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泉声     
杨敏 《国土绿化》2020,(5):59-59
走过苍茫的大山,迎面有一堵石壁。石壁边,清风阵阵,凉爽怡人。席地而坐,闭目养神,耳边奔逐而来的是悠悠的蝉鸣、婉转的鸟语,还有其他的各种声音。那声音是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小的。忽然,耳边出现淙淙水声,似呢喃细语、低低诉说。睁眼静听,声音仍然盈耳。寻声而去,原来是一汪山泉。在大山里聆听泉声,真让人心醉。那山泉声,不急不慢,不卑不亢,涌得自在,鸣得自如。不因游人聆听而高响,也不因游人聆听而掩语。山泉声,向着青天,向着高山.  相似文献   

2.
故乡的花     
故乡来人说,我们村子附近,辟出一大片地专门种植各式鲜花。村子原来名叫花园头,现时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花园了。村后的清源山,已建设为风景区,不是村里的人,入山还得买门票。故乡人都喜爱花。早些年,梳发髻的多,头上戴花,不是簪那么几朵,而是用细麻线把花朵串成项链似的,盘成圈围着发簪。谁家嫁娶办喜事,少不得买几十上百串各式鲜花。女客人进门,端茶的同时给她发髻戴上一串花。来帮忙办喜事的妇女,个个头上也是一两串花,这是对主人喜事庆贺的一种表示。戴花的多,栽花卖花的也多。每天清晨,卖花女的竹篮里,摆放着沾满露水的鲜花,沿大街小巷走过,飘下一股幽香。故乡人爱花种花,历史悠久。我家住的村子叫花园头,想必古时也是种花人多的地方。村里随便走到哪家,门口少不了有几棵龙眼树,墙边至少也有几棵花。村前的龙眼树,株连株,片挨片,郁郁葱葱,开花时节,清香沁满胸肺。村口的池塘,一簇簇荷叶亭亭玉立,仪态万方。一片翠绿中,落红点点,秀色夺人。家家房前屋后的花,有的斜倚门外,有的探露墙头,有的爬满竹篱。有香馥的令人陶醉的含笑、米兰,有娇妍艳丽的月季,还有像火把高高擎起的大红鸡冠花,像乐队里大喇叭似的牵牛花……真是遇目成色,入鼻有香。有一种叫不出学名的...  相似文献   

3.
吴婷 《绿色天府》2019,(4):66-66
“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读郑板桥的《春词》,春的气息顷刻间扑面而来,像一幅优美的图画映入眼帘,栩栩如生。灿烂明媚的春光里,草长莺飞,柳绿桃红,微风也飘逸清香。白居易的“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道出了文人墨客的心声。郊外鸟鸣花开,乡间流水潺潺,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相似文献   

4.
深秋说菊     
深秋时节,百花凋谢,唯有菊花独立寒秋,凌霜绽放。 可以毫不逊色地说,秋天是菊花的世界。 只要是到了秋天,最大的闲情逸致,莫过于贪图菊花之容,观赏菊花之色,品评菊花之韵,赞咏菊花之德。接连几天,我徜徉在公园、花坛、绿地、菊展现场。在我这几年见到的菊花中,有的如龙飞凤舞,有的似秋水芙蓉,有的像海棠着露,有的像仙女下凡。此情此景,真使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中国是菊花的故乡。菊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也是中国的国粹。 赏菊,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传统习俗。历代文人雅士大都爱菊。晋代的陶渊明最爱菊花。就在他辞官务农时,也情意缠绵  相似文献   

5.
茶韵悠长     
茶,有着一种平心静气、清旷自若的淡泊,永远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茶香袅袅,茶韵悠悠,闲暇之余,总喜欢独坐一隅,静静体味茶的韵味。一只玻璃杯,晶莹剔透;一撮茶叶,清香盈鼻。开水冲下,顿时上下翻腾,浮起的一片片沉下,沉下的又努力浮起;一片片的茶叶在开水的作用下,变成一簇簇嫩芽,齐刷刷地立在杯底,甚是好看。清澈的水,因茶而绿;碧绿的茶,因水而明。"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品茶之味,悟茶之道,茶不同,茶韵与茶味亦不同。碧螺春淡雅。听名字就不禁让人想起眉清目秀、风姿绰约行走在阡陌的秀丽村姑。淡淡的一口,眼前幻化出古典的旧式女人。深  相似文献   

6.
绿云之歌     
我来,你来,他来,大家都来!栽下一棵棵绿色的树苗,牵来一朵朵绿色的云彩。啊,绿色的云彩,是最美丽的云彩。它飘落在哪里,哪里就燕舞莺歌,鲜花盛开,春色常在。啊,绿色的云彩,是最吉祥的云彩。它飘落在哪里,哪里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常在。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毛虫是森林最凶恶的敌人。也是森林害虫防治的主要对象。它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迁移扩散强,易于猖獗成灾的特点。但是,松毛虫的发生——猖獗——衰亡,决不是偶然的,与自然界环境条件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发生有它的基地,猖獗有它的条件,衰亡有它的原因,掌握这些发生发展的规律,就能有效地控制其猖獗成灾。建国以来,在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指导下,与松毛虫的斗争,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人民在执行这一工作方针时,往往偏重于治、忽视预防。虽然费劲不小,但事倍功半。松毛虫防治工作的被动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提出对松毛虫进行综合管理,既是生产上的迫切需要,又是保护生态平衡和科学研究上不可推卸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家乡的果园     
家乡栽种最多的是果树,因而最常见的就是果园了。漫步在乡村大道上,随处可见成片的果园,因是分户经营,用土墙或篱笆隔着。据统计,我们县的果园有6000多座。统计数字是上了一定面积和规模的,如果加上零散分布的小果园,肯定不止一万座。家乡果树品种有苹果、梨、桃、枣、柿、李、杏10余种,以苹果为最多。果园风景最美的是春天。当枝条上刚努出新芽时,果花却抢先放了,绿叶粉花,煞是好看。最迷人的要数桃花,一串串挂在树上,粉都都的,像含羞的少女,让人赏心悦目。如果桃树丛中再有几位打闹嬉笑红”的佳句。花瓣散发出的暗香,荡漾在空气中,沁人心脾,幸福感会油然涌上心头。夏季,果园是避暑的最好去处。带上一些饮料和食物,坐在树荫下,一边吃喝,一边乘凉,感觉如同神仙一般。若是雨后,漫步于果园,则别有一番风味。茂密的树叶被雨水冲洗得碧绿碧绿,不时有水露滴在头上,十分凉爽。挂在树叶下的果实则探出头来看着行人,模样十分可爱。若是桃、杏之类的水果,夏季正是成熟采摘的季节,摘一颗放在嘴里,金秋的果园最让人心动。一颗颗红艳艳的苹果挂在枝头,像一张张娃娃的脸,从果农们的笑容里,你会体味到丰收的喜悦。苹果从9月份开始采摘上市,直到10月底才能采收完,然后把果...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迎来了丰登的五谷。又是一个火红的十月,神州令世界瞩目。华夏儿女,舞起威武的雄狮,擂响震天的锣鼓。用传统的方式,欢庆自己的盛大节日。张灯结彩,载歌载舞。二十世纪末的东方,正在崛起的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巍巍长城,熔铸着历史的辉煌;断垣残壁的圆明园,承载着我们多少屈辱!为了独立、统一、民主而拼死抗争的不朽的灵魂,曾掩进黄花岗那高耸的陵墓……历史的烽烟已经逝去,喧天的锣鼓声,令人心潮起伏。隐隐约约,象南昌城头的炮响。轰轰隆隆,似百万雄狮飞渡。从嘉兴南湖到罗霄峰谷,从宝塔山腰到西柏坡苍松掩映的瓦屋。从…  相似文献   

10.
秋之遐思     
春花,夏蕴,秋实,冬储,这是大自然的辩证法。 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这是大自然的四季歌。 又到了桂菊香飘的季节。时值金秋,撷英集萃。  相似文献   

11.
男人如树     
男人如树,懂树的女人也就懂得了男人。有的男人似松树。松树是绝对的好男人,他高大,挺拔,威猛,粗狂。四季常青,绽放生命的绿色,点缀着春的料峭,夏的妩媚,秋的娇艳,冬的萧条。松树浑身是宝,无论是用来做大梁,还是用来做家具都是上等的原料,松树、松脂还可以入药。像松树的男人是最值得托付终身的。有的男人像白杨树。白杨树是最普通不过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走进洪荒源     
五月的后河,莺飞草长,溪水潺潺,鸽子花飘香,吸引了许多山外来客。这里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峡谷幽深,翠谷清溪。幽深的关门峡,悬崖峭壁对峙,雄奇壮观。山灵通地脉,岩幽连古泉。山灵水秀的后河,拥有清泉无以数计。河水从原始森林的山根处汩汩流淌出来,永不干涸。最让你心神荡漾的是这里漫山遍野的新绿,河水是明净的,但却更绿,如一块翡翠般亮丽,醉倒了山里的人,痴迷了山外的人。雨不停地下,少了些许阳光,却为“五一黄金周增添了不少的清新。雨水洗刷过的后河,薄雾笼罩,轻烟袅绕,仿佛刚刚沐浴之后,披了件柔软轻薄的纱衣。远远望去,调皮的山尖儿在…  相似文献   

13.
田埂上的歌     
一道田埂,就是一道风景。夏秋时节,田埂最美。草木,茂盛的不得了。庄稼人锄地,却不锄田埂,他们留着田埂上的草,看风景。草木繁盛,深可没膝,各种各样的花,次第地开着。摇摇曳曳的,是草;灿灿烂烂  相似文献   

14.
有风的夜晚     
正夏日,有风的夜晚,真好。村口乘凉,最是惬意。坐着,躺着,都好。风一阵阵吹过,一天的太阳炙烤,一天的溽热,一天的劳作的疲乏,都荡然而去。手中的芭蕉扇,无须频繁扇动,偶或一扇,也许就只是一种习惯。一把芭蕉扇,成为了某种休闲的道具,彰显的是一份随心随欲的惬意,表达的是一种悠然自在的风雅。坐在板凳上,板凳也生凉;躺在草席上,草席亦生风。  相似文献   

15.
正花全开了,树全绿了,人间绽放着热闹的色彩。你知道,春天来了。冰雪消融,桃红柳绿,微风和煦,春意盎然……春,美得像你少年时代那个初恋的她一样,明媚又娇嫩。这些你全都知道,你却关上门,走进房间,不去见她。你并不是真的爱她。娇嫩的桃花轻轻张开双手,露出羞红的新妆,你没有来。鸟儿听着花开的声音,亲吻花蕾少女的脸庞。青翠的柳条悄悄探出头,伸出肉嘟嘟的小手,你没有来。鸟儿牵着萌芽的小胖手,在春风中  相似文献   

16.
那天,我们到达白洋淀边的端村时,已是半夜。次日凌晨,我们打着手电,走到淀边,大淀还未醒来,周围一片沉寂。一弯月牙儿,静静地挂在天边。而水中的月儿,却摇摇荡荡,支离破碎。几声蛙鸣,两声鸡啼,愈发显出淀区的宁静。须臾,这边,那边,群鸡唱和,水面开始泛出白光。影影绰绰,有船驶来。渔船由一条到两条、三条,渐渐地,随着天色大亮,船儿一下多了起来。船上大都是夫妻俩,女的划船,男的下网,湖面开始活跃起来。于是,我们从端村码头乘船下淀游览。也是天公作美,薄云蔽日,可  相似文献   

17.
黄山湖记     
周末,背上行囊,独步黄山湖。走进湖园,是关于它的导览简介:"半山半郭村舍,半水半乡田园"。香樟大道上,两旁是整齐的白色景观灯柱,四面是对称的梅竹图案,让人感觉素雅恬静。傍水而立的水杉成排成行,整整齐齐。阳光从林木间斜射,透进来斑驳的影子。风乍起,香樟的落叶,似彩蝶,像风筝,飘飘摇摇坠落。  相似文献   

18.
听雪     
正听雪,其实是寻找自己的内心。雪的声音捕捉自心,心需要安静,需要闭上眼睛,需要侧耳,需要凝神,嘘……有风来,有月移,有鸟雀啄食瓦松。心底花开,雪,一片一片,晶莹,旋转,凛冽,落入心湖。不安的心听不到,不找自己心的人听不到。春听鸟,夏听蝉,秋听虫,冬听雪。听鸟宜林,听蝉宜柳,听虫宜草,听雪宜竹。这些是古人的经验。鸟虫蝉皆为动物,以声响别于寂静,而雪是天国的花朵,于寂静寂寞处来,来时寂静,归于寂静。热闹的心听不到,迟钝的  相似文献   

19.
清晨抒怀     
金河畔上那富于诗意的美,常常闯入我的梦境。它撩拨我好奇的心扉,逼我早早投入它那神奇的怀抱。清晨,我走在河边。潺潺的河水,奏着欢快的乐曲,泛起晶莹的水花。看去,似鱼鳞,像箔片,在晨曦中闪着亮光。河流百曲千回,流向海洋。我不知道它的入海处,然而我坚信,它会流向大海的,因为它劈山穿石,所向披靡。多么值得赞颂啊!  相似文献   

20.
城郊的树林     
沿着涂徐湍流的小河,儿时,我常奔这片树林。如今,循着旧踪又来了,却是微风轻拂降霜的两鬓。当年的幼树长高了,晨风里,正轻摇绿巾。早醒的小鸟惆啾啼唯,多么灵巧动听的声音。而今,树林宽宏大量,远远举手,把我招引。它敞开馨香的怀抱,迎逸各方的来人。但,当回忆起我的童年,羞愧了,不敢正视树林。那时我折树枝当过马骑,那时我射弹弓惊过鸟群。我自惭儿时的愚昧,也深知此时的责任:要积极参加义务植树,要认真保护绿色树林。城郊的树林@乌吉斯古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