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溪镇坚持科技引领,合理设计基础设施改造、耕地质量提升、绿色种养模式推广和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建设模块,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首要目标,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生态转型为主线,以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田整体“智治”(如智能监管体系、结合GIS地图展示智能设备(气象监测、虫情监测、病害监测、杀虫灯、视频监控等物联网设备)为主要内容,科技赋能,将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形成集科技应用、种植制度创新、社会化服务、融合发展于一体的绿色农田建设综合体,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旅融合、带动农民就业,打造高效生态绿色农田湖溪镇样板。  相似文献   

2.
合作镇是革命老区,存在经济总量偏小、企业单体规模不大的情况,合作镇将农旅融合发展作为全镇突破口,列为发展的头版头条,提出“服务是最大资源”理念,深入挖掘“生态、田园、村庄、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以农旅特色项目为支撑,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转型,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临安区抓住省级绿色农田试点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依托“一山一水一田园”生态禀赋优势,把绿色农田建设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实现了:以示范带动促粮食产能,保障粮食生产综合产能;以产业融合促农田增值,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以强村公司促项目建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打造高标准绿色农田样板中展现临安担当、创造临安经验。  相似文献   

4.
绿色农田建设是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提升,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高标农田建设新路。玉环市在浙江省“双强”行动和绿色农田建设战略部署下,通过成片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玉环特产文旦为核心,致力打造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东部农旅基地;在项目区应用农业科技和提高机械化率,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玉环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化、生态化和智慧化转变。  相似文献   

5.
近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农业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工作,持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19 年,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获批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相似文献   

6.
“绿色”农田推进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举措。农田也是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需注重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施“绿色”建设,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多种功能。通过实地调研西北区等典型区域农田建设项目区分析了当前农田建设存在的绿色短板,结合“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重点,明确了推进绿色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基于实地调研和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总结归纳了推进绿色农田建设示范的主要做法。最后,提出了推进绿色农田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宜宾市响应国家政策,着眼于近郊游,深挖当地乡村产业资源,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提高生态效益,促进农业蓬勃发展,致力于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推动农旅整合发展,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实证调研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旅融合发展状况.调查显示,该市农旅融合具有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2月13~15日,四川省农业厅在泸州市举办了全省高标准农田绿色示范区建设现场培训班,21个市(州)、20个省级高标准农田绿色示范区重点县农业局分管局长、土肥站长参加培训。现场学习了江阳区董允坪国家现代农业区高标准农田绿色示范区,泸州市、达州市、江阳区、南部县农业部作了交流发言。会议邀请中科院山地所、省土地整理中心专家对高标准农田绿色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农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升级转型,发展现代化农业,推动全面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颁发了指导性文件《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促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下文简称《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以“非粮化”整治和绿色农田建设为契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设施完善、生态良好、智慧管理、富民惠民”为目标,通过农田整治、科技赋能、生态自治,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化、生态化、数字化,高质量打造绿色农田,以项目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绿色生态+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农业增效,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龙泉市小梅镇绿色农田建设项目是2022年浙江省第一批24个绿色农田建设试点项目之一,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改善生产条件、实现高产优产为核心,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区域内实施改造提升,龙泉市着力打造一批设施齐全、土壤肥沃、科技先进、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的高质量高标准绿色农田样板区,主要建设内容涉及基础设施、绿色生态、电力工程、通信工程和数字农业等五个方面,尤其是采用气象监测、生态绿色防控系统、绿色农田“一张图”等农业先进技术,建设数字农业体系,同时,依托“油稻轮作”“稻耳轮作”等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粮食生产等节本增产提效。结合大窑青瓷窑址,绿色农田建设助力打造“农业打底、文化引领、旅游带动”的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2019年河南省济源市荣获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仅有71个)。在济源市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下,“旅游+”蓬勃发展,济源市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资源的跨界融合发展促进了济源休闲农业的发展。济源市坚持“农旅融合、优化产品、打造精品”的理念,探索出“互联网+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济源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其进行现状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借助机遇发挥自身优势、补足短板来寻求发展。要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科学规划设计,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扩大宣传推介,打响自身农旅品牌,以期对济源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旅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渠道。新发展理念背景下,福建生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研究选取2009—2019年福建省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依据“三生”理论采用组合赋权法构建农旅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Geoda和STATA软件从时空角度分析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水平、空间相关及空间聚集特征并探讨影响农旅产业耦合的因素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旅耦合协调度总体曲折向好发展,实现“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的六级逐步跨越;福建省各地级市农旅产业融合效应存在局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莫兰指数呈现“W”形的波动变化,聚集类型由低-低聚集向低-高聚集再向高-高聚集后呈高-低聚集变化,最后再进入低-低状态,开始新一轮循环;从影响农旅产业融合效应的因素来看,资源供给、人才要素、科学技术、政府支持、产业带动、生活水平及需求升级均对农旅产业融合存在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在推动农旅产业融合过程中,可以通过平衡好农旅产业协调、重视现代化农业建设,统筹好农旅空间规划、促进要素资源相融合和发挥好农旅融合机制、加强内外部正向因素等措施来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4.
临海市绿色农田建设以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建设、田间道路整修、耕地地力提升为重点,推动农田“数智化”管控,项目建成后实现了宜机宜耕、土壤肥沃、生态良好、高产稳产。2023年,建设绿色农田3 233亩,农户人均年增收0.6万元,增加优质绿色粮食产量约25.86万千克,有效推动了当地三产融合,将绿色农田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实现“治一方农田,富一方百姓,美一方家园”。  相似文献   

15.
<正>宣威市以云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坚持实施政策驱动、项目带动、科技推动和产业联动,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总量、增量均居全省第一,进入全国产粮大县(市)、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市)、玉米模式攻关示范区行列。宣威市紧紧围绕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整合相关部门的重大项目、资金,集中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结合四川烟区农业现状,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打造烟区特色农业产业,以实现烟区促农增收。以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烤烟-油菜种植的农旅融合模式为例,从彩色油菜品种选择、彩色油菜造型、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阐述了烟区围绕"以烟为主调结构,农旅融合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以期为四川烟区产业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双牌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跳出农田建农田,着眼旅游建农田,农旅融合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了桐子坳村、廖家村、永岚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大批农旅融合示范点。2018年以来,双牌县投入财政资金1460万元实施的533公顷茶林桐子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集渠道衬砌防渗、田间道路、河岸护坡和观光道路于一体,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加旅游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桐子坳旅游开发。桐子坳村在全国生态文化村、全省特色旅游名村、全省美丽宜居村庄、美丽乡村建  相似文献   

18.
长兴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工程措施,通过高效节水灌溉、生态沟渠建设、智慧管理和融合发展等措施,提升农田生态环境,推动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成功打造了一批“生态好,土地沃、产品优、农民富”的绿色农田样板。本文分析浙江省长兴县吕山乡胥仓绿色农田建设项目的典型案例,该项目旨在通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科学规划、绿色发展、智慧管理和多元经营等方面的措施,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在保障农作物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并为周边地区的绿色农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何宝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13-8115
以具有陇中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类型典型特征的高泉流域为示范区,通过“七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的实施,提出并成功地组建了分区系统治理模式,形成了由荒芜沟坡区-集雨造林种草技术、农田区-集雨补灌农田高效用水技术、村庄道路区-集雨增效发展农村经济技术等组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走绿色有机旱作之路是实现农田可持续、保障农产品质量产量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潞城市遵循绿色有机这一发展思路,以封闭示范区带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初见规模。通过调查研究该市有机旱作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对于有机旱作工作指示以及“长治路径”的打造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