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温闷棚下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温闷棚下,不同填充物和不同灌溉量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有机肥或石灰氮相比,有机肥和石灰氮复合添加能明显提高土壤的pH值;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EC值;增加土壤湿度能明显降低土壤的EC值;高温闷棚下单施有机肥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单施石灰氮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单施有机肥可导致土壤NO3--N含量明显增加,而单施石灰氮却导致土壤NO3--N含量明显降低,有机肥和石灰氮复合添加能明显促进NH4+-N含量增加,增加土壤湿度使土壤NH4+-N含量增加、NO3--N含量减少;单施有机肥或石灰氮均可增加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两者配施情况下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幅度更大,土壤湿度越大速效磷的含量越高,土壤湿度过大则会降低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生菜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对日光温室生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生菜产量,以有机肥化肥配施增产效果最好。施肥降低生菜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以单独施用化肥变幅最大;施肥显著提高生菜维生素C含量,以单独施用有机肥最高,有机肥化肥配施次之;施肥显著提高生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单独施用化肥增幅最大,有机肥化肥配施次之,单独施用有机肥最小。单独施用化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电导率、pH值及可溶性盐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机质、速效P和速效K含量略有降低;单独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化肥配施则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土壤可溶性盐、速效P、速效K含量及电导率值略有提高。在日光温室生产中,有机肥化肥配施利于协调产量、品质、土壤环境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是长期定位施肥的继续 ,在保持原有的几个偏施氮肥处理的基础上 ,于 1997年增加了配施磷、钾肥的处理。研究表明 :长期单施无机N肥 (不施有机肥 )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施N量越大下降越多 ,而有机肥与N肥配施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提高。P肥的后效很长 ,不只是对当季作物 ,而且对以后的作物都有很好的后效。速效K含量下降迅速 ,因此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K素的施用。长期偏施无机N肥加速了土壤的板结 ,破坏了土体的正常结构 ,耕性变坏。  相似文献   

4.
经过 14 5年的蔬菜长期定位施肥试验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品质均发生明显的变化 ,从有机质积累与品质改善的角度 ,通过重施有机肥达到高度培肥的程度 ,需要 10~ 15年 ;有机肥无机氮肥配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有机肥单施 ,而长期单施无机氮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反而降低。对照区有机质含量大致平衡在 19 0g·kg-1上下。有机质的积累速度“露地”快于“设施” ,而对照的有机质下降速度则露地慢于设施 ,有机质年矿化率在 7 0 %~ 11 1%的范围 ,露地平均为 8 6 7% ,设施平均为 9 5 4 %。配施磷、钾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但必须是以连年施用有机肥为基础。随着有机肥特别是有机无机氮肥配施的年限延长 ,土壤易氧化有机质的含量逐渐增加 ,Kos (有机质的氧化稳定系数 )下降 ;提高了土壤松结态腐殖质含量 ,提高胡敏酸的比例 ;提高胡敏酸的E4/E6值 ,降低土壤胡敏酸的分子量及芳构化程度 ;从而促进土壤腐殖化进程 ,改善有机质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在有机肥氮与无机肥氮按不同配比施用的情况下,研究‘南果梨’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单施有机肥显著降低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的容重,提高了土壤的总孔隙度。有机无机配比施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不如有机肥,但高于化肥。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有机肥比例的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pH值有下降的趋势。有机无机配比施肥显著增加了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物料及配比对设施土壤与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有机肥、化肥、青沙等不同物料及配比对二代日光节能温室内土壤营养状况,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有机肥的土壤pH值和容重显著降低,土壤全盐、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均增加:单施化肥的,土壤pH值和容重也显著降低,除土壤田间持水量外,全盐、有机质,速效氮、磷、钾,总孔隙度均增加。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进一步配施化肥和沙子等物料,全盐、速效氮、磷、钾均显著增加。化肥和有机肥施用都显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显著增加了番茄的株高和冠幅,最终显著增产;化肥加沙和有机肥加沙处理增加了土壤通气性,显著促进了茎粗的增长,有利于植株健壮;不同物料处理下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显著增加,总酸度显著下降.糖酸比显著增大,改善了番茄的风味,尤其是在化肥和有机肥配合并掺和沙子的情况下,番茄VC含量最高.但也显著增加了番茄的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大约占土壤全氮含量95% 的可矿化氮量也随之增加,土壤供氮能力增强;而单施氮素化肥以及在此基础上配施磷钾肥的处理,土壤中氮库难以扩大,碱解氮的含量急剧下降。在设施内长期施肥后土壤全磷富集,钾素不足。长期偏施过量无机氮肥加速了土壤的酸化及交换性盐基数量的下降及其比例的失调,设施栽培长期施用有机肥以及氮磷钾配施可阻止其进程。土壤物理性退变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对土壤的破坏性很大。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武宁县是蔬菜、水果种植大县。为了解武宁县水田土壤养分状况,从全县20个乡镇共采集3987个水田土壤样品检测土壤p H、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武宁县土壤p 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幅分别为4.2~8.2、2.1~80.4g/kg、90.2~378.5mg/kg、0.1~145.0mg/kg和6.4~601.4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5.3、24.5g/kg、164.7mg/kg、12.1mg/kg和102.3mg/kg。总体而言,武宁县土壤呈强酸性,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速效氮含量处于极高水平。各乡镇土壤p H和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一致,便于统一管理,而土壤速效磷、速效钾、速效氮含量不均匀,则只能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建议该县均衡施用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增施石灰、草木灰等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妍  石岩  项娟  李冰  冯磊 《北方园艺》2023,(12):15-22
以速生“绿秀”小白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空白对照(T1)、常规施肥(T2)、化肥优化施肥(T3)、替代15%有机无机配施(T4)、替代30%有机无机配施(T5)、替代15%氮(T6)、替代30%氮(T7)、替代30%磷(T8)、替代60%磷(T9)共9个处理,研究了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对潮土性状、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的有机肥替代量。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均得到显著提升,与对照相比,有机质含量提高了38.80%,阳离子交换量提高了90.48%;土壤容重和水溶性盐分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除T8外,土壤的pH均高于化学优化施肥处理,各处理差异不显著;有机肥替代氮、磷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和常规施肥,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土壤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在土壤速效养分方面,化学优化施肥处理能够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83%、165.48%、59.30%,有机肥替代处理间,土壤有效磷含量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磷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而速效钾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增施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小白菜产...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有机肥与生物炭对设施菜地种植及环境效应的影响,利用设施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田间小区进行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化肥单施和配施及添加生物炭对青菜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和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且添加生物炭的处理(T6),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可溶性盐含量分别降低了44.22%、25.19%、12.82%、41.97%;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分别增加了15.35%和7.16%;青菜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25.35%、8.13%;增产1.46%。有机无机肥配施且添加生物炭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化肥用量,促进青菜地上部磷钾养分的累积,提高青菜产量,改善青菜品质;同时减轻了设施菜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增加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孔隙度。  相似文献   

11.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碳氮含量及紫甘蓝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不施肥(CK)、常规施肥(CM)、施玉米秸秆+鸡粪(SM)、施草炭+鸡粪(PM)、施蘑菇渣(MM)和施高量鸡粪(HM)6个处理的大田试验,探讨不同有机物料对新建蔬菜大棚土壤碳氮含量及紫甘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碳、氮分解残留率的大小顺序为MMPMCMHMSM。各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其中MM、PM处理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有机碳含量比空白处理提高36.64%以上,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31.90%以上;HM、PM、MM处理土壤全氮、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全氮含量比空白处理提高18.89%以上,铵态氮含量提高92.74%以上;土壤硝态氮含量仅HM、PM处理高于CK处理,而CM、SM、MM处理都低于CK处理。施用有机物料也能提高紫甘蓝的产量,其中以HM、MM处理产量最高,增产20%以上。综合考虑紫甘蓝产量及土壤碳、氮等指标以MM处理效果最好,因此注重粪肥与菇渣等有机物料的配合施用能提高新建大棚土壤碳素和氮素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有利于紫甘蓝增产。  相似文献   

12.
酵素菌肥施用量对日光温室土壤及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酵素菌肥不同施用量对日光温室土壤、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盐含量随酵素菌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H则随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15~45t/hm~2施肥范围内,随酵素菌肥用量的增加,芹菜产量线性增加,VC含量略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芹菜体内硝态氮含量显著升高,但仍属于A级绿色蔬菜。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对菜豆产量及土壤培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鸡粪、猪粪为变量因素,进行有机肥对菜豆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菜豆施鸡粪以1667kg/1000m2、猪粪以1500kg/1000m2为2种有机肥的最佳施肥水平,产量分别达到1018、991kg/1000m2。施入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中速效N、P、K和有机质含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强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施肥条件下菜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尿素、鸡粪、玉米秸秆在Ⅰ施肥水平上,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12.24%、27.43%、26.35%;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5.42%、39.85%、33.28%。均显著高于对照。在Ⅱ施肥水平上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5.34%、49.03%、50.25%;使土壤全氮分别增加20.00%、61.98%、42.29%。在Ⅲ施肥水平上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34.13%、51.55%、71.71%,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22.90%、83.36%、70.99%。3种肥料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顺序依次是鸡粪、秸秆、尿素(Ⅰ施肥水平)和秸秆、鸡粪、尿素(Ⅱ、Ⅲ施肥水平)。在不同施肥水平上,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均是鸡粪、玉米秸秆和尿素。  相似文献   

15.
生物菌肥对辣椒和土壤肥力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生物菌肥的效应和合理施用,在保护地施用生物菌肥后栽植辣椒,分析测定施用纯化肥、未发酵型生物菌肥和发酵型生物菌肥下的辣椒产量、经济效益、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在增产增收效果方面,发酵型生物菌肥明显优于未发酵型生物菌肥。生物菌肥还对抑制辣椒亚硝酸盐积累、提升辣椒Vc含量、调节土壤pH值、增加土壤放线菌数量、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有一定作用。发酵型生物菌肥能提升土壤速效钾、碱解氮含量。  相似文献   

16.
过量施用有机肥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病虫害多发,甚至出现农作物根系吸水困难,发生烧根、僵苗等现象。为研究有机肥的合理用量、降低有机肥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试验以北京郊区设施西瓜为研究对象,共设置了5个鸡粪用量处理(0、37500、75000、112500、150000 kg/hm^2),分析了不同鸡粪用量对西瓜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及有机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西瓜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鸡粪用量为75000 kg/hm^2时,西瓜单产及总产量均最高,其吸氮总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有机氮利用率也最高,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最低。各处理不同土层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因此,鸡粪施用量为75000 kg/hm^2相对合理,可以在该地区及周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1996~2014年郊区露地菜田1184份调研报告和161个土壤样本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京郊露地菜田施肥种类、施肥量、养分平衡、土壤有效养分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现阶段露地菜田施用的有机肥由以厩肥、鸭粪和牛粪为主转为以鸡粪为主,化肥投入品种单一,偏施大量元素肥,缺少中微量元素补充;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尽管现阶段年施肥量明显减少,年养分盈余程度明显减轻,但养分投入量仍与作物吸收规律不符,N、P、K三大元素投入比例不合理,氮磷养分盈余的现象仍存在。经评价现阶段露地菜田土壤碱解氮缺乏,速效磷含量过高,有效钾适宜。  相似文献   

18.
试验测定分析162份蔗区土壤样品的氮、磷、钾,有机质,pH值和其中16份样品中的铁、铜、锌、锰4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碱解氮49.85-307.41mg/kg,有效磷0.9-48.35mg/kg,有效钾26.09-625.78mg/kg。有机质0.84-10.48%,pH值4.32-6.15。有效铁23.64-118.36mg/kg,有效铜0.03-1.17mg/kg,有效锌0.18-1.85mg/kg,有效锰0.11-25.59mg/kg。结合蔗区土壤养分分析,连续两个榨季应用配方施肥,甘蔗增产12.75-15.75t/hm^2,蔗糖分提高0.23%-0.48%,出糖率提高0.14%-0.47%。  相似文献   

19.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苹果叶片养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佐平  高义民  刘芬  王小英  同延安 《园艺学报》2013,40(11):2229-2236
 通过连续5 年(2005—2009)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只施磷钾化肥(PK)、只施NPK 化肥(NPK)、 施等量氮磷钾养分有机肥(M)、NPK 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化肥有机肥氮各占一半,NPKM)对苹果 树叶片养分含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萌芽期NPK 处理叶片N、P、K 养分含量高于NPKM 和M 处理,而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NPKM 及M 处理的叶片N、P、K 含量显著高于NPK 和PK 处理。 连续5 年不同施肥处理使苹果平均产量提高34.6% ~ 42.3%,年均产量顺序为NPKM > NPK ≥ M > PK。NPKM 处理5 年平均产量高达36.88 t · hm-2。2009 年NPKM 处理果径大于80 mm 的优质商品 果数所占比例达71.34%,NPKM 处理的果实糖酸比最高(39.3)。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硬度均 为NPKM 处理最高。NPKM 和M 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幅度较大,较对照(PK)处理分别提高了 69.6%和58.5%。化肥有机肥配施提高了苹果产量和品质,果园土壤肥力增强,是果园简单易行的环保型 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甘肃沿黄灌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章圣强  曹靖 《北方园艺》2012,(14):45-48
通过问卷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了沿黄灌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结果表明:种植户在施用有机肥、化肥及灌水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有机肥和化肥的投入量同时增加,缺乏平衡施肥的理念。种植区有机肥投入量在52~337t/hm2,化肥折算纯氮肥年平均投入量为1 165~4 865kg/hm2,磷肥(P2O5)年平均投入量为1 079~2 960kg/hm2,钾肥年平均投入量为631~3 321kg/hm2。设施不同土层土壤pH均显著低于农田土壤,土壤电导率则明显高于农田土壤,其中靖远、皋兰、红古设施土壤电导率超过了蔬菜的生育障碍临界值(EC0.4mS/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