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柿树为高大乔木 ,自然生长 2 0年后 ,可达 12m高 ,冠径 5~ 7m ,枝条密集 ,内膛枝枯死 ,结果部位外移 ,果个小 ,品质下降 ,严重影响其产量和效益。从 1995年开始 ,对 2 0年生大柿树进行树体改造技术研究 ,试验树产量提高 30 %以上 ,果品质量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试验技术总结如下 :1 试验方法1995年选择临朐县纸坊镇谭马村 2 0年生零星大柿树 ,青石山区梯田堰边 ,土壤为褐土 ,品种为小萼柿 ,基砧为君迁子。试验处理 10株大树 ,调查对照各 3株。2 技术措施我们在加强土肥水管理的同时 ,重点探索对树体改造 :(1)缩放结合 ,每株留 5~ 7主…  相似文献   

2.
以长春市街路、庭院栽植的京桃为材料,观测2009~2010年冬春季节持续低温对其开花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年大树的开花与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所有植株均未开花,受害率达到100%;部分植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枯死枝和整株死亡现象,平均死亡率为11.1%.冬春季节的持续低温是导致受冻害的主要因素,可使花芽受冻致死和大树死亡;...  相似文献   

3.
雪松是一种树体高大、造型优美的常绿乔木,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华北石油万庄石油矿区内栽植几十株雪松,由于长期管理不善,树体出现了严重的枯顶、枯梢和整株枯死的现象。为了使雪松在石油矿区健壮生长,防止枝梢枯萎等现象发生,加强养护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据安吉县各地病虫害测报点测报,县病虫防治站和各乡林业站实地调查,我县已发现3种竹子病虫严重为害。特别是1993年新竹发生枯死的范围广、数量大。现将有关病虫为害情况作一简要报告。以便引起各地重视。 病虫危害情况 1.1 毛竹梢枯、秆枯病 全县目前发生面积已达390余hm~2,已死竹近5万株。其中永和乡姚村村发生面积180hm~2,已枯死毛竹约1万株;杭垓乡新桥村66余hm~2,已枯死毛竹约1万株;缫舍乡缫舍村发生面积66余hm~2,已枯死毛竹1万株;晓墅镇石弄村发生面积46余hm~2,已枯死毛竹约0.5万株。还有港口乡、昆铜乡局部林地亦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 :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 ,其病害的扩展、流行与马尾松毛虫危害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受马尾松毛虫危害的松林 ,枯死松树数量平均为 77 879株 /hm2 ,比未受松毛虫危害的松林 (对照 ) 17 2 73株 /hm2 ,多 35 1% ;次年 ,前者平均枯死松树达 2 0 4 8株 /hm2 ,为对照 2 89株 /hm2 的 6 0 8%。松毛虫危害加速松材线虫病流行的原因是 ,松毛虫危害松树 ,削弱树势 ;弱势的松树招引松墨天牛侵入并增殖加快松树死亡 ;次年大量天牛从“松毛虫危害松木”上羽化 ,侵染健康松林 ,导致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和流行。由此认为松毛虫危害是促使松材线虫病流行的重要因子 ,防治松毛虫是控制松材线虫病流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
田开慧 《湖南林业》2004,(12):25-25
板栗疫病又称干枯病、溃疡病、腐烂病、胴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苗木及大树均可受害.主要危害主干侧枝,使栗实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严重时造成整个枝条或全株枯死。据1999年的湘西自治州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普查资料,全州现有板栗林面积4386公顷,其中板栗疫病发生面积125公顷,严重的大面积枯死。  相似文献   

7.
通过2次人工接种试验来模拟大连地区感染松材线虫病林木发病的全过程,实验表明:大连地区松材线虫病的感病松木过程为感染枝先开始枯萎,然后整株树木失绿枯萎,然后整株树木枯死。大连地区感病松木存在2种外部症状类型,一种是当年枯死,一种是越年枯死。当年枯死的病程是8~20周,6月份以前发病死亡的基本都是越年枯死感病木。  相似文献   

8.
树木烂皮病,病害流行广、发病猛,严重时造成城镇绿化栽植的树木枝、干大面积溃疡烂皮,直到萎蔫、枯死。尤其土质差的行道树和风景林受害较重,公园、大片绿地及大面积森林危害较轻。受害树木相对比较集中,以休眠期晚、萌发期早的树木为多,而且以胸径20cm以上的大树受害居多。根据调查观察,这种树木病害拟为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致病因素可归纳为多个方面。同时,也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诱发因子以气候、生态和立地条件的恶化为主要原因。就城镇绿化而言,包括气候异常,空气污染严重,地下水源不足,栽植土壤密度和养分不足等方面。再加上城镇道路建筑回填土多,地下管道交叉密集,地面大面积铺设地砖或水泥密封地面,栽植穴较小而浅,根系难以舒展。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导致树木活力下降,根系吸水困难,为蛀干害虫的侵入和弱寄生病害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和适宜的场所。二、激化因子主要是干旱、高温、冻害等。这些因素能对树木短期内起作用,而往往比较剧烈,直接伤害树木,可促使诱发因子的作用表现更为明显。当夏季干热风持续时间长,空气干旱严重,高温、低湿导致树体含水量急剧下降,且得不到及时补充,为弱寄生菌提供了适宜条件。因此,盛夏季节,行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省烟台、潍坊等地区泡桐腐烂病为害较重。泡桐整株枯死,发病轻的树冠枝条枯死,影响生长,干形不良,降低木材利用价值。招远县、掖县、蓬莱县、栖霞、莱阳、诸城和益都等县的泡桐从一、二年生的苗木至十多年生的大树均受害,发病重的地块发病率为93—97%,感染指数为57.6—67.0,死亡率为8.8%;发病中等的发  相似文献   

10.
新植大树由于其再生能力较幼树明显减弱,因此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和管理是成活的关键。文章从包干、喷水、遮荫、控水、保护新芽、土壤通气六个方面对大树移植之后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做了详细阐述,并就大树的树体保护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为提高新植大树的成活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香樟大树移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加动物园在盛夏季节的绿荫地 ,移植了胸径为 2 0~ 30cm的香樟大树 112株 ,成活率达 93%。该文具体介绍了香樟大树移栽前的准备 ,移栽和管护技术 ,分析了未成活植株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2.
壶山风景区马尾松枯死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壶山风景区是浙中地区武义县的集公园、华东地区最大温泉山庄、古发宝象龙塔、东汉刘秀皇避难之北岭洞等为一体的森林名胜风景区 ,坐落于武义县城北面 ,面积 171hm2 。由于风景区离县城近 ,每年到风景区休憩旅游的人数不下 30万人次。壶山风景区马尾松 1997年零星枯死 2 0 0余株 ,1998年零星枯死 50 0余株 ,1999年零星枯死 10 0 0余株 ,成片枯死 2 hm2 。近三年枯死松树越来越多 ,对整个风景区造成严重危害。为探明马尾松枯死原因 ,我们于1997年 7月至 1999年 8月对壶山风景区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1〕。1 马尾松枯死状况1.1 衰弱木易枯死…  相似文献   

13.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属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植物。因花芳香宜人、叶常绿浓厚、树体美观而被誉为我国著名花木,是绿化美化的优良树种之一。由于桂花具有不耐寒、侧根少的特点,在大树的栽植上往往成活率不高,造成经济损失。尤其在夏季栽植桂花大树,如不掌握技术要领,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保护桂花大树资源,笔者在2004年7月份的高热气候下,组织迁地保护栽植了一批树龄35年左右、树高8 ̄8.5米、冠幅6 ̄6.5米、胸径14 ̄16厘米5 ̄7株一丛呈丛状连生的桂花大树。在栽植前,为了不影响树体的整体美观,没有截枝、干;在起苗和运…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橡胶树与白木香混交种植方式对白木香幼林苗木生长的影响,选用3块不同郁闭度的橡胶林地为试验区,采用4种种植模式对白木香进行造林,调查造林后3~12个月间白木香幼林苗木生长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试验区的种植模式三白木香幼林苗木苗高、地径、冠幅生长速度较其他种植模式快。高郁闭度橡胶林分下,白木香幼林苗木苗高、地径、冠幅生长显著不及低郁闭度林分下种植的白木香幼林苗木。研究表明,白木香幼林苗可在橡胶林下正常生长,且在低郁闭度橡胶林分下,白木香幼林苗种植株行距为2.0m×1.0m、白木香与橡胶树相距2.5 m的种植环境对白木香幼林苗生长更有利。  相似文献   

15.
果树的枝条 ,在春季出现脱水、皱皮、干枯现象都称“抽条”。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与结果 ,甚至全株枯死。1 发生原因树体春季解除休眠后 ,其抗寒力大大下降 ,冬季冻土深、地温低 ,早春气温回升 ,空气干燥多风 ,水分蒸发严重。土壤解冻迟 ,温度低 ,根系吸水能力低 ,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补足树条所蒸腾的水分时 ,使树体打破了原来的水分平衡 ,造成生理干旱 ,当超过果树的忍耐力时 ,便发生抽条现象。抽条的轻重与品种、枝条成熟度、树龄及管理情况有密切关系 ,同一品种中枝条生长充实的抽条轻 ,幼树比成龄树重 ,尤其 1~ 2 a生的幼树 ,根系分布…  相似文献   

16.
以珍贵树种白木香1.5a年生幼苗为材料进行试验,设定了4种不同施肥措施,即对照CK、复合肥N1、叶面肥N2和根肥N3,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白木香苗期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不同时期施肥处理白木香幼苗枝下高、株高和地径均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复合肥(N1)处理在施肥1个月时枝下高和株高差异显著(P0.05);除N1处理3个月时SPAD值、叶片氮素和水分含量略低外,其他处理均高于CK。  相似文献   

17.
<正> 重阳木(Bischofia javanica Bl)是我国南方各地的优良绿化树种之一,近年来由于受丛枝病的为害,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受害严重者可造成枯死。此病在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江苏、上海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1976年上海龙华苗圃发现重阳木丛枝病成片发生,自此以后病害日趋严重。1982年在安徽农学院内调查重阳木行道树幼树及20年生大树187株,其中有94株发病,发病率达50%。目前,该病已成为影响重阳木栽植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移植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化中,特别是重点绿化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绿化美化的效果,这就需要短期内移植大树。大树移植须投入较多人力、机械设备和资金,大树的再生能力较中、幼龄树明显减弱,不易成活。因此,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一、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大树,特别是未经移植或断根处理的大树,在移植过程中,根系会受到较大损伤,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树体常常因供水不足,导致水分代谢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是新植大树养护管理、提高移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松材线虫病发生初期的扩展规律,对两块面积均超过400hm2、处于病害发生初期的试验地进行连续12个月、每月1次的无人机航拍.对航拍图的分析表明,实验地1在2021年没有新发现枯死松树;实验地2从2021年6月至10月,共发现21株枯死松树,但每个月的枯死松树分布均为随机分布或离散分布,没有出现病害由发病中心向四...  相似文献   

20.
山核桃虫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淳安县山核桃产区虫害严重。食叶害虫自1991年起每年发生面积达200~300hm2,1997年达1467hm2;1995年蛀干害虫开始发生,造成枯枝,甚至主干或整株枯死,据对3074hm2山核桃林调查,其发生率达74.9%,枯死株数达4.8万株。分析虫害状况、形成原因后,提出了加强山核桃虫害基础研究、建立测报系统、采取综合治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