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香菇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率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23个香菇菌株为材料,用方差分析法估测了香菇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2B),同时还对上述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8个性状中,菇峰期的遗传率最高,以下依次为: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厚度、单菇鲜重、菌盖直径、干品率,鲜菇产量的遗传最低。在7个与鲜菇产量有关的性状中,菇峰期、干品率、菌柄长度与产量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其余性状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因此,遗传率较高而与产量密切相关的菇峰期及菌柄长度可作为产量选择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添加物基本培养料(基料)及覆土材料栽培印度丽蘑(Calocybe indica)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及适应性,为印度丽蘑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杏鲍菇菌渣为基料,分别添加15%、30%、45%的米糠、玉米粉和麦麸进行印度丽蘑栽培试验,筛选出最佳添加物比例,并考察不同覆土材料对印度丽蘑子实体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基料中添加15%和30%玉米粉栽培印度丽蘑,其菌丝满袋天数较短,分别为27.305和27.384 d,极显著短于对照(CK)(P<0.01).添加30%玉米粉栽培印度丽蘑的子实体菌盖直径和菌柄直径分别为12.133 mm和2.717 cm,单菇鲜重为77.172 g,生物学效率为40.27%,均显著高于CK(P<0.05,下同);添加不同比例米糠、玉米粉和麦麸均能显著提高印度丽蘑子实体的菌柄长度,其中以添加30%米糠处理子实体的菌柄长度最长,为20.167 cm.以牛粪:壤土=3:1为覆土材料栽培的印度丽蘑子实体菌柄直径最大,菌柄长度最长,第一、二潮菇产量最高,为2077.733 g;覆土后8.000 d现蕾,菌丝生长期最短,比单纯以壤土为覆土材料效果好.[结论]在杏鲍菇菌渣基料中添加30%玉米粉,且以牛粪:田土=3:1为覆土材料最有利于印度丽蘑生长并获得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秀珍菇菌株的农艺性状与遗传多样性,为秀珍菇种质资源分类鉴定、遗传育种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秀珍菇菌株进行PCR产物扩增电泳检测,以ISSR聚类图谱分析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对各菌株开展品比试验,观测各菌株的菌丝生长、子实体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秀珍菇菌株遗传相似水平为0.47~0.92,在0.69水平上可分为4个类群;依据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为0.496~1.828,变异系数为7.76%~25.21%,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秀珍菇菌株的产量与菌丝生长速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而菌盖宽度与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菌盖厚度与菌柄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4.891%,主成分为菌柄直径、菌盖厚度、产量、菌盖颜色和黄菇病,能较好地解释所有变量包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结论】依据菌株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台秀1号、秀珍菇12和中农秀珍菇菌株可作为品种选育的亲本使用,其中秀珍菇12和中农秀珍菇菌株各项农艺性状均表现较好,可在浙江地区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4.
黑小麦单株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影响黑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产量的性状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旨在为黑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10份黑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分析,并对性状之间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为:穗重(0.812)〉小穗数(0.635)〉穗粒数(0.625)〉穗长(0.540)〉株高(-0.364)〉千粒重(0.146);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小穗数(6.480)〉穗粒数(-6.464)〉穗重(1.235)〉株高(0.486)〉穗长(-0.133)〉千粒重(0.124),表明了农艺性状之间具有明显的制约关系。多元回归方程:Y=-0.564+0.301X3-0.300X4+1.543X5,决定系数R2=0.892,表明穗重(X5)、小穗数(X3)和穗粒数(X4)3个因素所决定的单株产量变异占产量总变异程度的89.2%。[结论]协调好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这一性状间的关系可作为黑小麦高产育种的重要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香菇菌株各出菇性状间的关系,以期得出可推及香菇菌株性状间联系的一般性结论,为香菇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68支香菇菌株进行栽培出菇管理,测定20个性状指标,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对20个出菇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性状指标间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因子分析将出菇性状指标按照因子得分归纳为6个因子成分,包括产效因子、单菇质量因子、结构因子、着生及潮次因子、营养生长因子和菌丝菌棒互作效应因子,可以解释73.223%的性状变量信息.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单棒菇数、菌盖直径、污染率等3个出菇性状指标对单棒产量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量化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关联程度大小为单棒菇数>菌盖直径>污染率.[结论]68支香菇菌株出菇性状的信息可以用6个因子成分表征,性状指标与单棒产量之间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6.616+5.389x1+3.087x2+ 131.744x3.  相似文献   

6.
在杏鲍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时期开展了不同光条件下的光调控试验,旨在探寻子实体期的不同光条件与子实体形态、单菇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子实体形态指标中对单菇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菌盖直径和菌柄长度;此外,选择了合适的建模方法建立了杏鲍菇产量模型,并通过对产量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宜于宁夏南部山区栽培环境的光照强度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香菇菌株各出菇性状间的关系,以期得出可推及香菇菌株性状间联系的一般性结论,为香菇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68支香菇菌株进行栽培出菇管理,测定20个性状指标,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对20个出菇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性状指标间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因子分析将出菇性状指标按照因子得分归纳为6个因子成分,包括产效因子、单菇质量因子、结构因子、着生及潮次因子、营养生长因子和菌丝菌棒互作效应因子,可以解释73.223%的性状变量信息.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单棒菇数、菌盖直径、污染率等3个出菇性状指标对单棒产量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量化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关联程度大小为单棒菇数>菌盖直径>污染率.[结论]68支香菇菌株出菇性状的信息可以用6个因子成分表征,性状指标与单棒产量之间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6.616+5.389x1+3.087x2+ 131.744x3.  相似文献   

8.
生姜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秀  徐坤  巩彪  曹逼力  王忠宾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2):2431-2437
【目的】研究分析生姜植株农艺性状变异特征,确定构成生姜产量的主要因子,为生姜种质评价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生姜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生姜生长发育特点,运用统筹分析,明确生姜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生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达11.4%-51.3%,且植株茎粗(0.7934)、茎鲜重(0.7302)、株高(0.6024)、叶鲜重(0.5847)和根鲜重(0.5039)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根茎干物质含量(-0.6155)、分枝数(-0.3680)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茎粗、根鲜重、茎鲜重、根茎干物质含量是高产型品种形态决定因子,而分枝数、叶片数、姜球数则为低产型品种形态决定因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入选的4个因子对生姜产量模型的决定系数达0.8194。【结论】生姜单株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依次为根茎干物质含量(-0.3984)、叶鲜重(0.2866)、茎粗(0.2711)及茎鲜重(0.2624),高产型生姜品种的主要特征为茎秆粗壮、分枝较少、叶片较厚、同化系统发达、根茎干物质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平菇菌糠加土栽培鸡腿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慧  张坤朋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3):129-130,148
研究了不同菌糠和园土配比对鸡腿菇茵丝生长发育和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P4(棉籽壳15%、麸皮15%、茵糠40%、园土30%)的茵丝生长浓密、长势旺盛,菌落边缘整齐;菇形粗壮,菇盖、菇柄直径分别比对照增加91%、84%;肉质紧密,菇质优;子实体产量比对照(棉籽壳85%、麸皮15%)提高175%.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浙江仙居地区栽培的羊肚菌品种,对引进的7个羊肚菌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比分析7个羊肚菌品种的出菇情况、产量、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梯棱菌盖呈棕色,出菇密度最密,菇形最小,单菇鲜重最小。子弹头菌盖呈灰褐色,菇形较为匀称。G8菌盖呈黄棕色,肉质厚,菇形较大。G10未出菇。梯棱、G5、子弹头、G8的667 m2产量均超过250 kg, G5产量最高。出菇的6个羊肚菌品种的子实体鲜菇中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钾元素,其中子弹头蛋白质含量最高,梯棱最低。氨基酸组成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天门冬氨酸,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4.64%~26.07%。氨基酸组成配比分析均属于优质蛋白质,其中G5氨基酸配比最为合理。综合分析,G5、子弹头、G8性状表现优异,较适宜在浙江仙居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2种壳色虾夷扇贝的形态学指标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虾夷扇贝的壳色定向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方法]通过测定壳长(X1)、壳高(X2)、壳宽(X3)和鲜重(W),比较白色和褐色的虾夷扇贝的形态特征,根据各形态指标之间及其与鲜重的相关分析进行通径分析,建立虾夷扇贝形态指标对鲜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2种壳色的虾夷扇贝的形态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者的壳长、壳高、壳宽之间及其与鲜重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白色贝的壳宽对鲜重的直接影响最大,褐色贝的壳长对鲜重的直接影响最大,白色贝和褐色贝的形态指标估计鲜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154+0.008X1+0.011X2+0.033X3和Y=-0.190+0.022X1+0.033X3。[结论]虾夷扇贝的形态指标与鲜重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四川省优质高产糯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鲜食糯玉米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籽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以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等几个性状为主要目标,提高鲜食糯玉米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3.
四川安宁河流域洋葱品种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优质高产的洋葱品种。[方法]对33个国内外的洋葱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考查株高、鳞茎鲜重等11个性状,并对各个生物学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熟3号的鳞茎重和单株重最高,为441.804、43.40 g,G2随后,为415.384、17.35 g。洋葱的生物产量与洋葱鳞茎鲜重的回归关系呈显著相关。品种间株高、叶片数、颈粗、叶片和叶鞘重、鳞茎膨大期差异极显著。单个鳞茎重前10个品种与33个品种存在较多差异,平均株高46.86 cm,叶片数6.62片,叶片和叶鞘重4.72 g,膨大期为187.05 d。洋葱鳞茎高产的较适宜的各个性状指标范围为:株高46.86 cm、叶片数6.62片、颈粗1.49 cm、叶片和叶鞘重4.27 g、鳞茎膨大期187.05 d。[结论]早熟三号和G2具有很高的栽培和育种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沧州生态类型区主要农艺性状在玉米产量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方法]以自主选育的66个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品比试验,进行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产量与穗粗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位和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由逐步回归分析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t检验也在显著水平,千粒重、行粒数和穗行数对产量均有显著的正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高产型玉米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奥地利黑松与油松1年生苗生长和生物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育苗对比试验,对奥地利黑松Pinus nigra vat.austriaca和油松P.tabulaeformis 1年生苗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1年生苗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且主、侧根发达,而油松高生长量显著大于奥地利黑松。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2个树种的高生长量、径生长量与侧根鲜质量、根系鲜质量呈极显著相关,并且高生长量与侧根鲜质量、径生长与根系鲜质量关系最为密切。表2参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条件下,泸玉糯9号各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方法]以鲜食糯玉米品种泸玉糯9号为材料,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2种种植方式(直播、移栽)、3种密度(45 000、52 500、60 000株/hm2)处理,对6个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与鲜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直播条件下,穗长、穗粗与鲜穗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移栽条件下,各性状与鲜穗产量间的相关性表现各不相同;糯玉米高产目标性状要建立在不同品种、栽培措施基础上进行抉择。[结论]该试验为糯玉米高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几个影响储良龙眼[Euphoria longan(Lour.)Steud.]果实大小的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单株小区,6次重复,对海南6年生储良龙眼的单果重、单穗果重、果枝粗度、叶蓬长度、叶蓬宽度、叶重、叶片数和果实个数等性状指标进行观测,并对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叶片数和果实个数对单果重的偏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果实个数对单果重为负效应;果枝粗度、叶蓬长度、叶蓬宽度和叶重等对单果重的偏回归系数不显著;果实个数和单果重对每穗果重的偏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果枝粗度等对每穗果重的偏回归系数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储良龙眼生产中疏花疏果确定留果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章文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59-12960
[目的]为进一步推广多花黄精人工栽植提供参考。[方法]对不同郁闭度和坡位的毛竹林下套种的多花黄精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郁闭度和坡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根茎总长、根茎直径和根茎鲜重等生长指标,尤其是对根茎鲜重的影响更大,不同郁闭度根茎鲜重表现为0.6~0.80.4~0.60.8以上,不同坡位根茎鲜重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结论]多花黄精人工栽培时要做好适度遮阳和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李春梅  曹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83-183,235
[目的]解决麝香百合种球的扩繁问题。[方法]根据不同的种球大小和重量,设20个级别处理,研究麝香百合种球大小对鳞茎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百合种球大小在50~65 g的处理对鳞茎鲜重、干重、直径和鳞片数量的增加效果明显;鳞茎直径、鲜重和干重与百合种球大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其回归关系式分别为:Y1=40.117 0-22.946 9X1+3.854 5X12,Y2=-12.611 2+0.879 5X2-0.002 059X22和Y3=-10.365 6+2.685 1X3-0.018 91X32。[结论]该研究为麝香百合种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预测黄竹人工林林分结构与产量。[方法]以广西田东县黄竹人工林为调查对象,通过采伐老竹、每竹检尺、单株称重,分析单株竹秆鲜重与胸径、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年生林分立竹量9 779株/hm2,竹材鲜重18.1~32.7 t/hm2,平均23.5 t/hm2,立竹平均胸径3.9 cm,平均高度7.7 m。单株竹秆鲜重(W)与胸径(D)、高度(H)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W=0.135DH+0.001(DH)2,R2=0.969;单株鲜重与胸径的最优回归方程为W=-0.153D+0.325D2,R2=0.955。[结论]在竹林生产经营中可利用胸径、高度及采伐株数进行竹林产量预测,在竹子高度测定困难时,也可利用胸径和采伐株数进行测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