久地控制虫灾  相似文献   

5.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有10多种,构成危害的有云杉球果小卷蛾、云杉梢斑螟、云杉超小卷蛾、球果长尾小蜂4种。根据青海云杉种子园、母树林的特点和主要种实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多种措施的综合防治试验,总结多年的防治经验,提出了青海云杉种子园和母树林种实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决策模式、管理历期及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封山育林抑制害虫发生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遭受马尾松毛虫(Denelrolimus punotatus Walker),黑坡土白[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危害的松林,实行封山育林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即能促使森林植物种类多样,生物群薄复杂化,害虫危害次要化,又能达到森林害虫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黑龙江省红松林主要害虫的种类、分类地位、危害部位以及危害程度,共包括5个目14科36种。其中,枝梢及球果害虫松梢象、冷杉梢斑螟、微红梢斑螟以及食叶害虫落叶松毛虫是黑龙江省红松林的最主要害虫。同时,还提出了黑龙江省红松林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云南木蠹象和华山松木蠹象大面积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瑆 《云南林业》2004,25(5):19-20
云南木蠹象和华山松木蠹象(以下简称两虫)都是危害云南省松林资源的主要蛀干性害虫,它们对云南省松林资源所造成的危害仅次干纵坑切梢小蠹虫。由于受气候变暖,中幼林抚育跟不上和大面积防治技术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两虫危害呈现出上升趋势。在我省,两虫主要分布在丽江、曲靖、玉溪、昆明、临沧、保山、昭通等地市,发生面积分别达到了1.1万hm^2和2.3万hm^2。如何尽快地控制两虫的扩散蔓延,已经成为我省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毛虫是林业三大害虫之首,每年都给我国南方松林造成巨大的损失。几十年的防治实践证明,无论是化学防治,还是利用生物防治,都是权宜之计,不能长久有效的控制松毛虫的发生和危害;可是营造松阔混交林,改造纯马尾松林为松阔混交林是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最有效的措施,可以做到长久控制松毛虫的危害,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又可减少防治费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在造针阔混交林时阔叶树混交最低比例多少时才能达到有虫不成灾是一个关键的技术。这个技术国内未见有报道,因为在马尾松林中栽植阔叶树,从经济角度上看,改造比例大,投资就大,改造比例小又不能控制虫情发生。另外,从营林角度上看,马尾松林地往往造在地力贫瘠山坡上,植入的阔叶林难以成材,生产力低下。  相似文献   

10.
对受松毛虫,松干蚧为害的松林实行封山育林,可有效改善松林环境,增强树势,增加天敌数量,有效控制害虫危害,达到有虫不成灾,保持松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设施园艺害虫可持续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我国设施艺几种类型——日光温室、节能日光温室、玻璃温室、塑料大棚温室等的利用状况及温室园艺害虫发生特点。围绕可持续控制理论,提出温室园艺害虫防治措施。以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Bojer)、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土粉蚧Ripersilella sp.3种重要害虫的发生、蔓延趋势,说明植物检疫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列举了国内目前可行的栽培管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具体措施及防治技术,充分说明在设施园艺害虫防治上可持续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12.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有 14种 ,构成为害的有云杉球果小卷蛾、云杉梢斑螟、云杉超小卷蛾、云杉球果长尾小蜂等 4种。根据青海云杉种子园、母树林的特点和主要种实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进行了多年多种措施的综合防治试验 ,提出了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决策模式、管理历期及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林种结构调整,生态环境的改变,近年来,松茸毒蛾在局部地区爆发成灾,严重程度超过马尾松毛虫。其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与食料、气候、森林环境、天敌等因素有关。必须采取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配套使用其他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松茸毒蛾对松林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有14种构成为害的有云杉球果小卷蛾、云杉梢斑螟、云杉短小卷蛾、云杉球果长尾小蜂等4种。根据青海云杉种子园、母树林的特点和主要种实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多年多种措施的综合防治实验,担子同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决策模式、管理历期及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浙江省危害板栗枝干的害虫进行调查研究,列举了板栗的主要枝干害虫--栗绛蚧、栗链蚧、淡娇异蝽、小蠹虫、天牛、咖啡木蠹蛾和栗透翅蛾的危害症状及生物特征,并针对其发生特点,提出预测预报、营林措施、药剂防治等防治技术,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辽西20多年防治松毛虫的实践,从1988年开始,在防治工作中采取了分类施策的综合治理措施。即把现有松林根据立地条件,林分生长量,植物群落,土壤质地,分布状况,人为干扰等因子,划分为常灾区,偶灾区,自控区,因地制宜地贯彻实施综合治理理论,以森林生态系为基础,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抑制作用,科学地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增强生态系的稳定性和天然抑制力,逐步控制松毛虫为害,在综合治理过程中,要围绕促进生态平  相似文献   

17.
国槐主要害虫可持续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槐是天津市主要绿化树种 ,受国槐尺蛾、槐蚜、桑白盾蚧、国槐红蜘蛛和国槐小卷蛾等害虫危害严重。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国槐小卷蛾性引诱剂的引进和应用等规范化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实施 ,可持续控制这几种害虫的危害 ,减少喷药次数和喷药量 ,保护环境 ,节约防治费用  相似文献   

18.
对遭受马尾松毛虫 (Denel rolimuspunotatusWalker)、黑翅土白蚁 [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 ]危害的松林 ,实行封山育林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既能促使森林植物种类多样 ,生物群落复杂化 ,害虫危害次要化 ,又能达到森林害虫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9.
纵坑切梢小蠹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纵坑切梢小蠹系统研究论文中的综合防治部分。文章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成果,首先提出了划分云南松林分蠹害程度及蠹害木的分级标准,针对林分的危害情况,采取相应的蠹害治理综合措施。蠹害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1.蠹害木清理技术;2.化学农药防治技术;3.生物防治技术;4.小蠹聚集信息素引诱技术等内容。对小蠹提出了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清理蠹害木为主,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应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林间种群密度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云南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insulariana Liu)是近年危害飞播云南松林区的主要害虫之一.汉源县每年约700 hm2的云南松受到危害,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云南松梢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汉源县飞播云南松林区危害特性的观察研究,整理出该虫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危害症状及危害特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